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科颂 思考题解答
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科颂 思考题解答
第一讲
1.1 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后弘期?
末学恭答:从第一代的松赞干布到后来的迟惹巴瑾,这个两百多年的中间,西藏的佛法大盛,从没有到开始有,再到不断地兴盛,这一时期是寂护论师跟莲花生大师他们创立的,叫西藏的佛法的前弘期。后宏期,是指西元八百年代左右,朗达玛灭佛之后,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后建立起来的,称噶登派。后来噶登派里边又分出萨迦、迦举等等。
1.2 略述宗大师简历?
末学恭答:宗大师1357年,降生于青海的一个宗喀的地方。三岁的时候,从迦玛巴授了居士戒。六、七岁的时候,跟东珠仁钦出家。七岁的时候,宗大师受沙弥戒,他的名字就是贤慧称吉祥,那就是洛桑扎巴。二十九岁受了比丘戒。在三十二岁之后,他因为看到西藏当时佛教的衰败,就是不从戒侓,戒律颓废,他要重兴佛教,要从整顿戒律下手。从这个时候起,他就开始整顿戒律,严格的戒律,也是开始形成格鲁派的教派了。四十六岁的时候,就造《菩提道次第广论》。五十岁的时候写的是《密宗道次第》,五十九岁的时候,他因为有些人要学法、要修法,对这个《广论》辩论太多,那么又写了一部《略论》。宗大师一生从事正法的教授,重新整顿了藏地的佛法,也建立了一个系统性的殊胜的求佛之道,引导后人成就正果。
1.3 宗大师何时写《广论》此书总源何经何论,别依何经何论,有何特殊价值?
末学恭答:这个《广论》是整个的代表宗大师在显教方面的成就。它是有体系有系统地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全部地按照次第讲下来的。这个菩提道次第它的依据,一个是,远的是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近的是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实际上,它是这两个为主,其他的一切的佛经,《瑜珈师地论》、《中观论》等等,都是它的依据。还有很多,就是阿底峡尊者噶登派里边的祖师的那些口诀,都包含在这个菩提道次第的里边。就是包含的很多,一方面是一切佛经,三藏,都在里边,还有噶登派的传承祖师的语录、口诀都在里边。在学修过程当中有一定的次第。从浅入深,从下而上,慢慢地循序渐进,一切法有次第,就得方便善巧,没有次第,就是没有方便。
1.4 海公上师集科颂为什么?
末学恭答:对于初学的人,宗大师造了一个《略论》。《略论》讲修行为主,那些教理的辩论就略掉了。但是这个还是要专修的人,像西藏是喇嘛,专门出家的搞的。但是其他的呢,汉地的人对西藏的教派不熟悉,而且有时候一些在家的时间也没有。那么海公上师就编了这个《科颂》,它是纲领性的东西,把这个菩提道次第论的重点都讲了。同时还有一个关系,论是开解的,开解的论它是太多,内容太多,修的时候不能那么多一起修。修的时候要颂来修的,要略的颂。略的颂要把里边主要的意思拿出来修,这个科颂也是重点在修的。所以说,在修行的时候要用这个科颂。这是有利于真正学法修行的人,那就是当时近慈寺的那些出家弟子们。对那些在家弟子呢,一方面是学教的时候可以简略地学,修行的时候也可以照这个修。所以说,海公上师就写了这个科颂。
1.5 详释“加持”涵义?
末学恭答:加持的含义,其中"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萨的力量,任持自己拿的力量。如同西藏的一些祖师们经常说的,如来的大悲,佛菩萨的大悲心跟众生的信心,两个合拢来了,就是加持。
1.6 为什么称宗大师为第二法王?
末学恭答:法王就是佛,释迦牟尼佛是*轮王。之所以称宗大师为第二法王,是有原因的。就是说,佛,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四十九年说法,里边有人天乘的,二乘(声闻乘、缘觉乘)的,波罗密乘(大乘)的,也有显的,有密的,这是佛全部说了的,都是佛一个人说的。后来的大菩萨,大祖师,他就是说,有的弘扬显教;有的弘扬显教的性宗,讲空性方面的;要么弘扬瑜伽的,讲缘起的,讲唯识的;要么是弘扬二乘的;或者弘扬人天乘的;要么是弘扬密宗的,对显教不大讲的。而宗喀巴大师把佛的一代时教,大小显密全部讲完。这个跟佛的功能相仿,所以称宗喀巴大师--第二法王。并不是说其他前面的祖师不如他。这是从讲法的完整的方面说,他跟佛两个恰恰是相同的。所以,释迦牟尼佛第一法王,宗喀巴大师就是第二法王。我们皈依第二法王。
1.7 什么是所求的身、口、意三悉地?
末学恭答:?"身、口、意三悉地"的含义为:悉地就是成就,身的悉地,最高的成就。三身,法报化三身,这是佛的三身。口的成就,四无碍辩。意的成就,大智、大悲、大愿,文殊菩萨的智慧,观音菩萨的悲心,地藏菩萨的大愿等等,这就是意地的功德。还有这个断的功德,断烦恼的功德,断习气的功德,都是意地的功德。这个身口意三种成就,都希望我慈悲,加持我能够成就。
1.8 印藏修行主要分几派?
末学恭答:印藏在这个教理方面分两大派。他们一般最尊重的是《般若经》。《般若经》又分广般若跟深般若。
1.9 何为广般若、深般若?
末学恭答:广般若讲缘起,深般若讲性空。广般若相当汉地的相宗,深般若就相当汉地的性宗。汉地的教派,律宗,唯识宗,俱舍宗,还有华严宗等等,这属于广般若的。天台宗,三论宗,还有禅宗等等,属于这个深般若的。这是性宗、相宗的两种。印度就是叫深广两般若,深般若也叫中观派,广般若也叫瑜伽派。
1.10 释《菩提道次第广论》名?
末学恭答:"菩提道次第","菩提"是梵文,就是"觉"。这里所指的菩提,指的是佛的无上菩提。"菩提道",就是要达到这个菩提的果,那么我们必须要经过修学的一个过程。在这个完整地从凡夫一直到最后的圆满的佛果,这个修学的过程就是叫菩提的道,这个道就是这个学修的过程。在学修中间要有次第,学修过程当中必须有一定的次第。从浅入深,从下而上,慢慢地循序渐进,不可以跳跃,也不能缺略,也不能混乱,这个就叫菩提道次第。“广”则是说包罗一切和修菩提道次第相关的广博的知识都包含其内。
1.11 何谓薄伽梵?
末学恭答:"薄伽梵"就是世尊。薄伽梵是梵文,这三个字包含六个意思,多意不翻。其六种含义为:1)世尊,珍贵的意思--世尊就是珍贵的意思,世界上最尊贵的;2)自在的意思;3)炽盛的意思;4)端严的意思;5)名称的意思--名称就是名气好;6)吉祥的意思。
1.12 何谓灭戏论?
末学恭答:。"戏论"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法,有高就有低,有生就有灭,有常就有断,有一就有异,有来就有去,这些都是戏论。在龙树菩萨的《中观》的开头的那个颂,"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来不出。"把一切戏论,这个就是一切戏论的中间的最基本的范畴的这八个都否定掉了,就是"灭戏论"。释迦牟尼佛是已经在菩提道上成道之后,真正的、一切的宇宙真理全部得到了,一切戏论全部是灭掉了。所以说,灭诸戏论的祖,最大的祖,释迦牟尼佛。这是深观派的这个祖师的第一代还是佛。
1.13 何谓庄严、顶严?
末学恭答:"庄严",我们的人头上戴一个花,或者戴一个什么珠,或者戴一个什么东西,金刚钻之类的,做装饰品,感到很庄严。我们这个南洲的庄严是论师。有了论师,像世亲菩萨这样的论师,那是我们南瞻部洲的光荣,是它的庄严。"顶严",顶上的庄严。庄严有戴在身上的,有戴在项颈上的,在顶上的庄严是最高的庄严。印度的王,他顶上一个珠,这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是最高的庄严品,是不能丢的。那么,这个顶严是最殊胜的庄严,我们在南洲的最殊胜的庄严,是三尊,就是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龙树菩萨。
第2讲
2.1 何谓中道?
末学恭答:中道就是我们在佛法里边的中道法,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所谓中,就是真真实实,远离颠倒的,不落两边。正因它是真真实实的,远离颠倒的,才是不落两边。如果它有不正直,有这个颠倒夹在里头,他就不能处中道,不是落于空,就是落于有。这个中道,是佛的缘起性空的根本的法则。
2.2 广行派和中观派的中观是否相同?
末学恭答:广行派从这个唯识的那一个方面进去,它就是用三自性。这个遍计所执性是虚妄的,不实的;依他起性是缘起法;圆成实性是真实的本来有的。那么从依他起,缘起法里看,这个依他起的、虚妄的法是没有的--非有。而真正真实的圆成实性不是没有,是有的--非无。所以说,非有非无就是不落两边,这是中道。那么,在这个中观派的里边看起来,那就是--这个里边讲的更深一层了。他就是说,缘起当下就是性空。因为它是本自性空,才能做各式各样的缘起。如果自性不空的话,就变不出东西来了。那么,正因为自性是空的,所以缘起。也就是因为它是缘起,可以证明它没有自性。因为它一切法都是靠因缘和合而成的,你离开一个因缘的话,它就要变掉的。那么,这就是缘起性空的。这个中观见也好,那个瑜伽的中道观也好,都是进入实相,这个实相印,真正的佛的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两个派都能够进入中道。
2.3 为什么说“能成众德之体”是师?
末学恭答:然后,我们再说"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这个"众德",从因上说,戒定慧的功德,这是最根本的。从果上说,断智悲的功德。那是最总括的。就是因上我们要修戒定慧,果上我们要得到断德、智德、悲德。从果上来说,断的功德,智慧的功德跟悲心的功德都能够具足。这样,因果的功德都能够使我们成就的体,就是我们具足大恩的师父。能成就我们一切功德的体,就是我们现在具足大恩的师。因为,我们从他那里知道有三宝,知道皈依三宝,也知道依法修行,这是从师那里得来的。这是特别从感恩的这一方面说,这是恩是特别大的。所以,这样的师父,应当如理地依止他,这是修行的道第一步走正了。
2.4 众德是哪些德?
末学恭答:这个"众德",从因上说,戒定慧的功德,这是最根本的。从果上说,断智悲的功德。断德,一切烦恼习气断得干干净净,等于说一个摆过酒的老酒瓮,他把它洗得干干净净,一点酒气也没有了,这才是干净。智德,一切的智慧,都要成就。不但是修行的智慧,乃至度众生的智慧,都要有。悲心,佛发的愿,菩提心,度尽一切众生。
2.5 为什么说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末学恭答:我们要修行,第一步要走得正。那藏地经常有这个话,"初一一错的话呢,那就不断地错,错到十五,三十都会错完。"因为,你初一当初二的话,初二就是变成初三了,初三变初四了,那一直错到底。所以说,第一步不要错。我们从科学里边说,你假使开始错一点点,那么你引申下去的话,这个距离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你乃至背道而驰都可能。假使不如法依止的话,那就是产生很多的毛病。所以说,在找到如量的师之后,如法地去依止他,这个是修行第一步的道路,跨出的第一步。这一步不能跨错,跨错了之后,以后就一错错到底。
2.6 圆满有暇身之难得大事自己知了没有?
