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仁扎西堪布译:皈依引导文集要
泽仁扎西堪布译:皈依引导文集要
为了利益刚进入佛门的佛教徒,俄堪布土登宁波于藏历水龙年二月二十三日在吉祥耶旺大学院著此皈依引导文集要,由泽仁扎西堪布翻译为汉文。扎西德勒!
皈依引导文集要
于殊胜上师足下恭敬顶礼皈依!
祈请加持我与一切有情众生的心趋向佛法!
此《皈依引导文集要》是按照历任至尊萨迦巴贤哲之口传,所讲说的共同乘之皈依,即:“因与对境及方式,功德学处略摄五。”也就是将皈依引导文略摄于以上两句偈颂的五种内容里面。具体如下:
一 皈依的因
可以分为恐惧、信心、悲心等三种。
也就是说皈依的因可以分为恐惧、信心、悲心等三种动机,其中恐惧和信心是在皈依时必须要具备的两种因素。但如果是一位发愿利益他人的佛教徒,那么在恐惧和信心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大悲心,这才可以被称为大乘的皈依。
1。因恐惧而皈依
如果按此生的痛苦来说的话,恐惧分为很多种,例如患上无法医治的如肿瘤等恶疾或者其他能感受到严重折磨的传染病,面临地震、火灾、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饥饿等种种威胁生命的恐惧;
此外还有来生投胎于恶道的恐惧,这样的恐惧是由于无始以来贪、嗔、痴、慢、嫉妒等烦恼的缘故,造做了无数以杀人为主的杀生等恶业,或者为了自己此生的利益,轻视其他众生的生命、财富、权力等福报,于过去世和现在造作了很多伤害众生的恶业,这种恶业的异熟果是在自己死亡时受到中阴的恐惧,并于来生堕入地狱和饿鬼道,遭受极大的痛苦和长时间的煎熬。
即使我们自己不愿意遭受这样的恐惧,但是只要造作了恶业,这样的恐惧就一定会来临,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由于相信上师三宝而依靠上师三宝,坚信能够从这样的痛苦中解救自己的只有三宝,所以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祈请:由三宝您作为从恐惧中救护我的怙主、皈依处和救助者。这就是由于对轮回和恶道产生恐惧而做的皈依。
2。因信心而皈依
信心分为三种:清净信、现求信、胜解信。
(1) 清净信指的是,看到三宝无上的功德而生起的清净信心。
佛陀的身语意都有无量功德,佛陀的身相好庄严、佛陀的语能宣讲完整无误的解脱方法、佛陀的意具有断除一切障碍的智慧。
法宝能以经教来分明一切取舍的要点,功德如同明灯一般。而实修正法能够解救所有处于恐惧中的众生,这就是法宝真实救度的功德。
僧宝,一般来说僧人都具有贤正善良的功德,尤其是在众圣僧的心相续中具有无漏道谛的证悟,所以是实修佛法的殊胜善友,具有无量功德。
由于了知三宝具有以上等等无上的功德而生起清净的信心就是清净信,要生起这样的信心就要如同有贪欲的人看见美女一样,在内心生起喜悦。
(2) 现求信
现求信指的是,由于自己想要获得皈依之对境三宝的果位而生起的信心,生起这样的信心就必须要如同口渴之人追求水一样,生起强烈的渴求心。
(3) 胜解信
胜解信指的是,主要由于相信业因果而生起的信心,生起这样的信心就必须要如同母子相遇时互相信赖一样。相信业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心,那么对轮回和恶趣的痛苦就不会产生恐惧,也不会对殊胜对境生起求救的心,而没有求救的心就无法获得皈依戒。因此,若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自相续中必须具足合格的皈依戒,而皈依戒的最低限度也要具备对投生恶趣的痛苦产生的恐惧以及对三宝生起无上的信心。
