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
印顺法师: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第二节 涅槃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
昙无谶Dharmaraks!a所译的『大般涅槃经』,初译十卷,与法显所译『大般泥洹经』,是同本异译。以下的三十卷,是昙无谶再到西域去,访求得来而再译的(1)。续译部分,共八品:『现病品』,『圣行品』,『梵行品』(此下应有『天行品』,指如『杂华经』说),『婴儿行品』,以上明「五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明「十德」;『师子吼菩萨品』;『迦叶菩萨品』;『憍陈如品』。『大般涅槃经』的中心论题,是「如来常住不变」,涅槃有「常乐我净」四德,「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般涅槃maha^-parinirva^n!a是无量功德所成就,常住不变而无尽的利益众生。如来tatha^gata也不是生在王宫,在拘尸那Kus/inagara入灭,这是如来常住大涅槃中所有的示现。『涅槃经』初分十卷,明确的揭示了如来藏义,如『大般涅槃经』(2)说:
1.「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2.「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众生身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3.「佛性如是不可思议,(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亦不可思议」。
如来藏就是我a^tman,我就是佛性buddha-dha^tu, buddha-garbha, tatha^gata-dha^tu [P252] ,众生身中具有如来的十力、三十二相等功德,与初期的如来藏说──『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法鼓经』等,主体是完全一致的。这一富有神我色采的如来藏──佛性说,大乘佛教界,有给以净化的倾向。如『宝性论』主,约三义解说如来藏;瑜伽yoga学者,以真如 tathata^无差别义解说如来藏;『涅槃经』的后三十卷,也有独到的解说。净化如来藏──佛性所有的共同倾向,就是淡化了众生有真我的色采。『涅槃经』后续的三十卷,也不是同时集出的。如『病行品』等五品、『师子吼菩萨品』、『迦叶菩萨品』,在佛性的解说上,也是对前说加以多少不同的解说。在续出部分集出(或译出)时,对于初出部分,也可能多少修正补充的。如「三德秘藏」,法显译本是没有的。迦叶菩萨的启问,法显译本也简略得多(3)。『大般涅槃经』续译部分,思想极为博杂,不是这里所能充分讨论的,这里只略论续译部分,是怎样的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如来藏,我,佛性,是异名而同一意义。在后三十卷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再提到如来藏一词了!『师子吼菩萨品』说:五百梵志难佛说无我:「若无我者,持戒者谁?破戒者谁」?佛说:「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者岂非我耶」,梵志们「闻说佛性即是我故,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然后告诉他们:「佛性者实非我也;为众生故,说名为我」(4)。佛性(如来藏)无我而说之为我,只是适应印度神教,诱引计我外道的方便,与『楞伽经』的见解一 [P253] 致。『迦叶菩萨品』中,佛说五阴无常无我,外道弟子都心生恐布,不信受佛的教说。但佛「为诸大众说有常乐我净之法」,外道弟子们就舍外道而信佛了(5)。佛说常乐我净,自有如来涅槃不空的意义,但说常乐我净,确有适应世俗神教的意趣。
如来藏(佛性)说,总是说在众生身(相续)中,在众生蕴界处中,有如来藏,具三十二相。现在,修正而给以新的解说,如『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中)说:
「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不是说众生现有身内,有如来那样的三十二相好。「若诸众生(身)内有佛性者,一切众生应有佛身,如我今也」(6)。这样,众生身中有如来藏,具足三十二相,是密意的方便说了!无我而说有我,依『涅槃经』续译部分,无疑是适应当时神教学的方便。那末,如来常乐我净的我,真意何在呢?如『大般涅槃经』(7)说:
1.「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涅槃无我,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 2.「如来法身无边无碍,不生不灭,得八自在,是名为我」。 3.「诸佛……不复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名为我」。 [P254] 4.「以是常故,名之为我」。 5.「无我法中有真我」。
依初二则说,涅槃是无我的,但如来常住大般涅槃,得八种自在(如经说),所以名为大我。我是「自在」的意义,所以佛名大我,表示了佛的大自在。大涅槃是出离二十五有世间生死的。所以3.说:「以出世故名为我」。4.说「以是常故,名之为我」,也是约出离无常生死而说的。5.则所说「无我法中有真我」,是『迦叶菩萨品』的赞偈。赞叹的偈颂,有文学意味,在法义上,是不能作为准量的!
