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宗仁波切:毗钵舍那讲记 第八讲
日宗仁波切:毗钵舍那讲记 第八讲
2003年2月28日
印度的大成就者月称菩萨,曾经在《入中论》有讲到一个偈颂,「若得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从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偈颂,整个道次第的内涵,可以说是完全的包含在这个偈颂当中。而过去有一位大成就者,他名叫做慬哦瓦。这位大成就者在他还没有闭关,或者是做任何的观修之前,他都会先思惟这个偈颂的内涵,可见这个偈颂是有它一定的加持力在的。首先看到第一句「若得自在住顺处」,这当中有讲到两个名词,第一个名词是讲到了「自在」,第二个名词是讲到了「住顺处」。「自在」就是谈到了暇满当中所谓的闲暇,而「住顺处」就是讲到了圆满的部分,因此第一句当中就是要告诉我们,现今所获得的这个人身,是暇满的人身。关于诠释自在以及住顺处这两个名词,这是过去彻江仁波切在讲课时,会以这种方式来作诠释。也就是自在,它所谓的「自在」就是远离了八种的不暇,而得到了闲暇的状态,称之为自在。在得到闲暇时,具足了五自圆满以及五他圆满的十圆满,称之为「住顺处」。
我们都知道,想要修学佛法,必须要远离八种的无暇。八种的无暇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不属于人类的四种无暇,第二类属于人类的四种无暇。不属于人类的四种无暇,包含了地狱、饿鬼、畜生以及长寿天。属于人类的四种无暇,《亲友书》以及《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诠释的方式并不太相同。但是在这个地方,如果以《亲友书》,或者是把他们两者的意思总摄起来的话,所谓不属于人类的四种无暇就包括了,第一你是「投生在边地」,第二「五根不全」,第三「无佛出世」,第四「持有邪见」。我们都知道,要是没有办法得到闲暇的人身,这时候你根本就不会生起想要修学佛法的念头。纵使你生起了这种念头,可能也没有办法遇到具量的师长,尤其是在这个当下,根本就没有办法遇到圆满的佛法。所以要是现今没有办法得到闲暇圆满的人身的话,实际上对于我们而言,是处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当中。因此第一句「若得自在住顺处」,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在描述「正明暇满」的这个科判里,有详细的讲述到何谓闲暇?何谓圆满?
在《亲友书》有引出了一段文,在这一段文当中有很清楚的讲到,何谓八种的无暇。当讲到了八种无暇的时候,它是将投生边地,以及投生为野蛮之人,这两点并起来作讲述的。所以一般道次第的著作当中,都是以这种方式来作讲述。因为投生在边地的野蛮民族,他们的意识,或者是他们的意根是不正常的,所以他是可以列入在五根不全里面。有时候可以透由「五根不全」来解释投生在边疆地区的野蛮人,有时候你可以分开来作解释。所以这一点在《亲有书》以及《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讲述方式,解释的方式并不相同。
有关八种无暇这一段,在宗大师所造的《现观庄严论》的注解,名叫《精鬘疏》的这本论著当中,也有讲到这个部分。这本注解跟一般的《现观庄严论》的注解比较起来,这本注解跟其它的注解并不相同。因为宗大师在造这本注解之前,他是阅读了二十几种的《现观庄严论》的其它注解。不管是印度的大成就者他们所造的论典,或者是西藏的论师们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宗大师阅读了二十几本着作之后,才造了这一本《现观庄严论》的注解。之前达昌大译师,有一位大译师,他名叫做达昌。这位译师他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反对宗大师所提出来的观念。但是当他亲自看到宗大师所造的这本《精鬘疏》时,他对宗大师生起了强大的信心,他觉得宗大师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所以可见宗大师所造的这本注解是相当不容易的。
之前我们有谈到所谓的八种无暇当中,有一种就是投生为野蛮人。一般在解释这个名词的时候,通常都会解释成,他们是不承认有法存在的这种人,称之为野蛮人。但是另外的一种解释方式,可以把它解释成,他虽然是承认有法,但是他在修法的时候,是以伤害其它的众生而来修法的这种人,实际上他也是可以称之为野蛮人的。住顺处当中就是讲到了十种的圆满,十种的圆满包含了五自圆满以及五他圆满。在五自圆满以及五他圆满当中,尤其是五他圆满,是我们一般的人,比较不容易具备的。因为五他圆满有讲到了,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愍。这五种的前三者,佛降、说正法、教住,这三者我们只能够获得随顺的部分,而没有办法获得真正的佛降世、或者是说正法、或者是教法住世的这一点。其实不要说我们,就连过去的印度大成就者龙树菩萨,他也没有办法真正的获得这三点。所以不管是龙树菩萨,或者是我们都只能获得随顺的圆满。虽然现今佛陀并没有办法亲身的,就是亲自的为我们说法,但是我们有因缘遇到大乘的善知识,实际上他们就是诸佛的代表了。因此佛降世以及说正法的这一点,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完全的获得,但是我们能够获得随顺的部分。
第三有讲到「教法住世」,所住的教法必须是实修,也就是「证」的教法。因为佛陀的教法可以住世五千年,所以五千年当中,把它分为十份的话,就是每一节,就是每一个部分,各是五百年。这当中所谓的教法要住世,所住的这个教法,是要以实修,就是「证」的这个教法为主。因此在佛陀降世的那个时候,有很多的人因为修学佛法而分别的得到了预流、一还、不还以及阿罗汉果。所以在那个时代的教法,跟我们现今教法的内涵,虽然是相同的,但是实际上,现今透由修学佛法而能够获得以上这些果位的人,实在是很少的。
因此在今生我们有幸能够获得此暇满的人身,并且在获此暇满人身的同时,我们有机会修学圆满的佛法,在这个当下我们是处在一种自在,而且圆满的状态。所以我们现今所获得暇满人身的同时,修学佛法的种种顺缘已经具备了,而且违缘都已经净除的当下,我们是应该要把握当下的机会,好好的来修学才是。接下来看到第二句「设此不能自摄持」,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的人身,我们也有机会修法,我们是绝对不能够浪费这个机会。我们应该把握当下的时间好好的来修学佛法,并且在修学的同时,要格外的谨慎而且小心。因为所谓的修法,在印度文,也就是梵文当中它是用「达勒玛」这两个字来表示的。这个字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有「持」的意思,在这段文就是「摄持」,「设此不能自摄持」就是有摄持的意思。他能够摄持什么呢?透由修法的内涵,能够摄持什么?能够把握住什么呢?比如以整个道次第而言,如果透由修学「共下」的内涵,能够让我们来生不堕恶趣,而投生在善趣当中。如果透由修学「共中士道」的内涵,能够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而得到真正的解脱。而修学「上士道」的内涵,能够让我们断有寂二边,也就是破了轮回以及寂静边,而得到圆满的佛果。因此透由修学佛法,能够让我们把握来生不堕恶趣,甚至能够让我们得到真正的解脱,以及圆满的佛果。
尤其是今生我们在获得暇满人身的同时,虽然没有办法在当下就解脱生死,甚至没有办法在当下就获得圆满的佛果。但是我们必须藉由修学佛法,让所获得的这个人身,它能够生生增上。尤其是我们现今所修学的佛法,是以修学大乘法为主。而整个大乘佛法的中心,就是菩提心以及大悲心。因此在修学大乘佛法时,要是能够尽心尽力的去修学菩提心以及大悲心,就是已经走在成佛的这条道路之上了。
