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无始无明
无明与清净,非先后之别
无明非第一因
无明亦非外铄者
无明的源由
从无明到明
举实例说明
悟境的提升
悟境的显现
本来清净
本来清净的条件
众生发心修行
佛法的殊胜
如何修行
从行到不行
总结
各位注意到,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而不是:从本来清净而变成无始无明。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这牵涉到「什么是无始无明」?我认为:因于对「无始无明」的错解,才会衍生出「何以本来清净会染着成无始无明?」这个问题。
无始无明
是无始而非有始
首先既称为无始无明,就表示它没有开始。所以不能再问:无明是那时候开始的?无明又何因而开始?事实上,以中观的思想来看,不只无明是没有开始的,世上任何一法也都是没有开始的。既无始,也无终;却在时间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变化而已。
然而有些经论,却经常这么说「众生自心本来清净,但由最初一念无明妄动故,才成染着。」如果先是本来清净,后因最初一念无明妄动故,才变成染着;则「无明」即是有始,而非无始矣!
既本来清净,何以却无明妄动?真是把我们给害惨了!
如果无明不妄动的话,则我们的心便永远保持在清净的状态中,就用不着学佛、修行,而直到今天,还不明了悟是怎么回事?至于解脱,更觉得遥遥无期,摸不着边际。这一念无明妄动,真是把我们给害惨了!所以很多人都不平地追问:这一念无明,为什么会妄动?真是太可恨了!
但如用中观的思想来检点:这无明为什么会妄动呢?既本来清净,即在清净中,当不该有无明妄动的原因。而若从清净中,却产生无明妄动;这无明妄动,就中观而言,岂不就成为「无因生」矣!而「无因生」者,乃不符合缘起的见地。
因此在所有真如系的经典里,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都感觉蛮棘手的。如《楞严经》中,有一段富楼那尊者所问的问题:
「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
清净本然就不能产生山河大地吗?其实山河大地,就一个已证得清净者来看,它还是清净的。但很多人却以为:清净本然,就不该显现出山河大地与世相迁流。于是乃有「云何从清净本然,而产生无明业障?」等问题。至于《圆觉经》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如金刚藏菩萨所问: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我认为「本来清净」跟「本来成佛」的意旨,还是不一样的;但很多人却都将之混为一谈。如最初说「自性清净」,乃是从『性』上而说它清净,这还没什么瑕疵。但后来愈说愈夸张了,竟说成「本来成佛」。于是,乃有「若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的问题。
『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就目前学术界的看法,这都是后期大乘经典,才有的说词。至少在《阿含经》里绝对没有这样的说法。以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不可能产生这样前后矛盾的。但是在大乘不断铺衍的过程中,因有些部份没有处理得很好,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缺失。
以上《圆觉经》中金刚藏菩萨所问的问题,和《楞严经》中富楼那尊者所问的问题,问法虽不太一样,但都是从一种心结而启问的。
什么心结呢?皆是从「有始」的执着而启问者。事实上这么一问,即表示我们已忘记:无明乃是无始的。故若将无明当作有始,而再来问问题;则欲得了义的回答,终不可能。
故对这类问题,最直接的回答是:你根本就问错了!如佛在《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最后所作的回答: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佛法常说:世智辩聪是学佛的大障碍。但很多人还是习用思惟的方式,去处理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用思惟的方式,反倒是增加了更多的问题。而问题增加到最后,不只自己无能解决;就算去问他人,也得不到满意的回答。
在《圆觉经》中,佛还是比较温厚,所以才这么回答。如果去问像黄檗这样的禅宗祖师,可能问题还没问了,就被一棒子打回去。因为如整天打妄想,怎么可能开悟呢?但如果众生这种心结不打散,叫他不打妄想,那也只是压抑吧!所以,既有问题还是得直接去面对处理。
至于用诸比喻,而欲回避,倒常犯了「弄巧成拙」的缺失。
