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师自解狮弦:莲师自解狮弦·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第六讲
莲师自解狮弦:莲师自解狮弦·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第六讲
第六讲 11.09.2003
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居士!
这是一个巧合,上一年我们也碰到中秋节,今天也碰到中秋节,上一回中秋节洪师姊吩咐我讲一个故事,就是释迦牟尼佛赏月的故事,叫「灵鹫山的月夜」,那是释迦佛讲的,八正道里面的“正语” 。
今天我们也讲少少月亮的故事,应节嘛!禅宗的师父他叫仰山,他就提出一个问题了。他说这个月,圆的时候,那尖的相甚么处去?那个尖的相到那里去了呢?那么月尖的时候,圆的相到那里去了呢?甚么处去?那有好几个人答;有一个叫长髭矌,就是有很长胡子的徒弟,他的名字叫矌,他答: 「尖时圆相隐。」尖的时候,圆这相就隐了,不见了; 「圆时尖相在。」圆的时候,但是那个尖的,我们讲心月在那里。
有一个云岩徒弟他回答:「尖时圆相在。」,尖的时候,它的圆的相并没有失去,它是在那里。「圆时无尖相。」,但是它圆的时候呢?这个尖的相,没有了。有一个道吾徒弟,他就这样答:「尖时亦不尖,圆时亦不圆。」那上面这两种人答,在四种里面,第一种是讲见,第二种是讲修,但是行、果没有人答。当代有一位陈健民居士,他这样答,他答的“行”:「尖时尖中圆,圆时圆中尖。」他答那个“果”呢?「毕竟尖圆隐,无见亦无天。」就是禅宗的四步了,入、出、用、了都在这个里面了。
最早的时候,有一年我和白师姊到贞慧师姊家里去赏月。那今夜赏月呢?许居士和莉莉在农场新居里面,叫“慧思园”,许居士就要拿出茶道,他很欢喜表演茶道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大家在自己家里赏月的时候,也拿出佛光月饼。如果讲,你见到这个月亮是禅宗的第一关,如果你能够说一句:「月落后再见。」大家都说:你看月亮这么光明的时候,大家来赏,但是你说一句: 「月落后再见。」那你是高手了,这是讲应节(中秋)的话。
今天讲的这一段是非常的难懂,但是你要不怕复杂麻烦,好象我们学英文,学到文法,什么虚拟式(假设语态),那个很难搞,什么绝对是假的,有时半假的,有时真的,那个是很难搞。但是你一定要克服它的难关,你不要怕理论的复杂麻烦,好象我们学英文,遇到这种麻烦的文法,我们一定要克服这个困难,否则你学不上去了。那我们要有非常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学到。
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上的书先自己默念,先看一下。这一段是门徒向他的指导上师提出根本的好棘手的十二个大问题,那这第一个到十二个大问题,好个大士,我们来看怎么样来回答问题,解决这个困难。
上一次谢谢莉莉给我两部书,一部叫《达赖新经》,一部是她写的《好媳妇赞叹公公婆婆》。她又和我讲:「师父有时我们也有很多问题,可不可以提出来问您啊?有的人怕师父身体不好,最好不要麻烦师父,不敢问?」后来我想一想,本来是应该的,连念书都会有问题的嘛!提出来讨论也可以,但是这样一来又把我们的时间占去了。后来我想一想,其实你们大家有什么问题,你们问问莉莉,她足足有资格回答你们的,我们不要怕麻烦。
第一个问题是不了解心性。第二个问题是修持没有成就。第三个问题找不到自己的心。第四个问题未见心之本面。第五个问题找不到那个动念者。第六个问题做而无得。第七个问题无法进入安静。第八个问题无能为力。第九个问题修之反而无成。第十个问题不能努力精进。第十一个问题无法对治。第十二个问题不能认识。这是提问题,那怎么答这些问题呢?
