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文集:善导的净土思想(刘康乐)
净土宗文集:善导的净土思想(刘康乐)
内容提要:作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二祖和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善导继承发扬了昙鸾、道绰的净土学说与行仪,成为净土宗的集大成者。善导完善了净土宗的教派形态和教理学说,使净土宗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一个重要流派,并风行天下。善导的净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世佛教的发展,并渗透到中国佛教的其他宗派之中。善导的净土思想,反映了隋唐佛教宗派错综复杂的教理关系,揭示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民间化、世俗化趋势。
关键词:净土宗善导净土思想教判理论
作者简介:刘康乐,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2007级博士生。
善导继承发扬了昙鸾、道绰的净土学说与宗教行仪,大力弘扬净土,是净土宗的集大成者,也是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二祖。〔1〕善导大师完善了净土宗的教派形态和教理学说,使净土宗成为中国佛教宗派的一个重要流派,并风行天下。善导的净土思想和教判理论,对于研究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隋唐佛教的鼎盛
善导所在的隋唐时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期间佛教理论大放异彩。经过两晋南北朝的长期论争融合,陈隋之间,百家争鸣,师说纷起,佛教在中华大地生根自立。其译经之广,阐解之深,前所未有,佛学理论日臻完备。汉地僧人对佛教经典的不同阐释和本土各自理论的形成,标志佛教中国化的时代终于到来。自民间到宫廷,佛教学说广为传播,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各家师说学派。包括三论师、楞伽师、成实师、俱舍师、律师、地论师、摄论师、涅师等多种师说。这些派别成为隋唐佛教宗派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佛教的八大主要宗派均形成于此时。隋文帝杨坚因曾为僧尼智仙所养,故建国后大扬佛教,文帝颁下“佛教治国策"、“佛教兴隆策"、“天下佛寺复兴诏"等。“天下之人,从风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2〕又诏建大兴善寺,广度天下僧尼,置译场,敕修佛经目录。隋文帝开皇十七年,于京立五众主及二十五众主,大力弘扬佛法,以融会南北各家异说。
唐朝虽尊老子为先祖,立道教为国教,于佛教及其他诸教亦十分重视。高祖及太宗,虽不十分信仰佛教,但对佛教并不排斥,其间虽有臣下反佛言论,也没有为帝王所许可,只是召集佛道辩论,以定优劣次序,盛唐宗教政策之宽容由此可见。贞观十九年(645),一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归来,受到太宗的隆重礼遇,为之立慈恩寺译场,共译经七十六部一千三百四十七卷。〔3〕玄奘开唯识、因明、俱舍之学,为一代宗主,门人弟子众多,义学光被,东传日本、新罗各国。此后唐各帝王如高宗、中宗、睿宗对佛教都以礼加之,优待僧尼。中宗、宪宗、懿宗多次迎佛骨入宫供养,支持翻经,可能是佛教翻经最多的时代。至武后称帝,为排挤李唐势力,压制道教,抬高佛教之地位。女皇为在佛教中寻找篡位与女主之根据,颁布《大云经》、《宝雨经》等,佛教势力一时为之鼎盛。禅宗北主神秀、三论吉藏、华严法藏均曾被召至京城,为使说法。僧人或封爵赐紫,或入朝议政,佛教之重已在道教之上,非昔时可比。开元时,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以密教经典传之中土,形成后世之唐密(式微)、台密(融合天台)、东密(东传日本)。唐朝佛教已有四大胜地:终南山、五台山、凤翔法门寺、泗州普光王寺,高僧辈出,天下遍佛。晚至武宗会昌法难,佛教日盛,朝野佞佛,奢侈糜费。僧尼或倨傲不戒,或占有大量财产,或有藏匿犯罪,一些士大夫不断上书呈递沙汰僧尼的谏疏。会昌五年(845)的毁法,佛教受到极大的打击,日趋衰落。