末学恭答:我们这一世投了人身,得到圆满的有暇身。八个有暇,不在八难里边。既不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不是盲聋喑哑,也不是世智辩聪,也不是无想天,也不是北俱卢洲,也不是佛不出世的时候。这八个难都除掉了,我们现在正是修行的好的机会。五个内圆满,五个外圆满,一共十个圆满,我们也得到了。自己不是残废的,不是盲聋喑哑的,是有智慧能够接受佛法的,也生在有佛的四众的地方,增上功德。那么,现在这样难得的机会,这样的身体我们都得到了,那么这个事情就不要放过了。对于末学,甚至这样的机会难上加难,不愿再如无头苍蝇随风乱撞,倍感修行的必要。也正为此而努力。
2.7 无常之念反省自己生起没有?如何令生起?
末学恭答:"生命动摇犹如水中泡",要知道无常。一切法,佛的三法印,"诸行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是可以保住不变的,这个是宇宙的客观的规律,不可破的。就是像辩证法,也是这么说的。一切法都在变动,不会停下来的,那是无常了,没有一个可以保住不动的。能够常的,是没有的。那么,包括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命都是动摇。"犹如水中泡",就象水泡一样的微脆。记得以前一位僧人问我,你能保证你下24小时还活着么?这句话让我不能忘记。人生的痛苦都是无常的,一场地震几万人的共业,一起逝去;小到简单的争斗,为了五毛钱一念之差将对方打死,多少的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下一个就是我,我深陷在一张无常的网中,让我时刻不敢忘记无常的念。
2.8 什么叫下士道?试引论说明。
末学恭答:《道炬论》中对下士道的描述,"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迅急灭坏必死应思维。死已如影随行黑白业,引起后果决定获不异"。下士道,就是不贪著现世的福报,一切善法都回向下世,这是下士道。把这个善根回向到下一辈子的人天,能修行,这样子才是真正的下士道。
2.9 什么叫中士道?试引论说明。
末学恭答:"坚意远离解脱安乐永"。中士道里边就是要知道我们的修的福报不是要享人天福报的。"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世间受用是无厌的,不会满足的。第一,是没有厌足,不断地追求。第二个是追求之后,一切苦从此而生。所以中士道是能够知道轮回世界的痛苦,能够有清净的出离心。在《道炬论》里边,"背弃诸有乐",要背弃,就是要甩掉那些有漏的--三界有漏的乐。
2.10 什么叫上士道?试引论说明。
末学恭答:上士道是修一个菩提心。为利益如母众生都能够成就正果,而发的慈悲心。"坚持修行能做求加持"。不贪著世间享受五欲的清净的出离的智慧引申的正知正见。
2.11 什么叫抉择?
末学恭答:"抉择"就是说考虑这个问题。照严格的说,决是决断,择是简择。决断就是说把一些怀疑的事情断掉,拣择就是说哪个对哪个不对,把它搞清楚。那么,这个道理白天黑夜地把它这样子地成熟地考虑,考虑清楚。
2.12 试明业果之重要性?
末学恭答:阿底峡尊者当年告诉一个弟子,让他明业果,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业果都不去修的话,还不是佛教内部的人。能够明业果,从这个下手,将来就能证到空性。如果不从业果下手,将来证不到空性,即使证到的也是邪的空,偏的空,不是真的空性。所以,要证真空性的因,就在从这个明业果下手。空性的道理在我们宇宙间具体的表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业果。所以说,这个道理很深,就是空性。如果你能够知道之后当下就是空性。所以说,从业果下手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法门。就像野狐禅公案里一样,证了空性是不落因果--错掉了,做了野狐--畜生去了,人都做不到了。他还是修行的呢,如果不修行,犯戒的话,畜生也做不到,下地狱去了。
2.13 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法要点有哪些?
末学恭答:阿底峡尊者到西藏去,第一个就是皈依喇嘛,就叫人家受皈依,受皈依,不要再去求天魔外道。
第3讲
3.1 何谓解脱?
末学恭答:解脱三界,"坚意远离解脱安乐永",这个远离的安乐。解脱,就是解脱我们的这个世间上的一些"常乐我净",那些颠倒的想。离开了世间的"常乐我净",那得到的就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解脱这个世间的。
3.2 何谓出离心?
末学恭答:出离心,就是不要贪著三界,一定要求出离轮回世界,出离这个痛苦的三界。
3.3 何谓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末学恭答:菩提心,就是自己要离苦,但是一切如母众生的苦不能不管。愿菩提心就是发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是发愿行菩提道,真正按照菩提行去做。
3.4 何谓止观?止观双运?
末学恭答:"心趋倒境动摇能作止",当心趋向颠倒的境。我们的心一天到晚想著这个妄想,都是想那些颠倒的事情。这要把它拉回来,不要给它动摇,能够做到的,这就是止。观,就是如理观察一切法的各式各样的性,自性,尽所有性。一切法共同的通性,自性空,这个道理都要去抉择,了解。
对于止观,开始是修止,再修观,最后达到成熟的阶段呢,"引发止观双运道"。止观双运,就是止观两个连起来了。在初下工夫的时候,先把心集中起来,集中起来的时候,观的力量就很微弱,观不起。当心去观的时候,心又不集中了,有点散掉了。那么,到最后,慢慢地观,止与观互相地配合,最后达到止观双运的时候,习惯的时候,止也增进,这个两个连带起来了,这个叫止观双运。
3.5 何谓密器?如何成就密器?
末学恭答:密器就是密法的根器,要下中(上)士道都修过才成就密器。
3.6 为什么说金刚乘是一切乘中最胜?
末学恭答:密法要包括一切显教,它比显教还多。在深度上,密法较深,密法也包括了显教的所有优点。
3.7 何谓堪能士夫?如何契入正习修?
末学恭答:"堪能士夫",就是有堪能受持这个很深很细致的密法的人。堪能士夫本身的根器跟这个密法要相合。要正修习,要按道次第不断地修。
3.8 何谓二种悉地?
末学恭答:悉地就是成就。就是讲生起次第、圆成次第。
3.9 二种成就之体是何?
末学恭答:二种成就之体是戒,是"清净三昧耶"。
3.10 何谓三昧耶戒?它与别解脱戒与菩萨戒有什么关系?
末学恭答:三昧耶戒就是誓戒,就是自己发誓要遵守这些事情,三昧耶戒的事情。三昧耶戒就是包括显教的三聚净戒,都在里边。三昧耶戒并不是离开别解脱戒,菩萨戒另外还有个三昧耶戒。就是菩萨戒,别解脱戒都在三昧耶戒里边。
3.11 何谓无陷诳心?
末学恭答:谄诳心就是自己要充好汉,或者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这个要求三昧耶戒,不要这些谄诳心,是纯粹的要赶快成佛度众生的心。之所谓,要无谄诳的心。
3.12 何谓准如师教?
末学恭答:准如师教,就是要根据师所教的修,不要乱修,不要自己想一套来修。
3.13 内外魔障指何?二者有何关系?
末学恭答:烦恼是内魔,天魔、死魔、五蕴魔这些是外魔。那么,最大的魔是内魔的烦恼--我执大魔。没有内魔的话外魔就起不了作用。外缘经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能够恼害自己的主要还是自己内魔没有消灭。这个内魔在里边就是一切外魔的根源。没有内魔,外魔也不会来,来了也起不了作用,不会害到自己。
3.14 修行二要件?
末学恭答:第一,依靠出生万善的恩师,大宝恩师。这样的恩师,我们永远发愿不要离开;第二,一切的资粮,一切法上的资粮,财上的资粮,希望都能够全备,不要缺乏。
第4讲
4.1 何谓皈敬颂?这个颂有几层意思?
末学恭答:皈敬颂是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的颂。"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颂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求三宝加持,避免一切魔障。第二是求归敬三宝,一切我们要做的事情都要陈白三宝。
4.2 修行次第有几?具体是什么?
末学恭答:修行次第分四:下士修法就是下士道,中士修法就是中士道,上士修法就是上士道,密乘修法,总的括在密乘道次第里边,须真正受得密宗道次第灌顶之后,经上师允许,学修无上部。
4.3 何谓八有暇?具体是什么?
末学恭答:八有暇是相对八无暇而言。八个无暇也叫做八难,这个八难是没有办法修行的,所以叫难。反之就是有暇。
具体是:第一个未生地狱道;第二未生饿鬼道;第三未生畜牲道;第四未生盲聋喑哑,就是五根不具的;第五,未生世智邪辩;第六,生于佛前佛后,非正法灭尽时;第七,未生于北俱卢洲,即一切自在,不需劳动,物资丰富,身体健康,寿期很长,因此修行困难;第八未生无想天外道所生之地。
4.4 何谓八难?
末学恭答:八难就是八无暇,就是八个难闻难修佛法的地方和情况。地狱,饿鬼,畜生道,盲聋喑哑,世智邪辩,正法灭尽时,北洲以及无想天共八个。
4.5 何谓世智邪辩?
末学恭答:世智邪辩。世间上的聪明。这些人只是日日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只是将所学的东西,认为这个是至高无上,对佛法就不一定听得进去,先入为主了。
4.6 何谓无想天等,等什么?为什么说此是无暇?
末学恭答:无想天等是指诸如长寿天中的色界第四禅的无想天这样的地方。无想天是修无想定感的果。这是外道。他们认为,人间受的苦,就是一个想、一个受。想,各式各样的见。受,希望安乐。这两个东西灭掉,那么,就是不会造罪了。所以把心都灭掉了,那么,心所法,受想也没有了。以为这样子就得涅槃。但是,在佛教里看,这仅不过是把种子压下去,种子没有灭掉。在无想天--得了定之后生无想天,寿命是五百大劫,很长。五百大劫的享受完了,烦恼种子,业种子生起来了,还得堕落,还要轮回。这五百劫时间很长,没有脑筋,不用脑筋的,心灭掉了,那么白白地过了。就如同睡觉,如果睡得很熟,没有梦,第二天起来,好像没有睡一样,中间一点不知道。那个无想天虽然很长,五百大劫,中间没有思想,那这个五百大劫也等于没有一样,中间事情感不到。所以这是在浪费时间,对修行不利。而且,无想天的人,即使受报受完了,生到人间的话,也是一个笨蛋。因为脑筋长时间不用了,迟钝了,再学东西,很难学进去。生于此处,对听闻修行佛法有障碍,因此属于无暇。
4.7 什么是十圆满?
末学恭答:十圆满,从自身来说,有五个,对环境来说,有五个,一共是十个。内五个,外五个。内圆满,(1)众同分圆满,生在人中,得丈夫女人身;(2)处所圆满,生于佛教兴盛的地方;(3)依正圆满,根支不缺,尤其是意根不要缺,能够接受佛法的,修行成就;(4)现生的中间,自己没有做五无间罪,也没有教人家做五无间罪,没有业障;(5)无信解障圆满,没有信解障,对佛教非常之容易接受,生起信心。外圆满,(1)大师圆满,遇大师出世;(2)世俗正法施设圆满,即能够碰到大师教法,能够广说三藏十二部,制戒的;(3)胜义正法流转圆满;(4)正行不灭圆满,世俗正法犹在未灭,胜义正法未隐未断;(5)随顺资缘圆满。
4.8 何谓众同分?
末学恭答:众的同类,同分就是同类,或者是同类的因,能够感同类的因素。这个众同分圆满,畜生有畜生的众同分,饿鬼有饿鬼的众同分。那么,这里的这个众同分圆满就是生在人间。
4.9 何谓依正?
末学恭答:依正,就是有正报,这是异熟报。异熟报不失根支,也不是聋子瞎子哑子,这是五根的不缺。心不顽嚣,能解善恶语的,这是意根的不缺。要不缺根支,才能够堪能,接受佛的教。
4.10 何谓无业障、无信解障?