第一回答:不造作而自明,第二回答本来无可修持。第三回答现量就是这一念。第四回答觉明本无间断。第五回答原本就是它。第六回答没有任何可以做的,第七回答听之任之就可以。第八回答完全放下就可以。第九回答觉明空三者无别元成。第十回答自生元成,第十一回答当下生起,当下即消。第十二回答本性就是如此。
大士回答:徒之问不是用一种理论来回答,而是用他的修道经验,就是证量来回答。我们要完全了解,并取得大士同样的经验,就是觉受或者讲证悟,必须深入禅定才能够,就是你要把这些话,在你禅定的时候,去观照它,去思惟它,去领会它,才能变成你心灵上的证量,所以一部份是属于了解的,一部份是修行的。
那用见、修、行、果来讲呢!两个问题是属于见的:不了解心性,不能认识。三个是属于修的:找不到自己的心,未见心之本面,找不到那个动念者。有四个是关于行的:无法进入安静,无能为力,不能努力精进,无法对治。有三个是属于果的:修持没有成就,做而无得,修之反而无成。这样一来你觉得很麻烦了。
我现在把它做成十二个大原则,每一个原则有两句,你慢慢把这些放到实修里面去就可以了。而且这一篇文,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段,而且我本人,从这个里面得到最大好处也是这一段。
「当下觉性」这四个字是一个总标。下面的十二大原则,都是从「当下觉性」这四个字出生。当下是讲时间,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这个当下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过去的并没有过去,那你能怎么知道你前世是什么人呢?知道你几千年前是什么人呢?表示过去的东西并没有过去,也不是新生的。将来的东西是新生的,但是没有新生。
外国有一个历史学家他说:「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日光下的事情没有一件是新的,不过就是轮回,反复。历史没有新的东西,都是在重复,喔!他已经接近佛学的理论。为什么会新生呢?为什么你能前知五佰年,后知五佰年呢?将来的事你怎么知道呢?这表示将来的事不是新生的,现在就有嘛!为什么不是现在呢?你讲到现在,一定要关连到过去也达到将来,才能讲现在。如果你没有过去,没有将来,你讲现在,不发生作用。所以这一个当下的时间,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觉性是讲空间,这一个觉性,没有一个地方没有的,没有一个人没有的,所以叫“当下觉性”。
第一个原则,我把它做成两句八个字。就是要旨: 「原本如此,无作自明。」原本就是不生,如此就是不灭,无作就是非有,自明就是非空。但是这个里边有证量,原本如此,无作自明,这个本来我不应该讲,而且你讲这些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为了鼓励大家,为了叫师兄师姊们知道,在这个字的里面有生命,有证量,我只有少少讲一点,当我念到:「原本如此,无作自明。」光明自然就显出来了。
我没有求它这个光明显出来,也没有求它这个光明显出来。但是你一念到这一句,我不知道,它的光明自然就显露出来了。你就看到这一句里面有一个生命的东西。所以下面这十二个原则,我们不于此句得悟,如果我们不是在这一句话里面得到开悟,即于彼句开通,在其它一句也能开通,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
第二个原则:「觉性本来,无可修持。」你的佛性,不用是修持,无可修持,这是最高尚,最彻底的佛教的讲法。其它很多师父不会这样讲,他也不肯这样讲,而且不是对最上乘的根基,你讲这种话,对他不但没有益处,可能把他害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学禅宗的徒弟,跑到一位禅师的那里,向师父作礼了之后,说「抱璞求师,请师父一琢。」就是我抱璞,我怀了一个美玉,我知道我有佛性,佛性就是玉抱来了,但是我请师父造就我,玉不琢不成器,我们很小时候读《三字经》的话。真金须要火来炼,对,金在沙的里面,须要火来炼。宝玉须要匠人琢,玉不琢,不成器嘛!你钻石在那个石头里面,你翡翠在石头里面,有时你眼睛看不出,外边都是石头。
