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0课
圆春法师: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 第20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益西彭措堪布译 圆春法师讲解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智文殊菩萨摩诃萨!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发起菩提心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弘扬大圆满的太阳——文殊大幻化全知麦彭仁波切所撰的《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一部殊胜的论典,正论部分,总分成两科:【甲一、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这里面又分两个:【一、基立为实空;二、道择为无我】,现在我们学习【乙一、基立为实空】。
【乙一、基立为实空分二:一、正义;二、断诤】。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二、断诤】。
【丙二、断诤】分三:【一、于所诠空性断诤;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三、彼等摄义】。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在这里面又分三大科判:【一、于基断诤;二、于道断诤;三、于果断诤】。现在我们学习【戊三、于果断诤】。
“于果断诤”前面一部分内容已经学习,今天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第二部分内容给我们讲到了,就是在“以果利他”的时候,有些人就会觉得:佛陀没有心识、不起分别,不会依靠分别而起功用,这样的话,一个什么都没有想、什么都没有做的人,他怎么可能单单凭过去的愿力而实现利他的事业呢?这是很难想象、很难理解的,所以我们要针对这样的疑惑进一步来打破,打破以后我们才知道,确实一个无心的境界却有无量的、不可思议的佛的妙用。首先我们看对方的想法:
【又想:现前无有以能化彼彼神变于彼彼所化作彼彼义利的如是功用,由宿愿力岂能如此成办?】
我们看“现前”和“宿”。“宿”,就是过去、往昔,已经是过去之法,现在不复存在。“现前”,是当今、目前、当下、此刻,这是目前所需要面对的。成佛以后,佛陀虽然往昔发下种种的愿力,而这一切愿力已经是过去之法,在现在已经不是现前之法。往昔的愿力对现前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现前众生有种种问题想祈求佛陀解决,有种种愿望希望佛陀给予圆满。佛陀能不能达到满愿的事业,能够成为一切利乐众生的无边神奇的功德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我们往往会觉得,佛陀成佛以后,由于他是一个没有分别的人,他的分别心完全寂灭了,这样子,他不动一个念头,也没有任何一点的想法。没有任何念头、没有任何想法,他就不可能有任何行动;不会有任何行动,他就不会有任何作为,不会做任何事情,不会完成任何的事业。这是我们从一般凡夫人的角度容易生起的疑惑。
这里有三个方面:能化、所化、彼彼义利(即度化)。我们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佛陀的状态。
第一个方面:“能化”就是佛陀自身。他需要种种神变来度化众生,所以用“彼彼”来修饰,他的神变是很多的、不可思议的。归摄来说,佛陀的神变有三方面:身的神变、语的神变和意的神变。学过佛法系统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善知识传法之相分成三个角度(层次):导师佛陀传法之相是以三神变而传法的;阿罗汉传法之相是以三清净而传法;班智达传法之相是依照古印度两种轨范(即戒香寺和那烂陀寺)而传法。就有这三种传讲佛法的方式。
从佛陀传法的神变来讲,他需要有身、语、意的神变。具体来说,佛陀以身神变来传法的时候,他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佛身,从白毫间放光,这样的光能够照彻三千大千世界,光照之时,使没有摄受的众生得到摄受。所以,佛陀在讲法的时候要放光,要摄受这些没有摄受的众生,或者依靠这种放光的神变把他们吸引过来。然后,又从他的面门出广长舌相,广长舌相铺展开来就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以此稀有的瑞相使众生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但是这个众生的角度是已经得到摄受的众生。没有得摄受的众生就用白毫放光,光照三千大千世界,使他们得摄受;已经得摄受的众生,佛陀就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以此稀有瑞相使众生得到欢喜心和信心。这是佛陀身的神变。
