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21讲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第21讲
《广论奢摩他21》
讲授: 雪歌仁波切2007-11-23
闻法动机
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所能够获得的果位之中,最为究竟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珍贵宝。就获得佛果珍贵宝这个方面而言,最主要的要靠地道方面的证悟,逐渐的进步提升,逐渐的成就佛果。在地道功德的证悟逐渐进步方面而言,最根本之处一定要仰赖止观方面的实修。就止观方面实修的这个方面而言,首先必须要先成就安止,在成就安止这个方面而言,首先要了解安止的实修方式是什么?这个部分要先有一个正确无误的了解,对于实修的方式有一个正确无误的了解,之后,实修上就比较容易了,安止方面的证悟,以后的证悟要产生也就比较容易了。
我们现在根据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的广论里面所谈到的,安止的实修方式这个部分来做一个闻思,希望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正确的了解之后,希望将来安止的实修,安止的证悟能够产生,止观双运的证悟能够产生,地道功德的证悟能够逐渐的进步,希望很快的能够成就佛果,产生这个动机来学习教法。
正讲
我们所进行到的段落是四种所缘里面,第一种,修安止的时候缘取的对象,四种所缘里面第一个周徧所缘,已经讲解完毕了。之后,净行所缘也已经讲解完毕了。再过来,善巧所缘的部分也讲解完毕了。现在要到净惑所缘,净惑所缘就是净化烦恼,净烦恼的所缘,现在进行到这个段落。
善巧所缘到净惑所缘这两项中间的关系何在呢?就善巧所缘,最主要的是要善巧对象是什么?首先是无我的意义,因为对无我的意义能够善巧之后,才能够去对付烦恼,因此之故,才有后面的净惑所缘,这是净烦恼的所缘,净惑所缘,如此而产生的。
首先对善巧所缘的部分,要对无我的意义有一个了解。对无我的意义有所了解之后,不仅仅只是如此,接下来对于善巧所缘,所精通、善巧无我的意义要进一步做实修,止观双运才能够产生,才能够现证。到现证的时后,内心才能够成为这一个我执──粗分、细分,或者是遍计跟俱生烦恼的部分,形成一个正对治,才能够逐渐的灭掉烦恼,这个后面才有净惑所缘,因此这是善巧所缘跟净惑所缘彼此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不要像前面所谈到的甚深的部分,是从不是无我的意义(甚深的部分),而是总体方面来讲的话,就在三界这个方面有所了解,就三界这些内容,能够善巧通达。
我们是欲界里面的补特伽罗,因此对所依靠之处(欲界)。或者说色界、无色界的部分,不管是有情生命或者是器(物)世界,在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之后,进一步的去了解下界的粗分,下界的过失的部分,然后对上界的寂静,对上界的善好产生一个羡慕追求,以这个方式来做实修。如果这样去实修,就能够将下界粗分的烦恼,暂时的把它压伏掉,对上界的善、美好、功德产生一个佩服、追求。因此,能够将下下界的贪爱等等的烦恼暂时把它压住,因此之故,就可以分成这两种类型了。
一种,不是暂时把烦恼压住,而是连种子一起完全断灭掉,如果这样子的话,要现证无我。一种不是这个样子,只是暂时去压住烦恼,如果暂时压住烦恼,要对下下界的过失、毛病有所了解,对上上界的好处,产生一个羡慕、追求,以这个方式把下下界的烦恼压伏、压住,所以就有这两种情况,因此这两种情况都跟善巧所缘有关,所以善巧所缘就分为这两种类型。
首先是蕴处界的部分,蕴处界的部分要有所善巧,之后,比这个还要更加深入、深奥的,对无我的意义要有所善巧,从这个方面去引出净惑所缘。我们看到内容就会了解了,(352页)「又净惑者,」这个惑是指烦恼,「谓唯暂伤烦恼种子及永断种。」谓,仅仅只是暂时去衰损烦恼的种子,还有一种是永远断除烦恼的种子。
「初所缘者.」是暂时去损伤烦恼的种子这个项目,怎么说呢?「谓观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静相。」下层地的粗糙行相,上层地寂静的行相,这是第一种情况。这里谈到「又净惑者」这个者,就是引出后面,还没有讲完,后面还要讲,净烦恼的这种所缘,是什么样子呢?后面讲了有两种,两种就是暂时衰损烦恼的种子,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永远把烦恼的种子连根全部断灭掉,就分为两种了。
