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法语 人心的净化 要从小开始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法语 人心的净化 要从小开始

   人生的道理要不断地探讨,可是在文字上探讨道理,不如在人事上多体会。因为懂理不一定懂事,但懂事的人一定会做人、做事;这样一来,道理自然就能很清楚地显现在他的生活中,才能做一个既懂理又懂事理事圆融的人。所以要懂理懂事,一定要投入人群中实地待人处事。

  已度、当度、未度

  佛典中<地藏经>是以事显理,整本经文好像在叙述故事一样,但故事里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地藏菩萨长久以来发愿投入娑婆世界中,因此和大地众生结下很深的缘。度化的众生中,有已度、当度和未度的。已度的,就是已经成就的;当度的,就是已经发菩萨心的;未度的,就是还没有见过面,未接触佛法的。

  虽然地藏菩萨花了如此长久的时间接引众生,但是还有许多众生尚未蒙接引。他不断、不断地度化,然而众生有时浮起、有时没落。有时候将他救起来了,说道理给他听,他知道后也有所改变;但是没多久又迷惑、糊涂了,因此又做错事、落入地狱,于是地藏菩萨只好来来回回地救个不停。

  众生为什么会这么顽劣呢?因为世间有很多的陷阱。「陷阱」是不是指地上有坑洞?还是有洼地呢?其实,「坑洞」或「洼地」这些身外环境的险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境。由于自己的心坎坎坷坷,才会在无形中设下陷阱自己害自己。这种心的陷阱、心的险路,就在于「贪、瞋、痴」。只要一念贪心起,就容易和他人计较、比较;在赢不了别人或求不得时,就会产生瞋恨心;有了瞋恨心,就会愚痴而变得有理说不清了。

  「贪念」非常可怕!当心中无贪、平静时,听什么话都能了解它的道理,做任何事也会很高兴;反之,心如果动了贪念,道理就模糊了。地藏菩萨以长久的时间,来来回回辛苦地度化众生,不知道你们是已度、已成就呢?或是当度、当成就?还是完全未度、未成就?

  不过,如果听讲时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三分钟之后就忘得一乾二净,我想这样也算是未度、未成就。我常说「发心容易,恒心难持」,虽然能很快地发起长远、宏大的心,可是很快地又掉落下去,这还是未度、未成就。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至少也是当度、当成就,已具足美善的种子。

  教育是舍

  暑假里,营队一梯次、一梯次的过去;每一梯次来临时,我的心里就会觉得很高兴,知道又有「新种子」来了。我满心期盼这些种子回去以后,能够用心地撒播慈济的精神。因此,希望你们将这颗种子带回去,用心地挑一块好地播种下去,然后用心灌溉、施肥,自然就会果实累累,这叫做「舍一得万」;只要肯舍,就能得到很多啊!老师们,期待你们都是一颗优良的种子;这颗种子,就是我们的「心」。

  感恩你们在暑假中,舍出宝贵的时间回来医院当志工。走在这条菩萨道上,天天面对苦难的众生,能让你们有机会体会人生的苦难。而这些经验,都是在磨练菩萨修持的力量。希望大家能用心地将这些苦难众生的个案,拿回去当教材。不过不要忘记除了教学生之外,也要常常教自己;也就是说给学生听的同时,自己也能被感动!如此体味再三,就会更有心得了。

  为什么「静思语教学」的效果这么好?这都是因为老师们很诚恳、很用心地把<静思语>说给学生们听啊!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由于有你们的诚恳与爱心,因此再顽固的学生也会被你们所感动!

  真的很感恩老师们将<静思语>用在课堂上,我觉得很安慰、也很光荣。其实,<静思语>都只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已,但是你们有心地运用就有效果了。教育是「舍」的工作,希望大家要更用心;好方法不要放在口袋里,要倾囊而出。

  慈济的四大志业是「慈悲喜舍」。「慈」就是慈善,「悲」是医疗,「喜」是文化,「舍」是教育。为什么「舍」是教育呢?就是我们没有舍不得,口袋里有什么都会布施给别人;如果只有自己用或只有自己的班级得到,那还不算是妙法;而且若只适合自己却不适合别人,也不算是妙法;要自己和别人都用得好,才是真妙法。