其次,佛陀又以意的神变来传法。因为佛陀具有一切智智,他能够照见每一个听法的众生各自的根基和意乐,并且随顺他们的根基和意乐来传讲佛法。从究竟来说,唯有佛陀才能够了达一切众生的根基,唯佛以佛乃能够究竟这一切众生的根基和意乐。所以,只有佛陀才能做到最完美的应机施教,因病予药。佛陀以下的任何圣者,都没有具足一切智智的功德,所以他不能够以意神变来应机施教。哪一个众生该到传法的时机了,佛陀的意神变一定会照彻他的根基,依靠相应的传法而时时给予一切众生意乐的事业,不会有一秒钟的推迟,也不会提前一秒钟,就是在当下最合的时机,给他传最相应的佛法。不会让他依靠佛陀的传法,起现一种无意义的,完全都是能够照彻根基意乐、应机施教的。所以,遇到佛陀以后,我们所得到的法,绝对就是最相应的法。有些道友遇到善知识以后,对于善知识没有生起如同真佛的信心,所以,善知识给自己传法以后,自己心里就觉得:“这个法可能不是我需要的吧,可能还需要其他的吧!”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你的信心是有问题的!有些人接触了善知识以后,就说自己信心非常大,就说善知识等同于佛。但同时,善知识给自己传法的时候,却非常的没有感觉,觉得“可能还有别的法是我需要的”,这就是对善知识没有如同真佛的信心。
然后,佛陀又以语神变来传法。佛陀具有60种妙音的支分,他的音声美妙、梵音清远,具有无量微妙功德的音声。佛陀依靠这些无量功德的妙音,传讲任何一个法的时候,不同根基的众生都能够随各自意乐听受到相应的法义。大乘根器的众生,听到的就是大乘法;小乘根器的众生,听到的就是小乘法。六道众生听到的时候,都是“随类各得解”的,也就是说,你觉得是动物的语言,你觉得是人间的语言,你觉得是天界的语言。所以,佛陀的语言就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神变,我们无法揣测这个法界妙音。假如佛陀只讲一句话,这句话一讲完,在座的任何根基都得到了自己所得之法。
《法华经》中用“药草喻”来比喻佛陀传讲佛法,其实完全都是对于一切众生无偏而传的。就像天上降注大雨的时候,它没有分别“对哪些好、对哪些不好”,降注大雨之后这些药草、一切草木丛林当中的这些植物,由于这方面的因缘,就在得到水的滋润上面所产生的结果就不一样。但是雨水是普瑞的,没有分别、没有偏袒。所以,佛陀只要讲一句话,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我们以前跟道友交流佛法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假如在最为拥挤的国际大广场上面,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语言,甚至还有很多是地方的语言、最偏僻的语言。每一个人都来到这个国际广场,大家在那儿有很多很多的意见,有很多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矛盾、有自己的疑惑,就想在那儿发泄一下。我们可以设想:这是一个很难摆平、很难安静下来的一个非常喧闹的环境。按照现在就要用扩音喇叭,用不同的语言翻译,轮番地来给他们解释,让他们的疑惑放下来,安静下来。但是佛陀不是这样,佛陀不需要任何翻译、不需要任何扩音喇叭,佛陀就在当时、在那个地方讲一句话,下面的人全部鸦雀无声。为什么呢?因为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话,而且听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语言,每一个回答都是符合自己的根基意乐,正是自己所求的。甚至我们可以设想,不管是佛教徒、外道徒还是哪个宗派的,不管是大乘还是小乘的,不管是学显宗、学密宗还是学净土的,学天台、学华严的,不管是学哪个宗派,哪个层次的众生,讲哪种语言的,到了那儿以后,都能够听到自己最希望听的。
所以,《维摩诘经》中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就是佛陀的语神变不可思议。以前佛陀讲法的时候,没有说需要翻译的,他的这种神变,就是在一句话当中能够隐含无量义,能够具足无量声,能够满足无量有情的无量需求,这是一个很难想象的不可思议的神变。
这儿说“以彼彼神变”,我们以讲法说法的角度来讲,就会有身的神变、语的神变和意的神变。其实这当中身、语、意都是有各自的侧面的。传法的时候,首先是用身神变来摄受所化的众生;对已经摄受的众生,佛用意神变来了知他们的根基意乐;在了知根基意乐之后,用语神变为众生传授相应的佛法。这些都是神妙不可思议,不是我们通常凡人所能了达的,甚至连十地菩萨对于佛的妙音也无法完全了达。所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神变。这种“彼彼神变”,是我们很难了解或者说很难完全了知的不可思议的神变。从佛陀能化的自身角度,都会有身、语、意这三个侧面。对于这三个侧面,佛陀没有任何的起心动念,没有任何的想法。我们就会想到,那他凭什么要去观察,他凭什么想到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宣说?这些身语意都没有了,那么,这三神变又怎么出现呢?讲法是如此,其他的也是如此。这就是没有分别,没有功用。我们就想到没办法成办事业,而且这个事业又是一个神妙不可思议、恒时周遍而广大的。这是从能化方面,然后我们看所化。