这两种里面,第一种,「初所缘者」是指第一种,把烦恼种子的力量暂时衰损掉,这种情况是观察、观想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静相。这里讲观察、观想,要观想一下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中间,无所有处的上面是有顶天,现在只有从欲界到无所有处。在欲界到无所有处这个地方,要观察下层地粗糙行相。下层地粗糙行相,是从欲界地到无所有处,这八个处所;如果要观察上层地寂静的行相,就要从初禅天一直到有顶天,也是八个处所。
观察下层地粗糙行相是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八个处所;观察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是从初静虑天一直到有顶天,也是八个处所。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要观想一下它们粗糙的样子,粗分的行相。
一般来讲,从欲界地一直到有顶天是九个处所,但是如果要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只能观想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这有顶天不在下方,所以它不能属于下层地。如果你要观察下层地粗糙行相,只有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再上面有顶天不在下方,不能观它是下层粗糙的行相,所以观察粗分行相,只有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
如果要观察寂静的上层地,寂静的行相、美好的行相,就不能观想欲界了,因为欲界已经最底下了,它底下就没有了,所以要观察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是从初静虑天开始一直到有顶天,这八个处所,要观想这八个处所寂静的行相,如此来观想。
观想的目的是能够暂时损伤种子,就是烦恼的种子,透过这个观想能够把烦恼的种子它的力量暂时衰损,但是不能把它灭掉。从下层地粗糙的行相好好观想,然后观想上层地。举例而言,首先欲界地它是粗糙的,不好的,这是下层;它的上层是初静虑天,初静虑天是寂静的,是好的。这样子观想的话,会把欲界地的烦恼种子暂时力量衰损,烦恼种子不会产生,但是不能够把它连根拔灭掉,这种方式是暂时把它压伏住,不能把它彻底断灭掉。
一样的道理,按照这个方式,一模一样,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接下来就是观想初禅天(初静虑天),是粗糙的行相,二禅天,是寂静的行相,这样的观想下去的话,会把初静虑天烦恼种子的力量衰损,但是不能够把它消灭掉。
接下来观想二静虑天是粗糙的行相,三静虑天是寂静的行相,这样的观想的话,会把二静虑天烦恼的种子衰损掉,但是不能够把它连根拔灭,这样子一直观修上去,到最后观想下层地无所有处,是粗糙的行相,然后上层地寂静的行相是指有顶天,是寂静的行相,这样的观想会把无所有处烦恼的种子把它衰损压伏掉,但是不能连根拔灭。
仔细去分析欲界烦恼的毛病、坏处在什么地方,欲界烦恼会造成我们内心很多的不快乐,也导致其它很多人不快乐,自己附近所有的人都受到干扰,造成大家都不快乐,这是欲界烦恼造成的。不仅如此,受到欲界烦恼的影响之故,自己还不知道羞耻、惭愧,造作很多的恶业,这也是欲界烦恼的影响之故,因此导致许多人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欲界烦恼所造成的。而且会导致自己内心宁静受到很多的干扰,欲界烦恼产生的时候,贪念、瞋恨、愚痴等等,让自己的内心都不能够平稳,所以让自己的内心的宁静、平稳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破坏的力量从何而来呢?是欲界烦恼!
但是现在不去分析欲界烦恼从何而来,它的根本之处在哪里?根本之处是我执,就我执的耽着境而言,仔细的去分析并不存在。现在不是这样去做,现在不去分析它的原因的部分,只不过是把现在所面对的烦恼,它的毛病了解清楚,把它压下来,仅仅只是做这样子的观想。就是现在我所遇到的烦恼,烦恼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从这个方面来做分析而做观修,以这个方式去撼动、摇动这个烦恼,让它崩溃掉,但是没有说去追踪一下烦恼它从何而来?从我执而来。我执的耽着境并不存在,这个方面没有做,不做这样的分析。只不过现在我所遇到的烦恼,把它摇动,让它崩溃掉,这个方式来做而已。
