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二节 唯识五位百法概述
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二节 唯识五位百法概述
第二节 唯识五位百法概述
五位百法 一、心法(8)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有为法 一切法
二、心所有法(51) ⒈遍行(5)——作意、触、受、想、思
⒉别境(5)——欲、胜解、念、定、慧
⒊善(11)——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⒋烦恼(6)——贪、瞋、痴、慢、疑、恶见
⒌随烦恼(20)——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忱、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⒍不定(4)——悔、睡、寻、伺
三、色法(11) 法眼、耳、鼻、身、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四、心不相应行法(24)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无为法(6) 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无为法
【注】本表“心所有法”之次序系根据《唯识三十论》及《成唯识论》。
一、第一位──心法
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张五位百法表,请先看一、心法八心法共有八种。心法是心的本体,在五蕴中属于识蕴;众生共有八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称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是分别的中心。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是我执的中心。第八识梵文叫作阿赖耶识,意义为藏识,因为它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这三藏的含义。众生所造的一切业,都储藏在此,丝毫不会失去,即所谓业果不失;最后命终时依业受报,也是由这藏识中所积囤的业力牵引我们去受报。业力甚大,无能敌者,地藏经中说:业力能障圣道,能深巨海。在我们临命终时,前七识都先后不再起现行了,只有这第八藏识一直还在,最后才走;但是我们于下一世投生时,第八识却是最早入母胎受生的,因此八识规矩颂说第八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
二、第二位──心所有法总共五十一法
五位中的第一位心法是本体,亦即心体;心所有法则是属于心体所有的。心法好像主人一般,故在唯识学上又称之为心王。何以称为心王?王有三种意义:
一、拥有一切──正如世间之王拥有国中一切一样,众生自身中的一切法也都是心王八识心体所拥有的,故称之为心王。又,心王拥有一切的原因,是因为它执心所有法为我所有;
二、有大威势──亦如世间之王有绝大威势一样,众生一切身心作用也都是由八识心体而起,故称之为心王;
三、领导一切──又如世间之王,其所到之处,群臣与扈从随至,众生之心王也是一样,它到那里,心所有法就跟到那里,故称八识心体为心王。