第二个方面:“所化”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前面我们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就是说明一切的九法界众生都是佛陀的所化。凡夫、小乘、菩萨这些都是佛陀要度化的。十方世界有无量的所化,所以用“彼彼”来修饰——确实是数不尽的、无量种类的。佛陀假如一个念头都不起,一个想法都没有,那他怎么去观察这个众生、那个众生?对每个众生都能够体贴入微的去观察他们需要什么;以什么方法去帮助他们;针对他们做什么样的利乐。没有一个起心动念,凭什么能够应机施教、因病予药呢?所以,从“所化”上面也是无量的。我们觉得需要有一个分别。
第三个方面:“彼彼义利”,就是度化的时候,要给他暂时的和究竟的种种安乐和成就。这一切也是有不同的,有无量的义利。由于它有无量、有差别,佛陀想让哪个众生成就到什么样的安乐果位,(我们)觉得这些也是需要去思维、需要去努力的。但是佛陀没有起一个念头,没有一个想法,没有一个努力,没有一个分别功用,又为什么能够度化得了呢?你看,能化是“彼彼”,所化是“彼彼”,义利的度化上面也是“彼彼”,这三个侧面都是“彼彼”,都有很多的无量分类,那要完成这一切周遍广大的事业,不可思议的佛陀,他凭什么呢?仅凭一个已经早就成为过去法的宿世愿力就能够成办这一切吗?这就是我们会想到:佛陀成佛以后没有了身口意的功用,单凭(只凭)往昔的愿力,他怎么能够成办广大恒时而周遍的这种事业呢?对于这个问法,如果我们知道结果,就觉得是容易回答的;如果不知道结果,很多道友可能都会迷惑。下面就来作回答:
【为何不能?譬如修成大鹏咒者,以咒语、三摩地对大鹏像、灵塔、石塔等作加持后,不论谁见、触等,悉能息灭龙等毒害。作者虽已逝世久远,但在此塔存在期间,能以此直接息灭毒、鬼等害。因此,现前虽无功用,然由宿愿力牵引,云何不能利他?】
下面就用“无功用而能利他”的事例来说明确实是可以能利他的。虽然无心但是仅凭宿愿力,完全可以利他。这里就用过去香根婆罗门的故事。香根婆罗门生前见到很多人中毒受苦,由此就发起善愿,要遣除这些毒害。他发起这种善愿以后,精进专修大鹏鸟的心咒,咒语修成之后,在诵咒和安住在三摩地中对大鹏像作加持。以后谁见到、听到、接触到这尊像的时候,都能够熄灭毒害。他不仅仅是对大鹏像加持,他自己的灵塔也做了一些发愿、做了加持,而且对于石塔也做了加持,这些都起到了后来利益他人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比喻当中的几个侧面。这个比喻当中讲到了香根婆罗门,他自己由于见到别人受苦,就发了一个善愿。就像佛陀见到众生受苦的时候,佛陀就想发一个善愿,依靠善愿的加持、摄持之下,精进地勤积资粮,这样子来修成佛果。修成佛果以后,依靠佛陀的愿力也能够对众生起作用。同样的,香根婆罗门死后,在石塔存在以来,香根婆罗门的善愿和所做的加持并没有空耗。因为这个石塔仍然在起功用,起什么功用呢?它能够直接熄灭毒害、鬼害等等。所以现前佛陀没有任何功用,就像香根婆罗门死后,他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由宿愿力的牵引,完全能够成办利他。这里包含了两个侧面:生前和死后。生前做了一些努力,死后他努力的结果仍然存在,在不断地、久远地利益人天。
喇荣五明佛学院也有一个大幻化网坛城,这个坛城里面放了一位成就者的肉身,他发愿要以自己的肉身来救疗一些疑难杂症者的疾苦。在他圆寂以后,依靠他自己的肉身舍利,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绕转大幻化网坛城就有这样的一种缘起。所以,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大幻化网坛城里面也有类似的,一些成就者发了一些誓愿,也就是成就以后依靠他的肉身,相续不断地、久远地利益人天。这是一个缘起不可思议的力量。
在这个比喻和意义当中,我们也来分析分析。这里面讲到,“以咒语、三摩地对大鹏像、灵塔、石塔等作加持”,这就像以宿愿力牵引一般。然后,后面说“不论谁”,就是讲“彼彼所化”,也就是说无量的“所化”,不管是谁、不管是任何的众生,“所化”虽然无量,但是只要它能够见、触,有这样的因缘,悉能熄灭龙等毒害。这些所化只要接触以后,就绝对会作“彼彼义利”,龙等毒害(“等”字当中包含了鬼和其他的伤害)就绝对能够熄灭。尤其在我们众生的痛苦当中,有时候依靠自己宿世和毒龙结下的冤仇,就会引起一些怪病。这些怪病实际上就是龙病,得罪了龙王以后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病,而无法治好。有些病我们不知道是龙病,但是从医学尤其是藏医来判断的话,就知道这是龙病,需要念一些什么经,这样子的话就不会生病。
法王如意宝也曾经做了大鹏鸟的碗,只要用这个碗去喝水、吃饭就能够遣除龙病,而且内外密的违缘,都可以依靠这个碗的这个缘起而遣除。同样的,法王如意宝也做了这样的缘起。道友们有机会也可以去买一个(这样的碗),上面有大鹏鸟,底下有法王如意宝的印章。依靠这样的缘起,法王如意宝依靠他的愿力,依靠他的三摩地这种殊胜的功德,依靠成就者的谛实语加持,这些也能够遣除我们身心的疾苦、内外密的违缘。
这当中讲到,不论谁(也就是“彼彼所化”),来接触大鹏鸟、灵塔、石塔的时候,虽然作者已经逝世久远,现在不在人间,但是并不是毫无意义,而是此塔存在期间,都能够依靠它而直接地去熄灭一切毒害,熄灭一切鬼害。这些都是在表达有种种利他,能够作种种义利。