因此之故,内心好好安住在等持之中,去观想一下,初静虑天的寂静它是多么的好,对初静虑天的宁静、寂静,对初静虑的正行,认为它多么的好,产生一个爱好追求。这当然也是烦恼、也是贪念,不过对初静虑的正行,产生一个喜好追求之故,好好的思惟一下初静虑天的功德,初静虑天的补特伽罗,跟我们也不一样,不像我们这样子的,有欲界粗糙的烦恼,初静虑天这种毛病也不存在。欲界的烦恼很粗糙,可以说贪念之心也很粗糙,瞋恨之心也很粗糙。
初静虑天的补特伽罗,就不会像我们有这种情况的,欲界里面还有男女相合的贪爱,初静虑天就没有了,所以想一想初静虑天多么的好。以这个方式来观想,把上层天的功德也好好想一想,观想的时候仔细思惟一下,把下层地的毛病仔细的好好观想一下,以这个观想,再三观想,能够让它的力量导致欲界的烦恼不会产生,暂时不会出现。
能够让欲界的烦恼暂时不会出现,而且生出欲界烦恼这个能生的力量,就是烦恼的种子力量变成非常的薄弱,这个是靠着观修的方式,但是这个观修不能够把欲界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掉,不能够!只能够让烦恼暂时不会出现,它的能生因(烦恼的种子)力量非常的薄弱,仅仅达到这个效果而已。
这个原因是因为观想下层地欲界的烦恼它粗糙的行相,上层地初静虑天寂静的行相,这样的一个禅修方式,不能够把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不能够连根拔灭的原因,是因为只有针对这个烦恼它的不好,它的毛病在什么地方,但是没有去追踪这个烦恼它的根本、它的根基,根本部分在哪里?它只是去分析这个烦恼不好,它造成我很多的痛苦,因此之故,它多么不好,之后去观想上层地多么的好,产生一个追求,(粗静相道)仅仅只是这样子,没有去分析烦恼的根源、根基之处,没有想办法把根本拔除掉,所以没办法断掉烦恼的种子。
就上层地而言,譬如说初禅天,初禅天当然有烦恼,可是初禅天的烦恼(初静虑的烦恼),不会像欲界地的烦恼一样的,不会像这种情况的,欲界地的烦恼,我们前面谈到过了,当欲界地的补特伽罗,譬如说一个人,他烦恼产生的时候呢?这是欲界地的烦恼。欲界地的烦恼,会让欲界的补特伽罗他的内心,不知羞耻、惭愧,会造成这种效果、影响,这是因为烦恼的力量造成这种影响。
上界补特伽罗,就算他的内心产生烦恼,烦恼的力量也不会影响到他变成不知恩而羞耻、惭愧,不会造成这样一个影响的,而且欲界者烦恼产生的时候,造成自己痛苦,造成别人不快乐,这些都会发生。上界者就算他的内心产生烦恼,烦恼也不会造成这种效果。上界烦恼当然有,不能说没有烦恼,可是烦恼的力量不至于造成上界的补特伽罗不知羞耻、惭愧,这个原因是因为上界没有不善,只有无记。
无记当然是所应断,但是没有不善的,仅仅只有无记,无记的部分不能说它是不善的,没有不善的话,就没有无惭、无愧。所以上界者就算他烦恼产生了,这个烦恼也不至于让它变成无惭、无愧,如果变成无惭、无愧,就变成不善了,上界没有不善嘛!
上界烦恼产生的时候,上界者他的内心产生烦恼,这个烦恼也不会导致他去伤害别人;可是欲界者内心烦恼产生的时候,会让这个欲界众生去伤害别人啰,欲界众生烦恼产生的时候,也会造成自己很大的痛苦。上界众生它的内心就算产生烦恼,也不会导致自己很大的痛苦,因为上界不会造成自己痛苦,也不会造成他人痛苦,因为上界没有苦的感受,他要嘛是快乐的感受,要嘛是舍的感受。为什么没有痛苦的感受、没有苦受呢?因为烦恼的力量很薄弱,内心就算有烦恼,烦恼的力量也很薄弱,所以烦恼产生之后,就算产生烦恼,也不会让自己痛苦,也不会去伤害别人,让别人痛苦。
可是欲界的烦恼不是这个样子,当欲界者它内心的烦恼产生的时候,会让这个欲界众生变成不知羞耻、惭愧,变成自己也会很痛苦,也会去伤害别人,让别人都非常痛苦,就表示这个烦恼的力量很强烈。
例如欲界贪念之心产生的时候,引发的力量、引发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外在的色声香味触,形状颜色等等,这个是贪念之心能引的对境,引发的对境。可是上层界,它的内心贪心产生的时候,能引的对境是什么呢?内心的等持功德啊!自己的内心的观修,对这个部分产生贪念之心,内心里面所存在的功德,对这个部分产生贪念之心,所以这个也不一样。
就算是在上界之中,它的烦恼也有粗分跟细分的差别,初静虑天的烦恼就算是最粗糙的了,就上界天而言,从初静虑天开始往上面,烦恼就更加微细,慢慢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之后到达有顶天,有顶天是上界天之中烦恼最微细的,因此之故,按照这个方式的话,有顶天的烦恼不能够灭掉。
因为首先要观下层地、下层界的粗糙、毛病;观想上层地的寂静、功德,这样子的观想,一直观想到最后,慢慢观想到最后,观想无所有处它是粗糙、不好的,有顶天是寂静、功德,是好的。再进一步到有顶天的时候,能不能用这个方式把有顶天烦恼灭掉,暂时把它灭掉呢?不能够!因为有顶天的上面没有(更上层地)了嘛。