末学恭答:无业障就是在现生的中间,自己没有做五无间罪,也没有教人家做五无间罪。没有造五逆,这个五逆,最重的罪,有这个罪,这一辈子没有办法接受佛教的。无信解障,就是在这一辈子,绝对是对佛讲的三藏相信的,认为这个佛说的三藏,尤其是律藏,是真正的最好的一切善法的出生的地方。所以说邪魔外道,那些一般的哲学里这些讲的道理,不会去相信。那么,这样的人,就说是有善根的人。这样的无信解障圆满,那是接受佛教是容易了,一说就信。
4.11 何谓世俗正法,胜义正法?未灭、未隐、未断指什么?
末学恭答:世俗正法是教法,胜义正法是证法。"未灭",正法没有灭绝,佛弟子修这个法自己能够出离三界;"未隐",正法没有隐,没有断,他自己证果证道之后,还辗转地教他的弟子,传教下去。"未断",就是没有断掉,是由证了正法的人,他有能力可以看到某些人是有根基,可以把法教给他,也可以证道的,这样辗转流下去的。
4.12 因何亲近善士?
末学恭答:不走邪路最重要,所以要"亲近善士"。见了道的人,得法眼净,他自己眼睛开了,不会走错路了。但是,没有见道的凡夫就是靠人带路。靠人带路,就是要依靠人。可靠的,正的人才能依靠,他会把我自己带上正路。如果依靠的人是邪的,就把自己带到邪路,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要依靠可以真正引导我们走正路的人---善士。
4.13 何谓二摄护?
末学恭答:一种是财摄,一种是法摄。讲说法是法的摄护,照顾生活是财的摄护。
4.14 善士需具备什么条件?
末学恭答:善知识一定要具足下面十个功德的,你可以依止他学法。第一个,要调伏,就是要持戒。第二个条件是"寂静"。第三是"惑除"。第四要"德增"。第五,"有勇。第六是"经富"。第七"觉真,了实义者"。第八"善说"。第九,"悲深"。第十,"离退,一切时恭敬说者"。
4.15 十德中何等是主?
末学恭答:一个是调伏,也就是持戒,还有一个是悲深,此两点为主。
4.16 十德难觅,五德是何?至少是几方可亲近依止?
末学恭答:五德就是,戒定慧。加上第七个,通达实义。再加一个悲心。这几个是五德。至少要有两个,一个是调伏,即是持戒,一个是悲深。有这两个条件的,可以依止他。
4.17 善知识十德中,何者自利,何者属利他?
末学恭答:自利的有六种。第一个,调伏;第三个,德增;第六个,经富;第七个,觉真,这都是自利方面的功德。那么,第五个有勇;第九个,悲深;以及第十个离退;还有第八个,善说,这四个是利他的。
4.18 所谓摄他究竟以何方便摄受?
末学恭答:"现前恩师二摄护"。财摄,法摄--两种摄护。"示初中后道险易"。修行的时候,开始怎么样走,中间又怎么样子修,最后怎么样子。他这个道路,哪些是险道哪些是平易之道,都要告诉你。"稳速至家",很快地,很稳地能够证果证道。这一切都要靠师,这是师的重要性。那么,师的重要性,既然师是我们的一个修行的方向盘一样的重要的一个,那我们在找师的时候,那很重要。
4.19 能亲近者,应如何依止?
末学恭答:能亲近者,如果是善知识,可以依止他,可以跟他学。如果不符合十德,或者最根本持戒和悲深这两个条件,假使他是出家人,给他磕头顶礼供养都可以,不要去依止他学法。如果可以依止,则恭敬,使佛欢喜,认真按照他所要求的去做。
第5讲
5.1 信敬二心如何生起?
末学恭答:亲近事,第一个是"意乐"。意乐里边第一条是"信",要有信心。信心是通过"常观功德故",也就是说要看功德才有信心。第二是"敬","常念恩德故"。要恭敬,有恩,自然会恭敬。如果没有恩的话,那恭敬也自然生不起。自己尽管说,"我要恭敬他,恭敬他"。但是对他不怀恩的话,这个恭敬,不能勉强生出来。要生恭敬心,决定要念恩。所以说,要学菩提心,要知母念恩报恩。一个母亲如此,无始以来一切有情都当过我们的母亲。那么,要念他们的恩德。没有念恩的心,即是说"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度一切众生"那也是空话。
5.2 起觅过心时,应如何对治?
末学恭答:"无退,不思不见一切过失",是亲近善知识所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对于依止善知识之后,那就不能再看过失了。决定之后再看过失的话,对自己有害。
海公上师说,假使已经依止好善知识了以后,中间看了过失之后,须做如下想。第一,作示现想,将之当成是善知识故意示现的。他本来是这个功德非常圆满的,但是他要度众生,处在这个世界,示现一下,这个就是所谓病行,示现一下贪嗔痴的样子。那么,这是一个想法。第二是,虽然有过,但是马上就忏悔了,这还是好的。这是能忏悔的,就是善知识了。第三,只要不犯根本罪,他就是说,不要因为他有点过失,就放弃依止。
通过对善知识的信心。就是说集中在善知识身上这个信。那么,这个说信,把这个范围给缩小了,缩小在善知识的身上。要观他的功德。不管是依止师,剃度师,阿阇黎和尚等等,都要当佛来看。原因就是佛的善巧。把他们当佛看,就不会看过失。佛是没有过失的。即使佛示现一些不能使人家理解的事情,绝对我们不会想到这个佛有过失,不会。而且通过生起恭敬心。恭敬心要从念恩而来。真正的恭敬从内心发出来的。通过信敬二心,就是说坚持不退,又信又敬,断除烦恼,不看过失。
第6讲
6.1 听闻正法,应具何等要求?
末学恭答: "听闻正法"。第一是"不骄慢:不执财、色知见故"。第二,"不盖障:不为五盖所覆"。第三个,是要"恭敬:说法者做大师想"。第四,"不怯:闻诸圣者难行难忍,不怯不弱"。第五,是不贪,"不为称赞名闻,好奇贪多,学而不修行"。第六,"及时:为自他利益请法应时"。第七,"不求过",不要去观说法人的过失。第八,"依义:善达法义,不泥文言"。第九,是一个比喻,"佛如医王,法如妙药,自为将死之病人"。第十,做法器,即(1)法器不可覆;(2)法器不可脏;(3)法器不可漏。第十一,能修行正法者,须有三种条件:正住,具慧,希求。
6.2 怎样思维方称如理?
末学恭答:"如理作意",属于思的范围。"乐法,正思,称量,观察,精密摄持",此乃如理思维。听了经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乐法,对于法要起意乐心,知道法的利益。第二是"正思",听了之后,要思维。思维要正思,要如法地思,不要邪思。所谓正思,就是要合于这个三法印地、合于因明的方式地去思维,不要乱七八糟地乱想。第三是"称量",称量就是比量,三支比量。一切事情,一切真理,从现量观察,当然是最好。但是,我们自己的现量有限。尤其是自己没有证道之前,现量还是似现量,不是正确的现量。那么,观察东西,都不会准确的。只有依靠佛的圣言量推论出来,也是可以,正确的结论可以得到。就是靠因明了。靠因明来--以佛的圣言量,按照他的所说,决定如此。第四是"观察",一个事情要前后反复地去看,不要是马马乎乎,要仔细地观察。第五是,"精密摄持",把它摄持掉。不能听过就算了,要把它记住。这个就是思维的事情。
6.3 法随法行重要有哪几项?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谈。
末学恭答:。"法随法行"包含以下几项。
一、"如所求所受之法,身语意业,无倒次第修学"。我们修学了法之后,一定要行。如果学了之后单是做装饰品,或者学了之后,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可以得到人家的名闻利养。这样子地学法,天变成魔。本来是好事情,成了魔。那么,真正的学法,如所求所受的法,要身口意照它的,按照次第,不要颠倒的,好好地修。解行相应是很重要的。无论学到什么,如果不把信解变成自己的,那么自己永远也不会进步。这些修法,前人无数的大德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总结了次第,给我们后人留下经验,我们更应该珍惜,去认真如理随行。
二、"于佛制止身语意业,决不造作;误作,速为忏除"。佛叫你不要做的事情,决定不做。假使误作,假使你做错的,一定要赶快忏悔。佛陀是医生,他的圣言就是给我们的愚痴开的药方。佛叫我不要做的,决定不要做。假使你有的时候搞错了,弄错了,做了之后,马上就忏悔。每天早上,告诫自己杀盗淫妄酒。可是工作中总是多少会遇到一些妄语,无法避免。说出妄语,只好立即忏悔。
三、"于佛令修身语意业"。这是止恶。修善的方面,佛叫我做的身语意业,就是该要做的事情,"如教次第,精勤修学"。要依佛所教的这个次第,精勤地修学。这个很重要,次第不要乱套。该后边的前学,前面的不学,这样子的话,也得不到效果。要按了次第,还要精勤地修学。单是按次第的话,不精进也不行。单是精进,不按次第也不行。修行必须按步就班,没有前面踏实的根基,就如同不读高小,直接去读博士,根本无法进行。精勤去修也很重要,修行的目的就是升华自己,也为众生的永远幸福宁静作准备。只有持有这样的宏愿,才不会我执的烦恼所束缚。结合自己,每天下班回来,本应认真拿起函授教材,认真地安静地读书中的教义,然后静静地思索,让这些殊胜的教义成为自己心里流淌的甘露,那种感觉好极了。可是往往回到家中,往椅子上一座,打开电视,无聊地换着频道,把宝贵的时间消磨掉,这也是一种愚痴,忘记了这时间的可贵,想想下24小时是否还活着,如果活不到,这时间是否浪费的可惜?不精进,每天向地狱之门往下滑,早晚会无法自拔。
"有未能者,发惭愧心;设忘失,当补作"。这个就是说,假使你做不到的,这个暂时做不到。那么,起惭愧心。但是,我们现在说出家人,佛在世是持银钱戒的,钱是手里都碰也不碰的。那么,现在做不到。这个商品社会,没有这个银钱是不能立足于社会的。那么,这个是要开许了。那么,起惭愧心。不要说,"这个现在的世界,当然要钱了,越多越好。"这样的心就不好了。这是佛制的,本来是不能拿的。现在,在我们这个末法时期,环境恶劣,没有办法。那么,要起惭愧心。不要拿了自以为应当拿的。照规矩是不应当拿的。这要起惭愧心。
假使忘失。佛叫我做的事情,假使说我忘掉了,没有做。那么,赶快要补。这就是说,我们学法之后,第一是闻慧。闻慧之后,一定要经过思维。思维就是说把它这个法跟自己的思想把它合拍起来,改正自己的思想。然后,经过修持,行动上就表达出来。那么,再一个,严格地说,真正的修慧,是从定中来的。经过定力的熏陶,这个就坚固,不会失坏了。经过定力的熏修,这个力量就出来了。再怎么恶劣的环境,不会败。修定力,目的是不再留恋世俗的欲望,有很强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没有禅定波罗蜜,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把自己向相反的方向后退。
第7讲
7.1 即中下士诸法皆上士道之前加行,何不单立一上士道,而别立中下士道?
末学恭答:《广论》里边说了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摧服增上我慢"。我自己,有的人才发心,去修大乘的上士道,就贡高我慢,这个驾凌一切。会觉得自己是大乘了,对中士道、下士道就看不起。还只能从下士道修起,折服摧服这个慢心。第二个原因就是对上中下三士道,都能够给他们得利益。修行总是两个目的。最开始的,得增上生,就是说得了圆满的人身,可以修行了。如果这个基础没有,假使是一个畜生,或者说饿鬼、地狱,就根本不能修行。那么,我们前面讲法也是讲了,乃至长寿天,那些无想天,色界天,包括欲界天,享受太过,也不能修行。那么,一定要得圆满的人身,这样子才能修。这是增上生。增上生得到之后,并不是到此为止。我们得了一个增上生之后,这仅仅是一个条件,为以后的修行打基础的,还要进一步得决定胜。决定胜,得解脱。解脱有两种。一种是声闻的解脱,一种是菩萨的解脱。那么,佛的大涅槃,是菩萨的解脱。那么,我们说增上生得到之后,要追求的决定胜。先要得到声闻的同等的,一样高度的解脱。然后得到最高的大乘的解脱,这是按照次第上去的。
7.2 下士道主要修法有几?