又,心王是体,心所有法是 用:一个是体,一个是用。简言之,心所有法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心的功用,或心王的功用function。心王是主人,心所有法为其仆从,以其由心王所生起,故称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亦可称为心相应行法。心所有法有六大类:
1.遍行五种
2.别境五种
3.善十一种
4.烦恼六种
5.随烦恼二十种
6.不定四种
略述如下:
1遍行五法
第一种心所有法叫遍行,全称为遍行心所法,可简称为遍行心所,或遍行。什么是遍行呢?在一切心行心的运行、心的运作、作用之中都有触、受、想、思、作意这五个心所心所有法,以其遍一切心行之故,故称为遍行心所。又,每一心所有法,都可于其后加上心所二字,所以我们称触为触心所,称受为受心所,余类推。
触心所──全称是触心所有法,其意义可看作是倒装语法:心王所拥有的触法。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作意心所等,其余可类推。一切心行之中,都必须有触二法以上接触、和合,方能有作用,因此一切心行中皆必须有触心所,方能成其事,故触这一心所法列于遍行心所法中。
受心所──二法接触之后,必有所受:因为有触必有受;因此在触心所之后即是受心所。又,一切心行之中若无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则一切心行便停止。又,受除了是感受之义外,其原本是领纳、消受、受用、纳受之义。要而言之,一切心行都是有其主观之目的;而此目的不外是为了执取、享有、受用某法。因此,一切心王之运作心行都一定有此受心所随行、并起。
想心所──一切心王之所行心行,都会引起触、受。再由触、受更进而于此等法中激起种种想,想是想象、描摹其相、联想,也是粗显的分别或攀缘。一切心行中一定有想心所随行、俱起。
思心所」──一切心王所行之法中,皆是由触而受,由受而起粗想,更由粗想而引起细想,这细想就叫作思,故知想是粗的心行,
思是细的心行。因此一切心王所行法中,一定有思心所随行。
作意心所──作意的意思是有意行之,或故意、起意之义,换言之,即非无意之义。作意英文为Deliberateness。因此,依唯识学来看,心之一切作为,都是有意的,不管是你心知肚明的意识层面上的故意,或为八识业习力所牵、或为七识末那我执所控制的下意识、潜意识作用,皆是属于作意之范围。因为心若不作意而行某事,某事必不得发起,更何况会成就。因此,作意也就是意愿之义──若无意愿,则必不会坚持行之,乃至成就其事。由于善解此义,故知世间一切事,必有其因果,且成事之人,必无法推诿其过,因此修行人必会因而更慎于因果抉择之间,深了自心,而慎于诸行。
又,若修行者明了此作意心所之义后,则更能理解世间一切善恶苦乐皆没有从空而降的,因此更能于诸善品,乃至菩提,发心作意,激励修行,以了因果如是故。这就是习唯识学,便更能明白自心、解了法相,因而对修行菩提产生极大帮助。
2别境五法
什么是别境?各别缘境缘特定之境所起之心所法,叫做别境。别境心所有五种:欲、胜解、念、定、慧。以下稍作解释。
欲心所──心若攀缘可乐之境、可喜 desirable之境,就会生起欲,或欲望。但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欲望并非不好的欲,而是好的欲,特别是想修行的欲望。心若缘不乐之境,便不会对所缘境生起欲望,例如,看到讨厌的东西,怎么会喜欢它、或想要得到它呢?所以,以缘可欲、可乐之境,才会生起欲心所,故称欲为别境。也就是说,心只有缘某种特别special或个别particular的境才会生起此法,若缘其它境便不会生起此法,这样所生起的法,便叫做欲别境心所,简称欲心所。