如果要把有顶天的烦恼灭掉,应该观想有顶天它是不好的,粗糙的,它的上一界是好的,是功德的,可是它最高了,上面没有了,它的烦恼已经最微细了,所以用这种实修的方式,不能够把有顶天的烦恼灭掉。用这种方式,把有顶天的烦恼暂时灭掉(压伏),达不到,这种方式没办法,因为从欲界到有顶天,有顶天就已经是最高了。
这种禅修的方式,给它取一个名称,叫做世间的道路,世间的粗静相道,世间的道路是因为它还是属于世间,粗静相道的原因是粗糙跟寂静的行相。要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要观想上层地、上界它是寂静的行相,以这方式来做禅修,再三的观想。所以粗糙跟寂静的行相,这样的一个道路,粗静相道,是属于世间的道路,世间的道路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还是轮回的处所,透过这个实修还是要再度投生到轮回里面,只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已。
所以透过这个(种)观修,能不能彻底脱离轮回?达不到的!因为观想下层地粗糙的行相,观想上层地寂静的行相,对上层地的功德产生一个贪爱之心,由这个贪爱之心,还是让我们投生,只不过投生在上层地,上层地还是轮回的处所。所以这样的实修还是让我们投生在一个处所,解脱前面的处所,投生到后面的处所去,还是在轮回里面。所以这个实修不能够脱离轮回,这个实修还是让我们投生在轮回里面,因此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如果要脱离轮回的话,应当把烦恼的原因,它的根本地方做一个分析,要观想无我的意义,就不是要观想下层地的粗糙,上层地的功德,就不是这种方式了,要观想烦恼的毛病,根基之处从何而来,之后把根本拔灭掉,如果这样做的话会脱离轮回,这种情况就称之为出世间的道路,因为脱离轮回。前面这个观修,粗静相道,还是在轮回里面,这个禅修还是让我们投生在轮回里面,所以把它称之为世间的道路。
前面谈到,「谓唯暂伤烦恼种子」,前面谈到的实修,仅仅只是暂时去衰损烦恼种子的力量而已,这里面谈到的烦恼,是指哪里的烦恼呢?从欲界的烦恼一直到无所有处的烦恼,不是讲有顶天的烦恼。为什么不是讲有顶天的烦恼呢?因为这里谈到暂时损伤烦恼种子它的观修的方式,是观想下层地粗糙,上层地寂静,透过这个方式,把下层地的烦恼种子把它衰损掉,用这个方式。
假设有顶天的上面还有上层地的话,用这个观想,把有顶天的烦恼种子,把它衰损掉,但问题是有顶天的上面没有上层地了,所以这个方式就不能够用了,不能够用这个方式把有顶天的烦恼种子,把它衰损掉,没办法做到。有顶天上面没了,所以现在讲暂时去衰损种子的力量,不是说把它连根拔灭掉。
这样的一个方式,从暂时衰损的方式而言,只能到达无所有处,所以我们的书上讲,「初所缘者.」就是暂时损伤烦恼的这个实修,「谓观欲地乃至无所有处下地粗相.上地净相。」下层地的粗糙行相,即欲界地开始一直到无所有处,没有说到有顶天,一直到无所有处而已,在这个中间,每一个地方的烦恼种子,都可以用这个方式把它衰损掉,不是连根拔灭,只是把它衰损掉,都可以用,就是从欲界地一直到无所有处。
所以说净治烦恼,净惑所缘,就有两种方式了,一种是使种子衰损的方式,使种子衰损的净惑所缘的方式;一种是把种子连根完全拔灭掉的净惑所缘的方式。其中如果是第一种净惑所缘,把种子暂时衰损的这种方式,这个称之为世间的道路,它的观修方式是什么呢?要观想下层地是粗糙的行相,上层地是寂静、是好的行相,用这种方式观想上去,从欲界开始一直观想到无所有处这个地方为止,然后可以把中间这些处所,它烦恼的种子威力衰损掉,但是有顶天的烦恼的种子力量不能够衰损,不能用这个观修方式。这个观修、观想,从欲界地开始,欲界地之后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四静虑天,上去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一直到无所有处,中间都可以如此观修。
其次「第二所缘者」净治烦恼的所缘第二种类型是讲,「谓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相).」的观修,四谛十六行相的观修。配合欲界四谛的观修,配合初静虑天也有四谛,配合二静虑天也有四谛(四谛:四圣谛),一直到有顶天,都有配合四圣谛来做观修,这个方式是有的。这个是因为从欲界到有顶天都有十二缘起的分支,这十二缘起的分支里面有一个遍烦恼的分支,遍烦恼分支里面,又分顺生的部分跟反转的部分,遍烦恼分支的部分就是苦谛跟集谛。还有净治的缘起分支,净治缘起分支的部分就是灭谛跟道谛。