末学恭答:下士道的修法,分四个大科。第一个是"念无常",第二个是"观恶趣",第三个是"皈依三宝",第四个是"明业果"。
7.3 检查自己对无常心观念如何?
末学恭答:"念无常"需要考虑以下四种静虑。第一,"有情决定死";第二,"死不定何时来";第三,"死至时无可拒止";第四,"死后不定何趣受生"。每次读到生死无常,都觉得很有紧迫感,感到很难知道自己下二十四小时是否还在这个世界上无所事事,觉得自己一直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没有认真地开始从事修行。还在为世间的生计,名利奔波,还在为工作上,人际关系上的复杂性寻找借口。每天一身疲惫地回到家中,又懒散地做着一些浪费时间的事。明知道应该做功课,可还是惰性十足地浪费很多时间才开始做。每当内心很安静地观想生死,观想转念之间的生死,观想死亡时的恐怖,会倍感修行的紧迫。只有一条路,就是皈依三宝,为不可预知的死期做准备。
7.4 检查自己对恶趣、怖畏心生起没有?
末学恭答:我们死后到底去哪里,我们无法主宰,只是看我们的业力的种子成熟。帕崩喀大师说我们多半会去恶道,因为我们作恶多半比行善多。如果我们不皈依三宝,不精进修行,相反犯下无数的大小恶业,那么我们滑入恶道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在恶道里,各种苦难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不可能发生的。现今这个社会,尤其是大城市,把这些负面的东西阴藏得很深,脏东西都在下水道里,每天都可以洗热水澡,无知和闭塞似乎远离大城市,病人和死人只有在医院和殡仪馆才能看到,而且从死到火化不过五分钟。不轮到自己遭遇,很难了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粉饰完美,一不小心就会被面对的很多不同事情误导而迷失。所以需要提醒自己恶趣的可怕,一定要生气畏怖心。
7.5 皈依三宝有几要点?
末学恭答:(一)"决定:除三宝外,无人无法可作究竟之皈依"。(二)"信乐:知三宝有实德能,堪作究竟解脱自他苦缚之归救处"。(三)"受皈"。
7.6 皈依三宝别学中应止应持有哪些?
末学恭答:"应止者",别学里边不要做的事情,就是皈依之后不能做的事情。(一),"永不皈依天神外道";(二),"不恼害一切众生";(三)"不与外道共住"。要持的是:(一)"永归依于如来";(二)"永归依于正法";(三)"永归依于僧众"。
第8讲
8.1 依宗大师规,失皈依有几缘?
末学恭答:有两缘。一、即使有命难的因缘,不能舍弃三宝。那就是说把佛法僧舍掉了,不皈依了。这个一舍的话,那是真正失皈依体。二、外道的师,外道的经书,认为很了不起,跟佛跟佛的经典几乎是差不多。如果有这样的心的话,也失皈依。
8.2 皈依三宝后应共学的有哪些?
末学恭答:共学分六。那就是第一条,"常念三宝殊胜功德",三宝的功德要经常的忆念。第二条,"凡诸受用先当以事以意恭敬供养",凡是受用,不管是吃的,用的,还是穿的,要自己受用的东西,应当以事,以事就是说这个供在佛面前;以意,你家里没有佛堂,那么以心里观想,这样子的恭敬供养,要恭恭敬敬供养。第三条,要"发四弘愿,晨夕各三次",就是早上、晚上都要发三次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第四条,"凡有兴作,或有所求,皆先呈白现前三宝"。你要做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求,先要给现前三宝。你要做或者有所要求的,先问一下,是不是可以这么做。第五条,"了知三宝利乐,晨夕各作三次归依"。知道三宝的利益,他的安乐。皈依三宝以后,现下得利益,将来得安乐。第六条,"守护三宝,如人爱命,虽游观等时亦不失念"。对于三宝,我们要保护它,不要失去这个皈依三宝的体。把三宝的这个事情要当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地看待。
8.3 皈依三宝能解脱自他苦难?
末学恭答:仅仅是皈依毕竟还是不够,皈依三宝的力量是很大,但是皈依三宝的学处力量更大。学处就是皈依三宝之后该怎么做的事情。如果这么做,按了这个皈依三宝去做,这个力量更大。三宝学处就是业果,就是要明白黑白业果。业果差别能够搞清楚了,治恶扬善。这个力量就更大。这不仅是加持的力量,而且是自己本身的业报的力量,两个力量都合起来了。那么,皈依三宝之后,我们该要做的就是明白业果,业果的差别。就是知道取舍。善的我们要取,恶的要舍。
8.4 为何要明业果?
末学恭答:皈依三宝之后,我们该要做的就是明白业果,业果的差别。就是知道取舍。善的我们要取,恶的要舍。世间上的人就是不明业果,看到好的果要求,看到苦的果要逃避,而不从因上求。那么,这个是逃也逃不了,求也求不到。只有从因上求,果上是没有办法的。已经成了果之后,那就是说我们讲《俱舍》的时候,异熟果成熟之后,只有受用了,无处可逃。
8.5 果有几种?
末学恭答:果分五个果。第一个是异熟果;第二个,等流果;第三个,"增上果";第四个,是士用果;第五个,离系果。
8.6 何谓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离繋果?
末学恭答:异熟果:因一定是善恶的,果一定是无记的,所以叫异熟。因跟果是相异的,等流果:同等流露下来的,就是说因跟果是相等的,就是相同的。增上果:是依报,是环境,"此由正报所感之依报也";士用果,"总依造作之力而得者"。士用果就是说--"士"就是士夫,以某个人为的力量造作的而得到的果报。离系果,前面的都是有为的,而离系果--无为法,是"依涅槃之道力而证显之者,涅槃离诸系缚,故云离系"。
8.7 为什么说五果?试述五果中差别?
末学恭答:说五果的目的就是要明业果,对这个大千世界里所有发生的事情的原因以及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更明确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和修行中能够对所见所观能够达到任运的意识,帮助自己和他人能够为将来积累更多修正法的善因,忏悔和避免已往世和未来世的恶因作努力。
以下是末学在讲义基础上总结的五果,请指教。 果报名称 解释
异熟果 "因果相望不同,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其最少要一世成熟 正报 有为法
等流果 善的因感善的果,恶的因感恶的果,等流类似自因。 正报 有为法
增上果 是由正报所感之依报。依报,是讲外缘,也就是环境果报。 依报 有为法
士用果 总依造作之力而得者。我们以某个人为的力量造作的而得到的果报。 正报 有为法
离系果 我们用无漏的慧,把烦恼断掉后所显出来的这个涅槃性。 --- 无为法
第9讲
9.1 述六因与五果关系。
末学恭答:因是善的,果是善的;因是恶的,果也是恶的。这个还有一个异熟因感的异熟果。异熟因,还要经过时间的推移,另外要变化的;另外一个,是不同类的,因是善恶的,果是无记的。那么异熟因感的果就是异熟果。关于离系果,它是特殊的,它本身是无为法。无为法,它不是六个因生的。因为要生出来东西,这个果是有为的果了。有为的果可以生出来,无为的果不是生出来的。那么六个因就用不上了,这六个因都不能感这个离系果。离系果是证的。
9.2 报有几种?分述之。
末学恭答:报有四报。一个是现报,一个是生报,一个是后报,一个是不定报,一共四种。
9.3 果与报的差别如何?
末学恭答:由于过去的业因造成现在或将来的结果,叫做果;现在或将来的果是过去或者现在的业因所召感的酬报,叫做报。
9.4 述业果之关系及如何善巧取舍之理。
末学恭答:十善十恶是最根本的评判善恶果报的参考。其中身业中,三个善业为不杀、不盗、不淫;语业中,四个善业为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三个意业中,为不贪、不嗔、正见。反过来就是十恶。(以下表格是末学根据讲义整理,请指教。)
异熟果 等流果 增上果 士用果 离系果
身业 杀 三恶道 寿命短促,久病不治 饮食吃下去无营养,药吃下去解不了病。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盗 三恶道 受穷,温饱没有保证 种田常遇天旱涝,庄稼无产或欠收。生意场上常失败,蚀本皆因偷盗业。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淫 三恶道 妻女通奸或被侵犯 碰到的环境都是心里不欢喜的脏乱差的环境。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语业 妄语 三恶道 常遭诽谤 做事情,作生意,都是得不到果报,赚不了钱。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綺语 三恶道 不受人信任,常遭冷遇 果不结实,或者非时结实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恶口 三恶道 都是不愿听的违意的言论,或遭辱骂 地多株杌,荆棘瓦砾等。行走脚痛。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两舌 三恶道 亲朋乖离,不能合和 地不平坦,高下难行。交通不通畅,深隔于山峦叠嶂。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意业 贪 三恶道 贪欲越来越大 一切殊胜事,物质财富,年轻和美丽也很容易消逝,随年月日夜,转为衰微。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嗔 三恶道 易发脾气,不能自拔 总会碰到疾疫灾、灾难、打仗、或者是土匪抢劫,或者动荡的时局。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痴 三恶道 更愚痴,无正念 世间上好的那些--物质矿源,都慢慢地隐下去了。 类似于四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第一,"若有乃至命存以来,下至不护一善业道",假使有些人,我们要成佛--这就是说我们要成佛,大乘的人一定要行十善,不要看不起它,以为是人天乘。
第二个决定,"真谛实相中,求一丝毫安立者,无",在胜义谛里边,要求一点点有性的话,决定堕落,没有一点安立的,名言安立是没有的。那么反过来说,世间法里边,在世俗的缘起里边,要求一点脱离因果关系的东西是没有的。那就是说在整个世间的一个世俗谛里边的一些缘起,都是因果关系。没有因果关系的现象是没有的。整个是个因果网。既然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因果必定要重视。
第三个,有的人说"我们求的佛教是空,这个因果是世间法,我们不求这些。我们要求一切法空。你如果求因果的话还是有了,你搞了半天超脱世间的空还没有得到"。《广论》里边有这么一段说, "如有一类,说于空性,已获决定","然于业果,无决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颠倒了解空性",那么这个人所谓的开悟错的,并没有真正开悟,是颠倒地了解空性。真正开悟的人决定是重视这个因果的。"解空性者,谓即见为缘起之义,是于业果发生定解为助伴故"。真正了解空性的,空性就是缘起了。真正知道空性决定知道缘起。知道缘起之后,一切因果肯定是一丝不苟的。
深深牢记"已作业不失,未作业不得"。"纵经百千劫了,所作业不亡",给自己时刻敲响警钟,做一个懂得因果的人。另一方面,"业果若不定,便成无因果",假使造的业感果的这个事情不决定的话,那么世间上的因果就没有了,就要取消因果了。或者说,"业果若决定,众生不成佛",造的业决定要受报的,那么无始以来我们造了好多业,每一个业受一个报,那我们就不知何时可以成佛了。现在不断地在造业,还有等在后头的很多的业要受报。我们应该知道,"业可转",不管过去如何,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行善,以及忏悔,把已往的恶业转换。
第10-11讲
10.1 忏除黑业有几种力,请——述之。
末学恭答:有四个力量可以除那个黑业。
第一种,"破坏现行力"。现行的,过去无始以来造的不善的那些罪,要破坏,不给它现行,就是追悔,就是起追悔的心,就是忏悔。可以将过去的罪,把它是拉回来。那就是忏悔是个重要的。这是一个破坏现行力。
第二个,"对治现行力"。当下现行不要给它生出来。有六种, 第一种,事忏,诵经;第二种,持密咒;第三种,观像;第四种,礼拜供养力、造塔、造像、布施;第五种,称赞佛僧名号;第六种,理忏,若能了达真空理,假使能够把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知道之后,这叫做理忏。已经造成的罪要把它消灭的话,那么就修这六个方法。
第三种,是"遮止罪恶力"。把这个罪、把它遮止掉,就是未来的罪不要给它生。菩提道次第里介绍的--不要做十恶。十种不善的业不要去做。那么,这里说的,持戒,那是更圆满的。不但是十恶了,其他违背戒律的都不要做。
第四种,"依止力"。皈依三宝,还有上师。上师本身就是三宝的代表,总的皈依三宝是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分别皈依三宝。
另外,再加上一个"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能够灭极大的罪。
10.2 破邪见指哪些邪见?