胜解心所──胜解就是殊胜的了解或殊胜的理解。心若缘决定境时,就会生起胜解。我们看佛经、研究佛理时,就会产生一些理解;然而有很多理解都不是殊胜的非胜解,甚至有些是有问题的知解。如何才能是没有问题的理解呢?行者之心必须去缘___________决定境,也就是确定没有问题之境,且必须是善境、清净境,才能发起殊胜的见解或理解。具体而言,若缘思惟、依循佛所说的究竟、确定之道理,方能生起胜解,故称胜解为别境心所。
下面三个别境心所:念、定、慧,也都是修行人于修行时所产生的心所法。兹简释如下:
念心所的性质是令心明记不忘。
定心所的性质是令心专住不散。
慧心所的性质是令心能简择、断疑。
3善十一法
什么是善心所呢?成唯识论说:唯善心具,称为善心所。也就是说,唯有心中存有善时才会生起的法,叫作善心所。若生恶心或无记心,便不会有善心所出现。善心所共有十一个: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些法相若能理解,对修行是非常有帮助的。兹略解如下:
信──信心所的产生,可对治不信,能令心清净。关于这一条,请参阅拙著大乘信位菩萨的修行,其中对信有十分详尽的阐释请参见北美开示录第一册,兹不赘述。
惭、」──惭是内惭于心;愧是愧对他人。这是指若做错了事,自己内心觉得不好意思,便叫惭;若觉不好意思面对他人,所谓无颜见江东父老或觉没脸见人,便叫做愧。惭愧心是一切修行者改过向善最根本的依据与动力。若无惭愧心,则世俗上称为不要脸或寡廉鲜耻,也就是所谓没有廉耻心;人若没有廉耻心,则百恶可为,且不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还得意扬扬呢!例如大言不惭地讲无毒不丈夫的人,便属此辈。又,电视上常可看到一些凶犯被逮捕时,仍然昂首阔步,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便是无惭、无愧的最佳例子。无惭无愧的人,很难学佛,因为这种人不知什么是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更加不会想改过向善。然而学佛中人有没有无惭无愧的呢?很令人感慨的是:有!这种人若不学佛,还少造一点业;学了佛,反造更多而更大的恶业,如犯大妄语罪,未得说得,未证说证,未悟说悟,乃至在道场中争权夺位的人,都可说是无惭无愧之人。
无贪、无瞋、无痴──这三种善心所的生起,可对治贪、瞋、痴三种烦恼心所,然而这里的无字,并非表示完全而且究竟消灭了,只是当人在心缘净法时,其善心生起时,当时心中所现的善法,可用来对治当下的贪瞋痴三毒烦恼,而令之暂息,并非永远能无贪、无瞋、无痴。譬如心知有贪烦恼生起时,便缘白骨或九想,而修不净观,令生起无贪的善心所来对治心中的贪烦恼,令心平复。又如心知有瞋烦恼或痴烦恼生起时,则缘六道四生受苦相,而修慈悲观,以生起无瞋的善心所;以及缘十二有支,而修因缘观,以生起无痴的善心所,来分别对治、降伏瞋、痴二种烦恼,令心平复、静止。以久修如是行,烦恼心渐止息,故能得奢摩他定。
精进──精进心所是用来对治懈怠的。学佛人都知,懈怠对修行人来说,是一大烦恼,因为它可令百善俱废,身心懒散、浑身没劲儿。试问:我们学佛人若懈怠,提不起劲的时候,不是很苦恼的一件事吗?当此之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着头皮,带着三四分勉强,鼓起勇气,打破业习力的操纵,去修法、作功课、念佛、持咒、坐禅、看经、诵咒等,如是一作,便不思议地,立刻有「精进」的善心所相应生起来;善心所一起,烦恼心所便立即应势灭去,于是内心便获得一片清净的法喜。
轻安──于修行中,修到火候够时,便有轻安心所生起,这轻安心所可对治身心的粗重;但这个善心所通常只有发大勇猛精进的人即所谓大修行的人,在加功用行时,特别是修禅定时,才会生起的,一般人通常是没有这种经验的。这个善心所生起时,通常只在定中,或在得定前后,或大悟时才会经验到;因为一得禅定即离于欲界、而入于色界;以入色界,故其心相转为微细,而舍去欲界粗重之心相,因此令整个身心都觉得很轻、很安适、舒畅,不复如先前在欲界时那样身与心都是重垮垮的粗重,且有种种的不舒畅。然而这轻安心所也是暂时的,它只在定中产生,若出定,就渐渐退失了──除非你能像佛菩萨那样永处那伽定,时时都在定中。