在欲界里面投生的时候,从十二缘起分支来看,譬如配合欲界来讲,在欲界投生,就有欲界投生的十二缘起的分支,这其中(投生在欲界),有它的遍烦恼分支的部分,顺生跟反转:苦谛跟集谛。还有它净治的缘起分支的部分:灭谛跟道谛。这是欲界的四圣谛。
配合初禅(初静虑天),投生在初静虑天,也有这个缘起的分支,就有四圣谛的内容;之后可以配合二静虑天,也是一样有四圣谛的内容,这样子一直配合上去,一直到有顶天,到有顶天的四圣谛,这是四圣谛方面的观修。
我们前面讲到第一种净治烦恼的所缘,是指对烦恼果的这个部分,把它分析一下,想一想,这烦恼造成的影响多么不好,它的毛病是什么?什么样子?不是从它根本、根基之处去做一个分析。现在第二个方式,四谛十六行相的观修,这个方式,是从现在已经灭掉的果、痛苦,这个情况去分析它的根基何在?它的根本是什么地方?去了解它的根本,看到了它的根本。
因此就欲界来讲,四圣谛,苦谛它的根本之处:集谛,而且是欲界的我执,这个部分来了解了。之后想如果把我执断掉的话,就能把欲界烦恼的根本连根拔灭掉,了解这一点之后,好好去分析、做一个观修,因此之故,如果说把烦恼的根本断掉的话,当然就不会造业,之后它的这些痛苦的部分,就完全连根拔灭掉了。这是从种子上、从根本上连根拔灭掉,以这个方式来做实修的,这是配合欲界来做四圣谛的实修,以这个方式把欲界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掉,不是说暂时去损伤烦恼的种子,是把它连根都完全拔灭掉,以这个方式来做实修。所以在欲界,烦恼连根拔灭的这个方式,要靠针对欲界的部份四圣谛,欲界配合四圣谛来做观修,才有办法把烦恼连根拔灭掉。
大家这个部分了解吗?就十二缘起分支,十二缘起分支里面分成两种,就是遍烦恼的缘起分支跟净治的缘起分支。遍烦恼分支里面:顺生次第跟反转次第;净治分支的部份:顺生次第跟反转次第。就是苦集灭道四个项目,这以前有解释过了,如果大家了解的话,就不再说明,如果不是非常了解的话,仁波切说就再解释一次,这个部分了不了解?如果说不是很明白,或者是没听过,或者是不了解的话,就再讲解一次,如果了解的话,就不再说明了。
佛经里面去开示十二缘起的时候,开示的方式是这个样子,遍烦恼方面“顺生的缘起”开示了一次,遍烦恼方面“反转的缘起”又讲了一次;然后开示十二缘起在净治方面“顺生的缘起”又做了开示,反转的缘起”又讲了一次、又做了开示。所以分成了四个方式,四种方面来做了开示的。
开示的内容是这个样子的,佛经里面谈到了,十二缘起是无明,然后是行、识、名色、六入(六处)、之后接触、然后感受、爱、取、有、生、老死。在佛经里面开示的时候,它讲无明生行,然后行会产生神识,神识会产生名色,一直到最后由生会产生老死。如果是这情况,是讲它的果,就是由无明产生行,行产生神识,神识产生名色,这样子前面生出后面,一直到最后由生产生老死,这是佛经里面开示这样子讲的。
这种开示的方式,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呢?讲的是苦谛,因为祂讲它的果,由无明作为因产生行,所以行是它的果,这样一直到最后老死,老死当做果。这样来讲的话,这种方式是遍烦恼里面顺生的缘起分支。顺生的缘起分支这个部分要讲的内容是苦谛,因为是祂讲它的果的部分。
但是一样这个内容,如果颠倒过来讲,就不一样了,颠倒过来讲的时候,佛经里面就会开示,老死又从何而来呢?从生而来。生又从何而来呢?从有而来。这样子往后面反转过来,把它的原因仔细去分析、追寻,追寻到最后,行又从何而来呢?从无明而来。这样子反转追、追、追,往上面追过去,所以叫做反转的缘起,反转次第的缘起是去寻找它的原因,寻找它的原因,是属于集谛的部分,是遍烦恼分支里面反转的缘起,是讲集谛,因为去寻找它的原因。
所以如果从前面生过来,从无明、行、识、一直生,生到最后老死,这是讲它果的部分,顺着从前面生到后面,讲果的部分,这样的开示方式,是讲苦谛。如果往前面去追踪它的原因,是从哪里而来,从哪里而来往上面找过去的话,这是反转的次第,反转的缘起,是找它的因,这个时候就讲它的原因是什么?要去介绍集谛。苦谛也好,集谛也好,这个是指遍烦恼的分支,遍烦恼的部分,普遍的烦恼,遍烦恼的部分。
之后又讲的是净治烦恼的缘起,净治的分支,佛经里面怎么做开示呢,佛经里面讲了,如果灭掉无明的话,就灭掉了行;如果灭掉了行的话,就灭掉了神识;一直到最后如果灭掉了生,就灭掉了老死,是不是这样讲到?所以这种开示是从净治方面来讲,这个时候讲的是指顺生的缘起,因为我把无明灭掉了。
顺生的缘起就是前者为因产生后面的果,因为我把无明灭掉之故,会怎么样呢?行就灭掉了,这是它的果;行灭掉会怎么样呢?后面神识会灭掉;这样一直谈到最后,如果把生灭掉的话,老死就灭掉了。所以要讲的是后面的果,会形成后面的果,这种是讲灭谛,因为讲果是灭谛嘛,这是净治方面的分支顺生的缘起,是讲灭谛。