末学恭答:第一种,恶取空,颠倒妄见;第二种,就是根本不谈因果,也不信佛,他只要是现前享受,断除诸善根。
10.3 何谓恶趣空?
末学恭答:恶取空,就是说一切法本来是空的,就是拨无因果。那么我们不要修了,自性本来是佛。
10.4 中士修法主要有几?
末学恭答:修法总共有三。第一是四谛法;第二是三十七道品;还有十二缘起。
10.5 佛说四谛次第有何密意?
末学恭答:佛是一切智,他所说的苦集灭道的意思就是说,先要知苦,然后知苦的因。苦的因能灭的话,那灭的境界如何。然后感到这个好,苦不好,赶快修道。所以说,一定要苦集灭道,也就是讲四谛。佛成道之后,最初转的就是四谛十二行*轮,这是根本*轮。不管是大乘小乘,都离不开四谛*轮。
10.6 菩提道次第中为何广说苦谛?
末学恭答:《菩提道次第》很明确地说,佛就是要我们出离的话,叫我们知道苦谛,说苦谛,生死的过患。更加知道出离的重要性。
10.7 何谓行苦?
末学恭答:行苦就是没有自在。一切都是被过去造的烦恼,造的业来牵着走。这个行苦刹那刹那地不停地在发展,你就刹那刹那地跟著那个一下到这里,一下到那里,弄得很不自在,又不能休息,而生苦恼。
10.8 真实求解脱心应怎样令生起?
末学恭答:真实的解脱,绝不是仅仅个人解脱,而是在生死里边起大悲心,度一切流转生死之有情的意乐心。要生起这个心,解脱的心,救度众生的心,要从无垢的圣语,就是佛说的话里边去追求,按他正规的方式去解释,才能够产生这个意乐心,出离,解脱。不学佛教,不听经,要出离,要修菩提心,是做不到的。
第一步要把这个道理真正地,清净地了解,要寻求,把它了解到。了解之后,第二步,长时地去观择修习,长时间地去观察、抉择、串习,就是不断地去修。修行就是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心理本来是随烦恼转的,现在要把意乐心、出离心生起来,转变过来,净化好。以前是耽著这个世界的,不肯出离的,现在要把它转过来,猛利的出离心要生起来。
第12讲
12.1 述六道苦。
末学恭答:天道,"诸天战争时,断肢殒命等,劣天被驱摈,死住不自在"。修罗,"修罗多嫉妒,热恼而兴斗,截肢或断命,虽智不见谛"。人道苦,生、老、病、死等,而且"苦迫如狱鬼,或修罗畜生,似天而速坏"。人间里边也有六道。畜牲道,"弱肉强食","耕负任打杀"。饿鬼道,"内外自体障"。地狱苦,最轻者,也是"胜刺三百槊"。
12.2 观苦之目的何在?
末学恭答:"自观趣解脱",这个讲苦有很大的义利。自己观苦的话,可以趣向解脱。厌离这个三有,就可以得解脱了。观他的苦,可以生悲心。
12.3 试述苦谛四相。
末学恭答:苦的行相,四个。一个是苦苦。第二个,"苦无常"。第三个,"苦空 他义之主宰无,(故空)"。第四是"苦无我 自性之主宰不成就,故无我"。
12.4 空与无我有何差别否?
末学恭答:"苦空 他义之主宰无,(故空)"。他义就是环境。这个环境也是空的,那么,就不受环境影响了。"
"苦无我,自性之主宰不成就,故无我"。本身这个补特伽罗是空的,没有的。那么,就是无我。
12.5 试述集谛四相。
末学恭答:集谛的这个四个行相,就是"因、集、生、缘"。
12.6 集谛具体指什么法?
末学恭答:集谛具体说,就是烦恼跟业。由烦恼的推动造业,就感了这个器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增上果;有情世间,异熟果。不断地集谛相续,是产生这个苦的、苦生出来的因。也就是说能够产生苦的最亲近的因,就是集谛。
12.7 流转之因是什么?何者为主。试以喻说明之。
末学恭答:从死有到中有,中有到生有,生有又造业,造业之后,又是老死,死了之后又作中有,不断地流转,成了流转的因("成流转之因"),十二因缘的流转就是从烦恼来的。烦恼跟业是推动我们流转的因。烦恼为主因。就比如这个造的业是种子;烦恼就像水土,如果这个种子没有水土去滋润它,那么这个种子,芽不会生的。这个造的业如果没有烦恼滋润,就是焦芽败种――烦恼是水,没有水的种子就是炒干了的,那是长不了芽的。
12.8 述烦恼过患?
末学恭答:"贪嗔痴等惑"这些都是烦恼。根本的烦恼――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个不正见,这是大烦恼。这些贪嗔痴等,这些烦恼极可怕,是最大的冤家。贪恋如面入油,被我执束缚无法自拔;如蜂如鱼,跟随诱惑自寻死路。贪图毒食刀上蜜,这是很愚痴的事情。嗔恚心粗猛,犹如不能救的火,害己害他,五毒无明。烦恼破坏自己和他人的戒律。有了烦恼的话,使得一切受用都要衰损、衰退了,投生八难处。 "住于我心中 以我作奴婢"。受着烦恼的驱使无法自控,逐渐为此造更多恶业,甚至杀人放火,五无间罪十不善业道。
第13讲
13.1 试述灭谛四相,道谛四相。
末学恭答:灭谛四相:灭、解脱、妙善、定生。道谛四相:"道、如、行、出"。
13.2 何谓道品?道品有几?
末学恭答:。道就是趣菩提之道,能通之义,是至涅磐由浅入深的资粮。道品共三十七等方便应用之法,三十七道品,这是一切大小乘共的,
13.3 三十七道品实体有几?如何相摄。
末学恭答:三个"四":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两个"五",是五根、五力;只"七",单"七"就是七觉支;单"八"就是八正道。
如果最略的话,摄为四念处,那其他东西都摄在四念处里头;如果展开的话,就分成三十七个;再广的分,就是不断地可以分,越来越广,无边无尽地可以分出去。
第14讲
14.1 何谓七贤?云何称圣?
末学恭答:在见道之前的修行位,总称七贤,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住,三、总相念住,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到"世第一"之后见道,见道是圣者。
14.2 在修行阶位中于三十七道品,何位修行道品增胜?
末学恭答:修八正道道品增胜。八正道为即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14.3 云何五邪命?
末学恭答:一、"诈现奇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声现威"。五、"说所得利以动人: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14.4 十二缘起是破外道何种邪见?
末学恭答:外道说众生有投生的--死了之后要投生,这个投生就是灵魂,就是神我,就是我。这是指外道说有我了。我们佛教就跟外道说--没有我的,无我。
14.5 十二缘起在佛教内部,说明了什么问题?
末学恭答:佛教里说没有一个所谓的我,灵魂,或者神我之类来投生的。而投生的东西,就是五蕴。他转来转去,这是五蕴的作用。五蕴投生是因为起了烦恼,造了业,被烦恼、业所牵了。该投人的就投人道去,该投天的天道去,该做畜生的畜生道去。这个五蕴,活下来的人,生下来是五蕴,死了之后也是五蕴。没有间断地连续下去。
14.6 何谓四有轮转?
末学恭答:生死轮回一共有四个有。本有,就是现在的五蕴身,这个有,都是五蕴为体。现在的身体叫本有。在命终的那一刹那,这个五蕴叫死有,只是一刹那的时间。死有之后,还没投生之前,中有。最多七天,七天一个生灭,七七四十九,那决定投生。那么,才投生的一刹那,就是说父精母血跟你这个中有身结合的那一刹那,叫生有。生有之后,第二刹那开始,这就是本有了。那么,这四个东西在转,流转生死就是这么四个有,都是五蕴。
14.7 生死有无始终?为什么?
末学恭答:生死无始无终。它转来转去就是连环性的,没有头的,如同一个圆环一般。
第15讲
15.1 十二缘起依三际分十二支怎样分?
末学恭答:一前际即是过去,二后际即是未来,三中际谓现在世。以过去、未来、现在三际来分位缘起。前际有两支,中际有五支,后际只有两支。
15.2 试述十二支要义?
末学恭答: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为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依过去世之无明、烦恼,所作善恶之行业也。三、识:造了业之后就要感果,那就是感到这一辈子的投生,这一念,为"识"。四、名色:在胎中逐渐发育,手脚、眼睛耳朵还没有生之前,叫名色。名就是精神,色就是物质。五、六处:在未出胎之前,手脚、眼睛、耳朵、鼻子都长出来,此时六根具足,叫六处。六、触:出了胎之后,他就要跟外境和合,那么就产生触。七、受:四五岁以后,十四五岁之前,逐渐对于事物,有识别苦乐受之阶段。八、爱:为值十四五岁后,生有种种强盛爱欲,就是淫欲心,跟贪资具,贪那个受用的东西,这个力量强了。九、取:为成人以后,追求他要享受的东西,包括资具、淫欲之类的,追求力量强了。十、有:因爱取之烦恼,造种种业,当有果就是后辈子的生。这个业造出来了就叫有。十一、生:按现在的业,正在结生的时候,就叫生。十二、老死:从生以后,就是现生的名色、六处、触、受这个几支,在未来世都叫老死。
15.3 缘起有几种?(约根本乘说)
末学恭答:有四种。刹那缘起,连缚缘起,分位缘起,远续缘起。
15.4 十二支何以立无明等?其体是何?
末学恭答:在这个时候的五蕴,体都是五蕴,但是在每一个阶位的时候,比如无明,它的无明的作用特别强,这个作用最殊胜,就把这一支安这个名字,十二支都安了它最强作用的那个法的名字。实际上,都是五蕴为体。
15.5 试分析十二支可纳入几类?
末学恭答:归纳为三类。三支是烦恼,有两支是业,有七支是果。
15.6 云何略果略因?云何由中可比二?
末学恭答:中间"略果及略因",后际略果,中际果有五支,后际只有两支,后际的果是略了。前际,烦恼有一支,而中际两支,前际的烦恼是略了。所以说,前际略因,后际略果。略的原因是,"由中可比二",因为"中八据圆满",中间那个八支是最圆满的讲。那么前面略,后面略,你只要把中间一比,他就可以知道了。所以说前后不必要广说。
15.7 惑业果三者各各相互关系如何?
末学恭答:。"从惑而生惑业",从烦恼能够产生烦恼,就是像中间的爱缘取。爱是烦恼,它也可以产生后边的取的烦恼。从烦恼,也可以造业,就是无明缘行,取缘有,这是从烦恼造业。这个业只能产生果。造了业之后,就是产果,其他没什么作用。业生事,就像"行"是业,产生这个识;"有"是业,产生"生"。这就是业生事。果还有后边的,事能够生事,就像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都是事生事。事还能生烦恼,这个受能生这个爱。就是说感了果的这个事生出来之后,它并不是就完了。事能够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事还生烦恼,就是"果缚未断,子缚又生"。过去的烦恼感了这一辈生,过去的报还没有受完,现在又在造新的烦恼了,又产生将来的果报,又积起来了。这个链条一扣一扣地不断地接下去,没有穷尽。
15.8 十二支三际前际之前尚有前际,后际之后尚有后际,十二支应不断增加,是则有无穷过,为何说“有支理唯此”?