后面一句讲到,“现前虽无功用,然由宿愿力牵引,云何不能利他?”前面的比喻,已经把这个意义给我们很周圆的在方方面面显示出来了。就像这个作者香根婆罗门,他已经不在人间了,虽然他没在人间,这个塔子也是没有一个心识的,大鹏像也是没有一个分别的,灵塔也是一个没有分别的。但是你看,依靠他宿世过去的愿力的牵引,依靠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加持的牵引,他仍然在对于无量的所化作彼彼的义利。所以,佛陀是依靠谛实愿、成谛实果的一个谛实力,他凭什么就不会出现这么神奇的利他事业呢!甚至连一个婆罗门,依靠他的善愿、依靠他的咒语,都能做得到,那么,佛陀依靠三大阿僧祇劫,发大善愿,勤积资粮为此努力,为什么不能够成办神奇的这些显现呢?!所以,佛陀的事业不可思议,这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是故,相应于菩萨求大菩提二资大行所成就的殊胜供处也是修者菩萨入灭于无住法界后,现前寂灭功用和能所二取戏论,然能普作一切有情一切暂时、究竟义利。】
首先疏通一下这段内容。菩萨就是讲佛陀的因地。为了求无上的菩提,这是讲求一个菩提果。要求这个菩提果,并非凭心里的一个空愿就能够完成,必须做具体的努力去实现这一天,所以要为此而勤积无量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由于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使佛陀因地的修行得以圆满成就。成就之后让他的果位上面显现成为一个殊胜的供养处,也就是佛陀。而这个供养处是寂灭了一切功用,以及能取和所取的二取戏论。把这些寂灭以后,这样一个殊胜的供养之处,是不是说就像一个泥菩萨供着的时候,大家只觉得是一个泥像,或者一个木雕,或者一个铜像,会觉得这些无情法不会有任何作用。但是,千万不要有这样的颠倒想法。应该知道,这个殊胜的供养处,确实能够实现“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神奇事业,他能做一切有情暂时或究竟的一切利益。
上面这一段疏通完了以后,我们再来看这当中所讲的“相应”。“相应”,就是指因果相应,“因果相应”,就是因地修集了无量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在果地就会相应,出现成为全法界六道众生、声闻和缘觉、有学道的菩萨的殊胜的供养处。这就是因和果相应。因不可思议,果就不可思议;因伟大,果就伟大。假如我们在因上所做的这一切很渺小,在果上就不可能很巨大;假如我们的因比别人做得多,那么,我们的果就会现前得大。我们的果怎么样,就看我们的因怎么积集的。如果说离开了这个因地的修行,他不可能凭空出现果地的这个不可思议。我们要想让自己的结果是不可思议的,就要在因地上面做不可思议的大修大行。
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当中也说了这样一个偈颂:“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间,有种种的现相出现,从这些现相当中我们都会发现一点,从殊胜的因能够出生殊胜的果,从最胜的因也就能够出最胜的果。那么,最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也应当知道决定存在。为什么相信它决定存在呢?就是因为,假如能够做一个不可思议最圆满的因,这个最圆满不可思议的果绝对会出现的。所以,三大阿僧祇劫,在因地里面积累了无量不可思议的福德资粮,和无量不可思议的智慧资粮,在果地的时候绝对就成为不可思议的供养处。这是因和果相应。
由此,我们也要从自我的修行上看到,我是不是一个在因上不可思议的人?假如我们都没有在因上做不可思议的大修大行,我们凭什么说我们会成为不可思议的佛陀呢?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看你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现在在做什么,就能够预示我们的未来。我们想让自己的未来,成为人天的供处,现在就要做一个真正伟大的修行。所以啊!时光不可错过,日日空过之间,我们千万不要妄想自己有所成就,为了让我们有所成就,那就要在日日之间都不要空过。尽量在每一天都有福德,每一天都有智慧在增长。不断地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积累这些资粮。而且的话,这儿说“为求无上菩提”,就是要发起菩提心,修集无量福慧资粮,就是修习菩萨行,就在这菩提心的摄持之下去修菩萨行。这样的一个资粮,才是真正成佛的不可思议的因缘。所以,每一天我们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有没有修菩萨行。如果我们每一天晚上,搜索这一天的所作所行、所思所想,没有菩提心、没有菩萨行的话,我们就应当知道又空过了,成佛的资粮空空如也。如果我们一天空过、两天空过、三天空过,这样下去的话就会非常地吓人!为什么呢?一生空过!所以,我们大家千万要共同地激励、勉励自己,要从这些上面,确实它会开显我们:一个急求解脱的人需要在因上面,好好地去做一个相应的修行。因为我们大家都想成为一个殊胜的成就,凭什么我们就不做一个殊胜的修行呢?坐享其成的事情是没有的,天上掉下来的佛果是没有的。天生的成就者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地在因上面加功用行,不问成果,只问耕耘。耕耘的时候我们勤加用功,自然就会出现相应的果。这辈子我们一直努力,就不相信没有一个相应的果。因果是不错乱的,是相应无二的。所以每一天只要你在闻思修般若,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努力,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福慧资粮!虽然你现在是一个平平静静的生命,但是它的结果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你的资粮是不可思议的。假如没有菩提心摄持,你所做的资粮,就不能成为大乘的资粮,就不是一个殊胜的资粮。如果每一天都在以菩提心为前导,以般若为心要,最后,以净土为归宿,那么,我们的结果,绝对会因果相应,会不可思议的。