纵观隋唐两代的佛教,不管是在译经、义理、势力,还是在佛教建筑、出家僧尼数量上,都达到高峰。佛教从依附和格义的地位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中国化的宗派,融合儒道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了宋明理学和心性理论,使隋唐佛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盛唐的开放、强大和自信,其包容的文化接受心理,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促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善导就生活在佛教昌盛的隋唐之时,与道宣、法藏、玄奘等高僧处于同一时代,他发展了前代自慧远以来的净土思想,开创了中国净土宗派。
考察隋唐弥陀净土思想兴盛之原因,不外以下几点:其一,现实婆娑世界的污秽,导致人们对美好世界之向往。早在印度小乘佛教时期,已经有弥勒净土、药师佛净土、文殊菩萨净土、阿瘪佛等多种净土思想流传,但以弥陀净土往生最为容易,国土最为庄严美好,称为西方极乐世界;其二,弥陀净土思想产生乃是佛教自身发展的趋势。佛教的发展历史是沿着小乘——大乘空宗——大乘有宗——密教的发展次序,净土思想是有宗阶段的宗派,这时的佛教义理达到鼎盛而转衰,已不是以教理取胜,而是以信仰、社会法事的活动为主;其三,弥陀净土法门简单易行,不论贵贱善恶,都能往生解脱;其四,对死亡的恐惧和求生的本能。此时净土经典“三经一论"〔4〕也已经翻译过来,因此当时净土法门已经十分盛行了。
二、善导的生平概述
善导或作善道,〔5〕俗姓朱,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卒于唐永隆二年(681),据净土宗的经典《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载,善导为泗州(今安徽泗县)人。〔6〕曾住终南山悟真寺,因号终南大师,又长于长安光明寺说法,念佛时口吐光明,世称光明大师。晚年念佛发愿,“乃登所居寺前柳树,西向愿曰:愿佛威神,骤以接我……愿毕于其树上投身自绝。"善导勤于净土佛法,修持一生不辍,世传弥陀化身。
善导一生弘扬净土,著书立说,修行不怠,其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拜师求法的青年时代
善导出生于穷苦农民家庭,无以自养。幼年出家,师从密州(治在今山东诸城)的明胜法师,苦心钻研《法华经》、《维摩诘经》等大乘经典。明胜法师是三论宗的学匠,与开创三论宗的吉藏同为法朗的高徒。〔8〕自少年时代,善导就对弥陀信仰颇有兴趣。曾经看见“西变相图",感叹说:“何当托质莲台,栖神净土。"20岁受具足戒之后,偶然看见《观无量寿经》,悲喜交叹:“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9〕从此坚定了净土信念,与妙开律师共同研习观经法门。
东晋慧远曾结莲社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善导非常敬慕,曾去庐山追寻大师遗范。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净土法门,善导“周游寰寓,求访道津"。贞观十五年(641),29岁的善导“行至西河遇道绰部",〔10〕听说道绰在西河(今山西介休市)弘扬净土教法,是年隆冬便赶往玄中寺拜访。道绰(562-645)受北魏昙鸾(476-542)净土学说的影响,禅净兼修,玄中寺就是当年昙鸾弘扬净土的道场。道绰当时已经八十高龄,但为善导的虔诚厚道和求道信心所感,料定其必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遂收为徒弟,即向他传授了《观无量寿经》的真诀和“净土十三观"。善导问:“念佛实得往生否?"道绰答:“各辩一莲花,行道七日,不萎者即得往生。"〔11〕从此,善导师事道绰,潜心修学方等忏法、净土九品道场等,“惟行念佛弥陀净业",笃勤精苦,直至道绰入寂。
(二)建宗立派的中年时代
贞观十九年(645)道绰去世。是年正月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归来,长安佛事隆重,迎者数万。安葬完师父之后,33岁的善导辞别玄中寺“即入京师广行此化"。京城长安是当时的佛学中心,大德云集,善导去京城弘扬净土教义,也是为了融会各家各派学说,大兴净土法门。善导到达长安后,住在终南山的悟真寺,与道宣律师所住的丰德寺同在一山,因此道宣著《续高僧传》中称其为“山僧"。悟真寺是隋朝开皇年间净业法师所创建,后来保恭、慧超、法成等法师相继驻锡,他们都修持净土法门。善导后移居长安城,常在光明、慈恩等寺说法,还曾到襄阳等地传教,晚年曾驻锡长安实际寺。
善导在长安大力弘扬净土,“击发四部弟子,无间贵贱",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屠夫负贩,皆为善导净土教义所吸引,“彼屠沽辈,亦击悟焉",〔12〕纷纷皈依门下。其弟子众多,有的曾诵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有的能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出众者三人:怀感、怀恽、净业,怀感著有《释净土群疑论》。善导的门徒满京华,其后山西、河洛乃至襄阳都有善导的弟子传播净土教义,以善导为核心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学说意义上的净土宗派。