之后又颠倒过来讲,颠倒过来讲的时候找它的原因,为什么能够把老死灭掉呢?因为我把生灭掉了;为什么能够把生灭掉呢?因为我把前面的有灭掉了;这样子反转过来往前面一直追踪它的原因,追踪到最后,为什么能够把行灭掉呢?因为把无明灭掉了嘛!所以往前面去追踪它的原因,这个是反转过来的缘起,这是讲原因,分析它的原因的话,这是道谛。
这个时候的灭谛跟道谛,是属于净治方面的分支,净治方面的分支里面,顺生的部分讲,因为灭掉了前者生出后者,(即灭掉后者)这个是讲灭谛。反转的缘起是讲后面灭掉是从什么原因而来?因为灭掉前面嘛!这样子又再讲一次,这个变成了反转的缘起,这个是讲道谛。所以有遍烦恼的分支跟净治的分支,这两边都各有顺生的缘起跟反转的缘起,就形成四圣谛。
我们从欲界地一直到有顶天,一共是九个处所,这九个处所都有投生,投生的话就有它的十二缘起。从欲界地到有顶天,都有投生的十二缘起存在。有十二缘起存在之故,十二缘起里面就会分成遍烦恼分支跟净治分支。普遍的烦恼分支里面就有顺生的缘起跟反转的缘起;净治分支里面就有顺生的缘起跟反转的缘起,这个是四圣谛的内容。
四圣谛的内容,这种情形存在于欲界地到有顶天之间,全部都有,就欲界的烦恼而言,如果要把欲界的烦恼种子都连根拔掉的话,要配合欲界地的四圣谛来做实修,就把欲界的烦恼连种子、连根拔掉。
一样的方式,从欲界地烦恼种子要灭掉的方式,一模一样的,到初静虑天,配合初静虑天它投生的十二缘起,四圣谛的内容来做实修;二静虑天,这样,一直配合到有顶天实修四圣谛的内容,用这个方式,可以把烦恼拔灭掉,连它的因、根本的部分完全拔灭掉。把它的因、根本的部分拔灭掉的原因,就是要用四圣谛的实修方式。从四圣谛的实修方式,去分析它的原因、根本之处何在,之后把它的烦恼连根本部分、连根拔掉,所以称之为净治烦恼。这是净治烦恼的方式,这种方式就能够把烦恼的种子连根拔灭掉。
这里讲净惑所缘,就是净烦恼的所缘里面,分成两种「唯伤烦恼种子及永断种」暂时损伤烦恼的种子,及连根拔灭掉烦恼的种子那种方式。假设配合欲界来讲的话,就欲界投生的十二缘起里面的四圣谛的内容去做实修,这种实修的方式就会把欲界烦恼连它的种子都连根拔灭掉,它的实修方式是这个样子的。这种实修的方式,配合欲界的四圣谛来实修,之后到初静虑天、二静虑天、三静虑天,一直按照这个方式做观想,就会把烦恼的种子连根都拔灭掉,这样子一直配合上去到有顶天,有顶天有它投生的十二缘起,有它四圣谛的实修,用这个实修,就能够把有顶天的烦恼的种子连根都拔灭掉,可以达成。
前面讲了两种所缘,就是净惑所缘的两种类型,为什么在这里把它当作安止的所缘呢?就这个问题产生了,前面所讲到是净惑所缘,问题是为什么它是净惑所缘,是怎么产生的呢?因为谈到两种类型的净惑所缘,其实仔细看看,这都是属于分析的对象。
净惑所缘的第一种而言,暂时损伤种子的所缘来讲的话,要分析欲界的毛病、粗糙的行相,这个要做分析;上界是寂静、它是功德,这个当然是属于分析,这都是内心的分析思惟,如果是内心的分析思惟的话,怎么(会是)安止所缘的对境呢?(有)这么一个情况了。
净惑所缘的第二种类型,「第二所缘,谓四谛中无常等十六行.」四谛以及它十六个特色,其实非常深奥的,它是属于隐晦法,对隐晦法的部分,它的意义一定要透过分析思惟,要透过仔细的分析,内心才能够思惟,除此之外,不去分析它的原因,就没有办法思惟它了,没有办法思惟四谛十六行相了。
因此之故,四谛十六个特色的这些内容,还是一样要透过分析思惟,如果这样子讲的话,为什么它会是一个安止所缘呢?四谛十六特色的这些内容,不做分析没有办法思惟的,所以关于这个问题,至尊仁波切后面就要做答复,至尊仁波切答复了:「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缘之时,谓于诸境所现影像,随心决定,任持其心,不多观察。」「此等」,就是两种净惑所缘,当作为安止所缘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先进行分析,不管是粗静相道或者是四谛十六特色的内容
首先要先做分析,做分析之后会归纳得知它的意义,已经归纳得知意义的时候,譬如说下界、欲界,是粗糙的、是毛病的;上界,是寂静的、是好的。或者说有为法是无常,有漏都是苦。这些要仔细在内心分析,好好的思惟,思惟到最后会得到一个肯定、得到一个结论,确定的一个结论。譬如有为法是无常,有漏都是苦,这最后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确定,已经决定了、很确定的意义,心就专一安住在上面来修安止。
所以心专一安住在决定的意义上面来修安止,这个部分是安止,这个可以的。除此之外,在前面分析要得到它的意义,得到结论的过程里面,这不能当做安止的。所以这里讲的「不多观察」嘛!「不多观察」是说,心已经决定了,「随心决定,任持其心」,就是前面内心要先做过分析,分析完了之后要做决定,决定给它下一个定论,很肯定产生定解,之后心专一系念在这个定解、决定的上面不动摇,这个时候,不做观察了。