如果来生还想获得暇满的人身,我们必须藉由今生,好好的来修学能够成办暇满人身的因,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般人在修学佛法时,都会有一种观念,会觉得想要获得解脱,或者是想要获得佛果,是相当不容易,甚至它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不要说解脱跟佛果,纵使想要证得空性,或者想要发起菩提心,都会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仔细的想一想,如果现今我们投生在无暇之处,尤其是投生在三恶道的话,想藉由三恶道,再次的获得暇满人身的机率,可以说是比之前想要获得佛果,或者想要获得解脱来得更困难,这个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了。也就是你要是不小心投生在三恶道,这个时候想要藉由你自己的力量,再次的成办暇满人身的因的话,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过去有很多的上师在讲法的时候,都有讲到,如果你想从三恶道,再次的获得暇满人身,它会比你获得暇满人身而去求得佛果,还要困难得好几千万倍。因为我们获得暇满人身的同时,只不过是自己不想修学罢了。如果我们尽心尽力的修学,实际上获得解脱以及佛果,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投生恶趣,再想获得暇满人身的话,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投生在三恶道当中,根本都没有机会修学佛法,因为在这个同时,没有办法生起想要修学佛法的心,甚至没有办法承许何谓佛法?因此在没有办法修学佛法的同时,我们是没有办法成办获得暇满人身的因缘条件。因此在这个当下,我们必须要把握现今的人身,看是否能够在来生当中,还能够获得同样的暇满人身,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纵使来生还是有机会能够获得人身,还是有机会能够修学佛法,但是以现今的社会而言,我们都知道,纵使你有机会修学佛法,但是在修法时,遇到恶友的机会是相当大的。如果遇到了恶友,在这个同时,对于佛法没有办法提起信心的话,实际上我们想要再一次的去修学佛法,想要再一次的遇到佛法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低,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当下的机会好好的修学。如果想要在来生获得暇满的人身,在今生就必须要去成办获得暇满人身的因。在众多的条件当中,最主要的必须要以持守清净的戒律为根本,在持戒之上,必须要以修学六度为助伴,并且要发无垢的净愿。这三点当中又以第一点也就是持戒,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在《入中论》就有讲到了,「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我们可以看到最后的两句,「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不要说来生要获得暇满的人身,纵使你想要投生在善道,或者获得普通的人身,它最基本的条件都必须要持守清净的戒律,所以这当中就谈到了「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这是获得人身以及再次的获得增上生的众多因缘条件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来生你想要获得的是暇满的人身,必须在持戒之上,以行六度为助伴。在行善之后,必须要发无垢的净愿,这当中所谓无垢的净愿,是必须要能够远离世间八法的染污。在发愿的当下,必须远离世间八法,然后发下一个清净的愿,透由这三种的因缘条件聚合时,我们才有机会再次的获得暇满的人身。
之前在《入中论》当中的偈颂也有谈到,「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这当中的「异生」就是讲到了一般的凡夫,「佛语生」就是指着声闻,而「自证菩提」是指着独觉,「佛子」就是指着菩萨。因此不管是凡夫、声闻、独觉以及菩萨,如果想要再一次的获得增上生以及决定胜的话,在众多的因缘条件当中,必须要以持戒作为根本。因此这个偈颂的最后一句有讲到,「其因除戒定无余」如果以字面上的意思来看,会觉得获得增上生以及决定胜的条件只有持戒,其它都不是他们的因。但是实际上这一句当中最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在获得增上生以及决定胜的众多条件当中,持戒是最主要的。
之前我们有谈到,想要再次的获得增上生以及决定胜,众多的因缘条件当中,必须要以持戒作为根本。这众多的戒律当中,又是以断十恶业的律仪最为重要。因为佛陀所制的戒律有相当多种,但是断十恶业的律仪,可以算是所有律仪的基础,也可以说是根本。这不管是出家或者是在家,都是必须要持守的一个部分。现今有一些人,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概念,他会觉得,既然我不是出家人,我何必要守戒?但是实际上断十恶业的这种律仪,不管是在家或者是出家,都是必须要持守的。尤其是现今你既然是一位佛教徒,你承许自己是佛弟子的话,就必须要持守佛陀,也就是导师,他所制下的这些律仪。这不仅是修学佛法的人应该要持守的,就连不修学佛法的人,要是他轻忽了这一点,对于他自己,以及对于周遭的人而言,都会有绝对性的伤害。因此平时在修学佛法时,不能够有一种错误的概念,就是觉得,我是以修学道次第为主,或者是以修学菩提心为主,但是在修学的当下,要是你忽略了戒律的重要性,实际上对你自己而言,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戒律可以分为两大类,为什么戒律它可以分为两类?因为戒律所要遮止的罪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遮罪,一种是性罪。所谓的「性罪」就是不管你是出家或者是在家,或者你本身不管有没有受戒,要是造下恶行所犯的罪,称之为性罪。因此「性罪」不管是你自己有没有守戒,或者你有没有去受戒,要是你犯下了这种恶行,都会造下罪的,我们称这种罪为性罪。所谓的「遮罪」,就是你本身要是受了沙弥戒,或者是比丘戒,或者是菩萨戒,在受戒之后,所造的行为,是违反以上的这些律仪的话,那你所犯下的罪,称之为遮罪。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恶业当中它可以分为性罪以及遮罪这两种。