末学恭答:"有支理唯此"。这句话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死到底有没有始终的?如同鸡生蛋,蛋生鸡,到底有没有个头?如果说十二支的话,那第一支是无明,应当生死有始--从无明开始,最后一支是老死,那么老死是终,到老死就为止了,这个流转生死到此为止,停下来了。这样子说,这个十二支缘起,只说成三世的事情,第四辈就没有了。而且过去一辈子,再前面一辈子也就没有了。事实当然不是如此。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一直到现在。那么,照这样子说,这个十二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明之前,还有其前辈,应该无明之前还要加。那么,老死并不是完了,老死之后还得要加。那么,加了之后,假使说前两辈子加上,前三辈子还有;前三辈子加上,前四辈子还有;后两辈子,后三辈子,后四辈子,无穷无尽。如此加起来,这个缘起十二支是不够的,要无数的支。如果这样,说缘起就没有办法说了。那么,佛的智慧,他就是说十二支够了,"有支理唯此"。这个十二支缘起按道理就这样子十二支就够了,不需要多。
15.9 上士道与下士道有何关系?
末学恭答:修行时,从下士道下手。首先要修这个增上生,就是修那个下一辈子的暇满人身,这是最根本的,没有这些基础,说普提心给他,一下子说发菩提心了,行菩萨道了,当然不易马上接受,甚至适得其反,这个是没有意义的。说什么要做什么才行,所以需要踏踏实实地确实从下士道下手。但是虽然从下士道下手,前面该走什么路应当要知道,上士的发心也在下士道的时候也要生起来。真正的发心,圆满的发心在上士道。如果对上士道的事情不知道,菩提心的发心不理解,那下士道修的就是人天福报,这不算下士道。下士道是上士道的前基础,它跟上士道有直接联系的。所以,上士道的发心在下士道应该知道。如果单是修下士道人天福报的话,不属于菩提道,那就是有漏的人天乘,不是菩提道次--就是下士道不共的,这是不共的下士道、有漏的人天乘。
15.10 舍有几种?平等舍心属哪一种?
末学恭答:舍有三种。一个是受舍,一个是行舍,一个是无量的舍--四无量里边的舍。平等舍心,是属于四无量的舍。
15.11 平等舍心如何修?
末学恭答:需要对一切有情要离开贪心、嗔心,使自己的心平等起来。要把心平等起来,那一定要方便,要修行。那么,要修平等心,有几种方法:"怨亲不定想";"自他易地想";最后是"等皆如母想",一切有情同等,都是自己母亲的想。
第一个方法,"怨亲不定想"。这个是从客观的事实来摆这个情况。冤家亲家都不一定的,你说这个人是怨,他可能就是以前的亲;现在的亲也可能是以后的怨。这个事情在世间上也很多。那就是"怨亲不定",这是一辈子里边都有这个不定的想,何况自己无始以来的变化?当然是各式各样的关系都会产生的。
第二个方法,"自他易地想"。使他调一个位置,把自己做他的位置来看,以他的当我来看,这样子也能够把怨亲平等。"自他易地观,亦世圣所教"。自他,将心比心这样子的观想,世间上的圣人也这样去教导人家的。但是,尽管你怎么教,"若不从定修,则但堕言说",假使不从定上去修的话,只是一句话。我们经常看到世间上学问很好的人,他品德并不好。
第三个方法,"等皆如母想"。一切有情都要把他当母亲看,这是一层层下去了。
15.12 何谓菩提心?修法有几?
末学恭答:菩提心是对每一个众生都要当父母一样地看,要去救度他,情愿牺牲自己救度他。为了众生的解脱而达正觉成佛的心。一般说,菩提心修法是两种。一种是根据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是七重因果的修法,那么推上去就无著菩萨的;另外一个是寂天论师的,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的修法。
15.13 试述般若与三乘的关联?
末学恭答:大般若是讲空性的,那就是一切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就是大小乘,他都靠空性证入他的这个果位。没有空性,都证不到的。声闻有声闻的菩提,他是靠一切法空的道理证到无我。缘觉,也要靠空性的道理。菩萨,更要靠空性的道理证到这个成佛的道理。空性是三乘都要证的,但是深浅不同。声闻乘证的空性是最浅,缘觉的深一点,菩萨证到最深。不是说这个般若只有菩萨要,声闻缘觉就不需要的,或者是没有,不懂的。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这个般若的空性呢--成佛的母亲。这是父的种子、母亲的空性,才能够成佛。那么般若是通的,通三乘的,而菩提心不通三乘的。
15.14 判断大小乘以何为标准?圆顿法门是否可以不历次第,一举成佛?试述圆顿与次第之关系?
末学恭答:要判别大乘小乘,要从菩提心发不发来看。声闻缘觉是生出离心,大乘菩萨是菩提心。圆顿法门不能不历次第,一举成佛。
海公上师从这个真正的中观见来看,圆顿、次第两个东西是拆不开的。如果没有圆顿,这个次第就不是这个圆满的次第。假使没有次第,这个圆也是豁达空(沪俚)的圆。圆顿里边有次第,次第也不离圆顿,这才是真正的我们修行的一个最高的方法。
15.15 怎样发心称圆满的发心?
末学恭答:真正的发心,圆满的发心在上士道。,真正圆满的发心是,"发心利他故,乐正等菩提"。真正要成佛的菩提心,从利益一切众生下手。这样的菩提心是圆满的发心。
第16讲
16.1 菩提心二十二喻,试按十地分配并解释之。
末学恭答:"如地金月火,大藏宝源瀛,金刚山药善,如意日美音,王库藏大路,乘骑流无尽,乐闻声河云",这是二十二个喻。
"如地金月火,大藏宝源瀛"。先说这个"地金月火",这四个菩提心是属于初地的。地是大地,金是千锤百炼出真金,月是悲心,火是智慧之火。"大藏宝源"是二地菩萨的,是持戒波罗蜜多圆满。瀛是大海,是三地菩萨,是修忍波罗蜜多,就是要容纳一切,以大海作比喻。"金刚",是四地菩萨,金刚能破一切,而且不为一切所破,这是讲精进波罗蜜圆满。山是须弥山,八风吹不动的,那是禅定波罗蜜多,禅定是不动的,这是第五地的菩提心。药是第六地的般若波罗蜜多。阿伽陀药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法空。第七地,是方便,"方便愿力智","善",善知识,那就是七地的方便,愿力智。第八地,愿,愿波罗蜜多,一切满愿,就是"如意"。第九地,是"日","方便愿力智"的力,力波罗蜜多圆满,这个力量极大。十地以上的菩提心,那就多了。"美音,王",王是一切自在。"库藏,大路,乘骑"。"流无尽",无尽地流水。"河","乐闻声",好听的声音。"河",还有"云"。
16.2 何谓行假无三世,一多大小平,为什么?
末学恭答:"行假无三世",行根本是假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假的。当然会知道--根本没一个未来。那么,这个里边我们就是说这个时间都是假安立的。在空间说,"一多大小平",一也好,多也好,大也好,小也好,都是空间的问题,都是平等的。真正把心证到空性之后,连空间时间的概念都没有。
16.3 成佛到底需要多少时间?
末学恭答:这个也是假安立的。对有些人说,善根充分的即身成就。三个半月就成佛是可能的。但是,不是那个料,不要说三个半月,三年半载,三十半年,乃至三世,几世都还不一定成功。成佛的时间不是根据时间来安立的。
16.4 发菩提心修法有几种?各分述并比较之。
末学恭答:有两种。一种是七重因果的观想法,由修这个七重因果产生菩提心,修起菩提心;另一种是他用自他相换的办法来修这个菩提心。
自他相换很快,把这个执持自己的五蕴的放开,执持他,把人家的东西,把人家这个五蕴都算我。这个换一下,这个你生菩提心就快了。快是快,力量也大。但是里边只有一个求利他的心,少一个菩提心,求菩提心的心没有。七重因果里边,前面需要加个舍心,平等舍心。没有平等舍心,知母念恩是修不起来的。在《普提道次第广论》里边讲,两重因果:一个是这个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七重因果,一个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宗大师把他们两个讲的时候分开讲,修的时候合起修。
16.5 何谓七因果、八因果?
末学恭答:知母、念恩、报恩、悲心、慈心、利他心、菩提心七重因果。外加修平等舍心第八因果。
16.6 何谓九有,有是何意?
末学恭答:。"九有",就是三界九地。”有”的意思是,一切有情的生死,有因有果,生死相续,都是有因有果的。外道执著色界,无色界生上去之后就认为解脱了。佛教对于这三界的九个地,无论是最高的非想非非想,也属于有,九个有。那没有解脱,这个名字就否定他们解脱的这个错误的想法,所以叫九有。
16.7 何以说尽法界有情皆过现父母?父母对自己有什么恩?
末学恭答:我们要每天早晚各三次地要去观想,要决定相信这六道九有,所有的恒河沙那么多的众生,尽法界的有情,就是说所有的法界的,三界、六道、各式各样的有情,包括地狱饿鬼畜生,都是过去的、现在的父母,不一定是未来,都在过去或者现在做过我父母的。
。"父母生养教,悲流恒无尽",父母对我有什么恩呢?父母生我下来,大恩。母亲十月怀胎很麻烦,现在很多的母亲就不要胎了,打掉了。如果我的母亲把我打掉了,我不可能生到现在?她没有给我打掉,那就是生下我来就是大恩了。生下来还要养我,还要教我。父母花钱才教我的,所以说,"父母生养教 悲流恒无尽",她的悲心就大河一样,没有完的。
16.8 思维自己对现生父母之恩观起与否?报恩之心生起没有?生起以后该怎么办?
末学恭答:父母之恩,实在无法报答。从十月怀胎,到出生成长,父母没有一天不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照顾着我。即使我在异国他乡,依旧充满牵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只是寸草,无法报答父母阳光般的恩情。很惭愧地说,在遭受逆缘的时候,才会想起父母的恩德,在顺境中很容易会迷失,自我膨胀。我正在努力修行,能够任运生起报恩的心。生起后,会更加坚定地修行,对于父母最大的恩,就是能够有朝一日,引导他们出离生死,让他们永远喜悦和宁静。而如今,只能跟他们交流学佛经验,讲讲我对修佛的感触。我在修佛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们亲近佛法有好的影响。在修行时都观想他们跟我一同忏悔、祈福。这种观想,也扩大到众生。
第17讲
17.1 分析七重因果内不同层次,慈心悲心在中属什么地位?此二者为什么次第不定?
末学恭答:在一般的次第,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那么,先是慈心,后是悲心,这里,先是悲心,后是慈心。知母念恩报恩,就是说对母亲,这个知道一切众生是我的母亲,母亲对自己有极大恩,那么自己要报恩。那么,就对一切有情生起一个极好的印象。那么,接下去,当然,就是要修慈心了。因为母亲对我那么好,我就要使她安乐,使她欢喜,那么就是慈心。这里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注意悲心,因为这个悲心是一切成佛的功德之母,菩提心也从悲心生,一切功德也从大悲心生。一切善根,善的功德,都从悲生起来的,慈这个功德也是从悲生起来的。就是先观悲,悲心生起之后,慈心、其他的一些功德都能生起来。
17.2 什么叫所缘行相?