首先,不知道的时候,当然要从分析而来,在分析的状况、那个段落里面没有安止,那个时候是正在进行分析。但是分析会产生一个定解,已经定解了这个意义、已经是结论了,定解了这个意义,这个时候心可以专一安住在上面,这个可以啊,所以那个时候它就是属于安止所缘。
到这个之间为止,四种所缘已经讲解完毕了,就是在前面的段落曾经谈到,「如世尊言,修瑜伽师有四种所缘」。
接下来就是「修次中编说三种所缘,」莲花戒在《修次第中编》又讲了三种所缘。我们前面讲的是佛陀、薄伽梵所开示的,修瑜伽师实修有四种所缘,这是从佛陀的解释来做说明。这个部分讲完了之后,要引用印度的大博士莲花戒所开示的情况,他开示的有三种所缘。这三种所缘的内容是这个样子,「谓十二分教.一切皆是随顺、趣向、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这是第一种,「或缘蕴等总摄诸法.」这是第二种,「或于见闻诸佛圣像安住其心。」这是第三种,开示了三种所缘。
这里面谈到了,首先是十二分教都是”j随顺,或者是k趣向,或者是l临入真如,以这个方式来总摄一切而安住其心。十二分教或者是三藏十二种类型的典籍,去思惟它的时候不是以演绎、开演的方式,如果以演绎、开演的方式话,对境演绎开来它有多少呢?内心的思惟就会演绎开来有多少,非常广大。
但是现在不用这种方式,现在用归纳的方式把它收摄起来,怎么样子归纳呢?就是大菩萨寂天《入行论》第九品讲的,“一切此诸分支者,能仁悉为胜慧说”,这是一个归纳的方式;或者说至尊仁波切在《缘起赞》里面谈到了,佛语不管开示有多少,都是针对缘起所做的开示。
可以这样讲,一切佛陀所归纳起来,是可以这样来做一个归结,就是这些开示都是为了抉择空性之故,来做开示,可以用这个方式来做一个归纳。所以对佛陀所说的教言,用归纳的方式来思惟,一以贯之的方式来思惟,而不是用演绎的方式来思惟。如果用一以贯之的方式的话,就是用归纳的方式把它总结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以这个总结把它作为安止所缘,这是一种安止所缘的方式。
抉择究竟空性的方式是什么,后面所谈到的,「一切皆是随顺、趣向、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一切皆是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总摄一切安住其心。
首先是「随顺」于真如,是对空性的意义,还不能直接进行抉择,这样一个所调伏众,首先在它的前面,要先慢慢来引导他进入空性的抉择,所以要引导他进入空性的抉择之故,前面引导的段落里面,就要先开示无常,开示痛苦等等,开示业力因果的理论,以这些方式去开示他,让他能够随顺,朝向真如的方向去走,现在先随顺,随顺就是顺着这个方向,顺着这个方向去进行,所以要先去引导他。
再过来,「趣向」就比前面更深了,比前面谈到的无常、苦、业力、因果等等理论,讲的更加深奥的一点点,譬如说唯识宗的见地,补特伽罗无我讲独立实质有成立的补特伽罗并不存在,这个方面的开示,让他已经「趣向」了,趣向就是还没有到达,趣向是未来式,是将来要发生,是未来式,所以还没有到达,但是已经很靠近了。前面是顺着那个方向去,之后趣向已经很靠近了,但还没有到达,已经很靠近了;趣向,就是已经向着它靠近了,但是还没有到达,已经向着它去了,但是靠近了,还没有到达。
再过来「临入」,就是已经进入了,这是第三个,这个时候才告诉他如何去抉择空性,正式去抉择空性,这个时候佛陀会开示,所以总结来讲佛陀的开示,究竟的目标都是要去抉择真如、空性。虽然究竟的目标放在这里,但是有时候在一些佛经里面,讲到的是「随顺」的讲,让他朝着那个方向去;有些佛经里面是,已经「趣向」了,让他走上去,已经快到达了;有些佛经里面是「临入」了,已经正式去做抉择了。
所以,把佛经的内容,用这三种情况可以去包括它,根本之处实际上要讲的就是要抉择空性,了解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知道,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的典籍,实际上它所要讲的是去抉择空性,以这个方式来一以贯之。所以对佛陀教法的了解,不是用演绎分散开来的方式去了解,而是用归纳、一以贯之的方式来做思惟。一般来讲对境是归纳的话,我们内心就不会演绎散开来,对我们内心的收摄集中就非常有帮助了,因此之故,在观修安止的时候,这种可以当做所缘。
第一个段落,安止所缘是能诠的教言三藏十二典籍,这三藏十二分教的典籍,非常多啊!可是我现在把这些典籍归纳成为究竟的目标只有一个,以这个方式来做思惟。