续译部分,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明「五行」、「十德」的,是『病行品』……『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这五品,是以大乘空义来说明一切。如『梵行品』明十一空:内空 adhya^tma-s/u^nyata^,外空bahirdha^-s/u^nyata^,内外空adhya^tma-bahirdha^-s/u^nyata,有为空 sam!skr!ta-s/u^nyata^,无为空asam!skr!ta-s/u^nyata^,无始(终)空anavara^gra-s/u^nyata^,性空prakr!ti-s/u^nyata^ ,无所有空abha^va-s/u^nyata^,第一义空parama$rtha-s/u^nyata^,空空s/u^nyata^-s/u^nyata^,大空 maha^-s/u^nyata^(8)。「诸佛世尊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一空,来至大涅槃」(9)。『经』中也说到了:「如来常修十八空义」(10)。如『经』上(11)说:
1.「涅槃之性,实非有也,诸佛世尊因世间故,说言是有」。 [P255] 2.「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实非是有,诸佛如来随世俗故,说涅槃有。……随世俗故,说言诸佛有大涅槃」。 3.「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有)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见法(有)性,以不见故,则见佛性。……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 ……菩萨不但因见(空?)三昧而见空也,般若波罗蜜亦空,……如来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 4.「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假众缘故,则便可见。假众缘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待众缘然后成者,即是无性;以无性故,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依缘而有,是无自性asvabha^va的空的。不只是杂染生死法,般若prajn~a^,如来,大般涅槃也是空的。一切空,所以无上菩提与大般涅槃,都是随俗的假名安立。一切本性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是一切如实相,所以大般涅槃可说有常乐我净。依此来说,佛性不外乎依空(性)、如tathata^而说的,如『大般涅槃经』卷一四(大正一二‧四四五中──下、四四七下)说:
「佛性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因所作,非无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无相,非有名非无名,非名非色,非长非短,非阴界入之所摄持,是故名常。…… [P256] 佛性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佛性」。 「虚空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为法。如来亦尔。……如如来性,佛性亦尔」。
佛性,是虚空那样的,是无为──非有为法,常住──非变异法。『经』说:菩萨知佛性六义:常,净,实,善,当见,真(12);佛性的定义,与「空性」相同。「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13),正是般若体证的「绝无戏论」的「空性」。『经』上说:「佛性者即是如来」(14);「佛性义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5)。其实,「佛亦不说佛(如来)及佛性、涅槃无差别相,惟说常恒不变无差别耳」(16)。约空真如性常住无差别义,所以说佛性即如来,佛性即无上菩提。说空性为佛性,当然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但说众生有佛性,决不是瓶中有物那样,芽中有树那样,「佛性亦复如是,无有住处,以善方便故得可见」。所以一阐提icchantika人不断佛性,也可说「一阐提中无有佛性」(17)。
