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宣化上人:怎样学戒律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1日
来源:   作者:宣化上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宣化上人:怎样学戒律

 

  加拿大卡吉利华宗佛教会开示摘录:

  问:我们希望师父指示我们,如何令正法久住于世?

  答:你们能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就是正法住世。

  问:我们不知怎样学戒律?

  答:万佛圣城六大宗旨,就是戒律。

  不争,就是不犯杀戒。为什么要杀生?就因为要争,你争我夺,就发生杀人放火的行为,不争就不杀,这样就把杀戒守住了。

  不贪,就是不犯盗戒。为什么要偷盗?皆因贪的缘故,贪人物为己有。若不贪就能守持不盗之戒。

  不求,就是不犯淫戒。男人追女人,就是求;女人追男人,也是求。求之不得,神魂颠倒。甚至在梦中,还在追求。身心不宁。

  不自私,就是不犯妄语戒。为什么要打妄语?因为保持自身的利益,所以到处骗人说假话。如果不自私,到处可说真话,没有欺骗的行为。

  不自利,就是不犯酒戒。饮酒的人,认为饮酒是能令血液奔腾,对身体有益处,一定能健康。在喝醉的时候,觉得自己飘飘然成为神仙,这是喝酒人的妄想,自利在作祟。

  不妄语,在前边所说五项中包括著,为提高大家的警觉,特别强调打妄语的坏处。所以又加这一项,作为警惕。

  如果能真正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那么,社会必定安宁,家庭必定幸福。

  世界上的人,若能严守五戒,没有杀、盗、淫、妄、酒的行为,就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了。所以说这六大宗旨是最妙法门,又可以说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生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做人真实义。’

  再说一句,身为佛弟子,最低限度要严守这五种基本大戒,彻底实行,才能安乐自在。假设这五种戒不能守,那么,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更为困难,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双树林入涅槃时,便对阿难尊者说:‘以戒为师。’由此可知,戒律如何之重要!

----------------------------------------------------------------------------------------------------------------

更多宣化上人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