是时,善导一边弘扬净土教义,广收门徒,一边着手写作关于净土教义和仪轨的论疏。当时在京城的吉藏、智等都有一套净土往生理论,但他们的往生九品说等与善导有差异;三阶教也宣传末世之法,但与净土宗不同。善道不赞同他们的理论,于是作《观无量寿经义疏》等著作阐发自己的净土学说,同时还作有《发愿文》、《劝化偈》、《往生礼赞偈》等浅显易懂的劝教文字,宣传净土教义。
(三)修持说法的晚年时代
善导一生持戒极严,可谓高僧之典范,平生常乐乞食,不受供养,衣食朴素。及有供养,“好食送厨,粗恶自奉"。寡言独行,勤于修行,待人仁慈宽厚,遇沙弥也不受礼。善导言传身教,为后人树立了修行持戒的榜样。传说善导在光明寺说法时,念佛一句口中便有一道光明,念佛千百句乃有千百道光明从口中出,可见他的功业之深。善导多才多艺,画净土变相壁画三百多幅,写弥陀经数十万,广修庙宇、砖塔。又擅长佛教造像,唐高宗时,奉旨监造洛阳龙门大卢舍那佛像,至上元二年(675)完工。
高宗永隆二年(681)三月十四日,善导染疾不愈,与世长辞,享年69岁。或言善导于光明寺前柳树,西向发愿,投身自绝,往生西方阿弥陀净土。〔13〕其弟子怀恽等于长安城南神禾原,为善导大师造塔立寺,即今崇灵塔与香积寺。
善导遗著存世共有五部九帖:《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偈》一卷;《般若三昧行道行生赞》一卷;《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一卷。另外宋代宗晓的《乐邦文类》载有善导《临终正念诀》;宋代王日休的《龙舒增光净土文集》载有《善导和尚临终往生正念文》,两者内容大致相同。近年来由净土门人整理的《善导大师全集》已在台湾出版。
三、 善导的净土思想
作为净土宗的实际开创者和净土教义的集大成者,善导的净土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留下的“五部九帖"之中,在这些著述中,善导阐发了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和净土法门的行事仪式。其中以四卷《观无量寿佛经疏》(又称“观经四帖疏"),最为集中体现了善导的净土思想。
(一)净土思想
1、三辈九品是凡非圣
《无量寿经》论及可往生净土者“凡有三辈",即上中下三辈,《观无量寿经》则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因此净土教义将此归结为三辈九品说。关于三辈九品是圣人还是凡人,在净土理论上有许多论争。隋慧远认为:上辈三品是大乘圣人生位,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以来菩萨,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以来菩萨,上下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以来菩萨;中辈三品是小乘圣人,中上是三果人,中中者是内凡,中下者是世善凡夫;下辈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无道位之人,不得往生。〔14〕隋慧远的九品分法标准太高,实际上把许多一般凡夫信众都排除在往生者之外,最下下品也要修习大乘佛法,对于中下层的没有文化的大众来说,往生可望而不可及,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而已,根本无缘接近。
天台智引《华严经》说:“就三品中更为九: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15〕解行菩萨是指“道种性"十回向位,十信是指菩萨修行最初的十位。至于悠悠凡夫,可能指一般学习佛法的人。往生后上品生为“道种",中品为“性种",下品为“习种"。 三论宗吉藏大师认为上品修大乘,中品修小乘,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所以得以往生。〔16〕虽然在下品包含了不修善者,即非大小乘的圣人,凡夫俗子往往被拒之门外,把弥陀净土等同于弥勒净土,认为是专为圣人而设,这与《观无量寿经》的主旨也是相悖的。因此,当时的净土信仰未成气候。
善导继承发展了昙鸾、道绰的净土学说,提倡弥陀净土是为凡夫而设,往生者为凡非圣,且“五逆谤法"、“女人及根缺二乘种"均能得生。向普通佛教民众,乃至佛教之外的人们敞开了净土信仰的大门,给处于贫困、苦难、无望和痛苦中没有知识的下层民众带来了一线光明和希望,极大地促进了净土学说的传扬。