如果仅仅是为了消除此生暂时的灾难和违缘,或者为了事业的顺利而从内心皈依三宝,这种皈依虽然是出于此生的救难动机,但是由于对境殊胜的缘故,也能获得无量的福德,诸如心想事成、心愿圆满实现等很多现实利益自然也不必特言。如同一则故事里面所讲的一样,哪怕内心不会皈依,只会念诵皈依的词句,鬼魔也不能伤害。
3。因悲心而皈依
如果舍弃珍爱自己的心,而生起真实的利他增上意乐心,这就叫做大乘菩提萨埵。他们皈依的动机是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父母亲,为了救度他们脱离轮回与恶趣的所有痛苦并获得永恒快乐的圆满佛果而做皈依,就是因大悲心而做的皈依。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生起这样的皈依之心是比较难的。
二 皈依的对境
皈依的对境是佛、法、僧三宝。那么上师不包含在皈依的对境里面吗?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上师身是僧,语是法,意是佛,所以上师的本质就是三宝的总集,并不需要将上师从三宝中分出来详细说明。
平时我们念诵皈依文的时侯,首先念诵皈依上师的原因是由于我们业障深重,没有机缘亲见佛陀的身体,也没有办法亲自聆听佛陀的法语。但我们不仅能亲见上师的身体,还能听到上师的开示,所以上师是真实为我们示现佛陀事业的人,比佛陀的恩情还重。因此我们念诵皈依文的时候首先要念诵皈依上师。
我应该了知上师实际上就是三宝,三宝就是上师。
佛宝指的是,断除了二障以及二障的习气,圆满了遍知无障碍的智慧,有纯粹利益众生的心,并以大悲心来宣讲解脱的方法,也就是我等导师圆满佛陀能仁王。
法宝指的是教法和证法,其中证法包含道谛、道谛的所有分支以及解脱涅槃的灭谛。
僧宝指的是如法实修的僧人或者比自己戒腊长的人、心相续中具有无漏道谛的声闻圣者和独觉,还有众菩萨等都是僧宝。
三 皈依的方式
我们应该视佛陀为导师,法为真实的道路,僧为修道之助伴,以此方式而做皈依。
圆满的佛陀是暂时和究竟利乐的无上妙法宣说者,因此我们首先要相信佛陀是量大夫,承认他是自己的导师,这就是以佛陀作为导师而皈依的方式。
佛经中这样说:“认识恶业之后而断除恶业,这就是学习无伤害的道路。”而这也是佛法的根本原则,在这样原则的基础上来闻思教法三藏,并如理如法地实修适合自相续的证法三学,就是以法为真实道路而皈依的方式。
以僧宝为修道助伴而皈依指的是,为了让自己对修法生起欢喜,所受持的戒律不会染上堕罪的染污,所有福德善业能逐渐增长,我们应该要以常时唯一精进于善业并且实修优良传统的僧人,作为自己修法的道友,这就是对僧宝的皈依。
四 皈依的利益
皈依有以下五种利益:皈依是生起所有戒律的因、成为大守护、减弱由于对颠倒梦想的景仰而产生的业障、进入圣者的行列中、得到爱教之神的护佑等。
1。生起所有戒律的因
对于一位佛教徒来讲,他的自相续中具有的所有戒律都必须要以皈依三宝来作为前行。如果没有皈依就不会获得相应的戒律,所以说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
2。成为大守护
皈依三宝之后,不仅能消除此生突遭意外的灾害,护佑我们远离魔王、魔鬼、地主、龙王、妖精等的伤害,而且能救度我们投生恶趣的恐惧,因此皈依能成为我们的大守护。
3。减弱由于对颠倒梦想的景仰而产生的业障
无始以来不值得作为皈依处的世间神有梵天、遍入天,还有地方神和山神等,他们没有能力救度众生,如果以他们作为皈依处就是对颠倒梦想的景仰。而我们对真实不虚的三宝做皈依,就会减弱由于对颠倒梦想的景仰而产生的业障。
4。进入圣者的行列中
有没有皈依三宝是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佛教徒的标准,一个没有皈依的人,无论是做礼拜还是绕塔之类的善行,也只能算是一般的善而已,并不是佛教徒的真实善业。而我们在皈依的那一刻开始就算是进入了佛教徒的行列。所以皈依有进入圣者行列中的利益。
5。得到爱教之神的护佑