然后,这儿讲到咒师逝世,就是这里所说的“修者菩萨入灭于无住法界后”。这就是讲咒师逝世的对应,香根婆罗门逝世了、不在人间了,就像菩萨修成就了,入灭(寂灭)到无有心和心所起现的无住大般涅槃。在这个境界当中,由于没有心和心所,没有分别心,所以现前寂灭功用和能所二取戏论,它是一个无心的境界。虽然无心,但是却有用,它能普做一切有情暂时和究竟的义利。无心不等于无有利益,无心不等于无用。就像香根婆罗门,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不在这个人间,但是依靠他加持的缘起力、加持的这些佛塔,虽然没有心、没有功用,但是能够直接灭除龙等毒害。这就是菩萨虽然入到寂灭境界当中,但还是在显现不可思议的利乐有情的事业。这是这一段的建立。我们看到:噢!确实是现前虽然无功用,但是却能够有不可思议的事业在显现。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就进一步地用《入中论》的教证来给我们开显这当中的奥义。
【《入中论》亦云:“如具强力诸陶师,经久极力转机轮,现前虽无功用力,旋转仍为瓶等因,】
下面就是以比喻和对应的方式,这一颂完全是讲比喻。这个比喻讲到,世间的一个具有力量的陶师,他经过长时间,用极大的力量来旋转这个机轮。之后这个陶师虽然没有在起转动机轮的功力,但是机轮还不断地旋转,仍然成为制作瓶子等等地这些因缘。我们大家都看到,制作陶器的时候,机轮摩擦力很小,你一转动它,它就能够转的很快,而且转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你转的力用的比较大,而且是“经久极力”(也就是,经过长久、用巨大的力量,即时间上很长,力量上很大),这样不断地转了以后,这个转机轮就一直会受着这种惯性的力量,影响着它后面不断不断地来旋转。这就是“经久极力转”的影响。“经久极力转”是前面的,后面仍为瓶等因,这就是说,它的功用已经停止了以后,但仍然在起作用。所以,停下来不等于说他的事业就停下来,作用就停下来了。没有!后面就讲意义:
【如是佛住法性身,现前虽然无功用,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
这就是讲意义。诸佛安住在法身的境界当中,成就了法性身正等正觉的时候,目前虽然没有分别的功用,但是,由众生的善根成熟,以及他往昔做菩萨时所发的大愿的牵引的力量,佛陀的事业,也是在法界当中恒时运转而没有停息。这是一个极其不可思议的任运自成的事业。在这当中,我们也看到,前面在比喻当中,有一个经久极力转机轮,也就是要长期而猛利)地发大愿。佛陀的这个愿力,就是在因地的时候,在强烈的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他控制不住要利乐众生的这种强大的意愿),他就去观照怎么去为众生发一个大愿。就像地藏菩萨,他要救度他的母亲,他发起了一个非常强大力量的愿,而且他是长时间、日日夜夜都在琢磨这件事情,一直放不下这个利乐有情的事业。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念念之间、时时处处都在发一个伟大的普贤大愿。由于愿的力量,发得很猛利、很长远,所以最后也会成就他的事业不可思议。
我们大家要从这些上面,转到自心上来(反观自心)。我们现在有没有念念之间都珍惜每一个时机,找到一个机会就发一个大愿,按照《普贤行愿品》去猛利地发大愿,把自己全身心的力量都投注到每个愿力上面来。愿力成就一切!但是我们的愿力必须是一个长期串习,而且是猛利地发起。这些都是对我们的一些教诫,让我们在日常当中要看到,我们为了以后的这种佛果,而成办不可思议的事业的这种因缘,就要用长期相应的串习、猛利的愿力来实现这一天。假如我们发了一点愿,好像没精打彩的,心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强烈的冲动,在时间上面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这样发一些愿的话,就是没有做到“经久极力”地去发大愿。这些都要记到我们的心里面,用到我们实际操作当中,去实现这些修行。所以佛果就是这样出现的,佛的事业不可思议,也是由于他在因地的时候发了愿,他的愿力不可思议。
【如是于能做所化义利已作如理建立。】
也就是上面对于“佛地无功用而能做所化义利”这一点,已经做了符合正理的建立。
【又说:若供者有心献供,受者亦有心纳受,供养将生福德,然佛无心或无分别,供佛岂有福果?】
福,就是福报的意思。福报是结果,这个福报要产生,必须有“因”,“因”是什么呢?要献供、要纳受。纳受了以后,就能够得到福报的果。我们通常就是这样的。