  爱的循环

  很多会员的爱心教育了我,我收起他们的爱放在心中;老师们再以「爱」和「智慧」应用我说过的话,落实在学生的身上。这种善的教育、爱的循环,会使我们的社会更有希望。我的人生是追求净化人心、祥和社会,而人心的净化要从小开始。这些小小的心灵,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教导。

  现在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也是一个令人容易迷失而无所适从的时代。因此,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才好。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是很溺爱,就是太关心。但是,太过溺爱或过份关心都不是好的现象;因为关心过度,就会很严厉地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好,会苛求得太过份。现在不像我们以前那个年代,都能顺理成章大的带小的。因此妈妈生再多的孩子,都不需要对教育问题伤脑筋!因为兄姊会听父母的话带好弟妹;父母有什么要求,孩子们做就对了。

  而且以前的孩子也很纯真,老师怎么教都对,也都很服从、恭敬。所以,以前当老师是一份很轻松又有尊严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家庭孩子生的少,都是父母心中的宝;再加上社会上无所适从的舆论太多,因此老师很难为,不知道该怎么教才好!太放松,舆论界的人就会批评;太严格,也有人会批评。所以,有许多人都说老师愈来愈不好当。

  不过,我听到有很多老师开始改变教育方式。他们运用浅显的<静思语>,以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孩子们的回响都很大,令他们觉得很窝心,因而重新获得了教学的乐趣。

  体会人生

  现在的孩子,实在太好命了。但是成长过程太顺利,就体会不到什么是苦难的人生。佛教的道理是要我们深入经藏,而深入经藏一定要先体会苦难。

  因为不知苦就没有心想体会人生,无法理解人生的苦难和无常,就比较容易堕落。所以要先了解苦,才能生起精进心。因此你们能回来医院当志工,一定要用心体会人生的苦难,这就是「教育」。

  慈济医院里有一个十七岁的男孩,他的妈妈说这孩子很乖。但是人生无常,一场车祸使他昏迷了四个多月。当时他的母亲在那段时间里受到的心灵折磨,不是我们所能完全体会得到的。

  还有一位女孩也是十七岁,已经堕胎两次。现在的孩子虽然发育得很好,但是心灵却很无知,所以必须要在教育上多用心下功夫。希望老师们能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般关心和疼爱,功课好坏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生活的教育。

  慈济医学院去年有位学生的成绩不及格,我提醒校长和老师要多看孩子的品性及行为。老师说他很善良、很认真,晚上都会去急诊室帮忙、对病人很热心,但是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我觉得应该多关心他考不好的原因,于是老师就和他深谈,才知道是他的读书方法错了。后来,有两位教授立刻关心地跟他约时间,辅导他正确的读书方法。

  所以,教育是完全的教育。我们不能疏忽,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多用心

  我们期待学生将来如何,就要看自己用什么样的心去培育他们。非常感恩老师们用心地运用<静思语>来教学,引导孩子向上、向善;不论是幼稚园的孩子,或国小、国中、高中、大学各个不同年龄的学生,都能使他们听得懂、用得上,并改变他们的行为。更令我感恩的是,老师不只教学生,还会主动关怀他们的家长,从中挽救了不少不幸的家庭。

  慈济的教育志业,目前只有护专和医学院。看到全台湾一万多位老师用心运用<静思语>教学后,所发挥出来的成果,让我很有信心。因此,我想应该要加重教育志业。所以,我们已经规画在大学里增设一个教育研究所的科系(注:慈济医学院于八十七年增设了社会工作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生命科学系、原住民健康研究所及毒理学研究所,并于八月经教育部核准更改校名为「私立慈济医学暨人文社会学院」),预计在民国八十七年就可以正式招生。除了大学之外,我们将再推动从幼稚园、小学到完全中学的完全教育。希望在我们的教学理想中,呈现出一个很完整的人性教育。不管是任职初中、小学或幼教界的老师们,只要同心、同志,欢迎你们一起投入慈济的教育志业。

  现在的社会,很期待各位老师能真正用心地投入教育;未来的社会,就要靠你们教出来的学生。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学有专用,发挥爱的良能。虽然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不过只要目标正确,走就对了;能早一点起步,就能早一步到达目标。大家都会唱「老师心、菩萨心」,菩萨视普天下众生皆为自己的孩子。所以,希望各位老师能发长远心、发一个无量无边的宏愿,同心协力为下一代而教育。祝福你们,福慧双修!

  (节录自八十六年暑假上人对慈济教师志工、寻根开示语)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