但在《楞严经》与《圆觉经》中,都是试图用一些比喻,而来说明化解。其实,用比喻既有它的方便,也有它的缺失。有时候比喻用得不好,不只本来的问题未曾解决,反又产生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来。这岂不成为「弄巧反拙」吗?所以对于「无明是何以开始的?」,我们的回答是:无明既是无始的,就不应该再问它何以开始?但问题全化解了吗?当且未必!于是有:
无明与清净,非先后之别
故既非先本来清净,后起无始无明;也非初乃无始无明,后证本来清净。
既无明是无始的,即谓它从来就是无明。而「本来清净」者,也说它本来就是清净的。故既两者皆从来如此,即无所谓那个先?那个后?因此既不能说:众生本来清净,后起无始无明;也不能说众生初为无始无明,后来才证得本来清净。如用数学的方式来说,它们倒有点像平行线,是同时存在的。
这样的说法,对很多众生来讲,似不可思议。既清净就非无明,既无明即非清净;故本来清净跟无始无明,怎可能同时存在呢?但就我所了解,清净跟无明,乃指不同的对象。
无始无明与本来清净,譬如愚智盲明之别
若谓本来清净是指智慧,而无始无明乃指愚蠢。世间上的人,有的比较聪明,有的比较愚蠢。既聪明的人依旧聪明,也愚蠢的人照样愚蠢。两者是不相为碍的。
或者,本来清净乃谓世间有光明;无始无明却指世间的某些人,因为某种原因,竟使眼睛瞎了而看不见外界种种事相。故光明与瞎眼,其实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事相。
「本来清净」是指宇宙间,法尔存在一圆满之理
我在之前已再三强调:本来清净是指「性」的清净,而非「相」的清净。而「性」者,理也。所以「本来清净」是谓:宇宙间法尔存在一圆满之理。这理,既过去如此,也现在、未来皆如此。既有佛时如此,也无佛时如此。既众生觉悟时如此,也众生迷惑颠倒时如此。
但这理,究竟是什么呢?当然得靠我们自己去觉悟。故对已觉悟者而言,当明了其乃无始以来,即如此清净。可是对未觉悟者而言,就根本不知道、不明了「何以为清净?」
众生以不觉故,称为无始无明
由于这道理乃甚深微妙,所以不会是每个众生都能觉悟到的。甚至说从有史以来,也必待释迦牟尼佛,才能无师自悟。所以这道理虽昭昭存在,可是大部份众生却都不知也不觉。于是为不知觉故,乃称之为无始无明。
所以本来清净与无始无明,乃指不同的对象。本来清净是指一圆满的理,而无始无明乃谓众生的心。因此在众生无始无明当下,这清净的理还是存在的。或理虽昭昭如此,可是对未觉悟者而言,他还是无明。
由是,就可不必再问:为什么本来清净中,会产生无始无明呢?清净,性清净;无明,相无明。而非从清净中,产生无明。
如日光普照,而盲者不见;然盲者虽不见,日光且未消失。而待盲者恢复视力时,光也非后得也。
这我们勉强用一种比喻:本来清净就像日光普照,而无始无明即似盲者不见。于是乎,盲者虽看不见日光普照,日光且未消失。不只未消失,且盲者仍受日光的种种恩德。
故众生虽不觉悟,但众生一切见闻觉知的作用,还是来自于本来清净的心性。所以禅宗乃说:众生日用而不知。虽这种心性的光明,与我们息息相关,清早随它起,夜夜跟着眠,但是众生就是不觉悟。
直到有一天,待这盲者恢复视力时;他才确认:光明,原老早就存在了。同样,当一个修行人最后证得本来清净之理时,他也会明白:这道理,不是待他证得时才有的;而是它本来就如此的。
但除非真悟得「本来清净」之理,否则徒以「本来清净」的说辞,是无济于众生的无始无明与生死烦恼。
然而,我觉得这本来清净的道理,除非真已透过修行而能体证;才能引领众生的心,也跟着慢慢趋向于清净。否则只是口口声声「众生本来清净」,而无法有效地消除邪见跟执着;则这本来清净的说辞,是无助于众生去解脱生死跟烦恼。
所以我认为「众生本来成佛」,这种说辞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若无明业障不能消除,你讲他本来成佛,他还是一样烦恼、迷惑。因此对于一个真用心修行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来消除无明、生死跟烦恼?而不是成天戏论「成不成佛」的问题。
以上乃谓:无始无明跟本来清净,虽非先后之别;但有层次之高低。本来清净,是指一个较高的道理;而众生因为境界太低,所以才成为无始无明。
无明非第一因
接着再论:我们对无明的另一番错觉,就是将无明当作第一因。在佛法中,常讲有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这样一路念下来时,都把无明排在第一位。于是很多人乃把无明,慢慢错认为是生死的第一因。众生因为无明,所以才会有迷惑;而有迷惑后,更以造业。为造业故,才有生死。这样推上去,罪魁祸首即以无明为第一因。
其实,真正的十二因缘,乃如环扣一般,无始无终。
众生因为无明,所以造业;而造业后,因于业障牵引的力量,使他更不能够去觉悟实相。于是因为业,所以更无明。因无明,所以更造业。
由是,无明跟业障,就像轮轴一般,一直滚下去。根本无法分辨那个是初始的?那个是随后的?那个是主导的?那个是附带的?所以不可一厢情愿,而错无明当作第一因。事实上,佛法根本不承认有第一因。
三世中的无明、众生中的无明;虽同名为无明,但内容与相状,却不尽同。
其次,如从业习而产生无明。则无明,名字虽相同;但内容与相状,却不尽相同。像有些人贪心较重,有些人瞋心较重;既贪心是无明,也瞋心是无明。可是,贪跟瞋所造的业,就不相同矣!