香港有一个佛教徒和我讲:「师父,很开心,我就是买了这个石头,十六万。那个时候是一种冒险,你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好东西?一打开全部是翡翠。」就是他有这个财运,财神菩萨帮他,否则一个石头,人家怎么敢买,怎么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禅师说:「但是对于它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知道佛性的伟大,无可修持。(原文师曰:「添一点也难为。」)
第三个「本觉现量」,是这一念,这一念厉害了。「一念万年,万年一念。」不是我们普通的这一念。第四,那个「觉明」就是“无生”,「本无间断」,就是“无灭”。你的佛性永远不会消灭的。第五「心之思惟,原本是它。」心之思惟是用,原本是它是体,讲到这里附带讲一个问题,为什么不用方法?你去看任何师父,他都会有一套方法教给你,你怎么修,为什么你这本书讲没有方法,无为法为主。
如果你不懂这种道理,《楞严经》也讲:「如沙蒸饭,永劫不成。」你花了三大阿僧祇劫的刻苦修行,到临了,你叹一口气:「冤枉。」也有很多学了几十年,后来和师父讲,你早一点讲不是好嘛!何必叫我吃这么大的苦头。不用方法是最好的方法,No news is good news.,外国人的英文表现出来。
我们有两种东西,一个是从里面发到外面,这是“无为法”;一个是外面打到里面去,这个是“有为法”。无为法,身心内部,自然发生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上天造物者,赐给我们的,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叫“免疫系统”,一个叫“自疗系统”。你问医生我是不是吃这个药医好这个病?医生真的知道的都会笑,药不会治病,康复的是你自疗的能力。
如果这一个人已经丧失了他自疗的本能之后。什么药,不发生作用,都不能医。所以这两个系统在你的心灵的里面,产生作用的时候,你不应该用任何的方法去干扰它,这是理论建立的根据。你用人的方法去干扰它的时候,反而会阻挡它的运作,它的功能向外边发展。这个解决大家的疑难。
第二个我这个心息得下来吗?哦!我不打坐还好,我一打坐那个心好象一个活水,好多东西都走出来,怎么静都静不下来。这个他不求心静的,他不求心静的乃是经过意识的清洗,它经过自己意识的清洗,澄净,统一而自然静下来,不需要用什么方法静下来。
那再回头上面,第六「对它没有,任何可做。」第七个「不须修整,听之任之。」“修整”在英文里面也有两种,一种你这个根本坏了,我给你换新的,一个是它有故障,我给你修修,但是这里讲不须修整,上面是对它没有任何可做是空,不须修整,听之任之是现。第八「无为无作,完全放下。」哦!谈何容易。完全放下谈何容易。人问弥勒佛,什么是佛法?弥勒佛把他的布袋往地下一放。什么是佛法就是放下。
有人问,师父!就是这么,没有啦?他把袋子一背,背在肩上就走了。那是什么,那是“担起”。所以我常常记得,邬兆康居士他和师父讲:「师父我就是放下、放下,我就是放不下,那怎么办?」那师父说:「你放不下,就担起来走好了。」第九「三者本是,无别元成。」三而一,一而三。第十「无有因缘,自生元成。」非因缘,非自然。你们听智修法师讲会讲到这部份非因缘,非自然。我佛的佛性不在因缘里面的,不在自然里面,哦!这不容易了解,你了解了就知道,它根本就不须要任何你想办法去修整它的。
第十一「当下生起,当下即消。」我是把那个文里面每一个问题搞成两句,每一句四个字,共八个字,你慢慢把它写好了,你在打坐的时候念这些,「当下生起,当下即消。」就是「如海生波,波还归水。」你的念头升起来,你想第二个东西的时候,它就不见了,一个人不能同时想两个东西的。第十二「当下本性,就是如此。」这个是一个结论「无作自明,原本如此。」这个是要旨。当下本性,就是如此是结论。
所以第一个原本如此,第一句是开头,我最后的收尾就是如此,搞成首尾相贯。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一样的。所以“因缘”就是“无生”,“元成”就是“无灭”。这里和〈达磨血脉论〉的道理一模一样。这一篇文我个人最大获益就是此段,「当下就是」。十二大原则,有三重四物汤,有三种四个东西。
第一重是否定原则,无见、修、行、果,没有这四个东西。第二重是肯定原则,自生、自显、自解、自然。第三重的四物汤是讲到它的性德了:无实、独一、任运、广大。包括入修之方便,师父你这么一讲我怎么修呢?我怎么能进到入到这个〈大圆满〉的证量里面去?