「第二部分」是『师子吼菩萨品』,共六卷,以佛性(及涅槃)为主题,而予以充分的论究。上面五品所说的:「若见佛性,则不见一切法性」;说常乐我净,而不说「不空」;泛说生死、涅槃一切法性空,是深受『般若经』影响的。『师子吼菩萨品』,又回到了『初分』空与不空的立场,但是依十二因缘──十二(支)缘起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中道 madhyama^rga,第一义空──胜义空parama$rtha-s/u^nyata^,而展开佛性的论究,无疑的受到 [P257] 了龙树Na^ga^rjuna『中论』的影响。当然,这是引用论师说以庄严自己,思想不必与『中论』一致的。『师子吼菩萨品』首先提出了:什么是佛性?为什么名为佛性,为什么又名为常乐我净?为什么有的不见,有的不了了见,有的了了见佛性?对前二问题的主要解答,如『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三中──五二四中)说: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上答第一问。 「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 「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 「善男子!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善男子!譬如胡瓜名为热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 [P258] 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 「十二因缘,不出(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善男子!是因非果,如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为佛性。(佛性)非因果故,常恒无变。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 ……是故我于诸经中说:若有人见十二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 「善男子!观十二缘智,凡有四种……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以上答第二问。
佛性是什么?「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第一义空,出于『杂阿含经』,也见于本经的『梵行品』(18)。经上说:眼等六处,生无所从来,灭去也无所至;有业报而没有作者。依世俗施设,十二因缘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因缘的集与灭,生死与涅槃:这就是『阿含经』所说的缘起中道。所以,本经所说的第一义空,是十二因缘胜义空。『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分为二分,成就者名为菩提,未成就者名为空」。「十八空即是智慧」(19)。要知道,十一空或十八空,是观法本性空──空观(或「空三 [P259] 昧」);在观行中,观因缘等本性空,到了现见(证)空性,空观就成为般若──智慧,所以说:「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实相般若)。经上接着说:「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这是解说上文「所(言)」说的第一义空与智(慧)。这两句,似乎是很费解的!依上文来说,第一义空的空,梵语是空性s/u^^nyata^,空性是绝无戏论的无诤论处,不但不空as/u^nya不可得,空s/u^^nyata^也不可得,所以说:菩萨「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20) 。说到体见空性的智(慧),『般若经』就传有二说:一、于一切法都无所见;二、无所见而无所不见(21)。本经与第二说相合。十二因缘第一义空,在离一切戏论执着的体见中,见缘起生死边的空、无常、苦、无我,也见缘灭涅槃边的不空、常、乐、我,所以说:「智者,见空及与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大般涅槃」。这是智慧所见的缘起中道,「中道名为佛性」;二乘见空、无常、苦、无我,不见不空、常、乐、我,见一边而不行中道,也就不能见佛性了。
为什么名为佛性?佛性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种子。种子是比喻因缘,与瑜伽学者的种子说不同。依此而能成佛,所以名为佛性,与佛种性gotra的意义相近。「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可见这是以第一义空智为佛性的。第一义空智,依十二因缘的观照而来,所以又说「十二因缘名为佛性」。到这里,可以称为佛性的,有三:一、十二因缘;二、十二因缘空──中道;三、观十二因缘智。十二因缘被名为佛 [P260] 性,是因中说果,经举胡瓜名为热病来喻说。十二因缘为佛性所依,也就名为佛性了。到了这里,经上举出了佛性的因果说,如:
图片
┌十二因缘………………………………………………………………………因
│观十二因缘智慧………………………………………………………………因因
佛性┤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大般涅槃………………………………………………………………………果果