同理,谓不学佛的人是无明;但已学佛的人就明了吗?且未必!然这两个无明,其实还是不一样的。但因习惯上,都把它称作无明;所以时间久了,就以为全都一样。我的生死烦恼,来自于无明;你的生死烦恼,也来自于无明。我们同为无明众生,或同被无明所蒙蔽。似这样说来说去,却把无明愈说愈远了。
无明亦非外铄者
所谓外铄者,就是说无明乃从外面来也。就像西医多认为:有些人为什么会生病呢?乃被细菌感染故,所以生病。事实上,被细菌感染只是生病的原因之一!有时候太累了,也会生病;有些人情绪过度恶化,也会生病。可是目前的思考方式,还是多把原因向外去找。
「无明」只是与觉悟不相应,或还不到觉悟的境界,故称为无明。而非众生本明,但被另一个「无明」所蒙蔽,因此才变成无明。
同理,所谓「无明」只是还未觉悟到那个本来清净之理,故称为无明。或者为我们的修行,还体验不到更高的悟境,所以称为无明。而不能说:众生自心原本清净光明,但为被另一个外物盖住了,所以变成无明。
但是在很多经论里,却常说「众生被无明所覆蔽」。好象无明似一块黑布,从外面把我们的眼睛盖住了。于是为看不见故,乃变成无明。其实,不觉悟乃为视野狭窄、悟性所不及,故不觉悟。而非因心被盖住了,所以不觉悟。这情况就像我们常说「不知道」。何谓「不知道」?乃为知所未到故,所以不知道;而非我们的心是本来知道的,但被另一个「不知道」盖住了,所以不知道。以上,原是世间很单纯、明确的道理,却被愈说愈离谱了。
事实上,释迦牟尼佛最初讲众生无明,只是说他没有觉悟到实相、没有觉悟到空性,所以称为无明。而后来,却被说成:众生本来清净,但被另一个「无明」盖住了,所以变成无明。这样,我们就觉得太冤枉了。
其实,不管不知道、还是无明,都跟我们的生活经验蛮接近的。但是若硬要把无明哲学化,而或把它当作生死的第一因,或把它当作外铄者;则反而将无明的性质,愈说愈朦胧,愈说愈神秘,也愈说愈离谱。这就是何以会产生「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等问题的原因。
简言之,以不明实相,故称为无明。而非谓心被「无明」蒙蔽故,所以不见实相。
如果对无明,最根本的定义,都弄错了。则再问些有的没有的问题,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要正面回答,也就愈来愈不可能了。所以要真正回答这类问题,还是得先回归到:无明真正的定义是什么?
无明的源由
以不管是个人的初生或文明的成长,都是从最初视野狭隘、所知偏端中,而慢慢去增广、扩大和涵容的。
以上如已对无明最根本的定义,已理清楚的话;则再来审思「无明从那里来?」就简单多了。因为不管是个人的初生,刚生下来时当然视野比较狭隘,而悟性也不可能那么高。或如一个文明的进化,最初也都是从比较原始、简陋的状态,而慢慢进入文明的历程。于是以知识愈累积愈多,故悟性也愈提升愈高。
我们既不会期待一个人初生下来,就是全知全能的。也不会假设将有一个文明,从始至终都是一样完美昌盛。从最初所知有限,而慢慢去增广、扩大;从最初所知偏端、不正,而慢慢去调整、涵容。这才是生命的常态。
所以无明,乃为所知不足故,或所悟不高尔。譬如金字塔,既塔底不够广,更塔顶不够高。
因此无明既非全然不知,也非全然误谬,它只是所知较浅陋或偏端尔。这情况就像初生的小孩,虽见识不足,却也非无理取闹。更不能说:为这小孩子被魔侵扰了,所以颠倒发狂。
所以我倒认为:无明,才是众生生命的常态。这就像一座金字塔,既塔底不够广,更塔顶不够高。因而众生,也才能从这个基础中,去发心学佛、修行。
这也就说:虽「本来清净」的道理,是从来就存在的。但是众生,还得要从无明的基础去慢慢修行、觉悟。而修行觉悟后,才能开展出更宽广的弹性空间来。
但是为众生习惯用二分法。故以为「明」,就是绝对的明;而「无明」就是完全的错误。如用这绝对的二分法,就不可能从无明而到明了。这也就是何以唯识在解释众生「云何从修行而对治清净」时,在理论上竟很难跨过去的缘故。
从无明到明
开拓视野,增长知见,并努力提升心智,使臻于觉悟的境界。
因此,我们还需再问:无明从那里来吗?当然不必了。然而我们犹得再明辨:云何从无明而到觉明?而如果前面所讲的,已能接受的话;则不出两种策略:一、从多闻熏习中去开拓视野、增长知见;二、更重要者,要努力提升心智,使臻于觉悟的境界。
这就是在《阿含经》里,释迦牟尼佛所作的比喻:譬如一个人被箭所射,你还要穷究「这箭从那里来」吗?当然不需要!但应着手处理:如何把箭拔出来?所以要关心的,不是无明从那里来?而是往那里去─即如何从无明到明。
由是无明与觉明,乃非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一条连续的曲线:
之前我已提到这样的观念:不管是从有我到无我,或从无明到觉明,皆类似于一条连续的曲线,且这还是数学上所谓的「渐进曲线」。
我们且看图中,为什么把无明画在X轴的右边呢?因为既它的量比较低,也它比较偏端。而经过修行后,一方面使我们的量慢慢增加,二方面使我们的质慢慢提升,故能趋近于中道─也就是图中的Y轴。于是乃能从无明而趋向觉明。