因此佛陀在宣说佛法时,就有特别谈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实这两句话,不外乎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行善、断恶。在行善时,如果你想要断除恶行,这个时候必须藉由守戒,或者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才有办法断恶。我们也都知道,佛陀的教法它的内涵是相当的深广,但是在修学的同时,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不了解佛法的内涵,而不去修行。通常我们对于佛法都有稍稍的认识,比如以断十恶业的律仪而言,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了解何谓断十恶业的律仪。但是实际上在了解之后,能够真正去实践的人,我相信并不会太多。虽然你所了解的法,并不是相当的深广,不是非常的多,但是要是你能够好好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在这个当下你就是在修学佛法,那个是真正的修行。尤其是在这个同时,要是你有一种清净的动机,良好的意乐,平常保持的是一颗善良的心的话,实际上这样就已经相当的好。最怕的就是,在平时是做广大的闻思,但是在闻思之后,要是没有办法努力的去修学的话,实际上这种闻思方式,对于你自己只会有伤害,而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因此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我们在行善、断恶时,最主要就是要以持守戒律为基础。因为要是你自己没有办法持戒,那来生想必一定会堕入到三恶道当中。纵使你是一位大学者,你是一位大成就者,要是你忽略了业果,忽略了戒律的部分,来生你还是必须要堕入三恶道的。因此现今有很多的人,在修学佛法时,可能会生起一种错误的概念,他会认为所谓的行善,就是在于供养,或者是布施,或者是作课诵等等。但是在这个同时,他可能会忽略持戒的重要性,会觉得持戒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只要能够去供养,或者行布施,或者去作礼拜,就能够造下很多的善业。实际上这些是相当好的善行没有错,但是这一切的善行是必须要建立在持戒之上的。
以汉地而言,汉地有所谓的净土宗,也就是透由持诵阿弥陀佛的咒,能够往生净土的这种宗派。但是实际上你在持咒时,要是没有办法持守清净的戒律,我觉得要藉由这种方式而投生净土,似乎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你要投生净土,刚开始必须对业果有了解,甚至必须对业果生起强大的信心。在持咒的当下,必须要能够对皈依境,尤其是阿弥陀佛生起皈依的心。你既然想要皈依他,必须要藉由思惟阿弥陀佛的功德,对三恶道的苦生起恐惧之后,才有一种心,会想要去皈依他。如果这一些基础都没有,你也不持守清净的戒律,对于业果也没有办法生起信心,对于阿弥陀佛也没有办法生起想要去皈依他的心,纵使念诵他的这个名号,实际上想藉由这种方式而投生净土,我觉得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在经典当中,它确实有提到,持阿弥陀佛的名号是能够往生净土的,但是这一类的经,我们是归类于不了义经。因为在很多的经论也有谈到,不管是想要投生净土,或者是想要投生在善道,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持戒作为基础,它是一个根本。如果没有办法持戒,纵使行再多的善行,还是没有办法投生在善趣,那更何况是净土?因此对于一位初学者,或者是对于一位真正想要修学佛法的人而言,刚开始我们必须要建立正确的概念,也就是一切的善行,它都是相当好、相当殊胜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善行,它都是必须要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之上。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概念,纵使你行再多的善行,对你自己是绝对不会有帮助的。
因此不管是出家人,或者是在家居士,我们都知道,来生如果想要投生在善趣,必须以持戒作为根本。刚开始在持戒时,一定会做出许多违反戒律的事情,也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在当下就持守清净的戒律。但是要是知道自己已经违反了戒律,在这个同时,必须透由忏悔的力量,将这些恶行忏悔干净。如果能够将这些恶行忏悔掉,实际上你的戒律还是相当清净的。因为刚开始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犯错之后,要懂得忏悔,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有持戒作为基础,在这个之上去发任何的愿,这些愿通常都是会比较容易成办的。比如你可以发愿投生净土,或者是来生再次得到暇满的人身,这个时候你发愿,这样的愿力才能够真正的成办想到达的地方。
因此在论典当中,也有做一个譬喻,就有讲到,持戒以及行善,它就如同是一匹马,我们所发的愿,就像是能够控制马的那条绳子一般。如果没有持戒作为基础,或者是平常都不去行善的话,就表示你没有这一匹马。那如果你没有这一匹马,纵使你有这条绳子,对你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帮助,你是没有办法藉此而达到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所以这两点是必须要同时具备的。在持戒之上,透由行善;在行善之后,透由发无垢的净愿,才有办法到达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刚开始必须要先了解业果的内涵,对于业果生起强大的信心。要是你没有办法对业果生起信心,平常的行为都是造恶的话,那纵使你持诵阿弥陀佛的咒语,对你是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就是你没有办法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因为我们也都知道,一个果要形成是必须要具备有许多的因缘条件,因此光光只有这个因,想要达到这个果是不容易的。持咒对你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你可能也会造下一些善业,但是光光藉由它是没有办法投生净土的。如果来生真的想要投生净土,还有一个条件也是相当重要,必须对阿弥陀佛生起强大的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普通的信心,而是要生起强大的净信心。如果平常能够不断的去作练习,在临终的时候,或许就会透由之前的串习力,而现起想要皈依阿弥陀佛的心。这时候众多的因缘聚合时,投生净土的机会才会比较大。
平时法王在讲法时,也都会谈到,整个佛法的内涵是可以包含在见、行这两者当中,而「见」这个部分就是谈到了缘起见,「行」就是讲到了无害行。对于之前我们所谈到的内容,也就是持戒这个部分,不管是沙弥戒、比丘戒,或者是菩萨戒,甚至最基本的断十恶业的这些律仪,都是可以包含在无害行当中的。因为透由持守戒律,就能够遮止一些我们平常容易犯的恶行。比如以断十恶业的律仪而言,我们平常透由身语,会直接或者是间接的伤害到其它的众生。为什么会有身语的这些行为产生?这是因为「意」的关系。也就是因为我们的动机,我们的想法,没有办法清净的缘故,所以以身而言杀盗淫,语的这方面,妄语、恶语,种种的恶行就是在没有办法清净的动机之上,也就是「意」之上而产生的。因此要是你能够好好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在这个当下会伤害他人的机会,就会大大的减低。因此法王他在讲法时,会特别的强调「缘起见」以及「无害行」也是这个关系,希望我们能够透由行善、断恶,真正的帮助到他人,要是没有办法帮助到他人,最少也不应该伤害到他人。