针对隋慧远、智的说法,善导引用批驳了这种三品非凡为圣的理论。善导指出,初地以上菩萨,已经人法两空,福智双修,经二大阿僧癨劫,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身居报土常闻报佛说法,悲化十方须臾遍满,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根本不需要求往生净土;性种以上菩萨,“名为不退,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经一大阿僧癨劫,福智双修,也不需要求往生净土;至于中上小乘圣人,已经证得阿那含果,远离果报,四趣不生,与佛同解脱,也不需往生净土。“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需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弥陀净土是佛发大慈悲,为救度落入苦海之凡人而设,已经远离苦海的圣人,何须救度?
善导引用《观无量寿经》认为,有三种人可以往生上品上生:“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这三种人,都是一般大乘始学凡夫,只要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如弹指顷即生彼国。"再说往生上品中生者,也不是大乘圣人,不必持诵大乘,唯善解义趣,未论其行。凡夫只要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佛法,以此善根回愿,就可以往生。至于上品下生者,也要求相信因果,不谤大乘,只要发无上道心——菩提心,“唯此一句以为正业,更无余善,回斯一行,求愿往生。"也是指大乘的众生,不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
针对中辈三品,善导认为,中上指“持小乘戒凡夫,何小圣也",中中者指“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即可往生,非小乘的内凡。如果以小乘圣往生也可以,但依照佛说应为凡夫;至于中下者,不需修持佛法,“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只要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回心就可以往生,也不是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说到下辈三品,隋慧远等只说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降者。"善导以为不然,认为这三品人没有佛法和世俗两种善根,但不作五逆谤法,其余诸恶皆作,无有惭愧。下上者犯十恶轻罪;下中者起初奉行佛法,后又毁法偷盗僧物,但破戒罪;下下者,五逆十恶,无恶不作。他们到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佛一声,即得往生。但这样的恶人到处都是,如果遇善缘即得往生,如果不遇善缘,定堕入三涂恶道,永远不能解脱。所谓三辈九品,所指都是佛去世后的五浊凡夫,只是因为遇善缘不同,才有九品的差别。净土法门是凡夫的解脱途径,不是为圣人而立的。
2、五逆谤法、女人及根缺二乘种得生
净土经典和前人论疏,都强调“五逆谤法不生"(一阐提),“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隋慧远明确指出:二乘种不生,女人及根缺不生。造五逆者,世王等上人得生,下人不得生,〔17〕实际上堵死了这部分人的往生之路。吉藏也说:“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阐提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终不信,故不得往生;又谤法亦尔,如小乘人闻说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18〕
善导反对这种说法,而倡言五逆谤法、女人及根缺二乘种均得生。这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学说,让更多的人得以接触净土法门,特别是给信佛女性和根缺之人以鼓舞和希望,坚定了他们的修行信念。善导重新阐释佛经,大胆发挥指出,佛经和世亲菩萨之所以说声闻、缘觉二乘种不生,是往生之时,观音为说大乘佛法,二乘者发大乘心,不发小乘心,因此说二乘不生,其实是二乘心不生。又弥陀净土没有女人及根缺,往生之后女人转为男身,根缺之人转为健康之人,因此说女人及根缺不生,经说韦提的五百侍女就往生了。又说五逆谤法,善导解释说,之所以说不得往生是因为造业太深,应入阿鼻地狱,但“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还是可以往生的,只不过有区别罢了。他们往生后,“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他们居住在称为“边城"净土边缘地带,叫“带业往生"。
3、 弥陀净土是报非化
