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因明与辩经文集: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8日
来源:   作者:林崇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因明与辩经文集:因明立式辩经实例之三

 

  林崇安,内观教育,2006.02

  立式辩经方式:对每一命题进行二轮检验:第一轮检验小前提,第二轮检验大前提。最后检验*衍生命题。

  【实习】某甲主张:凡是存在,都是四圣谛之一。

  ◎乙:凡是存在,都是四圣谛之一吗?

  甲:同意。

  ◎乙:凡是存在,不都是四圣谛之一,因为无为之虚空是存在,而不是四圣谛之一故。(问方提出立式)

  甲:前因不成。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存在,因为是常故。

  甲:因不成。(检验小前提)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常,因为是常中的虚空故。

  甲:因不成。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常中的虚空,因为与虚空为一故。

  甲:因不成。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与虚空为一,因为依据自身为一的公设故。

  甲:同意。

  (总计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常中的虚空吗?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常吗?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存在,因为是常故。因已许!

  甲:不遍。(检验大前提)

  乙:应有遍,因为*常是存在的部分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部分的公设故。

  甲:同意。

  乙:*常应是存在的部分,因为《佛法总纲》说:存在分常与无常故。

  甲:同意。

  乙:凡是常,都是存在吗?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存在,因为是常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甲:同意。

  ◎乙:凡是存在,不都是四圣谛之一,因为无为之虚空是存在,而不是四圣谛之一故。前因已许!

  甲:后因不成。

  0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四圣谛之一,因为一则不是苦谛,二则不是集谛,三则不是灭谛,四则不是道谛故。

  甲:第一因不成。

  1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苦谛,因为不是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之一故。

  甲:因不成。(检验小前提)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之一,因为是常故。

  甲:同意。

  1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苦谛,因为不是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之一故。因已许。

  甲:不遍。(检验大前提)

  乙:应有遍,因为苦谛分苦苦、坏苦、行苦三种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整体与部分的公设故。

  甲:同意。

  乙:凡不是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之一,都不是苦谛吗?

  甲:同意。

  1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苦谛,因为不是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之一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甲:同意。

  0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四圣谛之一,因为一则不是苦谛,二则不是集谛,三则不是灭谛,四则不是道谛故。第一因已许!

  甲:第二因不成。

  2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集谛,因为不是「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之一故。

  甲:因不成。(检验小前提)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之一,因为是常故。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集谛,因为不是「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之一故。因已许!

  甲:不遍。(检验大前提)

  乙:应有遍,因为*集谛分为「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整体与部分的公设故。

  甲:同意。

  乙:*集谛应分为「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因为《佛法总纲》说:「于彼集谛分类有二,谓有『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故。

  甲:同意。

  乙:凡不是「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之一,都不是集谛吗?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集谛,因为不是「业之集谛」及「烦恼之集谛」二种之一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甲:同意。

  0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四圣谛之一,因为一则不是苦谛,二则不是集谛,三则不是灭谛,四则不是道谛故。第一、第二因已许!

  甲:第三因不成。

  3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灭谛,因为不是别择灭故。

  甲:因不成。(检验小前提)

  a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别择灭,因为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故。

  甲:因不成。

  b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因为不是所证得故。

  c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所证得,因为是唯遮碍触的无遮故。

  甲:因不成。

  d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唯遮碍触的无遮,因为与无为之虚空为一故。

  甲:因不成。

  e乙:无为之虚空应与无为之虚空为一,因为依据自身为一的公设故。

  甲:同意。

  d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唯遮碍触的无遮吗?

  甲:同意。

  c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所证得吗?

  甲:同意。

  b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吗?

  甲:同意。

  a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别择灭吗?

  甲:同意。

  3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灭谛,因为不是别择灭故。因已许!

  甲:不遍。(检验大前提)

  乙:应有遍,因为*灭谛与别择灭是同义字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同义字的公设故。

  甲:同意。

  a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别择灭,因为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是别择灭的定义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定义的公设故。

  甲:同意。

  b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因为不是所证得故。因已许!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是「所证得」之部分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部分的公设故。

  甲:同意。

  c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所证得,因为是唯遮碍触的无遮故。因已许!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所证得」与「唯遮碍触的无遮」是相违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相违的公设故。

  甲:同意。

  d乙:无为之虚空,应是唯遮碍触的无遮,因为与无为之虚空为一故。因已许!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唯遮碍触的无遮」是「无为之虚空」的定义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定义的公设故。

  甲:同意。

  乙:*灭谛应与别择灭是同义字,因为《佛法总纲》说:「灭谛与别择灭是同义字」故。

  甲:同意。

  乙:*「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是别择灭的定义,因为《佛法总纲》说:「别择灭的定义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故。

  甲:同意。

  乙:凡与无为之虚空为一,都是唯遮碍触的无遮吗?

  甲:同意。

  乙:凡是唯遮碍触的无遮,都不是所证得吗?

  甲:同意。

  乙:凡不是所证得,都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吗?

  甲:同意。

  乙:凡不是「以各别择慧之力断除所断之离系」,都不是别择灭吗?

  甲:同意。

  乙:凡不是别择灭,都不是灭谛吗?

  甲:同意。

  3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灭谛,因为不是别择灭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甲:同意。

  0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四圣谛之一,因为一则不是苦谛,二则不是集谛,三则不是灭谛,四则不是道谛故。第一、第二、第三因已许!

  甲:第四因不成。

  4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道谛,因为不是道故。

  甲:因不成。(检验小前提)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道,因为不是知觉故。

  甲:因不成。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知觉,因为不是无常故。

  甲:因不成。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无常,因为是常故。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知觉吗?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道吗?

  甲:同意。

  4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道谛,因为不是道故。因已许!

  甲:不遍。(检验大前提)

  乙:应有遍,因为*道谛是道的部分故。

  甲:不遍。

  乙:应有遍,因为依据部分的公设故。

  甲:同意。

  乙:*道谛应是道的部分,因为道分凡夫之道与圣者之道,而圣者之道与道谛是同义字故。

  甲:同意。

  乙:凡不是道,都不是道谛吗?

  甲:同意。

  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道谛,因为不是道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甲:同意。

  0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四圣谛之一,因为一则不是苦谛,二则不是集谛,三则不是灭谛,四则不是道谛故。因已许!

  甲:不遍。(检验大前提)

  乙:应有遍,因为*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故。

  甲:同意。

  乙:*四圣谛应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因为经上说: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故。

  甲:同意。

  0乙:无为之虚空,应不是四圣谛之一,因为一则不是苦谛,二则不是集谛,三则不是灭谛,四则不是道谛故。因已许!周遍已许!

  甲:同意。

  ◎乙:凡是存在,不都是四圣谛之一,因为无为之虚空是存在,而不是四圣谛之一故。因已许!

  甲:同意。

  乙:完结!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