佛性这一名词,虽然通于三事,但从上列的分解中,可见佛性是「十二因缘,不出(生?)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就是『中论』所说的八不缘起,也就是本经所说的:「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古人称之为正因佛性)。依上表所列,十二因缘是佛性所依因,因中说果,所以名为佛性。观十二因缘智,是依十二因缘,能证见因缘八不的「了因」,名为佛性,其实是佛性的因因。佛性是成佛的种性又体性,所以佛性的果,是无上菩提。依无上菩提的觉证,得离障的涅槃寂灭,所以涅槃是佛性的果果。而十二因缘八不──中道第一义空(性),是非因非果的,常恒不变的:这才是佛性的真实义。第一义空为佛性,与瑜伽学以一切法空性为如来藏,大意相近,不过本经重在第一义空的中道。接着,有四句分别:「是因非 [P261] 果如佛性」,应该是观十二因缘智慧(因因),「是果非因如大涅槃」(果果);「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缘所生法」,就是十二「缘所生」pat!icca-samuppanna法;「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即八不因缘中道。在四句分别中,「是因非果」,如佛性;「非因非果」,也名为佛性。在文句上,未免不够善巧!嘉祥『中论疏』说:「罗!7亩罗(跋陀罗)法师是龙树同时人,释八不,乃作常乐我净四德明之」(22)。『止观辅行传弘决』与『三论玄疏文义要』,都说罗!7亩罗跋陀罗 Ra^hulabhadra法师作『中论注』(23)。梁真谛Parama$rtha曾译出『中论』一卷(24),嘉祥等传说,大抵由此而来。罗!7亩罗法师以常乐我净释八不,与『师子吼菩萨品』的思想,应该是很接近的。『中论』的八不中道,依『阿含经』的缘起中道而来:『师子吼菩萨品』依第一义空,而展开空、不空的中道说,可说是龙树一切皆空的中道说,进入后期大乘的一般倾向。『师子吼菩萨品』说,也还是源于『阿含经』的,所以说:「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十二因缘义甚深,是『阿含经』多处所说到的。本经又说:「我于诸经中说: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见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所引的经说,是『中阿含』的『象迹喻经』。然上座部Sthavira所传,只说「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因缘」,没有说「见法即见佛」(25)。大乘经所引,都有「见法即见佛」一句,可能源出大众部Maha^sa^m!ghika所传的。本经依此而加以解说,「佛者即是佛性」,因为佛是依此十二因缘空中道为体性的。这样,以十 [P262] 二因缘空──中道为佛性,是源本于『阿含』,经龙树学演进而来的。
依上来所说,佛性可以有二种意义:一、是无上菩提的种子──因性;二、是佛的体性。所以佛性的原语,极可能是buddha-dha^tu,可以译为「佛界」,「佛性」。dha^tu──界的意义很多,有「因」义,也有「体性」义。依据这一佛性的含义,所以除了说到过的十二因缘,观十二因缘智慧,八不因缘──中道第一义空以外,又说到一乘ekaya^na,首楞严三昧 s/u^ram!gama-sama^dhi,十力das/abala,四无所畏catva^ri-vais/a^radya^ni,大悲maha^karun!a^ ,三念处tri^n!i-smr!ty-upastha^na^ni(26)。我a^tman,大慈maha^-maitri^,大悲 maha^karun!a^,大喜maha^-mudita,大舍maha^-upeks!a,大信心maha^-s/raddha^,一子地eka-putra-bhu^mi,第四力caturtha-bala,十二因缘,四无碍智catasra-pratisam!vida ,顶三昧mu^rdha-sama^dhi(27):这一切都名为佛性。这些被名为佛性的,有的是佛的果德,是佛的体性;有的是菩萨行,菩萨地,是佛的因性。菩萨行与佛功德,众生是没有的,但「一切众生必定当得」,约未来当有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惟有十二因缘,本经用「缘起(因缘)无为」说,所以,「十二因缘常,佛性亦尔」(28)。「佛性者名十二因缘,何以故?以因缘故,如来常住」。名为佛性的十二因缘,常住不变,这与未来必定当得的不同,所以说:「一切众生定有如是十二因缘,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29)。这样,约十二因缘说,佛性是 [P263] 众生「定有」的。约菩萨行、佛功德说,佛性是众生「当有」的。约第一义空──中道说,佛性是「一切众生同共有之」的,但与世俗所想象的不同,所以经中破「因中有性」,「因中无性」。经上(30)说:
1.「众生佛性,不破不坏,不牵不捉,不系不缚,如众生中所有虚空」。 2.佛性「云何为有?一切众生悉皆有故。云何为无?从善方便而得见故。云何非有非无?虚空性故」。 3.「佛性者,非阴界入(非离阴界入);非本无今有,非已有还无;从善因缘,众生得见」。 4.「佛性者,非内非外,虽非内外,然非失坏,故名众生悉有佛性」。 5.「以正因故,故令众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正因?所谓佛性」。 6.「众生佛性,不一不二;诸佛平等,(佛性)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
正因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同有的」,当然可说「悉有」。但佛性如虚空,不一不异,非内非外,常住而非三世所摄的,所以可说有,也可说无,可说非有非无的。一切众生同有正因佛性,然对于成佛,『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五中──下)说:
「善男子!汝言众生悉有佛性,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磁石者,善哉!善哉!以有佛 [P264] 性因缘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言不须修圣道者,是义不然!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不能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道第一义空──正因佛性,虽然可说一切众生所同有的;也由于佛性,众生都可以成佛。但成佛,还要修行圣道。因为因缘第一义空性,常住不变,并不能吸引众生去成就佛道。否则,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有佛无佛,法性常住,一切众生都早该成佛了!总之,『师子吼菩萨品』所说佛性,菩萨行与佛功德,是「当有」的;正因佛性是「当见」的,「悉有」的,与『胜鬘经』所说如来藏,能使众生厌苦而求涅槃说不同。从第一义空性(也就是「无性」)的见地,对一般所说,众生本有如来藏、我、佛性说,给以批判的修正。
天台学者,依『涅槃经』立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也许比『涅槃经』说得更好!如依『涅槃经』本文,所说略有些不同。『师子吼菩萨品』中,一再的说到不同的二因:或是生因与了因,或是正因与缘因,或是正因与了因。如综合起来,有生因,了因,正因,缘因──四名不同。『经』上(31)说:
1.佛性……是常,可见,了因非作(与生「生」义同)因」。 2.「正道能为一切众生佛性而作了因,不作生因,犹如明灯照了于物」。 3.「缘因者,即是了因」。 [P265]
正因佛性,是十住菩萨与佛所能证见的,但要从缘显了。正因佛性是常住的,所以不是生因所生,而是了因所了的。从缘显了,所以「缘因者即是了因」。正道是八(支)正道a^rya$s!t!a$n%ga-ma^rga ,部派中有「道支无为」说。本经也说无漏圣道是「平等无二,无有方处此彼之异」(32) 。『梵行品』也说:道与菩提,及以涅槃,悉名为常」(33)。圣道是常,所以是佛性的了因。约佛的因性说,佛性有正因与了因(了因就是缘因)。如约佛的体性说,所说就不同了。『经』上曾有一问答:「若佛与佛性无差别者,一切众生何用修道?佛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是义不然。佛与佛性虽无差别,然诸众生悉未具足」(34)。这是说:约第一义空──中道说,佛与佛性是无二无别的;然佛性是众生成佛的正因,比起圆满究竟的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底不可同日而语,要有了因与生因,如『大般涅槃经』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0上)说:
「复有生因,谓六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了因,谓佛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了因,谓六波罗蜜佛性」。 「复有生因,谓首楞严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了因,谓八正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生因,所谓信心六波罗蜜」。 [P266]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是中道第一义空而为无量无边功德所成就的。所以修六波罗蜜,首楞严三昧,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生因。佛性与八正道,是常住的,所以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了因而不是生因。正因佛性是常住的,不是生因所生的,所以修六波罗蜜(观智在内),显了佛性,只能说是了因。信心对于六波罗蜜,当然是生因了。依此可见,『师子吼菩萨品』的智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但是了因所了,也是生因所生。经文所说的,没有天台学者所说的那么圆妙!