不放逸──放是放掉to let go;逸是逃逸。合起来也就是说:不抓住它,放手让它跑掉,便叫放逸。譬如放牛吃草,不好好栓住,牛就会跑掉,甚至践踏良田。修行也是一样,这身、口、意,若不好好用个法门的绳子栓住它,便很容易跑掉,到处去出乱子,践踏自他所营修的良田。因此修行必须依法、如法修行,才有个准,才不会放逸。又,不放逸这善心所也是用来对治放逸这烦恼心所的。因为放逸行 亦即放逸的行为本身对真修行人来讲,实非是一种快乐,反而觉得是一种很粗重的苦恼。易而言之,不放逸本身,对修行人而言,就是一种快乐,然而此乃唯证方知。行舍──行舍是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亦即不高、不低,不亢、不沉。行舍主要是在禅定中用来对治掉举与惛沈两种烦恼心所的。一切修行人最初有三种境界最难克服:散乱,惛,掉举。掉举是心的高亢状态,也就是太过于兴奋excited;反之,惛就是心太低沉,也就是沉闷,懒得动;心若沉到极点,就睡着了。若修行舍,即是努力舍弃惛与掉举二法,令心保持不高不低,不兴奋,也不闷,而得到平静、明晰,这种心理的平衡状态,就是行舍心所作用时的行相。至于如何修行舍呢?就是,行者若觉得心掉举太兴奋、太高昂时,便要立刻修止奢摩他来调整它,令心摄于一境,便渐能降低、止息心之激昂、高举。行者若修止太多,而产生惛沈现象时,就应立即修观毗婆奢那,以令心高扬一些、活泼lively一些。如是几经调整后,行者便渐能自己体会如何才是恰到好处;止观二者若调整到完全平衡、恰到好处时,行舍心所便得生起。行舍心所一旦生起,因为舍弃了惛、掉二随烦恼,心中便会忽觉轻松,如释重负;心中粗重既已消释,于是轻安心所也就随着生起。不害──不害心所的生起,可对治害。一切众生对其它有情所造的恶业,不外恼与害两种;恼是小的侵犯;害则是大的侵犯。害则特指伤害其它有情的性命而言,因此通常是指杀害。所以害心所对修行人来讲,是最要不得的,而且对其修行会产生很大的障难,因此必须努力修种种善法,令心生慈悲,从而生起不害心所,以对治、并灭除害心所。
4烦恼六法
这烦恼心所,又称根本烦恼。什么是烦恼呢?习禅者有一句口头禅说:学佛要学得念念分明,或一切都要明明白白。我们若将这句话应用到学唯识也是一样:我们应能明明白白地分别、了知烦与恼两者是不一样的,烦是心中有点微波动荡,恼则是心之大动荡或恼乱。简言之,烦的扰动程度比较小,恼的扰动程度比较大,而恼与害常是相关联的,大恼就成害,所以我们常把恼与害连在一起,而说成恼害。当我们说:好烦恼啊!通常只是指:外境令我好烦恼啊!而不是指:我自心内生起好多的烦恼波浪。事实上,这些烦恼都在自己心里,而非在外。所以不应说人生好烦恼啊!而应说我自己好烦恼啊!若说人生好烦烦恼恼啊!便有如诉说别人在烦我、恼我,所以才令我好烦恼;这意味着:我是无过的,都是别人的错,因为他们来烦我、恼我。
根本烦恼有六个:贪、瞋、痴、慢、疑、恶见。兹简述如下:
贪、瞋、痴──这三种烦恼是所有的烦恼中最根本的,又合称为三毒,因为它们能毒害我们的清净本心。贪烦恼是贪爱、贪取,是对所贪爱之物采取正向的心态,欲取而拥有之;瞋烦恼多是依贪而来──若贪爱而不得时,心便生瞋,或见不喜欢的东西时,便想舍之而去,故其态度是负向的。众生见外物为可欲时,便油然生起贪心,由贪而生爱;若见外物为不可欲,便油然而生起瞋心,复由瞋而生憎。故贪、瞋二法即是爱、憎二情。而爱、憎二情即是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之本。