关于弥陀净土是报土还是化土,历来争论亦很激烈。隋慧远认为阿弥陀佛并非寿命无量,是报身佛,所以弥陀净土是应土。天台智和吉藏也认为弥陀净土是应土,凡圣同居。自昙鸾、道绰一系一直坚持弥陀净土为报土。迦才在《净土论》中指出弥陀净土是法身净土、报身净土和化身净土的统一,窥基也认为弥陀净土有报有化,实际上折衷了这两种观点。直到善导,才确定了弥陀净土是报非化。
善导批判了种种“是化非报说",肯定了阿弥陀佛是报身佛,弥陀净土是报土。善导引用《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引用《无量寿经》说: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阿弥陀佛成佛之前为法藏比丘,四十八发愿,如一一实现方才成佛。誓愿既成,阿弥陀佛于清静佛刹,现时得道成佛,故为报身佛。相应地,阿弥陀佛所建的净土故为报土。
善导以答疑形式论证弥陀净土是报土:“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时?"善导解释说,入不入涅是诸佛的境界,并且引用佛教经典加以说明:“诸法平等,非声闻所作,乃至性空即是涅。……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后入涅,其义无妨,诸有智者应知。"又问:既然弥陀净土是报土,那些垢障凡夫乃至带罪之人如何能够往生?善导说:“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众生无明,凭自力确实难以解脱,无奈佛的愿力太强大,所以众生能够以有相得以往生。
4、 修行定散二善要门
所谓定散二善是指净土修行的功德,是众生往生净土的要门。善导认为,“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善导把十六观的前十三观的观想三昧内容称为定善,把后三观佛所说内容称为散善。“十三观以为定善,即是韦提希请如来已答;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自说"。善导把定善具体指作净土十三观,即: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像观、真身观、观音观、势至观、普观、杂想观。十三观称为“指方立相",简单地说就是在内心观想弥陀净土的依正二报事相,想象佛土的庄严美好,就能够期得往生。这是为专门修习弥陀净土法门的出家人所开的善门,如证得观佛三昧,就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定善法门简单易行,许多学识较少,领悟能力较差的下等僧人多选择净土法门,其他诸宗如华严、天台、禅宗也逐步融合了净土法门,净土学说风行天下。
定善既有无量功德,为什么还要讲散善呢?善导说,“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一般散动根机的人,无法修持定善十三观,但又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因此佛为方便说散善三观。散善三观是上辈观、中辈观、下辈观,具体又分为三福九品。所谓三福:一者孝养父母;二者受持三归;三者发菩提心。即是世善、戒善和行善。修三福之一即得往生。善导之所以把孝养父母定为散善,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如要取得发展和巩固,必须同中国传统的忠孝思想相结合。所以佛教大扬孝顺父母,并且声称以孝可以往生弥陀净土,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和欢迎。
九品,是指三辈九品往生者所应修的善业,按层次分为九品,与三福相应,先说上辈观三品。上品上生人,即修学大乘的上善凡夫,应发三心:(1)发至诚心,远离非善,修真实业,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2)发深心,即是深信不疑心。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无缘出离三界;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深信释迦佛所说三福九品、定散二善。总之佛说一切皆深信不疑;(3)发回向发愿心,回向之意有二,一为迷途回向,皈依佛土;一为往生之后,心生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另外如修行以下三种善业,也可以往生:慈心不杀;读诵大乘;修行六念,所谓念佛法僧,念戒舍天等。上品中生人,是修习大乘次善凡夫,所修善业为:(1)受法不定。或得读诵,或不得读诵;(2)善解大乘空义;(3)深信世、出世苦乐二种因果;(4)以上各善业标指所归,即回向发愿,上品下生人,即是大乘下善凡夫,应修以下善业:(1)所信因果不定,或者信,或者不信,信心不深;(2)虽然信心不足,但是不谤佛法,也是善业;(3)以上诸善似亦无功德,但唯发一念厌苦,即发菩提心也可以往生。