第三部分是『迦叶菩萨品』,共六卷。对众生有佛性,如贫家宝藏,力士额珠等比喻,凡『涅槃经』上来所曾说过的,几乎都作了新的解说。解说的方针是:如来应机而不定说法;又举「随他意语」,「随自他意语」,「如来随自意语」,以会通佛性的不同解说。在会通的解说中,着重于因缘说,表现出本品的特色。佛性,有佛的因性,佛的体性──二义。如来的佛性,如『经』上(35)说:
1.「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三念处,首楞严等八万亿诸三昧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五智印等,……如是等法,是佛佛性」。 2.「善男子!如来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无变易,以是义故,无有三世,犹如虚空。善男子!虚空无故,非内非外,佛性常故,非内非外,故说佛 [P267] 性犹如虚空。善男子!如世间中无罣碍处名为虚空,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一切佛法无有罣碍,故言佛性犹如虚空」。
佛性是佛的体性,含摄了一切如来功德。在佛位中,「佛性常故,非三世摄」,到了究竟圆满,不再有任何变易,也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可说。在佛果以前,后身菩萨──十住等佛性,与佛的佛性,差别是这样的(36):
图片
佛─────常乐我净真实善………………了了见
十住────常 净真实善………………少分见
九住────常 净真实善…………………可见
六至八住── 净真实善…………………可见
初至五住── 净真实善不善……………可见
论到众生佛性,『大般涅槃经』卷三七(大正一二‧五八一上)说:
「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
佛性与众生,有不可离的关系,惟有众生,才能趣向,显了成就佛性。虽然众生并不等于佛性,而可以这样说:「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37)。『师子吼菩萨品』所说,众生佛性「正因者,谓诸众生」(38),也是这个意思。众生佛性的净不净,与『不增不减经 [P268] 』所说:法身dharma-ka^ya在烦恼中,名为众生;修菩提行,名为菩萨,离障究竟清净,名为如来(39):有相近的意义。『宝性论』也约如来界tatha^gata-dha^tu──如来性,说不净、净不净、净三位(40)。众生佛性,本品提出的中道说,也就是可以说有、说无、说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如『经』(41)说:
1.「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 ……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众生)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着;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2.「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乐我净,不作不生,烦恼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一切众生都无佛性,犹如兔角,从方便生,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 是故得言亦有亦无。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不谤三宝」。
「众生定有佛性」,如一般所说的,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佛那样的具足智慧庄严,是本品 [P269] 所不能同意的!但也可以说众生有佛性,如『经』上(42)说:
1.「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名随自意说。一切众生不断不灭,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随自意说」。 2.「云何名有(佛性)?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 3.「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不是众生身中有了什么,如无漏种子,称性功德等等,而是从众生无始以来,因缘不断不灭的延续去了解。即使是烦恼,烦恼也能感得人天善报──「善五阴」。依善五阴,可以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一直到圆满佛性。众生在十二因缘河中,生死流转,始终是不断不灭的相似相续。犹如灯焰,前后有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关系。没有无明、行等,就没有生死众生;没有众生就没有佛,没有生死又那里有涅槃!所以,不但是善法,烦恼等也是佛性,是佛性所因依的。依据这一见地,『大般涅槃经』卷三六(大正一二‧五七九中、五八0下)说:
「如是微妙大涅槃中,从一阐提上至诸佛,虽有异名,然亦不离于佛性水。善男子!是七众生,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方便道,若解脱道,若次第道,若因若果,悉是佛性,是名 [P270] 如来随自意语」。
「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
『涅槃经』续译部分,对「如来常住」,「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根本论题,都给以善巧的解说。前五品多用『般若经』意;『师子吼菩萨品』,参考了『中论』的八不说;『迦叶菩萨品』依因缘说。众生有如来藏的本有论,到这里,淡化得简直不见了。反而明白的指责:「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乐我净,不作不生,烦恼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43)。古人说:『涅槃经』「扶律谈常」,扶律与声闻律制有关。『涅槃经』也广引经说,主要是『阿含经』,而给以独到的解说。续译部分,多用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名相」,尤其是『迦叶菩萨品』;「三世有」义也引用了,这是涅槃学者所不大注意的!如来藏说,『胜鬘经』等与『心性本净」──「自性清净心」prakr!ti-prabha^svara-citta合流,终于与阿赖耶识a^layavijn~a^na相结合。『涅槃经』的佛性说,重视『阿含经』的因缘说,参用『般若』、『中论』等思想来解说,所以与倾向唯心的如来藏说,在思想上,踏着不同的途径而前进。『涅槃经』不说「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也不说「一法具一切法」,「一行具一切行」,大概宣说如来常住,久已成佛,所以天台学看作与『法华经』同为圆教。「圆机对教,无教不圆」,具有圆融手眼的作家,要说这部经是圆教,那当然就是圆教了! [P271]