就像我们给别人东西,我们是有好心给别人的,然后别人得到以后也很欢喜地接受了。我们给别人东西的时候,就说:“我的东西虽然很小,但这是我的心意,希望你能够笑纳!”让对方笑纳,就是说对方很欢喜,他有心来接受。接受的时候,他的内心当中生起欢喜,我们就会觉得确实是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交往,我拿出去的东西是值得的。假如我拿出去一个东西,我虽然是有心的,拿给别人,别人却连一眼都不看,就随便把它放到包里面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心里面一下就落空了。天哪!我给他这么好的一个东西,而且我还是真心、好心来给他的,但是他居然看都不看,一点感觉都没有。心里面就会有这样一种灰溜溜的感觉,不是一股滋味。为什么呢?觉得这件事情白做了,白白地把东西拿出去了,还不如不给他。这样子的话,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从平时的这些角度就知道了,我们很希望对方欢喜接受,然后就感觉到,好像给别人一个很大的人情了,觉得自己已经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同样的,我给佛陀东西,佛陀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他没有一个分别心。对于我的这种供养,佛陀也没有笑一下,也没有说:“感谢你啊!我就是想要这个东西!我想了很久很久都没得到,就是你才能够给我,我把其他人派到世界各个角落去买了,都没买到这个东西,你居然能够在这世界上,不经过什么努力,就把这个东西供养给我了,你真的是太神奇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加持你!”假如佛陀这样说了,我们才会觉得福报真的是很大。假如佛陀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就会觉得一下子落空了。这就是我们通常不了解的,对于法没有闻思智慧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里有正反两个方面需要我们去思维。从正面来说,如果供者是有心供养,受者是有心接受,就会依靠这种因缘而出生福德。从反面来说,虽然供者有心供养,而受者无心接受,这样就不会生福德,这是一个疑惑。这个疑惑合不合理呢?下面就讲到,其实这个疑惑是大可不必的,产生这个疑惑就是因为我们大家不懂缘起。最主要是这个对境,他是不是真正的巨大福田,只要是巨大福田,虽然无心,也能够产生巨大福德。假如这个福田不是巨大福田,而是一个下劣的福田,那么他虽然有心,也不一定能出大福德的。这一点,我们大家都要认清楚的。不是看对境有心没心,最主要是看他是不是大福田。然后,我们就来看中观师的回答:
【答:若供养无心者定无果,则供养佛舍利与佛塔也不应有果。然《层花经》等一再说“供住世佛与供佛涅槃的舍利及舍利塔,得福相等”,故说此过不应道理。】
供养无心者决定无果报的话,那就等于是供养佛的舍利和佛塔,也不应当有任何的果报。因为这两者都是无心的,是无心的就应当没果报。是不是真的没有果报呢?这件事情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必须要有一个能够真正看清楚这件事情的人,他说了算。谁能看清楚这件事情呢?就是要以一个最有力量、能够全知一切的佛陀。只有佛陀才能够证知这一切。唯佛与佛乃能够给我们开显这当中的福德。
这里引用了一个你我双方都承认是佛经的《层花经》中的教证。《层花经》里面讲到,“现今供养我,当来供舍利,信心若同等,得福无差别”。这当中都已经讲到了会得到福德。所以的话,你看供养舍利、供养舍利塔,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分别心的,看起来是微尘组成的无情法,没有心的法,但是供养他们会得到无量的果报。所以,如果供养的这个对境是无心者的话,那么他出不出生这个福报呢?假如你说他没有果报,那就等于是:三藏十二部这些圣教,它也是无心的法,供养它也就没有什么果报;供养佛塔,佛塔也是无心的法,供养它没有任何果报,由于他是一个无心的法,转绕它也就没有任何的福德。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是你我共许的。虽然无心,但是由于它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福田,所以它可以出生不可思议的福报,而且等同于佛,与真佛无二。
在阿底峡尊者的传记当中,曾经提到一件事情。当时阿底峡尊者在大昭寺,他对于大昭寺的信心特别大,每天都心无厌足的去转绕,而且日日月月不断地转绕大昭寺。这个时候,善慧义师就想起,以前阿底峡尊者曾经在桑耶寺的地方,在转绕这个桑耶寺,而且转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看到阿底峡尊者是腾空的,也就是脚没有落到地面,就这样在虚空中转绕桑耶寺。当时善慧义师发现尊者在大昭寺转绕的时候,他就留心的去观察,确实看到这个尊者在虚空当中旋绕,足不至地,也就是说脚没有在地面上。他就对尊者说:“您当时在桑耶寺的时候,有一个老比丘尼说您在腾空转绕桑耶寺,当时您说他眼睛花了,但是现在根据目前来说的话,当时这个比丘尼应该是看对了的,所以尊者您绝对是在空中旋绕了!”然后尊者就说:“是啊!在印度也有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他在印度的时候,在转塔的时候也都是腾空的。当时以仲敦巴为首的藏地的善知识,就请问阿底峡尊者绕佛的功德。阿底峡尊者就说,在有为的善根当中,再没有什么比转绕的善根大了。而且还广说了印度有通过绕大城而得成就的,有绕寺院而得成就的,有绕观音圣殿而得成就的,种种的这些感应历史,也就是广说了这种转绕的功德。我们现在转绕转经轮也是这样的。虽然这些经轮看起来也是无心的,但是你转绕的时候,这是在有为功德当中最大的功德了,你的这个身体能做的功德当中,这是最大的功德。虽然是无心的,但不等于是没有福报、没有果报。所以,我们要全面地去了解佛法,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觉得无心的就没有用。