因此在修学佛法时,要是能够以持戒为基础,在这个之上,来生跟今生这两者当中,以「来生」的安乐为主,你就可以藉此在来生不堕恶趣。要是你本身觉得这还不够,透由思惟轮回的总苦以及别苦,能够对轮回生起强烈的厌离感,甚至在这个当下,生起我想要获得解脱的心,实际上在持戒之上,你所行的善行,它就能够成为让你获得解脱的因缘。如果你觉得这样也不够的话,可以在持戒之上好好的去行善,这个时候你的动机,可能就是为了利益一切如虚空般的有情,希望能够快速的得到圆满佛果的菩提心。藉此所行的善行,都成为佛子行,也就是成佛之因。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做任何的善行,是必须建立在持戒之上。这样的善行,它能够成办什么样的果位?这是必须观待自己的动机。如果我们的动机,只是希望来生能够再一次的投生在善趣的话,你所造的业它就会因此而转向这个方向。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希望能够得到解脱,或者是比解脱更殊胜的佛果,所谓的「动机」就如同之前所谈到的,它是能够控制马跑方向的这条绳子。所以一切的善行,是必须建立在基础之上,你要用什么样的动机?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如果来生想要再一次的投生在善道,必须以持戒作为基础,在这个之上,要是你能够对于业果生起强大的信心,并且能够皈依三宝,我们能够暂时脱离三恶道的苦,而投生在善趣。如果你并不以此为满足,希望能够真正的得到解脱的话,必须要先了解到,众生会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最主要的因缘就是来自于无明,也就是「我执」。因此想要得到真正的解脱,必须要先断除生死的根本,也就是无明我执。这个时候必须透由戒、定、慧三学的力量,才有办法断除我执,而得到真正的解脱。因此想要断除我执,必须要透由修学证得无我的智慧,才有办法断除。在这个之上,如果想要成办圆满的佛果,必须透由修学戒定慧三学,然后以菩提心以及大悲心作为摄持。以菩提心以及大悲心作为持摄的当下,必须要修学广大的菩萨行,这样才有办法跳脱有寂二边,而得到圆满的佛果。因此之前在《入中论》就有谈到,「堕落险处从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要是我们来生,真的是不小心而堕入三恶道,这个时候我们是处在一种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后以何因从彼出」既然我们是没有办法自主,那要透由修学什么样的因缘,什么样的善行,才能够脱离三恶道呢?因此在这个当下,必须把握现今所获得的暇满人身,好好的修学佛法才是。
接下来就是要为大家介绍《毗钵舍那》的部分。在《毗钵舍那》当中,最主要就是要讲述空性的内涵。我们都知道「空性」它是非常难以了解、难以通达的,但是要是你没有办法通达「空性」的法门,是没有办法跳脱生死轮回的苦海。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有一种认知,我来修学空性的法门,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门新的学问,我为了要了解它,才来上师的面前修学。而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想要离苦得乐,既然自己不想要获得痛苦,必须要知道,应该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断除所有的痛苦。在检查的当下会发现到,一切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无明」,也就是「我执」。因此要断除无明我执,必须透由修学「无我」的智慧也就是「空正见」,才有办法断除,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现今所获得的暇满人身。虽然空性它本身是相当难以了解,相当难以通达,但是我们必须在这个当下,藉由修学空性的法门,而在这个同时,我们可以留下一种良好的习气。虽然在当下,是没有办法通达,但是至少应该要尽心尽力的来学习,而在这个之上,留下一种良好的习气,这对于我们才会有绝对性的帮助。要是你觉得,空性的法门是相当难懂,而就因此忽略掉它,甚至不想学这个东西的话,实际上对你自己而言是一种损失。因为你现今有机会获得暇满的人身,并且能够遇到佛陀圆满的教法,在这个同时有机会能够修学甚深的空性之法,要是你没有办法把握当下的机会好好的修学,对你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因此在这个当下,我们是应该要把握机会,好好的修学,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而佛陀在宣说佛法时,因为众生根性的不同,所以讲了不同的佛法。但是在大乘的佛法,以及小乘的佛法,这两者当中只有大乘的佛法,有办法真正的阐释空性的内涵。小乘的佛法虽然有讲到无我,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因此如果想要修学空性的法门,就必须要透由修学大乘的佛法才有办法成办。而在大乘的佛法当中,谈到了空正见的部分,最究竟、最圆满的,不外乎是以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为主。因此在《毗钵舍那》当中,就是引了龙树父子他们所造的这些论典,来阐释中观应成的正见。
以应成的角度而言,「空性」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讲到了「法无我」,第二个部分是讲到了「人无我」。为什么会分为法无我以及人无我?最主要的关系,也是因为「执着」它可以分为「法我执」以及「人我执」。如果你的所缘是以补特伽罗为主,而在补特伽罗之上,生起了「自性执」的话,这样的「执着」我们称之为「人我执」。要是在补特伽罗以外,比如是在五蕴,或者是其它的诸法之上,而生起了「自性执」,这种「执着」我们称之为「法我执」。之前的执着就是在补特伽罗之上所生起的执着,称之为人我执。我们要了解法无我以及人无我之前,也就是在了解中观的正见之前,最重要的一点不外乎就是先认识「所破」。也就是在证得空性的当下,必须要破除的那一分为何?必须要先能够了解。因此刚开始必须要先了解到,当我们的心在执着境界时,所要破除的那一分,也就是「所破」,它的行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办法认识所破,纵使你花再长的时间来修学中观正见,还是没有办法了解空性的内涵,因此刚开始认识「所破」的部分是很重要的。因为想要断除「我执」,必须要先了解到「我执」在执着境界,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执着的?既然它是一种颠倒的心识,就表示这种心在执着境界时,它所执着的境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藉由这样的方式,才有办法断除「境」之上「自性有」的这一点。要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认识「所破」,有可能就会产生两种的过失。第一种,在破所破时,可能会破得太过,也就是落入了「断边」。要不然就是只有办法破除「粗分」的所破,而没有办法破除「细分」的所破,而堕入了「常边」,这两种都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首先我们必须要先认识「所破」。以中观应成派的角度而言,萨迦耶见或者是无明,它是轮回的根本。比如在中观应成派当中,萨迦耶见跟无明这两者之间,是没有任何的分别,因此不管是萨迦耶见或者是无明,它都是轮回的根本。既然我们想要跳脱生死轮回,必须要先断除萨迦耶见。想要断除萨迦耶见,必须要先认识,何谓萨迦耶见?也就是这样的颠倒执着,它是如何产生?它在执着境界的当下,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执着境界?