那这里面有四个东西:出离、领恩、放松、安住。什么叫“出离”呢?对一切轮回过患。我们在纽西兰很幸福哦!有的地方,那个痛苦是很厉害。我虽然没有受到这样痛苦,但是我们要想它,对这么一切的轮回过患产生“厌离心”和“出离心”。没有用的东西不要讲,有时我们也觉得很同情人家。人家受的那种苦的时候,他说:「师父,我发誓再不愿来做人了。」为什么他要发这大的毒誓?他觉得:「啊呀!真是很痛苦。」其实,他这种是不对的。
第二个呢叫“领恩”,我们得到一种,比天地还大的恩德。你知道是什么东西?有贤德上师摄受,口传法要。这种东西,我们能得到,是我们有福气的人。这是我们的恩典。
第三个什么是“放松”呢?静坐之中,你静坐的时候,亲身体验所传法要。你亲身体验刚刚提出来的十二个大原则,就是法要。于是,得以从烦恼束缚中解脱,烦恼把你困的紧紧的,但是你能解脱了。萌发了觉受和证悟的幼苗。第一步我们不能讲我是证悟了,我们讲觉受Feeling,我感觉到这个东西,慢慢你就证明到这个东西。
什么叫“安住”,安住于“任运自成”的大乐四身的解脱大城。哦!这个很了不起了。那为着大家有一个东西可以帮助,其实这个是多余的。我们讲两种方法,一种是显宗的,一种是密宗的。
显宗的,我们介绍大家的是“九次第定”;密宗的我们介绍大家的是“拙火定”。 “九次第定”是九个步骤,怎么来修呢?你先把你心的那一个“金刚心”,你观想成白色也好,蓝色也好,最好观想成淡黄金色。是滚圆的从你心相扩展出来。这个方法叫把你的心量扩大。
第一个你能这样做的时候叫“初住”。你再住下去叫“续住”,继续住下去了。但是在这里的时候你要记住,不是我叫它扩大,不是我叫它生起来,是它自己就扩大,自己就生起来,并不是我用什么方法去干扰它。
第三叫“回住”,你这样住下去,第一下那个思想开小差了。想到其它地方去了,你马上惊醒,嘿!不对,我不是想那个东西的,赶快把它拉回来,集中我要观想的目标上面,这个叫“回住”。
到“回住”之后,你的心静下来了,叫“近住”,靠近它了。在“近住”下面来的叫“伏住”。“伏住”就是Balance,当你有妄想的时候,你把你的心想到那个球的下边去。当你要打瞌睡了,或者昏沉了,把你的心想到球的上面去。
当你也不打妄想,也不昏沉,Balance的时候,把你的心想到球的两边。这样再住下去呢?就到了“寂住”,非常的静,非常的静。再住下去呢?到“最寂住”。陈师父解得很好,什么叫“寂住”?什么叫“最寂住”?当“寂住”的时候,等于这些灯都关了,但是还有老鼠吱吱、吱吱在那里叫,到“最寂住”的时候,老鼠的叫都没有了,就产生“专住”。
“专住”之后呢?要产生“等住”,为什么要加一个“等住”呢?“专住”就是我在打坐习定的时候可以这样子,但是我一出来做事,一管教儿女呢?家庭杂物一做,或先生上班了,“专住”没有了。这个不行,入定出定都要做成,那里都要做成,这叫“等住”。
在等住的时候你会产生三个东西,“自生”、“自显”、“自然”。这一个大金黄的,或者是蔚蓝的晴空,不是我自己叫它搞起来的,不是我有办法叫它,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因为我不干扰它,我的心灵纯净它自然就生出来。“自显”,它会很大很大,甚至把你的房子都盖过。“自然”,你觉得很舒服。但是在这里怎么样放,怎么样收,但是现在你还没有做到真正的能收放,怎么样收,怎么样放。收放的方法,你要学的好,就要学怎么样收,怎么放。
否则你知道放,不知道收,那你有危险,那会产生三个东西,“息住”、“脉住”、“心休”。“息住”:呼吸没有了。也有人去试验,把鹅毛放在师父的鼻孔上看动不动?不动了,那“息住”了。脉停了,摸摸心脏不跳动了,不是死啊。