【因此我承许佛与供福唯是世俗幻相,你则许胜义中有,彼此对供佛有大果都依教量承许。如你宗许供实佛能得果是依教而说,我宗也许供无实佛能得无实果。因此“境、物、意乐等无实,供养则无果”的辩难,于我毫无违害。】
这一段当中就讲到了我和你的不同处和相同处,也就是不同点和相同点。不同点,就是中观宗承许色身佛和供养生的福德只是世俗的幻相,除了在心前有个相之外,得不到实有的本体;而实事师承许佛和福德是胜义中实有。这两点是不同点,其实就是体性认定上有差别而已。但是,你和我现在并不是在讨论体性,而是讨论体性引起的作用。
我们去看这个作用,其实是我们两者的相同点,相同点是彼此对供佛有大果都依教承许。实事师觉得,“供实有的佛能得实有的哪种果报”完全是按照《层华经》这些经典来承许的,中观宗也承许供养无实的佛能有这些果报,所以在作用上是一样的。体性上面不同,不决定作用上面不同,作用上面,你我都共同认可这些教量。就像《法华经》当中说“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对于佛陀所说的这些法,你我都是有大信心的,我们两个的信心都是同样的,信心很大。而佛陀所讲的教证都是你我共许的,这个作用是你我都认可的。因此你觉得对境、供的物品、意乐等是无实有的,这样子就没有果的话,这个作用上你一定要依靠无实产生没有果,那么依靠它的体性,引起它的作用的话,这一点我们是不承认的。
所以同的地方是作用上相同,不同的是体性上不同,而现在讨论的就是作用,你不承认我有这个作用,而实际上我能够有这个作用,所以我们两个千万不要在这上面有任何诤议。生不生果并不是由实不实有决定的,而是由缘起的规律决定的,这是我们能够共许的。
以上这段内容是对“于果利他”起的诤议,下面我们回到颂词上面来观察:
实事师认为:成办众生的利益需要用心去观察分别,然后依靠这种分别发起身口意的种种作用,这种种作用就是在说法等的方式上来利益众生,如果说没有分别心去观察,那它就发不起这种作用,就无法去利益众生。
中观师回答:没有问题,实际上无分别也能成办义利。所以颂词当中就说:
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
此由众生善,愿力现佛身。
这就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前半颂是比喻,后半颂是意义。比喻当中讲到,摩尼宝、如意树,它们没有对祈祷者做利益的分别,但只要有人在这些对境面前祈祷,就能按照他的意愿而赐予衣食等财物受用,这就是无心(无分别)却能够满愿,就能够成办义利。然后下面是意义。就是说明,由众生的善根成熟和佛往昔发愿的力量这两种因缘和合,就从佛的法身智慧当中任运显现报、化两种佛的色身,而作说法等种种不可思议的佛陀的事业,从而利益天下一切有情。
这当中讲的“众生”就是九法界六凡三圣的一切的有情,“此”指的就是无分别的智慧法身,“佛身”就是指的报身和化身这两种色身,也就是由法身之中会流现色身,流现的色身就能够做种种利益有情的事业。那怎么能够实现这样的一个事业呢?就是由众生的善根和佛陀的愿力而成就的。所以,前面说摩尼宝、如意树能满愿,那就说明无分别能够满愿;后面是说佛的法身虽然是无分别,但是能够成办众生的义利,这是无分别能成办。
后面的颂词在出现之前,通过前面的回答引出了实事师的诤议——他觉得只凭因地的发愿,只凭这么一点点能成办?而且佛陀的事业是很广大的、很周遍的,在时间上是相续不断的,这样难以想象的事业就依靠一个因地的发愿?他觉得不可思议,有点不敢相信。下面就通过一个比喻来让他全部放心,踏踏实实地相信。
如成鹏咒者,供处成已逝,
彼逝虽久远,能做寂毒等。
以往昔发愿、诵咒等因缘的牵引,虽然石塔无分别、无功用,仍然能做种种利益。香根婆罗门的公案就能够让前面的诤议放下来,他是修成了大鹏咒的行人,以诵咒这一因缘,还有颂词中没有直接讲到的安住三摩地等方式来对大鹏鸟做加持,“供处”指的就是大鹏像。大鹏像是一个供处,灵塔也是一个供处,还有石塔也是一个供处,供处包含这三个角度。“彼逝虽久远,能做”,就是虽然它不在了,但是仍然有这个作用,有能够灭除毒害等种种义利,这是证明以往昔的发愿、诵咒等因缘的牵引,虽然石塔没有分别、没有功用,仍然能做种种义利。既然这个能做,那凭什么成佛不能做呢?下面就讲意义:
相应菩提行,成就佛供处,
菩萨虽入灭,能做一切义。
一个菩萨求大菩提而行持福慧资粮的三大阿僧祇劫的无量大行,成就之后,就成就了佛果,虽然佛果已经现前,而菩萨已经入到法界当中而寂灭无言,成为了一个无无住大般涅槃的、泯灭了心和心所的寂灭境界。这个时候,入到寂灭的法界涅槃当中,没有功用,没有任何的起作。虽然没有任何的起作,但是能够顺应众生的善缘,加上自己往昔愿力的牵引,而普遍为天下一切有情做一切现前究竟的义利,这就是“虽入灭,仍能做”,前面是“彼逝虽久远,能做”,这里就是“菩萨虽入灭,能做”。
由供无心者,云何有福果?
这个“心”指的是分别心,无心者不等于是无情物,就是说他没有分别心,虽然佛陀成佛以后并不是变成无情物了,但是他没有分别心了,供养一个没有分别心的对境,怎么可能有福报有果报呢?