我们必须要先认识、先了解。因此所谓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就是缘着「我」,或者是「我所」,也就是「我的」。它缘着「我」或者是「我的」,而生起的「自性执」,我们称之为萨迦耶见。而这种「心」是平常日常生活当中,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生起。会觉得这是「我的」的那种感受特别的强烈,比如我很快乐,或者是我很痛苦,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朋友,在「我的」之上,很容易生起「我所执」,也就是「我的」的这种执着。不要说是我们人,其实一般的众生,他们也都会有这种执着产生。虽然他们并不会表达说这个是「我的」东西,这个是「你的」东西,但是当他们的心在执着境界时,心所执着的境界,就如同人的心一般。比如像一个小孩子,他生下来的时候,虽然不会表达他内心的想法,但是他的心在执着境界时,就如同我们一般,是一模一样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既然萨迦耶见它所缘的境界是缘着「我」的话,那到底何谓是「我」?关于这一点,月称菩萨在《入中论》有谈到,「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何谓「我」?萨迦耶见它所缘的「我」,也就是一般俱生的我执,或者是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是以缘着「我」而产生的。而俱生我执它的所缘境,也就是这个「我」,它是所谓的「名言我」,因此这个「名言我」它是存在的。但是当我们的心在缘着「名言我」的当下,又会产生另外一种的执着,这种的执着是跟「我」它的实际本质,是不相符的。也就是我们在这个「名言我」之上,会加上另外一个力量,也就是有一个「自性成立的我」,所以「自性成立的我」这一点是必须要破除的。因此刚开始我们必须要先练习,观察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心在执着境界时,何谓名言我?何谓自性成立的我?这两者必须要先去分别。因为我们在破的这个所破,只是要破「我是自性成立」的这一分,并不是要破「名言的我」。要是破了名言的我,就没有办法安立世俗法,而会堕入断边。因为名言的我,实际上它是存在的,有我,才会有你,才有会他,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的心在执着境时,并不是如同境界它本身的样子在执着境,而是在它的境之上,又多加了一种力量,而认为这个「我」,它是「自性成立」,它是「真实的」,它是「独立的」,而实际上要破的就是这个东西。因此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谈到了,「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我们必须要了解一切的烦恼,一切的过患,都是透由萨迦耶见而产生的。既然它是透由萨迦耶见而产生,何谓萨迦耶见?我们必须要先去了解。所以这个时候,「由了知我是彼境」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名言的我」是萨迦耶见的所缘境。「故瑜伽师先破我」但是在破「我」的当下,我们所破的「我」,并不是所缘境上的这个「名言我」,而是在名言境上,我们的心所加上去的「自性我」。所以这个偈颂有谈到两个「我」,第三句「由了知我是彼境」当中的这个「我」,是「名言的我」。「故瑜伽师先破我」的这个「我」是「自性的我」,所以这两个「我」是不相同的,刚开始是必须要能够分辨这一点。
所谓的「我」就是补特伽罗的意思,「我」跟「补特伽罗」是同样的内涵。因此刚开始如果想要认识「我」,必须要了解到,何谓补特伽罗?一般而言,我们在为补特伽罗作定义的时候,所谓的「补特伽罗」就是在五蕴任何之一之上所安立的「我」,我们称之为补特伽罗。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特别谈到「五蕴当中任何之一」呢?因为并不是每个众生,都拥有五蕴的。比如以无色界的众生而言,他们并没有色蕴,因此在这个当中要安立补特伽罗的时候,必须要安立是在五蕴的任何一种蕴之上,并不能够以五蕴作为一个整体,因为以无色界的众生而言,他们是没有色蕴的。因此所谓的补特伽罗就是在五蕴的任何一种蕴之上,所安立的「我」,可以称之为补特伽罗。所以刚开始必须要先了解到,何谓补特伽罗?何谓我?当你能够了解,补特伽罗的内涵,以及「我」的本质时,以这个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去寻求所破,才有办法认识真正的所破。因此在《入中论》当中,特别有强调「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就是刚开始必须要先了解何谓我?何谓补特伽罗?在了解了补特伽罗的本质之后,再去寻找「自性的我」、「真实的我」,这才有办法认识真正的所破,而加以破除。
之前有谈到所谓的「我」,或者是「补特伽罗」,我们仔细的想一想,不管是在人,或者是在畜生,任何的众生之上,都有「我」的这一分。也就是每一个众生,都会生起「我」的这种念头。我们是如何的来区分,人跟畜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呢?我们通常是以外表,也就是以他的色蕴为主。因为他的外表,甚至他的脸型不同的缘故,所以我们会去分辨,这个是人,这个叫做畜生。所以就会发现到,所谓的人,或者是畜生,是观待着外在的五蕴所安立上去的东西。当我们了解到,这是人的时候,也会因为他的生活习惯,或者是他的长相而分辨,这个叫做中国人,这一位是印度人,这个是西藏人。我们会在这个人之上去安立很多的名词,但是你会发现到,为什么你会安立上这些名词,实际上是因为他人的色蕴,而影响了你的观待方式。所以也就是因为色蕴,它的外表不同的缘故,会透由我们的心,去安立上不同的名词,这个是以色蕴为主。以受蕴的话,比如我很快乐,或者是我很痛苦,当你快乐的当下,你的内心会有一种强烈的乐受生起,这个时候的「我」,它的力量大部分是集中在乐受之上,而安立出来的。你会觉得「我很快乐」,或者是「我很痛苦」,这当中的这个「我」,是因为乐受,或者是强烈的苦受,而安立上去的名词。以「想」而言,你可能会觉得,我懂的事情很多,或者是我了解什么、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你所安的这个「我」,它是安立在想蕴之上,色、受、想,你是安立在想蕴之上的。因此在观察的时候,你会发现到,任何的一种「我」,它是都是必须要安立在「蕴」之上,才有办法生起,不管是色蕴、受蕴、想蕴,任何的「我」它都是必须要安立在这个之上的。
尤其是刚刚的那个例子,在人之上,为什么我们去分辨他是中国人,他是印度人,他是西藏人,这一切是来自己哪里的?我们会发现到,是在这一个人身上,也就是在他的五蕴之上,透由我们内心当中的分别心,而去安立上的名词。实际上这样的「我」,就是我们之前所阐释的「名言我」,这个「我」它是存在的。所以这个「我」,或者是这一位「补特伽罗」,他是否能够安立,是要观待于「心」能不能够在「蕴」之上,安立上「我」的这个名词。当我们的心能够在五蕴之上,安立上「我」的名词,实际上这个「我」它就是存在的。相反的,如果没有这种蕴体,或者是没有五蕴,是绝对没有办法安立「我」的存在。因此刚开始我们必须要先能够了解到,何谓名言的我?如果连名言的我,都不认识的话,就表示你没有办法认识萨迦耶见的所缘境。既然没有办法认识萨迦耶见的所缘境,你怎么在这个之上,去寻求自性成立的我?因为众生的心,在缘着境界的当下,在现起境界时,也会现起境上自性成立的这一分,但是一般的众生,都没有办法去区分。不只是一般的人,只要还没有证得空性之前,你都没有办法区分这两者的差别,所以刚开始至少你要对于这一点有概念。