次说中辈观三品,中品上生人,是具有小乘根性的上善凡夫,所修各善似为戒善:(1)简机堪与不堪,即是否具备根性;(2)受持小乘斋戒等;(3)虽犯小戒,但没有犯五逆大罪;(4)虽持小戒等,对所犯其他罪孽有悔过心,并不重犯;中品中生人,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似乎也是三福之戒善:(1)受持八戒斋;(2)受持沙弥戒;(3)受持具足戒;中品下生人,即是世善上福凡夫,此品人所修皆为世善:(1)具有根性;(2)孝养父母,奉顺六亲;(3)性调柔善,有慈悯之心;(4)虽不曾见闻佛法,但孝养父母,也可以得以往生净土。
最后说下辈观,下品上生人,是造十恶的轻罪凡夫,这种人要往生西方依据有:(1)本性造恶。(2)造作众恶轻罪。(3)虽作众罪,但不谤大乘。(3)造恶之人非智者。(4)这些愚人虽造众罪,但不生愧心。这些有罪凡夫,本该归入恶道,但只要临终时,有善知识为说大乘佛法,有悔悟之心,称佛名号,即除去罪业,得以往生;下品中生人,是破戒次罪凡夫,这些人犯有诸多戒罪,又偷盗僧物,听闻邪说,没有愧疚之心,人人憎恶,本该下地狱,只要临终时善知识为说大乘佛法,称名念佛,也可以往生;下品下生人,是造五逆等重罪凡夫,《无量寿经》说这类人不能往生,该堕入阿鼻地狱。善导认为这种人也可以“带业"往生,但往生后有三种障:一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不得听闻正法;三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
善导的三福九品之说扩大了往生人品的范围,也扩大了净土信仰的范围。
5、 二行二业的修炼方法
善导把净土修行的方法归为“二行二业"。二行者,“一者正行,二者杂行。"正行就是专依照往生经典修行的方式:一心专念“净土三经";一心观想净土佛国的依正二报庄严;一心礼拜阿弥陀佛;一心口称阿弥陀佛,一心赞叹阿弥陀佛。总之,专心于身、口、意三业,勤修不怠。在正行之中,又分为二业:即正定之业和助业。所谓正定业,就是“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这种业就是口业,是为善业,能够消除罪业,以得果报和往生;助业就是辅助之业,即礼拜阿弥陀佛和诵读“三经"。
善导特别强调了念佛的功德广大:“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三业功德,能够消除罪孽,能够延年益寿,能够得佛愿力,能够往生极乐。总之,念佛的功德是很大的,因此净土信众专念佛名,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见面开口闭口就是“阿弥陀佛"。
正行之外还有杂行,意为其他诸多善业。如果修习正助二业,内心常亲近佛、观想佛没有间断,称为无间,功德无量;而如果只修行杂行,心常有间断,虽然也可以往生,但是不如正行功德多,也不如其往生品次高。但是这些法门比其他诸总来说,实在简单得多,就算不识字的人也可以修行佛法,三业修,一朝往生。所以净土信仰很快在普通民众之间流传开来,造成“户户弥陀佛,家家观世音"的佛教繁荣景象。
6、 因果报应理论
净土往生理论认为一切众生,只要不造五逆谤罪,死前专念弥陀名号,皆可以往生极乐。一部分作恶多端的人,生前无恶不造,如今善导宣扬他们也可以死前念佛,往生净土世界。但是净土并非为作恶之人提供了庇护所,善导因时于净土学说之后,十分强调因果报应这一佛教基本理论。
在说下辈三品临终之时,并非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而是“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首先堕入地狱,闻善知识为说大乘佛法,才得以往生。而与善知识只是随缘而遇,有缘则生,无缘则永堕地狱,不得解脱。而且虽然宣称五逆谤等可以往生,但“带业"生于净土“边城",有三种障,不能尽享极乐世界的庄严华美。
虽然三福九品包含凡夫大众,实际上,善导认为依然有一部分人被排除在往生之外,那就是诸恶造尽,五逆俱作,而且临终时闻说大乘佛法,依然执迷不悟的人,这种人死后或转生为三恶道,或堕入阿鼻地狱,受尽折磨煎熬,多劫不得超脱。善导在《往生礼赞偈》、《般若三昧行道行生赞》和《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中都描述了恐怖森然的地狱世界,向世人展示了血淋淋的恶报景象。善导画“西方变相"三百余幅,同时也画有地狱图,逼真形象地展示了地狱之苦。
(二)教判理论
净土宗的教判理论与其他诸派相比,是最少排他性的。净土宗认为,修行的法门很多,佛有解脱法四万八千门,手段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净土的判教思想,承认各宗都是平等的,无有高下优劣之分,诸法平等,都是平等不二的法门。净土宗判宗的依据是“圣道"、“净土"二门,分别为难行道和易行道。