痴是无明,于佛法中并非指不会算术、理化或英文等,而是特指不明事理,亦即不明因果所依的十二因缘之理、苦集灭道的四谛理、与空、无相、无愿等无为之理,以及真如、法界、本性、佛性、如来藏性等究竟之极理,这称为愚痴或无明。众生由于不明此等道理,故妄作众业,而枉受轮回之苦,因此这种愚痴不明、不解道理的情况,便称为无明;故无明亦即是愚痴的别名。众生以自心无明、愚痴,故妄见外物为可欲,而妄起贪念;妄见外物为不可欲而妄起瞋念。故知贪瞋二毒之源系来自于愚痴、无明。简言之,众生以愚痴无明覆心,故妄起贪瞋二念,因而三毒心具足,故受轮转。
慢──慢是傲慢、我慢之意。由于自以为很高明、高尚,而轻忽怠慢于人,瞧不起他人,故称轻慢。因这种轻忽他人之心与态度,是根据我相而来,故又称为我慢。又,因为这种人心中骄傲,故亦称为憍慢憍与骄字同。慢共有七种:
1.慢──于劣计胜:对于真正不如自己的人,遍计执着自己样样比他优胜,而生傲慢。
2.过慢──于胜计等:对于胜过我的人,起虚妄计执,而认为自己与他平等──我不输他;他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是之慢心,称为过慢。
3.慢过慢──于胜计胜:对于胜过我的人,却虚妄计着,反而认为自己胜过他,如是之慢心,称为慢过慢。
4.我慢──恃所执我:依于所计执的我相,而令心高举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而凌慢他人。
5.增上慢──计己多德,于增上功德法而起慢心:虚妄计执自己具有众多功德认为自己很有修行、或修行很高、或已修了很多的功德,而起慢心。在大乘经典中,增上慢常是特指未证说证、未得说得而生傲慢之人;尤其是指声闻乘人未证究竟涅槃,而自以为已证,而生慢心,称为增上慢。一般而言,则增上慢是指稍微有点修行,或学一些佛法,便自以为高,目空一切,凌慢他人,这种人即是增上慢人。佛能度一切人,但增上慢人连佛都度不了──例如法华会上,五千退席即是其明证。末法时期这种人很多。
6.卑慢──又称卑劣慢。以卑劣自夸,或计己少分劣他:自己实在很差卑劣,却反而以自己的卑劣为傲;或者自己实在远不如他人,却不肯承认,而认为自己只差他一点点因此而言:他也没什么了不起,而生慢心。如是居卑而慢之人,称为卑慢。这种人,末法时期,所在多有。
7.邪慢──成就恶行,恃恶而慢:做恶事、坏事,却自以为了不起。或心有邪见,却以那些邪见而自傲、自高,甚而不敬三宝、不礼塔庙、不诵经典,皆是邪慢之类。末法时期,凡夫、外道中,这种人特别多;乃至佛法中,不善学般若,而堕断灭空,自以为不着相之人,亦多此辈。
所有的慢都是大烦恼,因为它是依于我、我所而有。而修行人欲断烦恼,首在去我执、我见,我即是我执的根本,而我执即由我见而来。慢心重的人,则必然我执、我见很重,没有慈悲心,心多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不但烦恼无法断,连修行也没什么帮助,反而有害:因为慢心重的人,一切修行只会更增加他的慢心,而更轻慢于人,乃至目空一切。因此傲慢的人,学法无益,不堪修行不学还好,越学越糟;故应先调伏之,除其慢心,而后方能受学;否则他不但轻人,亦且轻法。而经中说,轻法慢教者,三涂中人也。因此慢心是很大的障道因缘。是故往昔法达初参六祖大师时,乃至二祖慧可大师初见达摩祖师时,六祖与初祖都是以大慈悲方便之力,除其微细慢心,令成清净法器,方堪受无上法。您看,连祖师都要这样调伏微细慢心,更何况你我粗重之慢心怎能不调,而能成为法器,堪受如来净法?
5、疑──疑心所的作用是令心犹豫、不决定。因为心犹疑不能决定,所以摇摆不定。心若于法起疑,下一步就会变成不信,再由于不信,便更加起谤;这是从消极方面来看疑心所的作用。再从积极方面而言,于法若起疑心,便不能信受、决定;不能信受,便无法起修。因此疑这一心所法在修行人来说,真是一大烦恼,也是修道上的一大障碍。因此,佛在经中都教我们要除疑,要永断疑网。而修行人参访善知识的主要目的之一,也多是为了决疑。故楞严经中说十方菩萨」同来佛所咨决心疑。菩萨尚且要求佛决疑,何况我们凡夫之人。