今天早上的那堂课,我们有简单的为大家介绍萨迦耶见的所缘境,也就是「名言的我」。因此刚开始必须要先认识到,所谓的「我」,就是透由分别心,也就是我们内心意识的力量,在五蕴之上做了一种安立。因此刚开始我们必须要想到,是有一个施设处,也就是以五蕴,或者是蕴体,在这个施设处之上,透由我们内在的分别心,而去安立上的一个「我」的这个名词,这个是「名言的我」。接下来我们再想一想,当我们的内心当中现起「我执」,或者是有很强烈的「我」的这种感受生起时,内心所缘的「我」是不是这样的「我」?似乎并不是如此。当内心我执很强烈时,这时所缘的「我」,你会感觉到是在五蕴之上,也就是在蕴之上,似乎是有一个「真实的我」,而不会觉得,这是「我」的这一点,是藉由我的「心」去安立上去的。当我们遇到某一些境界时,我们就会感觉,在身、心的和合体之上,会有一个真实的「我」显现出来,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名言的我」,这个「我」它是不存在的。因此刚开始如果想要了解中观正见,必须要从这个基础点去下手。我们必须要先认识到,何谓真正的所破?我们所要破的是哪一分?「名言我」跟「自性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我们必须要先去认识。因为现今在修学空性法门的当下,可能没有办法很深细的探讨到每一个部分。但是如果你想要在这样的甚深大法上,留下一些良好的习气,可以从这个地方开始下手。如果能够真正的认识,在证得空性所要破的所破,那透由破除了这个所破,才有办法获得真正的中观正见,因此认识「所破」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过去法王也曾经讲到一个公案,也就是当他还在西藏的时候,这个时候共产党有很多的军人,每天都会去法王的面前报告很多事情,比如:这个人他做了什么事情,那个人做了什么事情。有一天,法王他就觉得心里很烦闷,当他烦闷时,又有一个军人跑来到法王的面前说:某某人怎么、怎么…,某某人做了什么事情,那个时候因为法王很烦的缘故,所以他就问了这个军人:什么叫做人?人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个军人被法王这样一问之后,他也呆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觉得,法王不应该问我这种问题才对啊!难道法王连人是谁都不知道吗?但是当我们去寻找,何谓「人」的时候,会发现并没有一个这么「真实的人」,会存在境界之上。因此我们去寻找之后,会发现到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人」的存在。而过去西藏的论师,他们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认为「诸法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诸法是不存在的?透由这种方式,我们去寻找之后,会发现到没有办法找到真实的法,所以他们会安立「诸法是不存在」。但是实际上任何的一法在安立时,都是透由我们的「内心」去作安立的。所以你在检查时,你没有办法在境界的那个方位,找到真实的东西。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在境界上面真实的显现出来,而是透由我们内在的「分别心」而去安立的。而仅仅透由分别心去安立时,诸法是存在的,但是你去寻求时,会发现并没有真正的法。因此透由这样的检视方式,我们会发现到,不管是人,或者是事,比如补特伽罗它并没有真正的自性。但是不是透由这样的正理,在寻求之后没有办法获得,就代表补特伽罗它是不存在的呢?并不是。没有办法获得的这一点,只是要证成补特伽罗它并没有真实的自性,而不是要证成它是不存在的。因此以自宗的角度而言,就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去寻求诸法时,要是没有办法获得,并不代表就能够藉由正理来破掉外境。它所破的是破掉境界上「自性成立」的这一分,而并不是破掉「外境」。
因为在寻求所谓的人的当下,不管你怎么去思惟,比如以人而言,人的头是不是人?人的手,甚至他的脚,他的任何支分去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到并没有真实的人的存在。这就表示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去寻求人的当下,并没有办法获得「人」,但是并不代表,透由正理能够将「人」完全的破除。所以「没有办法获得」,跟「破除」这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就比如昨天有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学戒堂当中,假设有一个瓶子。要是有一个人,他需要这个瓶子,我们也知道这个人他要是到学戒堂里面,他是能够找到瓶子的。当这个人进了学戒堂,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他发现到,这个学戒堂里面是没有瓶子,也就是他没有办法获得瓶子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学戒堂里是没有瓶子的。因此他在学戒堂里面找了之后,没有办法获得瓶子,但是实际上学戒堂以外的瓶子,他也是没有办法获得。但是没有办法获得的这一点,虽然是相同的,但是学戒堂里是因为他「找了之后」没有办法获得,而学戒堂以外的瓶子是「没有找」而没有获得,所以这两点是不相同的。就是透由这个例子来讲述到,观察真实的正理,在寻求诸法时,它是寻求诸法「有无自性」,因此它在寻求之后,要是没有办法真正的获得诸法是「有自性」的,就表示「诸法是没有自性」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诸法要是有自性,必须被这种正理所获得。既然它有自性的这一点是必须被正理所获得,那当正理在寻求之后,没有办法得到就表示「诸法自性成立」的这一点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诸法它是「没有自性」的。就如同找瓶子的人,他没有办法获得学戒堂以外的瓶子,这是因为他本身「没有去找」的缘故,他没有去找的当下,并不能代表学戒堂以外没有瓶子。相同的道理,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它只是要观察境上「有无自性」,而不是要观察境界「存不存在」。因此它在观察之后,虽然没有办法获得「境」,但并不代表境是不存在的。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观察真实的正理,所要寻求的是境界上「有无自性」的这一分,而不是寻求境界的「有无」。