龙树在《十住毗婆沙论》论及:“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难行苦行),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20〕净土宗在整个佛教被判为“易行道",其他诸宗如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都是“难行道"。按照净土宗的判教理论,佛教解脱法门分为两门,一门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称为“圣道门",阿弥陀佛所说法为“净土门"。“圣道门"是难行道,而净土门是易行道。〔21〕
善导说:“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向愿往生净土为体。言教之大小者,问曰:此经二藏之中何藏摄?二教之中何教收?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22〕善导把净土宗归入大乘顿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净土宗的特点。善导认为教分二种:渐教、顿教。其中禅宗、净土、真言是顿教;三论、华严、天台、唯识、律宗是渐教。诸教平等无二,最后都归于净土。净土宗派表现在学理上而不是派别上,不像其他宗派有固定的传承体系和僧团,往往寓于其他宗派之中,称为“寓宗"。
四、善导的思想影响
善导的佛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和后世佛教的发展,其净土学说被愈来愈多的佛教信众所接受,人们纷纷皈依净土法门,以求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其他宗派也逐渐接受了净土思想,与本门学说相融合。善导的佛学思想影响深远,具体体现在:
首先,善导的净土思想奠定了中国净土宗派的基本理论,并由此形成了净土宗。善导之前的弥陀净土信仰,自东晋慧远倡导直至昙鸾、道绰一系以来,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期间异说纷起,解释不一,特别是在关于往生九品和弥陀净土是报土还是化土存在很大的分歧。善导针对性地对净土经典重新阐释,大胆创新,对佛教中国化和社会佛教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善导的净土思想深入民间与居士佛教之中,推动了中国佛教的民间化和世俗化倾向。善导的净土学说,不是专为出家人,对于普通民众和文人士子来说都是一种诱惑。对于下层群众,西方极乐世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境,只要勤念佛名,修善积德都有往生的机会,就算造作了罪孽之人,也有往生的可能。天下僧徒,趋之若鹜,净土宗大有取代宗派佛教的趋势。隋唐以来,净土赞颂诗文和禅诗同时流行,或结社共求往生极乐,或游历山林佛刹,与释氏相唱和,成一代文人风气。
最后,善导的净土思想为其他各家宗派所吸收融合,促成禅净双修、台净合流、贤净合流、律净合流等宗派融合的佛教发展结果,诸宗归于净土,以至于宋元以来,天下净土大半也。
参考文献:
1、[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第37册。
2、[唐]善导:《善导大师全集》,台北:和裕出版社2000年版。
3、[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4、[唐]少康、文谂:《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大正藏》第51册。
5、[宋]戒珠:《净土往生传》,《大正藏》第51册。
6、[隋]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第3册。
7、[隋]慧远:《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
8、[隋]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第37册。
9、[唐]迦才:《净土论》,《大正藏》第47册。
10、[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册。
11、[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6册。
12、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3、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弘学注:《净土宗三经》,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16、吴信如:《佛教各宗大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