心为何会有疑烦恼呢?若于心未通,于法未达时,多少都会有疑心所起,故修行须到尘沙惑尽时,方得永断疑网,菩提心才得达于坚定、清明,不动不摇。
6、恶见」──所谓恶见就是指邪见,因为一切邪见都会令众生造恶,却将其行为合理化,故邪见是诸恶法中最恶的,因此于修行中,必须首先断除之。邪见大略分为两种:?断见,?常见。
?断见──就是断灭之见,以执世间并无因果,而计执因果断灭,故称断见。详言之即:断见者计执世人今生一切善恶之因,皆于其死后断灭,不会有果报,也就是世俗所谓的一了百了;这就成了不信三世因果之人。由此断灭恶见,令众生更堕于无明愚痴,更加堂而皇之地妄造恶业,以多造恶而心不惭、不悔之故,死后所受果报,无量无边。因此一切恶见中,以断灭见为最巨。断见又称为无见,以执无因果或拨无因果故。拨,拨弄,挑拨令起、发扬、提倡之意。
?常见──即是执一切法皆常住而不变、不动。由此邪见故,而说修行无用。因为既然一切都永远不会改变,若今世为人,来世还是作人;今生为狗,来世还是狗;今生贫贱或富贵,来世还是一样贫贱或富贵,都不会有任何改变,注定永远如是,因此修行变成毫无益处,因为凡事皆已注定、且恒常如是、永无改变。故知常见之害人匪浅,以其令众生不能发心修行,不能增长善根、福德,反而令人怠惰、因循,随顺业习,自暴自弃、愈趋愈下,而不得解脱;故此恶见实亦是谋害众生之善根慧命之最大者。
由此断、常二见,更衍生了非断非常、亦断亦常二句,而此二句与断、常即合称为四句也就是四种恶见;复次,更由此四句而演变成六十二见,乃至一百零八见。然而种种恶见,皆是以断常二见为核心、为根本。简言之,这些恶见都是破坏众生修行、障人菩提正智的祸首。故应疾速了知,疾速拔除。
以上讲六根本烦恼。接着讲二十随烦恼。
5随烦恼二十法
什么是随烦恼呢?随是跟随、随从或并起的意思。当根本烦恼一生起时,常有一些其它烦恼随之而生起,故称这些随之而起的烦恼为随烦恼。又,随烦恼亦称为枝末烦恼,因为是从六大根本烦恼所生出的,故称为枝末。何以称其为烦恼?因为它会遮盖本心本性,搅乱心智之清明,有如乌云遮日一般,令心暗钝无光,这就是烦恼的作用。只有去除这些烦恼之乌云,本心本性的智慧光明才能如皓月当空般显现出来。二十种随烦恼是: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我现在先依据它们与根本烦恼的关系,而条列于下:
(a)忿、恨、恼、害──这四个随烦恼是由根本烦恼中的瞋烦恼而生;亦即是瞋烦恼的随惑。
(b)嫉、悭──此二随烦恼为由贪烦恼而起;是为贪烦恼之随惑。
(c)覆、谄、诳、憍、无惭、无愧──此六随烦恼是从痴与慢烦恼而生,故是痴与慢之随惑。
(d)惛沈、掉举、懈怠、放逸、失念、散乱──此六随惑为由痴烦恼而起,是为痴之随惑。。
(e)不信──此随惑是由疑烦恼而生,是为疑之随惑。
(f)不正知──此随惑为由恶见根本烦恼而生,是为恶见之随惑。
兹再将(a)项部分简释如下:
忿、恨、恼、害这四法都是根本烦恼中的瞋烦恼之随烦恼,亦即,这四法皆是伴随着瞋烦恼而生的即,以瞋为根本所生之枝末烦恼。
忿──忿是大怒,乃至破口大骂,称为忿。这在修行人的行为中,是最要不得的,因为这种烦恼很粗,而且在行为上是一种失态,会令人瞧不起修行人,乃至怀疑、毁谤佛法及佛法行人,因此学佛人第一最忌起此忿烦恼,而令自心大动,随而破坏威仪、破坏佛弟子形象,乃至即使是剎那顷的忿怒,亦足以烧毁一切内外功德,化为乌有,令自他退失信心、退没道心。是故为佛弟子应善摄自心及身口。既身为佛弟子,在行为上最重要的即是:莫失态、莫失风度──当知,世间人尚且要有风度,更何况是学佛修道之人,而可没有高洁的风度?