末学恭答:修行时,我们在观想的时候,所缘的境,就是我们观想的那个境。假使缘一切众生,要慈心,把这个一切安乐要给他。"行相"就是我观的相分和见分。就是我们的色的那个,色,行动的相貌叫行相。
17.3 什么叫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末学恭答:愿菩提就是发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行菩萨道。
17.4 施有几种?——举例释之。
末学恭答:布施有四种。内施、外施、无畏施、法施。内施,头目脑髓,这是内施。妻子、儿女、国土、财产的布施,是外施。"令他无恐惧",无畏施,人家有苦,帮他离开那个恐惧的苦。这是无畏施。观音菩萨,大家称他为施无畏者,因为他是拔一切苦--布施无畏。这个是最大的布施,把无畏布施给人家,替人家拔苦,这个恐惧心就没有了。法施是,"慈愿善说法 ,正言至一语"。发慈悲的愿,就是度众生的愿,善巧地说法。
17.5 布施有何功德?
末学恭答:第一是"灭减守护苦";第二,"灭减追求苦";第三个,"断贪心及灭当来由贪所生诸苦";第四,"心志欢喜,无不足之忧愁";第五,"当来财富自在,究竟满足檀度"。
17.6 布施有何障?如何对治?
末学恭答:布施有四障。一是,"先未串习障";第二,"施物乏少障";第三,"耽著上妙悦意财物障";第四,"深乐施果障"。以前没有串习的,没有这个习惯的,就要多做。假使是施物少的,那么,就要好好地多做一些三宝的,培一点福。培一点福之后,三宝面前多做点事情了,福报大了之后,这一世就会布施的东西会多了。"施物乏少障",在出家人里边,好好给常住培福,好好修法,这个,福报会来。对治这个"耽著上妙悦意财物障",好的东西舍不得给的话,偏偏把最好的供掉,那个就对治这个障碍。对于"深乐施果障",需不执着于回向,不为名利,发菩提心。
第18讲
18.1 布施之自性是什么?怎样算圆满布施波罗密?
末学恭答:布施的自性,就是不顾自己的享受,以无贪的心,这个思心所,就是造业的思心所。能够把自己的东西舍掉,同时,用思心所发动身口二业,以此动机。能够布施的这个思心所,跟发动这个身口的业,就是布施的自性。只要这个心能够圆满了,一点也没有这个障碍了。那么,布施波罗蜜多就圆满。
18.2 持戒之自性是什么?怎样算圆满持戒波罗密?
末学恭答:戒的自性是什么?不发动恼害的心所,思心所也不做那些事情,这个是戒的自性。不恼害的心达到圆满了,戒波罗蜜就圆满了。
18.3 何谓戒体?戒体有几?——述之。
末学恭答:从他受如律,护持谨无犯,虽犯速还净,是名为戒体。就是说,从受戒中,受戒者,得到一种防止做恶,不犯禁条的能力,即使犯了,也可以速速忏悔清除。戒体有两种,一种是有作戒体,就是作戒,一种是无作戒。作戒是在受戒的时候,顶礼、说羯磨词,各式各样的事情,在戒堂上做的事情,有所动作的,身语意都有表示的,可以看得到,听得到的。就在我们作戒,白羯磨、顶礼、忏悔,等等的时候,就生起无作戒体。这个戒体的功能是可以防止那些坏的事情不要去做,防非止恶的功能。真正戒体在我们身上,身心上边。只要不犯戒,不破、不犯根本戒,它是永远跟了跑的。命终时当然舍掉。
18.4 戒相有几?各别释之。菩萨戒分几?——释之。
末学恭答:戒的相是两种,性戒、遮戒。性戒就是防止做十恶,最粗的那个,最限制的那些性戒就是十恶。遮戒就是菩萨的三聚戒。
18.5 菩萨戒中,律仪戒指什么,与别解脱戒是否同一?
末学恭答: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别解脱戒在律仪戒里边仅仅是一个支分,但是是一个重要的支分。
18.6 何谓定共戒、道共戒?
末学恭答:定共戒是得了定之后,不作意持,自然不犯,而戒与定俱发。道共戒,须得了果向之后,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
18.7 律仪戒、定共戒、道共戒如何得?
末学恭答:律仪戒只要如法地去受,这个戒就生出来。定共戒,是得了定之后就生起来的;道共戒,得了果向之后。
18.8 云何见圣谛已,异见深重?
末学恭答:见了圣谛之后,证了空性之后,这个异见深重,反而起了异见,这个犯了戒就还不了净。
18.9 菩萨戒若不具律仪戒,有何缺陷?
末学恭答:若不具律仪,菩萨戒缺支数句,谓在佛前受菩萨戒而不受别解脱戒,则菩萨戒不完备。
18.10 菩萨戒对他人犯戒,应如何对待?
末学恭答:"无悲不劝摄",这是持戒不能增我执,不能对人家犯戒--轻视人家。人家犯戒,要可怜他。"无悲不劝摄,不严责皆非",那么,有些人,他倒是没有我慢,人家犯戒,"哎呀,不关我的事,这个我管不了"。这个也不对。"无悲不劝摄",人家犯了戒,自己没有悲心,不去劝他、不摄受他,甚至于"不严责",不严厉地呵斥,都是不对。菩萨戒是要菩提心,饶益有情、摄受有情,人家犯了戒,要堕落了,不关自己的事,这个不对。该严呵斥的就要呵斥,该劝的就要劝。开始是劝,劝了他之后,再不听的话,就呵斥了。如果碍于面子,既不劝也不呵斥,那还是犯菩萨戒。菩萨戒里边有两种,一种是护持自己的,保护自己这个善法的;一个是护持他的,利他的。那么,假使说他犯了戒之后,就得要呵斥。
第19讲
19.1 忍之自性是何?怎样算圆满忍波罗密多?忍之差别有几?
末学恭答:忍的自性有三种:一种是耐他怨害,冤家来害你,等于说忍冤;一种,自己所生的苦,你要修行,或者是其他身上害病等等苦能忍下来;一种,安住法思胜解,就是说对法能够起意乐心,要忍。
假使能够忍一切违缘障碍等等,就算圆满忍波罗密多。
忍之差别为:第一个,"耐他怨害忍",这是第一种。这是对方的冤家害你,这个要忍;第二种,自身的那些害,"安受众苦忍";第三种,"得法忍"。
19.2 耐他怨害忍如何方便修?安忍众苦忍如何方便修?如何得法忍?
末学恭答:修耐他怨害忍有以下方法:1,"宿生亲善想",第一个就是说现在是冤家,过去并不是冤家,过去是亲人;2,"随顺法无我想",一切法无我;3,"无常想",一切法都无常的;4,"应令彼安乐想",要使他安乐,不要起"以牙报牙"的心;5,"摄受想",不但不报复,还要因为他是我们要度的众生之一,要摄受他,要度他。
安受众苦忍的修法:1、"为求菩提,受持戒法,衣食粗少,威仪行乞,种种勤劬等苦能忍";2、"于世八法能忍(利衰毁誉称饥苦乐)";3、"为供事师尊三宝,寻求正法,独处寂静,思维观察",这是修法的苦;4、"在家士农工商等苦能忍";5、"为利他故,种种劳虑",不畏其苦;
法忍的修法:1、"功德忍";2,"证得忍";3、"修行方便忍";4、"自他神通忍"。
19.3 精进自性是何?精进有几,如何精进?
末学恭答:精进的自性,对所缘的境,善的,精进就是善的,对善的所缘境勇悍回向。
精进分四种:1,"离染精进",此种精进,一切烦恼没有生的,不给它生。2,"引白法精进",一切善法没有生的,已经生的不忘失,还要增长广大。3,"净业精进",就是忏悔,忏悔要精进。4,"增长智精进",是福德资粮了。
如何精进分五种:1,一是"被甲精进";2,加行精进就是说"次第进修等",按照次第修,看自己,你自己现在在什么地位,就修什么法;3,"有勇,不懈不倦等",与贪嗔痴斗争要有勇气;4,"不退,不畏障难等";5,"无已,无有间断等"。
第20讲
20.1 静虑自性是何?如何圆满,有几种?——说明。
末学恭答:静虑的自性就是说于所缘境心不散乱,善的心一境性,心一境性,那是定有正定,有邪定,这是善的心一境性。也就是说,于所缘的境心不散乱,善的心一境性。
静虑波罗蜜多跟般若波罗蜜多都在金刚喻定的时候圆满,就是成佛的前面的那个定,灭除最后一品烦恼的金刚喻定。这个时候,静虑波罗蜜多圆满,般若波罗蜜多也圆满。
分三种。第一个,"现法乐住静虑",入了定之后,能够引生身心轻安的,这个定能够引发身跟心的轻安;第二个,"能引功德静虑",这个静虑,能够引生各式各样的功德;第三种,"饶益有情静虑",在静虑里边对众生做利益的事情。
20.2 般若有几种,何谓二智三慧?各说明之。何谓正真净?为什么般若是正真净?
末学恭答:般若分三种。一种是文字般若,"即是名句文身",就是一般的经书之类的,般若经。二是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就是修观的时候,上师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在观照,还没有证。第三,实相,证到了,"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智慧又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真智,也是无分别智;一种是俗智,那就是差别智。三慧就是:第一个是闻慧,由依止善士,听闻正法而起的这个智慧。我们的道前基础就是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这个里边得到的智慧叫闻慧。闻慧之前还要加一个慧,生得慧。我们人生下来,我们人有这个分别善恶的心,能够我们念经的心,就是念《般若经》、《金刚经》,没有懂,就是能念这个心,这个慧也是生得慧。
般若智慧是不带我执的,不带烦恼的,干净的。纯净,不但是干净,纯粹的干净,一点点的渣滓都没有。这个名意,就是说般若的内涵,有三个意思,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真正的,一个是纯净的。正、真、净这三个要素。
之所以般若是正、真、净,是因为那些我们世间上的一些颠倒见,最标准的就是常乐我净了:不净的说是净;无常的说是常;本来是苦的,一定说是乐;没有自在的,一定说我有自在。这个颠倒见,在般若的眼光里看,根本就没有。那么,还有一个,是坏的东西,假的,不会当它是真的,真见。真正的宇宙的现象看到了,那我们所看到的虚幻的那些梦幻泡影的东西不会当作实在的。所以般若智慧不带我执,不带烦恼,是干净的。
20.3 般若体有几种?般若义相,深广二般若云何?
末学恭答:般若的体性有真的,有世俗的。真是就是说胜义谛的,是无分别智;世俗的,就是后得智,差别智。
"义相",般若的法相。。"三智或八法,广七十义等",这是讲广般若。"八不四无生,二种无我等",是讲深般若。
20.4 为何要学般若?何等人应学般若?堪学般若者有何征相?无三征相认是否与般若无缘,不能修行?
末学恭答:要学般若。般若是很微妙,有的人,现在一些学者,包括教授,也包括一些文学家,他们对禅宗特别感兴趣。他们的感兴趣,就是感到里边玄妙,并不是说要想证般若,要想离生死,要想度众生,根本没有这些意乐心在里边。只是感到它文字微妙,好像道理比较深,好像是学了之后,说话里边可以压倒人家,可以说自己是一个有学问的,好像是一个通禅的。以这个目的出发研究,那当然是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发心就不对头。雪般若的目的,最起码的也要是声缘的解脱;中间的,菩萨的解脱;最高的,也是最究竟的,都要回归佛乘,得佛的大解脱,正等菩提。如果离开这三个目的,都是不正的。都是研究研究,考证考证了。这些,跟佛教可以说是不相干的,跟我们的修持是不沾边的。如果这样的人教导佛法,那就要把众生引向歧途。
应学般若的人为:上中下士道。堪学般若者三个外相:初闻般若理,内心数悦乐",这是最浅的一种;第二种,"喜极流涕泪";再高层次,"身毛作竖立"。无三征相之士,"或能依教行,堪受实谛义",只要能够依了佛说的法的教去实行的话,这样的人也可以,将来也可以通入般若。
第21讲
21.1 于般若深义错例,会产生哪些过失?其后果如何?