然既是「渐进线」,则在右端,无明即使量很低,即使很偏端,终不可能与X轴相交,即不可能变成零也。此即前所谓「非全然不知,也非全然误谬」也。同样在左端,觉明虽不断提升而愈趋近于Y轴,愈趋近于中道;但也终不可能与Y轴相交。
这也就是我再三提到的一种观念:修行乃无终点,我们只是不断去努力而已。这样的观念,对于急着要去作终结的现代人,应有蛮大的对治效果。故真修行者,既不能指望终点,也不能自觉得我已满意了。唯应掌握正确的方向,而不断去迈进也。
举实例说明
接着,我们再用世间的一些事相,来说明「云何从无明到觉明」的过程。当然这说法,会与习所听到的不一样。
甲、如古天文学的「太阳绕地」说,与伽利略的「地球绕日」说
过去于天文学上,不管东方或西方,都是认定「太阳乃绕地球」而转。后来有位伽利略,却发表「地球绕日」学说。这样的说法,就已究竟了吗?其实也不见得!事实上,以如今所了解的天文学,虽九大行星是绕着太阳转没错;可是太阳却又绕着银河系在转。而银河系究又绕着什么转呢?
于是若照这样转来转去,其实也很难说是「谁绕谁转?」除非有一个定位点,才可以说谁绕谁转?而现在竟连个定位点都没有,怎可以说谁绕谁转呢?
然而古人又何以认定「太阳绕地说」呢?因为古代的视野较为局限,所以用「太阳绕地」的学说,就足以理会他们所见到的一切现象。而后来,因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更多的星象。故这时再用「太阳绕地」学说,就无法胜任。于是乃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模型,故有「地球绕日」说之创立。
简言之,为视野扩大了,所以必须建立新的模型。而为已建立新的模型故,得更趋向于觉明。
乙、如牛顿的古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牛顿经过一番地参究后,乃把古典力学归纳为三大定律。故这三大定律的发现,对过去人来讲,已经是一大悟境了。后来爱因斯坦又发表相对论,以修正牛顿的古典力学。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现在真有几个人能完全了解呢?我看是很有限哩!因为相对论,乃更方便应用于特别的时空─即物体的速度,趋近于光速的时空里。而在一般的世界里,用牛顿的古典力学就绰绰有余了。如果这时候,还要滥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竟是「杀鸡用牛刀」也。
所以,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只是应用的时空不同罢了。这也是因为视野的不同,故建立的模式就不一样。
丙、如西方心理学的「自我」与佛法的「无我」
西方的心理学,基本上是以肯定「自我」为前提。后来觉得这个自我,没办法解释一切现象,于是乃补充曰「本我、超我」等。最后更说:这自我,其实也必从种种人际关系、种种互动因缘中,才使其特性展现出来。故离开了这些关系,自我也就不可得了。
以上的讲法,其实跟佛法的缘起观,已蛮接近了。可是,他们终究还未放弃自我的概念。所以乃以自我的概念为前提,而更去修正它。使它更灵活、更具弹性些。
相反地,佛以他的视野、以他的智慧,乃比西方的心理学家,宽广得太多了。因为我们都肯定,佛有三明六通;故不管从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皆能看到众生在无穷尽的生死里,种种起落变化。于是以看得更广、看得更透故,佛乃直截了当地建立「无我」的学说。
虽然「无我」的学说,也不否认有四大五蕴所和合的生命体,也不否认有三世因果业报的现象。所以从事相来看,自我的模式跟无我的学说,还是可以互通的。但因所采用的架构不同,所以效用还将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的心理学,既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故终究很难突破「自我」的中心。虽能使人在世间上,生活得比较和谐安乐;但要求得解脱,终不可能。而佛法乃以更高超的智慧,从建立「无我」的学说,而直接相应于解脱道。
这也就是为悟性提高了,所建立的模式当就不一样。
丁、从电脑DOS 的作业系统到WINDOWS 的作业系统
最后,我们用电脑的「作业系统」作比喻。电脑最初大概是从DOS 的作业系统开始运作的吧!虽DOS的系统,对单一软体而言,还是蛮好用的。可是在我们的需求里,有时候一个档案,乃要牵涉到很多软体,比如文书软体、绘图软体,甚至影音多媒体的软体。而DOS的作业系统,要在不同的软体间转换,就很困难。因此到后来,就慢慢发展出WINDOWS 的作业系统。
以WINDOWS的作业系统,除了比较好学─不需要背那么多的指令外;更重要者,为它能很方便地在不同的软体间,作复制、剪贴、连结。因此,目前在整个市面上可以看到,WINDOWS的作业系统已将近全面取代了DOS的作业系统。
简言之,为WINDOWS的作业系统,有更大、更高明的统合能力,所以才能全面取代DOS的作业系统。
若能从偏端到中正,从狭劣到广博,从孤僻到涵容,斯则从无明而渐明矣!