附及,讲风度,对修行人来讲,已经是很起码的要求及自我要求了!──然而,当今末法之世,魔强法弱,佛弟子皆福德短浅,易为魔所动、所坏,故举心动念皆极易犯下大错,自坏坏他,而不自知。有心人,戒之慎之。
恨──恨是将瞋心埋藏在心里,不露出来,故恨即是暗瞋于人。恨与忿正好相反:忿是打热战,恨是打冷战,怀恨于心,久久不释。
恼──跟忿或恨来对比,恼是属于较小的瞋相或心动之相,此恼心所令人心中感觉中度的动荡。
害──害比恼要更严重一些。恼只是令人恼怒、不安,而害则是更进一步要加害到他的身体或性命,其严格的意义即是杀害。所以在瞋烦恼所衍生的随烦恼中,害是最强、最要不得的,因为害即是促发杀业之正因。
又,忿、恨与恼、害相比较,忿、恨大多是对他人的言行所起的一种反应,亦即多半是被动的表现;而恼、害则是主动地以言行去侵犯他人。所以恼害他人,比对他人起忿恨心是更要不得的。菩萨修行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恼他人,或不恼害众生,这虽然已经很难、很不容易了,但要知这只是修行慈心的消极方面而已。菩萨修行慈心,则更要积极地作到慈心普覆,要爱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大般涅槃经,菩萨由于在因位中即如是发起慈心,因此在果位中才可能度一切众生苦难,救护一切众生。如果连不恼他人、或不恼害众生都作不到的话,还说什么度众生呢?因此菩萨修行,首在修行慈忍,断一切杀害之业,因为唯有断杀业才能真正作到不害众生。然而不害有两个意义:
?不害众生的身命
?不害众生的慧命
菩萨不但不害众生的身命,而且还要不害众生的法身慧命。如何才能不害众生的慧命?首先须不误导他人,须与人以正知见;其次即不妨碍他人修行,不阻人修行,不恼乱人修行,这样他的慧命的生长才不会受到侵害。又,众生以愚痴无明故,常恼害他人而不自知。例如有某甲因为某乙说了一句什么话,而暴跳如雷;某乙却深深不以为然,抗言道:我那样说,也没什么,你就气得那个样子了!如此就犯了几个过错:
?恼人而不自知
?恼人而不自省
?恼人而不悔
?恼人而不认过
再者,不管你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恼害他人即是过错。若有意恼人,则是恶心;若是无意而恼人,则可能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无明愚痴,?心中虽实无意伤人,但由于业习力的驱使,而不由自主造如是业。
6不定四法
什么是不定心所呢?所谓不定是指这些心所法其性不定。一切有为法有三种性:善性、恶性、无记性。前面所说的善心所是属于善性的即决定是善法;烦恼与随烦恼是属于恶性的即决定是恶法;然而悔、睡、寻、伺这四个心所,则不一定是善,亦不一定是恶的,也不一定是无记的,全要看它们作用时的情形而定,故称此四法为不定心所。
悔心所──悔心所可以是善的,可以是恶的,也可以是无记的,其性没有一定。如造恶之后生起悔心,这是好的悔;反之,造善而反悔则是坏的悔。譬如你捐了美金一百元给慈善机构,过了几天便懊悔起来:
为什么要捐那么多呢!其实捐二十块钱就够了。像这样行善而悔,就是不好的悔。还有一种悔是无记的,因为不能称它是善,也不能称它为恶,它是中性的neutral,也可说是愚痴的,这就是糊里胡涂地懊悔,但它也不会起什么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故称为无记悔。
睡心所──睡也是一样,其性可善、可恶、可无记。累的时候稍事闭目养神休息一下,以恢复精神体力再工作,这样的睡眠就是善的。一天到晚睡得太多oversleep就是恶的,譬如每天闹钟都是订在六点起床,最后总是七点才起床,这种贪睡就是恶的。
寻心所──什么叫做「寻」呢?寻是寻求之意,也就是心往外寻求;因为往外驰逐是心的大动之相,唯识学中称之为寻。
伺心所──什么是伺呢?伺就是窥伺,也就是等待、伺察之意。寻求是往外去,心向外驰动,故是心的粗动之相。伺是心的细动之相,此时心虽然不再往外奔驰,但它还是在那儿守候着、等待着,有所期盼,好像在期待什么事情发生something to happen似的,这就是伺。譬如念佛、持咒或打坐时,心尚未全静下来,还有一些波动,那便是伺心所的作用所致。又,入初禅时,又称有寻有伺地;二禅称为无寻唯伺地,三禅称为无寻无伺地。