其次是所诠的教法,所诠的教法也非常的多种,教法非常多种,譬如说三界,十二缘起,还有实有法,恒常法,这法很多嘛!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所解释的法;或者是所解释世俗谛的法方面非常的多,法粗分、细分,这些法那么多,如果我要把它归纳,用五蕴可以把它做一个归纳;用十二处也可以把它做一个归纳;用十八界也可以把它做一个归纳。
所以就所诠的法虽然演绎开来、散开来是非常的多,可是也可以用归纳的方式来做一个思惟,归纳的方式来做思惟的话,虽然所诠的法这么多,可以把它归纳,已经归纳完这个对境,我如果安住在对这个对境上,我对归纳的对境来思惟的话,当然内心就容易收摄,不会涣散开来。对这个涣散开来,散乱防堵它、防堵散乱,当然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就有第二种情况了。
第二种情况,我们看书本里面谈到的,「或缘蕴等总摄诸法.」或者缘取蕴等等,能够总摄诸法,首先对于怎么去总摄诸法,用蕴等等去总摄它,缘取蕴等等来做实修,把它当作安止所缘。「或缘蕴等」,那个等,就是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用蕴来做代表,所以叫蕴等等。
这里面能够去归纳这些诸法的方式,用蕴来归纳,用处来归纳,用界来归纳。五蕴可以归纳一切的有为法,十二处可以归纳一切的万法,十八界可以归纳一切的万法。但是不能说五蕴归纳一切的万法,因为五蕴只能归纳有为法,在恒常法、无为法的部分,不能够归纳在五蕴里面。五蕴虽然是五个,可是五个项目却能够包括一切的有为法的部分。十二处虽然十二项目而已,数目字而言它就十二个而已,可是它却可以归纳一切的万法。就十八界而言只有十八项目,这数量上来讲是十八个项目了,可是它却可以包括归纳一切所有的万法。
所以从归纳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所缘的对境它是一个归纳的方式,当缘取这种对境的时候,内心也能够归纳,因此不会涣散开来。所以,在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上面,这样一个思惟就非常有帮助了,可以当做是一个安止的所缘,因为用这个归纳万法的方式来实修,专住在上面,心就会收摄、会集中。所以专住在五蕴上面来做观修,专住在能够归纳万法的十二缘起,或者是专住在能够归纳万法的十八界,专住来做观修,来当做是一个专住的所缘,这是可以的,内心就会收摄其中而不会散乱,这个当然能够做为安止所缘,这是第二种。
有一些人回到家里的时候,房间里面佛像也非常多,对这一尊佛像要做一些什么?对另一尊佛像要顶礼、要供养,还要修一些什么法?这样去想的话,心思都完全散开了,如果不要这样做的话,我们把它归纳起来,全部都是佛,我皈依佛,这样子能代表一切,这个时候,心是不是收摄起来呢?心就容易收摄,不会散开来。
譬如说,我们这个佛堂也是这样子,佛像很多尊,如果说到了一个佛堂,大殿佛像很多尊,东边这尊佛像要顶礼、要供养,西边这尊佛像顶礼、供养,这个时候东看看、西看看、南看看、北看看,心思都完全散开了。要想的很多,要做的很多。如果说心里面想这全部都是佛,心把它收摄起来,首先肯定这些全部都是佛,凡是一切的佛我都顶礼,这样的时候我顶礼佛,我皈依佛的话,就代表我顶礼了一切的佛,这个时候内心的思惟就会收摄,而不会散开来。因为内心想我顶礼佛的话,就是代表我已经顶礼了一切所有的佛,这样做的话,内心的思惟就会收摄、集中,就不会散开、不会纷乱。
一样的问题就有人也问到了,说得到的灌顶很多,本尊也很多,通常得到灌顶的时候,总是对灌顶有关系的这尊本尊,一天里面要做供养、要忏罪。这尊本尊要修什么?那尊本尊要修什么?那就很多了,这个时候心就会完全散开。
如果要浓缩归纳起来怎么做,就有六座瑜伽的实修方式,得到无上咒乘的灌顶之后修六座瑜伽,念诵本尊的时候,要思惟一切的本尊全部归纳在上面,在六座瑜伽念诵到上师的时候,那时候凡是我得到无上咒乘的灌顶,传授给我灌顶的这些上师,全部把它归纳在里面,就是本尊也全部把它归纳在里面,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修了六座瑜伽,算是实修了其他的仪轨,不必每一尊,每一个仪轨,一个一个去实修。
如果这样子做的话,心思完全的散开来了,因为本尊这么多,而且会想到好像本尊有高有低,然后我修了这个仪轨,又没有修了那个仪轨,观想了这尊本尊,又没有观想另外一尊本尊,好像本尊有高有低一样,这个时候心思就七上八下,完全散开。
现在为了要让心思不会完全散开之故,我们把它集中、归纳起来、一以贯之,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的话,当然对内心的收摄,就很有帮助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