这也就是当我们的视野愈宽阔、需求愈复杂时,就需要更具弹性、更能涵容的参考架构。于是如WINDOWS的作业系统,或佛法所倡的无我,以及天文学的地球绕日学说,都为应时代的需求、应众生的需求而创立了。而新的模型必较原来的更宽广、更涵容、也更具伸展的空间。
我认为:生命的过程,就是从不断去扩大视野,不断去提升悟性而能成长的。所以,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没有进步?最明确的方法,就是从心性来衡量,而非去寻一个相。因为,相本为虚妄不实,而性才能恒久不变。
问:心性又是如何衡量呢?答曰:若能从偏端而到中正,从狭劣而到广博,从孤僻而到涵容,斯则进步矣!
如最初思想较偏端,不管是偏于积极,或偏于消极;偏于感性,或偏于理性,这都是偏端也。而经修行后,乃能既不偏这端,也不偏那端;同时又能涵容于两端,这才近于中道也。同样有的人,初以个性异常孤僻,因此跟人格格不入。如果经修行后,孤僻减除了,涵容增广已,这就代表心量的扩大,心性的提高。这就能肯定我们是在「从无明而趋向觉明」的过程中。
因此从心性去判断,才是更单纯而明了的。这情况就像世间有「算命」这回事。然我觉得:真正的算命,与其看面相,不如看心相。因为心相是因,而面相是果。看果,何如看因?而心相者,又是心性的果。所以果真要「算命」,何如直接从「心性」去算呢?问:心性,怎么算?答云:看你往那个方向去努力尔。
所以终究而言,算不如不算,直接告诉你往那个方向去努力,不是更简单明了吗?
悟境的提升
下面再论悟境的提升。一般而言,量的增广是比较容易了解的。一个人年纪愈大,接触面就愈宽广,而经验也逐渐累积矣!所以量的增加,对一般人而言,都是可以预期的。但悟境的提升,却是很多人不敢奢望的。为什么呢?因为找不到更正确的入门方法。
疑情的现起:当原来的架构,不足以容纳新的资料;或者虽能容纳,但运用起来碍手碍脚,很不方便。于是旧架构乃有整修的必要。
首先就禅宗的说法,悟境云何提升呢?从疑情而提升。而所谓疑情者,乃指当原来的架构,不足以容纳新的资料;或者虽能容纳,但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于是就会产生新的疑情。
所以众生的疑情,从何而来呢?来自于烦恼和迷惑。当我们在生活中,或对人事产生烦恼,或对世间觉得迷惑。这即表示:原来所建立的架构是有缺陷的;故需进一步去修正调整。这便称为「疑情」也。
其实,不只禅宗是从参疑情而悟道,就以科技的发展来看,也是一样。为有一些新的现象,旧的学说无法消融。或有一些新的需求,旧的技术无法满足。于是,乃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学说,或研发出更新的技术。
这便是从苦集,而产生疑情也
因此,就参禅而言,我倒认为:并不是得先去参一个「话头」,然后才能从这话头中,而起疑情。而是在我们生活之中、生命之中,自然就会现起很多疑情─因为只要众生还未觉悟、还未解脱,他一定会有很多迷惑与烦恼的。于是在迷惑、烦恼的当下,就已现起疑情也。
故佛法有四圣谛,曰:苦集灭道。很多人乃认为:苦集灭道,是小乘佛法尔。事实上,苦集灭道是一种思考模式。于世间种种不和谐的现象中,更去追究它的原因,这就称为苦与集。就像一个人生病了,是苦;更以追究病因,则是集。事业失败了,是苦;冷静去反省失败的原因,则是集。机器坏了,是苦;查出坏掉的零件,则是集。
所以「苦集灭道」,其实是世间、出世间一种共同的思考模式,而非只有小乘佛法,才讲苦集灭道。大乘佛法云何就能离于「苦集灭道」呢?这从苦果而寻集因,即是禅宗所谓的疑情也。
悟境的显现
若新的模式或作业系统,乃比原来者更简捷方便、更广大涵容或更具伸展空间,则为悟境的显现也。
于是如经过一番辛苦参究后,能够悟得新的模式或新的架构;且这模式或架构乃比原来的,或更简单方便,或更广大涵容,则为悟境的显现也。就像刚才所述WINDOWS的作业系统或因果理论等。以不同的因、不同的缘,就有不同的果,这就具足了不尽的涵容性与无穷的伸展空间。
因此在我们生命中,乃有一种内在的需求─即是须不断去提升悟境的需求。所以云何我们会觉得佛法比较高明呢?因为世间法大都是比较拘谨、格式而局限的,但佛法却能昭示我们一个更具弹性的思想架构。因此我们才会觉得佛法更好,禅法更直截了当。
其实这原则,也可以拿来验证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如果到今天为止,对于一个原本很简单的问题,却常把它弄得很复杂,复杂到既自己没办法处理,也别人无可奈何,这即表示你的修行根本没有进步。我们看禅宗的祖师,在回答问题时,多干净俐落!