所以如果一个师父要入定,一定要吩咐过侍者,不管怎么样的情形,我这个人没有倒下来。虽然是“息住”、“脉住”、“心休”,都没有什么。有时我的魂,会走到其它的世界去,我还会回来。讲中国修行的故事:那一个铁拐李,他要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跟徒弟讲,我去七天,你看住我。好!去了。
第六天,他的徒弟收到一封信,他妈妈写我生病了,儿啊!我好想你,你快回来。他想师父去了六天,还没有回来,可能不会回来,烧了算了。把师父的尸体烧了,回家了。那个师父回来一看,嘿!我的身体怎么找不到呢?就产生我们中国人的神话「借尸还魂」的故事,看到路边一个乞丐,就把这个魂投到乞丐身体去。那这是介绍显宗。
还有密宗,当你修行的时候,你的中脉,就是你的心轮一打开的时候,第一个现象就是看到“阳焰”、就是“海市蜃楼”。第二个看到烟,因为地收入于水,水收入于风,风收入于火,这四个现象变化。第三个你会看到萤光,萤火虫光。第四个现象,你会看到灯光,那么到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里面来了。
第一个你看到的是“白景象心”,你看到什么都是白的。第二看到“红增上心”,什么都是红的。照生理学来讲,什么是白的,就是你父亲的精子,从你的顶轮流下来的时候,经过心轮,你会产生看到什么都是白色。为什么你看到都是红的呢?就是你妈妈的红菩提,从你的海底轮升上到心轮的时候,你看到,啊呀!都是红的。一个白的,一个红的。在你心里面交合的时候,变成一个铁盒子,一盖住。你看到黑的不得了。外国人叫做进入时间的隧道。黑的不得了,你根本看不到东西了。我要恭喜你,这是开悟的前奏。
三梅师姊问:师父看到白色有光吗?师答:就好象我们今天晚上看到中秋月光照下来一样。三梅师姊很棒,上次有一个圆龙师傅来,他一看,就说这个师姊有天眼,我们这么多人,他没有说那个人有天眼,他就说三梅师姊有天眼,他不认识三梅师姊。第八个就是光明心显出来。
讲到这里,我们看下一章了,你们大家自己默念一下,不要念出来,节省我的能量。这一段是讲比喻,在我读的时候,我把它分析,是讲到六个比喻,宝珠师姊她很有分析能力。她头先给我看:师父这“究竟道”那个部份是讲“中道”,分析得很清楚。每个人的分析能力不同,有的人记忆能力比较强,女小孩可能记忆能力比较强。但是她的分析就没有男人这么高了。有的人了解能力很强,女小孩好快就能了解好多事。
讲用脑的世界上的还是男人比较好。因为女人毕竟属于情感的。虽然理智性的女人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那六个比喻呢?虚空、太阳、江河、微风、镜像、云彩,它用六个比喻。虚空是广大无边。太阳呢?光明遍照,如日不被云遮,云就是无明。第三个比喻江河,就是比喻不常不断,海不扬波。
自来水一条管,那水流出来的时候,你讲它是常吗?其实不是常,每个分子之间都有距离的,你讲是断吗?它一天到晚流出来;微风,随缘去来;镜像,像一个镜子自然显现。等于我们,小儿看佛殿,小儿都到佛殿里面看东西,他不会分别的,他只会看,哦!好看!好看!他不会分别的;云彩,任运无碍。还有其它的系统来比较。
最早的时候是林梅子师姊,在community center,她帮助我们两个:第一个叫我们讲《金刚经》。第二个叫我们讲《华严经》。是她提出来的。《金刚经》是讲六个比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但是它这里呢?虚空、太阳、江河、微风、镜像、云彩,和《金刚经》的六个比喻。所以有的人把自己叫做“六如居士”。我是六如居士,就是用《金刚经》来取名的。这个六如家喻户晓,中国人,个个都看《金刚经》。和这一个六个比喻来比,我们可以讲各有千秋。