对于皈依三宝的人,这些爱教的诸护法神会把我们当做最好的朋友,赞扬我们的功德,时刻都会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护佑我们。这也是皈依的利益。
五 皈依的学处
皈依的学处分为各别的学处和共同的学处两种。
1。各别的学处
各别的学处又分为遮止学处和行持学处两种。
(1)遮止学处
皈依佛陀之后,我们就不应该再顶礼世间神;皈依佛法之后要断除伤害有情众生的行为;皈依僧人之后,我们就不应再把外道当成修行的助伴。这就是三种遮止学处。
在这里所说的不顶礼世间神,指的是非佛的玉皇大帝、梵天、大自在天等诸天,或者山、树、地方神、山神、妖精、魔王、地主、龙王,妖等等,如果以他们作为皈依对境,就违背了皈依的学处。但是如果为了符合世间的习俗,只是供养和祈请他们,就不会违背皈依的学处。
断除伤害有情众生的行为,不仅仅是皈依法的学处,同时也是皈依的主要意义。例如,皈依佛是由于佛给众生指引的是无伤害的道路,以他来做导师而做皈依;佛法也是无伤害的真实道路,所以我们才皈依法;僧人也是次第实修无伤害道路中要需要依靠的助伴,所以我们皈依僧宝。因此断除伤害以人为主的有情众生的思想行为不仅仅是皈依的要义,而且是成为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条件。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来力所能及地实修利益他人的善业。
皈依僧的学处是不可与外道为友,也就是要远离恶友的意思。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行为,往往会受到他身边人的很大影响。所以作为佛门弟子不可以与喜欢造恶的人为友,我们可能会因为他的原因而违背自己所承诺的学处,所以必须要远离恶友。
(2)行持学处
皈依佛之后,对于木雕和泥塑的佛像也应视为佛宝一般恭敬顶礼;皈依法之后,即使一个(ན)字也应视为真实的法宝而恭敬;皈依僧之后,即使对于一块做补丁的黄布也要当做僧人的法衣来恭敬,以上三种就是行持的学处。
2 共同的学处
共同的学处分为如下八种: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实思维、如法实修、诸根不掉举、对众生有悲心、精进供养三宝、尽力受持戒律。
(1)亲近善知识
我们修道的根本必须要依止善知识,应该视善知识为真实的佛陀一般,生起无上信心,以自己的身体和悦耳的言语尽力服侍供养,这样来学习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2)听闻正法
指的是从善知识处广闻佛经和后续大德的论典。
(3) 如实思维
指的是对于听闻佛法的内容要在内心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思维来断除增益。
(4)如法实修
指的是行为符合律藏,观修符合经藏,宣讲符合论藏,密法符合续部,这样来精进实修。
(5)诸根不掉举
指的是恭敬严谨地学习传统优良的行为。
(6) 对众生有悲心
指的是实修慈心和悲心,对有情众生要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从自己此生的父母和亲眷开始,努力不懈地督促他们走上皈依的道路。
(7)精进供养三宝
指的是依止三宝这样殊胜的对境后,为了积累福德,献出自己最好的吃喝来做供养,以及用美丽的鲜花、香料药物所合成的熏香、干净悦意的酥油灯、干净清澈的水、具有圆满味道和营养的水果食物等,来尽力做供养。
(8)尽力受持戒律
指的是尽力受持符合自己相续的居士戒等八种别解脱戒,通过发菩提心来受持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菩萨戒,在接受金刚密乘的灌顶后,还应持守持明戒等,这样来次第持守佛教的戒律。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