因道与灭,而得提升
前面既已说「苦集」,下面更以论述「道灭」。道是什么呢?道是参出原因后,再用对治的方法,或者另建立一套新的架构、模式,这便称为道。而灭者,消极的是排除原来的苦,原来的不和谐;而积极的,是能趋向于更大的自在与圆满。这乃称为:从道灭而能提升悟境。
本来清净
若一架构或作业系统,已能圆满地涵容一切,且具无限的弹性空间,则称为本来清净也。
前面既说:本来清净,乃一法尔存在的道理。然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如我们经不断地觉悟,故能体证到一个涵容一切、且具无限弹性空间的理,则称为本来清净也。
所以本来清净,即似中国佛教所谓的「圆」教。圆者,既圆满,又圆融。圆满,乃谓一切现象都能包容;而圆融,乃谓一切现象都无隔碍。以上理论讲来讲去,还是太抽象了。我想还是举一些较现实的事例说明,将会更清楚。
甲、如人身体中,虽手脚、心肺等,形状功能,各不相同;但必和合才成一健康的人。
首先讲到人的身体,外有五官:眼耳鼻舌身;内有五脏:心肝脾肺肾。还有手脚、躯体等。虽其形状、功能各不一样,但就整体生命的功能来看,每一种都不可或缺。
所以,从个别来看,虽各个不同;但就整体而言,乃皆平等而清净也。为什么是平等清净呢?因为各有所需。但除非对整个身体的结构、功能,已完全了解;否则还不易平等观待也。
但现代因分科的关系,故有的专研内科,有的擅长外科。这便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体。甚至以前,还认为盲肠是没有用的;故最好于开刀时,就顺便把它割掉。而今却认为盲肠还是有点用,故现在又不流行一开刀就把它割掉。
故从整体观之,各皆平等清净也─然虽平等清净,却不妨有个别的差异。
这也就说:要有足够的气度、视野,才能用整体的观点,去观察诸般现象,也才能确认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我想对身体的比喻,大家都可了解。
乙、如职业中,虽有士农工商之别;或即职位中,亦有尊卑荣贱之属。然共成为分工合作的人类社会;故从整体观之,亦皆平等清净也。
其次说到职业,古来谓有士农工商之别;而现在百千行业,又更复杂矣!又即使在同一行业中,同一公司里,也有职位的差别。如董事长、总经理、科长、办事员等。职位既有高低,收入也有多少;故从世间人看来,总是琳琅满目,计较不完。
但是若从整体人类分工的社会来看,其实都是需要的。既需要医师、工程师,也需要环保的清洁人员。因此,当从整体去观察了解,才可以确认:职业乃无贵贱。
以这种整体概念,是文明进化的结果;故现代人,乃更容易接受。
丙、如生态中,虽有虎豹狮狼等凶猛野兽,亦有蝶蚁鸟鱼等温驯牲畜;然共结成生态上的食物链。故从生态视之,亦各皆平等清净也。
我们再谈生物学上的「食物链」。在生物当中,有些乃被称为猛兽;就像虎豹狮狼等,为都是食肉族故,被称为猛兽。然也有一些昆虫、小鱼之类,却是被吃的。为什么有些是被吃的?有些是吃他的?上帝云何如此不公平!