讲到这里,为着讲的方便重新分段配搭。我为了个人更加能了解这个东西,我重新分段配搭,我不照这个秩序讲了。因为它讲来讲去有重复,现在我把讲比喻的,归在一起讲比喻;讲心的,我归在一起讲心;讲四物汤的见、修、行、果,我把它归在一起讲。所以现在讲到这个比喻的时候,心性喻,我不讲第十了。先讲二十三,请大家翻到第二十三。第二十三你就看到,它的标题是“空喻”,这一段也是讲比喻的。
我们自己也先描看,看一看。它这里的意思就是讲,你应该时时观察你自己心中的念头,它从什么地方升起来的,它住在什么地方?它又消灭到什么地方去了?你就会最后发现三心不可得,也不知道它从那儿来,也不知道它住在那里?也不知道它到那里去了。它用的比喻,就是一只乌鸦从井飞过去的时候,乌鸦的影子,掉在这个井的里面,但是乌鸦一飞走了,那个影子就没有了。只有一个井,我们中国人讲的「影落寒潭,月映千江。」
我们中国人的文学水准可能要比其它人的要高。萨拉哈祖师,还有一个比喻,以前航海的人,那个船,要知道我这个船,离开陆地,还有多少远,前面有没有陆地?有没有办法呢?他前面放一只乌鸦,当这个乌鸦如果找到前面有一个岛。有一个陆地,它可以停上去的,它就不回来了,它有地方可以住了嘛!但是如果这个乌鸦找不到陆地,没有地方可以住脚的,它还是飞回来到这个船上来,这就是比喻。叫你扩大你的心量,纯净你的意识。但是你处处四周想到其它的东西去了,赶快把它拉回来。
这只乌鸦,我放出去了,它找不到东西,又回到这个船上来了一样。这里讲得很好,我这些比喻都不能实实在在的来讲那个本性的,其实是比喻!没有办法比的,它是一个表像。为什么没有办法比呢?因为虚空是一个死的东西,我们讲佛性,没有办法讲,就说好象虚空一样。但是虚空是一个死的东西,它不会有感情,它不会有本能,它不会有理智,它不会有意识,它也不会有自性的嘛!和心来比呢?你的心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所以他就讲他的原则就是「安住本然」。
那这个二十四呢?也是一个表象,因为人都被这个表象迷惑了。所以九乘中各各见,各自的观点,故所见不同。立说也各异,每个人讲的都不同,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其实都是在表象分别了,所以它最后一句「不执不取」。第二十四最后一句「不执不取」,这便是佛。对于一切的现象你不执不取,就是佛。和《金刚经》的一样:「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里」二十四表象中「不执不取」;「那个」指二十三空喻中「安住本然」,对于你的本性,一个是体,一个是用。首先呢?「安住本然」便是体,不要用任何方法,你就安住这样子。再来呢?「不执不取」便是用,任何显现,「不着不附」。
Comfortable and Easy外国人翻的很好。Make you Comfortable and Easy.,「安住本然」你就这样子,它也不主张你双盘什么的,根本你那个姿势只要你舒服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表象现出来什么东西呢?「不执不取」,这便是佛。那我把这个讲比喻的这几段,摆在一起来讲。那现在我们再回到上面:「心外无法」。心外无法有好几个地方讲心外无法的,把它搞在一起来讲。谢谢智行师提醒我们到钟了,那我们下次再讲。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