接下来请翻到《毗钵舍那》的第429页,今天是看到第429页的第二行,中间这个地方。如四百论释云:「故以正理如是观察,若根境识无有自性,则非自性成,「故以正理如是观察」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来作观察,「若根境识无有自性」根就是六根,境就是外境,识就是心识,因此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来观察不管是六根,外境,或者是心识,到最后都会发现到,它是无有自性,也就是它没有「有」的这种自性,「则非自性成」因此透由这种正理在寻求之后,会发现到在境界之上并没有真实的「有」的这种自性,因此它是非自性成,也就是它是自性不成立的。设若彼等由自性成,则以正理正观察时,如其安住,应极明了见有自性,然不可见故成性空。」这句话就是谈到「设若彼等由自性成」,也就是根境识,种种的万事万法,它要是自性成立,「则以正理正观察时」透由正理来作观察的时候,下面这两句话,应该是要对调过来的,就是「应极明了」跟「如其安住」这两句话是要颠倒过来。也就是如果外境,不管是根、境、识,任何的外境,它要是「自性成立」的话,这时你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来观察之后,应该会有一种越来越清楚的感觉,所以就是讲到了,则以正理正观察时,应极明了,如其安住见有自性,透由正理观察之后,不仅会有一种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最后就如同正理所观察的一般,能够见到诸法它是安住在自性当中的。「然不可得故成性空」,「得」的这个字,以上面的翻译来看,应该是翻「见」的这个字会比较好,就是如果是自性成立的话,我们应该是能够见到诸法,它是安住在自性当中,然而这一点是我们没有办法见到的,然不可见故成性空。」因此它是自性空。实际上《四百论》的释论,它的话就只有到这个地方,所以应该在这个地方就打上下引号,接下来是宗大师所做的结论。
又色声等诸世俗法,虽其是有,非观真实或观有无自性正理之所成立,故正理观察不于彼转,此大论师曾数宣说。接下来宗大师谈到,不管是色法,或者是声音,一切的世俗法虽然它是有的,也就是「虽其是有」,虽然它的本质是存在的,「非观真实或观有无自性正理之所成立」,但是它「有」的方式,是不是藉由观察真实的正理,在寻求之后才安立为有的呢?并不是。所以「非观真实或观有无自性正理之所成立」,我们要安立世俗法,并不是藉由这样的观察方式来安立的。「故正理观察不于彼转,此大论师曾数宣说」,因此世俗之法,并非透由正理观察而安立,这一点是月称菩萨不断的在论典当中有讲到。又以正理观察时,若以正理未能获得,便坏彼诸世俗法者,说是对于建立世俗未获善巧。因此我们透由正理来作观察之后,「若以正理未能获得,便坏彼诸世俗法者」,如果我们以正理没有办法获得作为原因,而承许诸法在这个当下,是会被正理所破除,也就是认为世俗法是不存在的话,这就表示你对于世俗谛是没有办法善巧安立的。所以这一点「说是对于建立世俗未获善巧」,月称菩萨说:这是无法善巧的安立世俗之法,这当中说的这个人,就是月称菩萨。他所说的就是,如果透由正理来观察,在观察之后,因为正理没有办法获得,而承许正理它是能够破坏世俗法,这就表示它并没有办法善巧的来安立世俗法。因为所谓的「世俗法」,并不是透由正理观察之后才安立的,它是在不观察的当下,透由名言识,也就是名言的量,去安立这是世俗法。因此它是在不检查的当下而安立的同时,要是你透由正理去作检视,当然是没有办法获得真实的世俗。因此透由正理是没有办法真正的获得世俗,但是并不代表正理它能够破世俗。
若观有无自性之理能破彼等,则正理观察于色受等诸世俗法亦极应转,这边「亦极应转」旁边的这个符号应该是先改成逗号,之前这句话当中就是谈到,「若观有无自性之理能破彼等」就是观察有无自性的这个正理,要是能够破除世俗之法,「则正理观察于色受等诸世俗法亦极应转」既然它是能够破世俗法,那透由正理来观察,不管是色蕴、或者是受蕴等等的世俗法,应该是相当合理的一件事情才对啊!然此论师之论中,于一切种毕竟破除,但是月称菩萨在每一本论著当中,对于这样的论点,一并的破除。也就是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能破世俗法的这一点,要是能够破除,它应该是合理的才对,但是为什么月称菩萨他在每一本论典当中,对于这样的见解,都是透由各种的正因来破除呢?可见这是不合理的一件事情。故说观察有无自性正理未得之义,即是正理破除之义者,是极漂流中观之外。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你在宣说中观正见时,说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它没有办法获得,就是它能够破的话,就是「观察有无自性正理未得之义,即是正理破除之义者,是极漂流中观之外」,要是你提出来的论点,是这种论点的话,实际上所提出来的论点,它已经远离了真实的中观正见了。
如是根本圣智,是未能见色等生灭,岂彼是见生灭等无?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名词,「根本圣智」,所谓的「根本圣智」就是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智慧。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智慧,可以分为根本智以及后得智。在根本智的时候,这种智慧它是能够现证空性的。因此「如是根本圣智」,就是圣者内心现证空性的根本智,「是未能见色等生灭,岂彼是见生灭等无?」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根本智,是无法见到色等生灭,也就是它是「没有办法见到世俗法」,并不是「见到了没有世俗法」,这两点是有差别的,就是这种智慧,它是没有办法见到世俗,但是并不是见到了没有世俗。今天自宗会提出这个论点,最主要在之前,他宗有提出一个问难,这个问难可以看到《毗钵舍那》的第410页。在410页的倒数第二行,中间这个地方就有看到,「又见真实之圣智」下面这几个字,在之前已经做了修正,就是「见无有生灭系缚解脱等法,如彼所量应是真实,故无生灭」,他宗所要证成的就是,实际上是没有因果,没有生灭的。为什么?因为在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智慧,「见无有」他见到了没有生灭,没有系缚以及没有解脱等法,再加上圣者的智慧是正量的缘故,因此就如同他所见到的一般,一切都应该是真实的,因此是没有生灭的。对于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自宗就做了回答。
接下来再看到,第429页的原文,「如是根本圣智,是未能见色等生灭,岂彼是见生灭等无?」因此在这个地方,自宗就做了区分。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根本智,是无法见到色等生灭的世俗法,并非见到了无生灭的世俗法。观察有无自性之理,亦是未能得生灭等,非是量定生灭等无,相同的道理,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它是没有办法获得生灭,并不是获得了没有生灭,这两者也是有差别的,故未辨别诸不堪忍正理观察与正理所破。因此刚开始的时候,要是你没有办法分辨「诸不堪忍正理观察」,什么称之为不堪忍正理观察?什么称之为正理所破?实际上这两者是不相同的。世俗法它是不堪忍正理观察,但是并不是正理所破,因此不堪忍正理观察,并不等于正理所破。根本圣智未见生灭与见无生灭,相同的道理,根本智没有办法见到生灭,跟见到没有生灭这两者,也是有区分的。观察有无自性理智,未得生灭与得无生灭,混执为一。相同的,观察有无自性的理智,自性旁边的这个逗号,应该是打在理智的「智」的旁边,就是观察有无自性的这种理智,它是没有办法获得生灭,而不是得到了没有生灭。如果你将之前的这些内涵,没有办法清楚的分辨,而将它混执为一的话,况现在人,即诸先觉亦有误解,故具慧者应细观察,善辨彼等。实际上不管是现今的人,也就是现在人,或者是过去的先觉们,他们在这个地方都会产生很多的误解,所以刚开始我们必须要先认识到,这之间是有什么样的差别?比如以根本智而言,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根本智,因为它是现证空性的缘故,所以在现证空性的当下,世俗的影像是没有办法现起的。也因为世俗的影像没有办法现起,所以现证空性的智慧,是没有办法见到世俗的影像,而不是见到了没有世俗的影像。如果他能够见到没有世俗的影像的话,那世俗的影像应该是不存在的才对,但是实际上现证空性的智慧,它是没有办法看到,而不是看到没有。