然而从生态学来看,这乃共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食物链。那些温驯而被食的动物,也有它们求生存的方式:就是它们繁殖的量都很多,所以怎么被吃,也不会被吃完的。相反的,如果都不被吃的话,或将形成生态的失衡。同理,猛兽虽无敌害,但事实上它们也不可能繁殖过度。在生物学上,自有其制衡的方法。
过去人类乃以自我为中心,而判定昆虫中,某些为益虫?某些为害虫?而现代更从生态上去观之,却皆平等而清净也。
丁、如佛法中所谓因缘果报:万象之不同,其来有自─为因缘不同尔。故从因缘观视之,则亦各皆平等清净也。
最后说到佛法里的因果业报。万象之不同,其来有自─为因果不同尔。所以坏人这么坏,当如何整治他?不急!自将有其恶报。或这好人,云何未受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故从因缘观,去看待这个世界;则既无不公平,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若抱怨不公平,乃为视野不够辽阔故。反之,视野宽阔了,悟性提高了,则一切皆平等而清净也。
以上四种比喻,都得从更宽阔的视野中,才能确立。因此不管是个人生命的成长,或整个文明的进步,都应趋向于「平等清净」才是。
本来清净的条件
圆具一切、相涉相入、无始无终
因此,能形成本来清净的条件,乃是:
一、圆具一切,当一切现象都能涵容。故如有一种生物,却不在食物链中;这即表示「食物链」的模式有瑕疵。同理,若世上有一种现象,是因缘果报所不能解释者;则这因缘果报的理论就不够圆满。事实上,不管是因缘果报、食物链、职业分工,都不必担心会有缺憾的。像现在的职业,不知道比过去增加了几百种、上千种,可是还都跳脱不出「分工合作」的模式,所以还皆平等而清净也。
二、相涉相入,就像人体器官中,既我影响着你,也你影响着我。总是既不相即,也不相离。
三、无始无终,既不能说那个最高?那个最低?也不能说何者是初始?何者是终结?一切乃如环扣一般,既无始,也无终。
非作而有、非变而异;法住、法位、法尔如是。
此本来清净之理,是法尔存在的;而不是谁去发明的,或谁去运作的。故非如外道所说:这是上帝创造的,是梵天创造的。如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运作的,那祂岂非太辛苦了。当今职业愈演愈多,祂岂不随时得都去思考、演练,再下去该怎么办?事实上,世间中本就有一些原则,而这些原则自然能够操作这些人事的纷纭、因果的变化。
然不管世相怎么变化,这个原则却是不会变的。所以佛法乃谓:法住、法位、法尔如是。历三世而不移,放四海而皆通。
在凡不减,成圣不增;有佛、无佛,皆如此也。
这个道理,乃在凡不减、成圣不增。众生虽然不觉悟,还是在这个道理的运作中。你若是抱怨:我的职位太低呀!为什么别人能赚那么多钱?而我却不能!抱怨,归你抱怨;但职业分工的道理,还是存在的。
同样有的人,觉得他的命不好。命不好,不过是恶业造多了的报应而已!因果业报的道理,是不会因为你抱怨或不抱怨而改变的。所以有佛、无佛,皆如此也。道理是不变的,只是众生能否觉悟而已!
虽法界性,本来清净;却不妨众生有无始无明
现再回头省思:所谓无始无明与本来清净的关系。所谓法界性本来清净,乃指理的清净。而无始无明,则为众生心相的无明。故法界性,虽本来清净;却不妨众生有无始无明。
这就像食物链,虽是无始就存在的;但生物间,还是弱肉强食。如果了解了食物链的运作,就能使它们不再弱肉强食吗?我想不会的,我们只是更能去坦然接受而已!
众生必觉悟后,甚至修证得,才能真相应于本来清净。
所以法界性虽本来清净,但众生还是有无始无明的。故众生除非经过不断地提升,才能觉悟到这个理。甚至要经过严谨的修行,才能证得这个理。所谓证得,乃指他的心,能完全涵容而无罣碍。
于是在此,就可更讨论「是否修行」的问题。有些经典,乃谓:只要觉悟就可以了,而不必更修行。
事实上修行,乃有两种:一、是性的觉悟;二、是相的修持。所以性虽觉悟后,即不再迷。但相,还是可以修的。菩萨于初地时,即已见性;然何以有十地阶位的差别呢?从相上去分辨的。
故我宁可说:是诸法本来清净。而不说:是众生本来清净。而诸法本来清净,也是从「性」上去说的。
因此,我宁可说:法性本来清净。而不说:众生的心本来清净。就世间的相来看,众生的心还是有染着的。于是为染着故,所以须要修行。既不说「众生本来清净」,当更不能说「众生本来成佛」。这样会把修行的焦点,愈扯愈远,以至于「忘了我是谁?」
总而言之,清净是从「性」上去说的。因为性乃共通性,而非差别相。故不管相如何变化,性还是一样。以性不可能被相所染着,所以才说它是本来清净的。但是就相而言,还是有种种差别的;于是为有差别故,能透过修行而去改变它。
众生发心修行
广义的修行:即欲从不方便、不涵容、不圆满者,修习使之更方便、更涵容、更圆满也。