末学恭答:其一,"若一类有情,依于自种性,闻般若深义,于理观错倒"。有一类的人,他自己的种性邪的。他或者是过去邪的种子很深厚,或者是今生亲近了那些邪的知识,恶知识,或者亲近那些外道的那些人了。那么,他熏染了邪的种子。其二,"佛大事因缘,及俱有诸法,未得正了知,生二种过失"。会产生两种的过失,两个极端,一个是执有,一个是执空。其三,"不善巧空义,而堕于恶取",这就是说对于佛的空的道理不善巧。佛说的空,一切法自性空,并不是说一切法没有的空。因上是把这个空搞错了,果上,要投生恶趣去。其四,"或于自性无 ,而执自性有"。这个说,一个是执于空一边,或者执了有一边。其五,"于现实因果, 一切作损减"。这是第一类,就是恶取空的。他一切法自性无,他认为自性空,认为一切法都是没有的。堕恶取空的时候,要堕恶趣。其六,"或于色等法,如幻化喻品,增益坏胜义,妄认空花实"。或者说色声香味触,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本来是自性空,认为既然不是没有,就是有了。其七,"如是执断常,落有或落无"。这两类了,执有、执无,执断、执常。或者是有,有就是常,执无就是执断。现在一般世间上都是执断的,断见。
21.2 应如何学般若?
末学恭答:般若是非常好,下中士道都能够学,有外相的,当然决定能学。没有外相的,好好地听佛的话,照佛的那个教诫去行持,也能够慢慢地进入般若的这个门。修学分两科。一个是应舍的,它的对立面要放下的,应舍的,就是错误的那一边不要去,要把它放掉。另一个,正的一面,要学习的。人身实难得,正法尤难遇,观苦,寻求善知识,随行般若教等等。
21.3 依止何人学般若?
末学恭答:依止善知识。善知识应该:"具调伏寂静,惑除三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论议,悲深离退息,十德堪依止"。
21.4 如法学修般若之果如何?
末学恭答:善修的人,善学善修的人,他能够了解,或者证到般若的甚深道理,那就可以对蕴处界、谛缘度等等法不会执着它是实在的,如幻的。那些四谛、十二因缘、六度都是过海的船。没有过海之前要用它,过了海之后就要知道是自性空,不要执着。流转也好,还灭也好,生死就是涅槃,都是假的。在没有度脱的时候,没有到彼岸之前,生死是生死,涅槃是涅槃,这是我们的凡夫的虚妄的见地。真正到了彼岸之后,回头一看,生死涅槃都是假的。不但生死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如果感到生死苦多得很,那就该修。因为还没证到,证到之后固然是空的,还没证到,在无明大梦之中,还感到很多苦。如果感到的苦本性是空,苦也不苦了,那就对了。现在感到苦,没有般若,还得要修。
21.5 四摄是哪四种?
末学恭答:四摄,就完全是从众生着想,利益他。四摄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21.6 云何布施?与六度中布施有何同异?
末学恭答:"布施"。布施,跟前面六度说的一样,就是施同。分财施和法施。做的事情是一样的,而侧重点,不是为自己积累这个功德了,是在利他。目的不一样。
21.7 云何爱语、利行、同事?
末学恭答:爱语,"于所化机,开示诸度",所化的机,既是摄受了,他受你化了,要给他开示。说话,要说使他听了欢喜的话。目的是,除掉他的无知和他所怀疑的。能够正确的了解法的道理。这个里边,又分两种。一种是爱语,顺世间的话,世间上随顺的话;一种,正法的话,是法上的话。顺世间语,就是说要世间上也做的一些规范。就是说话的时候,要带笑地跟他去说,慰问他好不好,身体好不好等等这一些世间上的使他爱语。那么,法上的爱语,跟他说一些法,跟他说法上的功德,使他得到利益,远离那些恶道、苦等等。排他的疑惑。这是爱语两种,一种是世间的,一种是顺了法的,正法的语。
利行,是爱语道理讲通之后,叫他人实际修行。所教的一切法义,没有成熟的叫他成熟。已经成熟的,能够使他解脱。对于少善根的;在世间上有大财富,有大势力,有大名称地位的那些人;还有一种,学过外道的,此三种难教化的,要费很大的辛劳,多方面地引导他才能达到目的。利行的时候,这三种人是最难教化的。要花极大的劬劳使他们能够引导到正路上。
同事,在自己教他人做的时候,自己还要做,带头做,教他怎么修呢,自己也修。
第22讲
22.1 密义略释有几种各约略说之?
末学恭答:密义有八个解释。第一个是"尊贵密"。这个密乘,特别尊贵。第二个,叫"微细密"。"法界缘起",这个是《华严经》的缘起。缘起很多,比如分位缘起、刹那缘起、远续缘起、连缚缘起。这都是根本乘的。进入这个后期的呢,有受用缘起,阿赖耶的缘起,还有如来藏的缘起,最高的,法界缘起。这个是最高深的缘起法。第三个,"普遍密"。这个道理,是真如的道理,这也是从这个法界缘起说。法界缘起的,它的体性,这个性空的体性就是真如,遍一切处。第四个,"隐显密",就是在空性里边,这个缘起里边,一个隐一个显,互相相辅相成的,不是拆开两个的。第五个,"总持密",这个就是一即一切,这个,法界缘起。"随举一法,持一切法",一个法里边,就一切法都具足,"无不具备"。第六个,"发心密"。是发心的问题。"由其了解上说圆顿境义",上边说的都是境,上边五个密的境相知道之后,从这个地方发心。第七个,"次第密"。次第,就是方便善巧。善巧就是由事理圆融,这个事跟理圆融。事理无碍,不希奇,要事事无碍,什么事什么事都是没有妨碍的,都是相即相若的。第八个,"无知密"。一些普通的凡夫,不解密意,认同妖术,不亲知识,妄评是非。
22.2 显密二种应如何正确看待?得何善巧,故能二智速圆乃至魔不能扰?
末学恭答:菩提道次第和密乘道次第是共同道,学好之后,它本来开两条路。一个是显教的波罗蜜乘专门地修下去,也会成佛。第二个,就是进入密乘道,那就是快一点成佛。密乘道的根基就是菩提心发了之后,更要急于度众生,所以说,要更快一些地这个成就。跟波罗蜜大乘,他们的目的是一个。一个就是说菩提心发得更恳切一些,要求快一些,仅仅是这一个要求不同。这个要求不同,佛就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可以使他们快。那么,就是说最快的就是即身成佛。
得下边五个善巧,这个事跟理圆融。诸法一起在修,但是一个个齿轮,齐修就是圆顿。次第不乱,各行各的作用,同时相应,同时具足。这样的微妙次第作用,可以使二智速圆乃至魔不能扰。1,"境善巧";2,对治的善巧;3,"时劫善巧";4,"资粮善巧";5,还有一个"师资善巧"。
22.3 密器之铸成需具何种条件?
末学恭答:第一个,"具足修持菩提"。那就是菩提心要满。一个是愿菩提,一个是行菩提,都要够量的有。第二个,要学习圆满的次第,就是深广般若都要学,整个的要学好。就是深般若、广般若。第三个,"分全证得空理加持而生之密乘信愿",这要一部分或者全部得到。证了空性的这个信愿和加持力的信愿。"缺一器非善",如果这个六个东西缺一个,密器就不行了,不是真的密器。
22.4 择师中应拣除者何?
末学恭答:1,"多忿恚而不具悲心"。他嗔恨心很大,没有悲心的。2,"贪名闻利养而无厌足"。这是没有悲心的另外一方面来看了。不是为了住持正法,救度众生,而是为了名闻利养。而且贪得无厌。这样子的人,不能作师承。3,"恃己傲慢而无防护"。自己骄傲、我慢,自己就是有点功德,就骄傲我慢。对戒律不严持。4,第四条,"谄曲而不正直",直心是道场。作为一个师承,他要谄曲的,不正直的,那不行。
22.5 应具者有何德?
末学恭答:(一),第一个要调伏,就是要戒。(二),第二种,"具三慧",就是闻思修。(三),"有忍力"。(四),"性沉毅"。这个性,要沉着,要有坚定,要有毅力,坚定不移的,不动摇的。(五),"善传授"。(六),要有悲心,"具悲心"。(七),"善论议"。就是善于说法。(八),"精曼荼",这是密法里边的,需各式各样的曼荼都会做。(九),"解加行"。"种种陀罗尼,修行助道等,一一皆具足,实习之修智"。(十),"根调寂"。"虽不具相好,内德实充盈"。
22.6 得如量师后应如何作?
末学恭答:得了师你要去考验是不是真的可以依止学法,至少要三十天,多则六年。首先应亲近几十天,最少三个月。假使不互相观察的话,师弟都有违犯,犯了这个规,犯了法,违背密法的罪。密法的师,要全――功德要全,不能说显教一样,只有两个就够了,他是十个都要够,在密教里边不能, 开许。师的功德不全的话,自己成就就没有堪能。这里是六年学法,六年修法之后,是两条道路:一个是你们学显教的,依你们的原来宗派去弘扬正法,或者是翻译等等。一个是你要精求密法,那个时候就是会给你们送进去的,会找最好的师承。假使真正得到好的师承,"终身应依止"。依止的时候,不要违背依止法。如果你不依止那个法去做,那就是下金刚地狱。"当视之如佛,悉地现身证",这个不但是密教,显教里边,哪怕是沙弥戒里边,这个剃度师,沙弥戒的得戒师――都要对佛一样地看待。就是说,真正要得功德的话,不这样子建立观想的话,功德得不到;反之,还是会造很多的罪。视师如佛的话,现身就可以成就;否则的话,还得造罪,金刚地狱。师承找到之后,自己还要受密乘戒。
22.7 如何受密戒?受密戒有何利益?
末学恭答:受密乘戒,灌顶就是密乘戒。求得如量师之后,就要受三昧耶戒。这样自己的力量有戒,他的力量就是师的加持,这个力量都强的话,现身可以成就。
22.8 犯密戒 有何果报?
末学恭答:假使受了三昧耶戒――三昧耶戒就是誓戒,自己发的这个誓愿――要遵守那些戒了;如果违背了这个誓言的话,就是违背三昧耶戒的话,那是险中的险――最危险的事情。"现前生苦受,乃至杀自他,死复堕烧煮",现身,这个报――现报,当下就会受苦;"乃至杀自他",不但害自己,还要害人家;最后下一辈子的异熟报,决定下地狱去。
22.9 修行中应如何依止?
末学恭答:我们要成就,全靠上师的加持。大日如来有言:要成就悉地,一定要靠师。一切能够了知的话,就是能够开智慧的话,全靠自己使师的心悦乐,不要扰乱师心。受戒之前先要把《事师五十颂》好好看。行持――应当学,而且还要做,不但要学,还要照他做。总的说一种是"意乐",对师起一个极好的意乐,恭敬他,当佛一样看;并且给他做事情。
22.10 前项各条件具备后,应如何修行?
末学恭答:前项各条件具备后,要修行。密器已经成就了,又得到无上的大宝师。这个戒体--自己的三昧耶戒要好好地护持,如此"善取持",而且一切的依止法都要如法地做。在这个中间,要能够了达生圆次第的道理。身、口、意三密的事情精通,也就是精通生圆次第里边的那些道理。还有一些助道法,就是四摄、十二因缘,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的主修的,我们说主修必定有附修的。一个一个都把它看得、珍重得跟自己性命一样的珍重,不要随随便便。按了次第做,又需是完全的,不能缺一个支分,如果照一切条件如法地做的话,自己有那个善根的话,即身成佛是可能的。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