三、第三位──色法
色法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声、香、味、触「五尘」,再加上「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五根、五尘这十种色法比较显而易知,故此处不再多事阐发。「法处所摄色」为「意根」︵或意处︶所缘之色,又称为「法尘」。法尘共有五种:
一、极略色──有质碍的极微。
二、极迥色──没有质碍的极微,如明、暗等。
三、受所引色──亦即无表色。我们在受戒时所得的戒体就是一种无表色,无表色是无对没有质碍的,它虽然是无对且不可见,但却是一种色法,且具有防非止过之功能。
四、定自在所生色──譬如在禅定中,由于修净土观行成就,而见到之净土境界,即为「定自在所生色。因为外在并没有尘与之相对,完全是自己意识心识中生起的,故属于法处所摄色法尘之一。
五、遍计所起色──譬如空华、龟毛、兔角等,现前并没有实象,但是由于自心妄想,就会生出这些景象或意念来,这是由于心中遍计一切法所生起之色,故亦属于法处所摄色」的一种。
由于以上最后三项三、四、五是有关持戒、修定、及妄想,因此令我们了解到:行者若对于法尘法处所摄色有深入的理解,于修行佛道有甚大之帮助。
四、第四位──心不相应行法
先说什么叫相应行法?相应是指这些法与心王同时起、依同根、缘同境,这叫相应行。反之,不相应行法便是指不会跟心王同时起来的那些法。简单一句话就是说:这些法不会correspond to应你的心识,也就是说,它们不为你的意识所节制uncontrollable。前面所说的心所有法,我们经过修行都可以稍微加以改变或节制之,但是这些不相应行法都不能如是。例如:生、老、住、死,你再怎么修行也都没办法随意改变它们,除非你已经证了圣果,才能有限度地改变自己生、死的时间或方式。这种心不相应行法共有二十四种: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关于这些法相的意义,一来由于意义很深,二来由于时间所限,在此不逐项阐释,敬请参阅拙著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P.97~ P.121。
五、第五位──无为法
问:什么叫做为呢?
答:为就是作为、造作的意思。
问:什么是造作呢?
答:生死、来去、生灭都叫做造作;前面所讲的四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皆属于造作之法,因此都是有为法,只有这第五位的法,非属造作,故独称为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当修行达到究竟时,便能亲见真理的实相,毫无生灭、苦难、生死轮转的造作,达到所谓湛然常寂之境,佛称这种境界为无为。无为法共有六种:
一、虚空无为──因虚空无有造作,无有生灭,故虚空之性是一种无为。这是用来比喻真性无有造作犹如虚空,这是器世间法无情界中的无为之相。以下是有情世间的无为之相。
二、择灭无为──以智慧简择烦恼而灭之,令不再生起,所达到的无为之境,称为择灭无为。换言之,即是以佛慧断烦恼后,所证到的无为之境。这是三乘圣人所证之无为。
三、非择灭无为──这种无为是不由智慧简择而得,而是由于阙缘缘不具足而不生;然此缘阙可以是自然如是,也可以是由于修行之道力,而令某法生起之缘不得具足,因而造成缘阙。以其并非直接简择善法而去灭除恶法所达到的无为,故称此为非择灭无为。换言之,即应用佛法中因缘和合而生法的道理,有意地去压制、避免,或顺应情势,令它自然而然地众缘不能具足,因而造成缘阙,如此所导致的无为,称为非择灭无为。例如修阿兰若行,或远离行,不近烦恼缘,而令烦恼不生起,即是属于非择灭之行。
四、不动无为──这是第四禅所证之境界,因为第四禅是舍念清净地,不为喜乐之所动,故称不动无为,此是凡夫的无为之境,并非究竟。
五、想受灭无为──这也就是第九次第定亦称灭尽定所证之无为;这是二乘所证的无为,亦非是最究竟之无为。
六、真如无为──是诸佛及大菩萨依于真如所证的究竟之无为境界,故为究竟之无为。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