于是我们乃更以论述「何谓修行?」广义的修行,乃谓:众生于世间中,为感受到种种的不方便、不涵容、不圆满,因此发心去修正它,使之更趋近于方便、涵容、圆满也。
如从这个定义来看,则不只学佛的人,在修行。世间的人,也一样在修行。科学家从改善物质的条件去修行,而艺术家从创造美感的作品去修行。于是为理论不同,方法差异故,最后的成就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佛法的殊胜
世间从「着相」的观点,而求涵容、圆满,乃不可得也。而佛法─尤其是禅法,乃从「见性」的法门,而求涵容、圆满,斯乃可得也。
前即使谓:世间人都在修行。然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世间人都是从「着相」的观点去修习的。于是为「相」,本质上就是局限短暂、支离破碎的,所以欲从相里,去求得真正的涵容与圆满,终不可能。
而佛法─尤其是禅法,乃从「见性」的法门去启修的。于是为「性」,本质上就是广大开拓、永恒不易者,故如能把心调到与性相应;则才能真契入于涵容与圆满。所以虽说世间人都在修行,但只有学佛的人,尤其是修禅的人,能有更大的成就。
如何修行
内摄:返照原系统中,架构不严整、功能不齐全者
外延:从现实的生活里或经书中,去收集有用的资料
上觉:待资料更多后,再来参究、整合出新的系统
下化:将旧的资料,转档成新的格式
所以在此,我们乃综合前述而说明「云何修行?」,我还是引用「内摄、外延」的模式来参照:
内摄:修行当云何发心呢?乃从疑情而发心。也就是因感受到世间有种种的不和谐、不圆满。而为什么不和谐、不圆满呢?乃为我们原来建立的架构不够高明。
我们从生下来,就慢慢接触到这世间,也慢慢习得一些观念。而初习得的观念,通常是偏端而不圆满的;故必将于生活中,产生种种的迷惑与烦恼。于是为迷惑与烦恼故,我们乃发道心:要去寻得真正的觉悟与圆满。这是从内摄中而启发道心。
外延:虽有疑情,却未必能觉悟;除非能多闻圣法、亲近善知识,以熏习成清净的善根种子。若就世间法而言,既有问题,则一方面从现象中,去发掘新的资料;一方面从书本或专家中,去汇集更多的知识。
上觉:而待知见具足了,或资料汇集更多后。再来参究、整合出新的系统,或建立新的架构、新的作业模式。
下化:最后是将旧的资料,转档成新的格式。比如过去,或有很多痛苦的记忆,或虽是快乐但很执着。然而不管是痛苦的记忆,还是快乐的执着,都源自于我们的理念不正确。故如理念因觉悟而修正后,即痛苦不再那么痛苦;而快乐也不再那么执着。如用电脑的比喻,乃谓:将旧的资料,转换成新的格式。譬如将TXT档,转换成WORD的格式。
所以虽「往事不可谏」,但记忆犹可追。只要改变诠释的角度,世界就改观了。过去众生所建立的架构,大致是从「常乐我净」而去建立的生命视野;于是乃不免于烦恼与执着。如经佛法的启示,而悟入「无常苦空无我」,即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开朗、更宽阔、更涵容。云何「八正道」,于「正见」后更有「正思惟」?乃从正见而转档也,亦即上觉后之下化也。
从行到不行
若悟得本来清净,则一切都是「现成」的!于是修行,乃只安于当下,而成就于「无功用行」也。
问:修行到最后,又是什么境界呢?答:乃「不行」的境界。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如悟得本来清净,则一切都是现成的。诸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就不需要再刻意区分,而去「修这个、行那个」了。
当然光说理论是不够的,除非真已把过去的业障完全消除,才能使心跟本来清净之理完全相应。这时,既一切都是清净而圆满的,则无以再修行也。于是心乃只安于当下,而成就于经典上所谓的「无功用行」。
若已悟得、证了「本来清净」的层次,可能再堕为「无始无明」吗?当然不可能!原始佛教于证得初果后,即不再退转矣!见性者,即不再退转。相有反复,性无变迁!
最后,再回头看这问题:如果已觉悟到本来清净之理,或已证得本来清净之心,可能再堕落为无明颠倒吗?当然不可能!在原始佛教中,一个行者若已觉悟自性而证得初果,就不可能再退转也!因此云何更问:「诸佛菩萨虽已证得本来清净,何时再变成无明颠倒?」
若真「见性」者,即不可能退转矣!为相有反复,性无变迁!既性是历三世而不移,放四海而皆准者,云何有退处可得?
总结
将「本来清净」与「无始无明」的关系,由时间的序列,改成层次的高低,问题就简单多了!
所以,问题的症结,其实很清楚:一般人多将「本来清净」与「无始无明」的关系,说成时间序列;故有「那个先?那个后?」的问题。而现在既将之定义为「层次的高低」,便即了断这些不相干的问题。好!这个问题今天就说到此为止,下次继续讲「真心与妄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