注【26-001】『出三藏记集』卷一四(大正五五‧一0三中)。又卷九(大正五五‧六0上)。
注【26-002】『大般涅槃经』:1.卷七(大正一二‧四0七中)。2.卷九(大正一二‧四一九上)。3.卷八(大正一二‧四一0中)。
注【26-003】『大般涅槃经』卷三『大正一二‧三七九下──三八0上)。『大般泥洹经』卷二(大正一二‧八六三下)。
注【26-004】『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五上)。
注【26-005】『大般涅槃经』卷三九(大正一二‧五九一中)。 卷三0(大正一二‧五四四下)外道信受出家,意趣相同。
注【26-006】『大般涅槃经』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一中)。
注【26-007】『大般涅槃经』:1.卷二三(大正一二‧五0二下)。 2.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六下)。3.卷一三(大正一二‧四四一上)。4.卷三九(大正一二‧五九六上)。5.卷三八(大正一二‧五九0上)。
注【26-008】『大般涅槃经』卷一六(大正一二‧四六一中──下)。
注【26-009】『大般涅槃经』卷一八(大正一二‧四六八中)。
注【26-010】『大般涅槃经』卷二二(大正一二‧四九四下)。
注【26-011】『大般涅槃经』:1.卷一八(大正一二‧四六八下)。 2.卷二一(大正一二‧七四七中──下)。3.卷二六(大正一二‧五二一中)。4.卷二六(大正一二‧五一九中──下)。
注【26-012】『大般涅槃经』卷二五(大正一二‧五一三上)。 [P272]
注【26-013】『大般涅槃经』卷二六(大正一二‧五二一中)。
注【26-014】『大般涅槃经』卷一四(大正一二‧四四九上)。
注【26-015】『大般涅槃经』卷一七(大正一二‧四六三下)。
注【26-016】『大般涅槃经』卷二五(大正一二‧五一三下)。
注【26-017】『大般涅槃经』卷二六(大正一二‧五一九中)。
注【26-018】『杂阿含经』卷一三(大正二‧九二下)。『大般涅槃经』卷一六(大正一二‧四六一下)。
注【26-019】『大智度论』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九上)。又卷五七(大正二五‧四六五下)。
注【26-020】『大智度论』卷三七(大正二五‧三三五上)。
注【26-021】菩萨慧眼都无所见,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四0四(大正七‧二一下)。菩萨慧眼非见非不见,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卷八(大正五‧四三中)。
注【26-022】『中观论疏』卷三(大正四二‧四0下)。
注【26-023】『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大正四六‧一四九下)。『三论玄疏文义要』卷二(大正七0‧二二九下)。
注【26-024】『历代三宝纪』卷一一(大正四九‧九九上)。
注【26-025】『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大正一‧四六七上)。『中部』(二八)『象迹喻经』(南传九‧三三九)。
注【26-026】『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下──五二五下)。 [P273]
注【26-027】『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六下──五五七上)。
注【26-028】『大般涅槃经』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三中)。
注【26-029】『大般涅槃经』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七上)。
注【26-030】『大般涅槃经』1.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一中)。2.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六上)。3.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六中)。4.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0中)。5.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二上)。6.卷二九(大正一二‧五三九上)。
注【26-031】『大般涅槃经』1.卷三二(大正一二‧五五九上)。2.卷二九(大正一二‧五三九中)。3.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一中)。
注【26-032】『大般涅槃经』卷二九(大正一二‧五三九中)。
注【26-033】『大般涅槃经』卷一七(大正一二‧四六五下)。
注【26-034】『大般涅槃经』卷二七(大正一二‧五二四中)。
注【26-035】『大般涅槃经』:1.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一上)。2.卷三七(大正一二‧五八一上)。
注【26-036】『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一上──中)。
注【26-037】『大般涅槃经』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二中──下)。
注【26-038】『大般涅槃经』卷二八(大正一二‧五三0下)。
注【26-039】『不增不减经』(大正一六‧四六七中)。 [P274]
注【26-040】『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一(大正三一‧八三二上──中)。
注【26-041】『大般涅槃经』:1.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二中)。2.卷三六(大正一二‧五八0下)。
注【26-042】『大般涅槃经』:1.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三下)。2.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二中)。3.卷三五(大正一二‧五七一中──下)。
注【26-043】『大般涅槃经』卷三六(大正一二‧五八0下)。
注:[ ]内之字,比其他字稍小。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