供住世涅槃,经云福等故。
中观师回答:供养住世的佛和供养佛涅槃后的舍利,这两者的福德相等。 “住世”和“涅槃”这两点不同,住世的时候,好像佛陀存在,不住世也就是涅槃之后,其实就是依靠没有心的舍利,在没有心的舍利上面没有任何分别,虽然没有任何分别,但是和佛陀住世的时候一样,两个都是殊胜的福田,能够产生同样的果报。
世俗胜义供,咸依教承许,
如供实有佛,如何有果般。
“世俗胜义供”,这是在体性上的认定,体性上的这个认定,这个供养显现的这个对境佛陀,还有所生的这个福德,这些在中观师面前是世俗的一个缘起,是世俗当中心前的显现。所以它是一个唯世俗的虚相,唯现相。而在实事师的眼中,就是胜义当中都存在的——佛陀是实有的佛,所生的福德是实有的福德,这两个法都是实有的。这是两者不同的。
“咸依教承许”,就是说供养能生福、能有果报,这是双方共许的,是依靠教而共许。中观师认为,虽然心前显现的佛和供养所生的福德,只是世间的虚相,虽然没有任何的实体,但是却有因果的显现。事实师虽然认为这两者在胜义中都是实法,但是也是依教承许,有如此的因果显现。虽然如同你们认为供养实有的佛能得实有的果一样,我们供养无实有的佛也能得到无实有的果,这是我们两者都能够依教而承许的。“咸依教承许”,这是两者共许的。
而且上师也在讲记中讲到,对于明显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现量来衡量,但是对于隐秘的东西就没办法用现量来衡量,就用比量。对于极为隐秘的东西,现量、比量都无法衡量了,这时候就只能依靠胜教量。供养佛陀能否得到什么样的果报,这完全需要依靠胜教量来承许的,这不是谁能够了知的,我们谁都不知道,所以就要依教而承许。依教而承许之后,我们两者就能够达成共识:“啊!这个福德确实是不可思议,是很真实的。”这是一个无欺的缘起,这样就能够对三宝生信心。所以,实事师能够对三宝生信心,中观师对三宝的信心不会有任何的减损(不会有任何的减少)。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转到自己的内心上来观察。假如你学了中观之后,对三宝的信心越来越降低的话,那你学的中观绝对有问题的。假如你学了中观之后,对三宝的信心越来越增加,从信心的侧面就反映了实际上你的佛法是没问题的,你学般若的路子是正的。假如你学般若的路子不正,那就会看到,对三宝也没有信心了,对戒律也是很大胆了,对什么都不讲因果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就是学中观学偏了的,他不懂中观。真正懂中观的人,就知道依教可以承许这一切的因果,依教可以承许这一切的功德。学修中观的人,应该和其他的修行人一样,要勤积资粮,要忏悔业障,这都是完全应当出现的。如果学中观之后无法出现这个,就说明我们学中观已经学偏了。这些都是可以检查我们自身的。所以,千万不要去毁谤缘起,千万不要依靠“断灭空”或者“顽空”就把它给否定了,这样会吃大亏的。
讲到这里,我们对前面做一个大的总结。这个地方我们讲到了,这个道,是一个无心之道,是一个无念之道;得到的这个果,实际上也是一个寂灭的果。这样子,就是一个般若的因,生起般若的果,也就是依靠般若之道而现前般若的果,以寂灭的修法而现前寂灭的果,以无缘的般若而现前寂灭的果位。这是我们修行最主要努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假如我们有信心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假如我们没信心我们就会走不下去。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巨大的信心,这种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无念而念、无住而住的修法,绝对会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佛果的成就。而且一旦成就以后,就可以实现盖天盖地的事业。依靠实有的修法,反而无法成佛;无法成佛的话,就无法成就永远任运自成的事业。所以般若的力量是一个真正成佛的因缘。
在《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一段,这一段预示着般若确实是不可思议。这当中讲到,假如我们用饮食供养一百个恶人,还不如用饮食去供养一个善人,这就是在福田上面,恶人和善人,一者是烦恼很强的,一者是烦恼很弱的,不同的对境上面就形成了不同的福田。然后,用饮食供养一千个善人,不如用饮食供养一个持五戒的人,你看持五戒的这个戒的功德,也不可思议,使能够持五戒的人的功德超过一千个善人的功德。然后,用饮食供养一万个守持五戒的人,还不如供养一个须陀洹(也就是初果罗汉);用饮食去供养一百万个须陀洹,不如用饮食去供养一个斯陀含;用饮食去供养千万个斯陀含,不如用饮食供养一个阿那含;用饮食供养1亿个阿那含,不如用饮食供养一个阿罗汉;用饮食供养十亿个阿罗汉,不如用饮食供养一个辟支佛;用饮食供养一百亿个辟之佛,不如用饮食供养一个三世当中的诸佛;用饮食供养千亿个三世诸佛,不如用饮食供养一个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修行人。
为什么后面说供养千亿个三世诸佛,还不如用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呢?其实三世诸佛也是要依靠无心而成就的,这就强调无心的功德是巨大无比的。谁在修无心,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功德,所以我们依靠无心之道,最后会成就一个无心之果,这个无心之果是一个巨大的福田。在这里,原文当中并没有讲到“正因为佛陀是无心的,所以他的福田是无上的福田”。因为对方不一定有这个根基,所以不会讲如来藏的这些境界,但是,真正从了义上面来看的话,正因为佛陀依靠无心之道,彻底成就了一个无心之果,所以说供养这样的一个佛,其实是福田不可思议,因为这个对境的境界不可思议的缘故。假如有心的话,那就不是这样一个无心的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这个般若之道生起大信心。
我们前面讲到,要做一个善人,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善人超过一百个恶人。我们不仅要做善人,我们还要守持五戒,因为守持五戒超越一千个这样的善人。然后说,哎呀,我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五戒,我必须要成为一个圣者,那么,一个须陀洹的初果罗汉,就已经超过了一万个持五戒的人。我觉得我要成为一个大阿罗汉、一个辟支佛,这些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理想。但是,即使你有这个成为诸佛的愿望,还不如你有一种求般若的愿望,因为般若可以让一切胜道呈现,可以让一切佛果呈现,所以,你供养千亿个三世诸佛,还不如一个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般若修行者的成就。所以就要在这上面看到般若,不管是在基上面、道上面还是果上面,都是最殊胜、最圆满、最真实的。
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