为什么现证空性的智慧,在现证空性的当下,无法现起世俗的影像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譬喻,当内心的眼识,在看到外境的色法,眼识看到外境,跟透由分别心去忆念起外境,这两种状态是不太相似的。虽然他们所缘的境,都是外境的色法,但是当我们用眼识看外境的时候,你所看到的那种感觉,跟你透由内心去忆念外在的影像的那种感觉是不相同的。你透由忆念,就是透由分别心去执着外境时,外境是有办法现起,但是在外境现起时,会连带着显现外境的义共相,也就是外境在内心所现起来的影像,你会觉得好像有一层东西,就是隔在那个地方。但是当你用眼识去观察外境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你会觉得外境是很清楚的。相同的道理,现证空性的智能,它在现证空性的当下,就如同是眼识看到外境的色法一般,它是不会有现起这种义共相,因此在现证空性时,世俗的影像是没有办法显现的。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显现的缘故,我们会认为,这种智慧它没有办法见到世俗的影像,但不是见到没有世俗的影像。所以以上所做的区分,必须要先认识到,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它能不能够获得?诸法能不能够堪忍正理的观察?这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分,我们必须要先能够认识出来。
由是因缘我非是说,较胜义量,诸名言识势力强大,在这个地方自宗就谈到,我并不承许跟胜义量比较之下,名言量的势力是比较强大的,这一点我是不承许的。也非是许,诸名言识破胜义量。我不仅不承许名言识,它的力量较胜义量还要来得强大,我也不承许名言识它是能够破胜义量的。然汝若说观察真实之正理,观察名言色受等境,若彼未得即是彼理之所破者,非但不能破除于他,返以世间共许之量破彼破者。因此你要是说,观察真实的正理,在观察名言,不管是色、受等等的境界,「若彼未得即是彼理之所破者」在观察之后,因为这个正理没有办法获得的缘故,就说正理能够破世俗的话,「非但不能破除于他」你不但没有办法破除世间名言所安立的诸法,「返以世间共许之量破彼破者」不但没有办法破除世俗,反而会被世俗已达成共识的力量所破坏。因为如果透由正理能够破除世间法的话,就表示我们现今所看到的这一切,它是不存在的。但是实际上这一切已经是世间人已达成共识的,你不能眼睛看到的当下,又说这个是不存在的,这样是不合理的。因此观察真实的正理,在观察名言等世俗境之后,如果因为它没有办法获得,就说它是不存在,而想要破除世俗法,不但没有办法破除,反而会被世间共许的力量所伤害。
接下来,入中论云:「若世于汝无所损,应就世间而破此,汝先与此世间诤,我后当依有力者。」这个偈颂有特别强调,观察真实的正理,在观察名言时,是没有办法破除名言所安立的世俗法。但是过去西藏的论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种论点?也就是万事万法是不存在的,这一切都是透由错乱的心识而显现的。他们会提出这种论点,也是经由不断的去思惟之后,所提出来的。因为昨天,还是前天?我们也有讲到,有情心相续当中的心识,除了圣者心相续当中的根本智,也就是现证空性的智能之外,其它的心识都是错乱识。因为它在缘着境界的当下,不仅会现起「境」本身,而且在境之上还会现起「自方成立、自性成立」的这一分。但是虽然在心上,会现起自方成立的这一分,但是实际上境界本身,并不是自方成立,也不是自性成立的。由此可见,内心在缘着境界时,所现起的这些心念,都是错乱,是不真实,它并不是如同境界所存在一般,因此我们内心当中的这些心,它都是错乱的。如果想要破除内心的错乱心,它是没有办法藉由正理来破除的,光光藉由正理是没有办法断除我们内心这种错误的执着,如果想要断除这种错误的执着,必须透由修学「道」的力量,才有办法破除。因此如果你想要断除内心错乱的意识,必须透由修学空性的法门,在证得了空性之后,并且不断的净罪集资,才有机会断除这样的心。因为你能够断除错乱的意识,就是得到了圆满的佛果。在成佛之前,是没有任何的一个补特伽罗,他有能力来断除这种错乱的意识。因此如果你想要断除,必须先对空性有基本的认识,并且在认识时,透由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去思惟,在思惟的当下也应该要尽心尽力的去净罪集资,透由道的力量,到最后才有办法断除错乱的意识。
西藏的论师,他们会提出这个观点,也不能够怪他们,他们是有理由的。因为既然众生的内心所有的意识,都是错乱的意识,我们怎么可以说,透由错乱的意识可以安立诸法的存在呢?这一点似乎是不合理的事情。因为既然它是错乱的话,就表示它是没有办法安立法的真实性。既然它没有办法安立法,怎么可以说诸法是透由错乱的心识,而安立出来的呢?这是不合理的。所以这个时候,西藏的论师他们就会认为,既然眼睛所看到的这一切是错乱的影像,就表示这一切是不存在的。再加上透由正理不断的去寻找,没有办法获得真实的境界,因此他们会提出一个论点,就是诸法都是不存在的,他们会提出这个论点,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世俗法是透由名言安立的,在认识无自性时,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无自性是在缘起,也就是在世俗法之上,才有办法建立的」。因此文殊菩萨也对宗大师亲口教诫说:「在修学中观正见时,名言是很珍贵的,你不能因为空性而就破坏了名言,破坏了世俗。也就是因为有名言的缘故,才有办法在这个之上,建立无自性的内涵,因此名言是很珍贵的。」为了避免这样的过失,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心在缘着境时,所缘的境界为何?在境界之上所现起的所破又为何?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了解这一点的缘故,所以空性是如此的难通达。当我们的心在现起境界时,不仅境它会在内心显现出来,在这个当下也会现起境上的所破。但是对于一般的人而言,想要分别这两者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也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分辨的缘故,你在破除境上有自性的这一分,也会连带的破除境界,如果你想要安立境界,就没有办法破除境上有自性的这一分。也就是因为这两者没有办法区分的缘故,所以想要证得空性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就如同西藏的论师,他们所提出的论点,诸法是不存在的话,那实际上空性应该不是很困难的才对。但是透由另外一个角度,如果他们说诸法是不存在的,是会被世间共许的力量所伤害的,所以他们是没有办法安立诸法不存在的这一点。因此如果你想要真正的了解中观的正见,刚开始你必须要有基本的概念。并且在这个概念之上,不断的去作闻思,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在闻思时,净罪集资是很重要的。不断思惟的同时,应该不断的去净罪集资,这样才有办法真正的了解中观正见的内涵。因此我们必须要先认识到,在观察外境时,虽然透由正理没有办法寻找到外境,但是并不代表外境是不存在的。也就是二谛当中,世俗谛跟胜义谛这两者之间,是绝对不会相违的。在建立世俗谛之上,是能够建立胜义谛,在建立胜义谛时,是不会破除世俗谛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先能够认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