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陈燕珠: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来源:   作者:陈燕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陈燕珠:佛法要义 重视人间的佛教

 

  释尊虽然出家,他没有忘却国族,那些以为信佛出家就可以不再问闻国家民族的存亡者,不论他如何修证,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出家应当是更接近人间。

  佛陀的一切全是为了众生,特别是人类的痛苦。佛陀为了人类的真理与自由,为了人类的向上向善而努力不懈。佛陀不为自己、没有自己、没有抛弃人间、没有为自己一人而隐遁山林。他服事生病的比丘洗澡,给目盲比丘缝衣,他是一切人的安慰者、诚挚的劝诫教诲者。佛陀的弟子有王公、大臣、后妃、屠户、妓女、土匪、奴隶,有名学者、富商巨贾、有大德、有呆子、有童子,他的足迹踏遍恒河两岸,他的出家不是消极,不是离弃人间。他忍受一切衣食上的淡泊,他以法悦心而怡然自得,他遭受教敌的毁谤毒害仍然慈悲无畏、在恬静中胜过一切。他在入灭时,仍在教化跋陀罗,佛陀的一生是真正的走入人间。

  佛法最着重契机与契理。契机是所说的法,契合当时听众的根机,使他们能信解佛法,得利益。契理是所说的法,契合彻底究竟了义。

  中国的宗教,人死为鬼。佛教有五趣说,人死了不一定生于鬼趣,死亡不应预备做鬼。人死后,也许生于地狱、畜生,或生天国,或仍来到人间。佛教以人本为中心,重视现实的人生。佛教主张不重死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如若不能重视人间而重视鬼畜,就是近于鬼教。如若着重羡慕天神、仙人,即使修行学佛,也是近于神教。如若神鬼不分,就会变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背弃了佛教的真义。真正的佛教是人间的,是究竟彻底而又最适应现代机宜的。

  佛陀住世时,生活起居与一般人一样,既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儿子或使者,他是真挚的人类导师。佛法是佛在人间的教化,佛陀说法时在人间。佛在人间,法与僧也在人间,我们是人,需要的是人间的佛教。

  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依《大智度论》卷一说四悉檀:

  ①世间悉檀:随顺众生的不同愿欲,给予不同的说法。如遇农人,先谈田园事。如适应印度民情,于受施后,也为人说呗赞。

  ②为人悉檀:应机说法,使他的善根滋盛。如为不肯布施者,说布施功德。为不肯持戒忍辱者,说持戒(sila)、忍辱(khanti)、功德(punna)。

  ③对治悉檀:以制止人类的恶行为宗旨。如贪欲重者,教他修不净观(patikula manasikara pabbam)。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观(mettakaruna manasikarapabbam)。愚痴重的,教他修因缘观(paticcasamuppada manasikarapabbam)。散乱重的,教他修数息观(anapana pabbam)。我执重的,教他修界分别观(dhatumanasikarapabbam)。

  ④第一义悉檀:是佛法的心髓、究竟的了义,是佛陀自证的诸法实相。若不信解这深妙的真义、不修行趣证,是不能了脱生死,圆成佛道的。

  弘扬佛法,要得到机教相契的效果,就必须深切注意四悉檀的运用才行。要把握前三悉檀的方便法门与第一义悉檀的究竟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才行,千万不可误解方便为究竟。

  一、五 乘

  人能依教法修行,即可由人而天,由凡而圣。佛说有五乘,乘即依此教法修行,如乘车一样,可由此到彼。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可略说为三类:

  1.人天乘:人乘是乘着五戒①[①五戒(sila):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的教法而生到人间来。天乘是乘着十善①[①十善(kusala):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人天乘学佛的目的,是希求现生或将来的身体、知识、生活都能达到丰满安乐。这样的发心学佛,无论学到怎样高深的佛法,结果也不出生于人道天道中。倘若不能遵循人天正法修行而杀盗淫、妄、损人利己,终究是要堕落的。

  2.声闻(sutavant)乘与缘觉乘:声闻乘是听闻佛法声教而修行的佛弟子,有在家出家二众,他们乘着四圣谛②[②四圣谛足苦集灭道四谛。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七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说明人生病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贪爱渴爱、贪欲瞋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为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道谛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主要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世间、出世间的两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这是迷界世间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出世间的因果。]的教法而证得阿罗汉果(arahant)③[③阿罗汉(arahant)是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含有三义:①杀贼,杀尽烦恼之贼;②无生,解脱生死不受后有;③应供,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缘觉乘是无师自通的独觉,如摩诃迦叶的根性是乘着十二因缘④[④十二因缘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①无明是贪瞋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②行是造作诸业;③识是业识投胎;④名色是但有胎形而六根未具;⑤六人是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⑥触是出胎与外境接触;⑦受是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⑧爱是对境生起爱欲;⑨取是追求造作;⑩有是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⑨生是再受未来五蕴身;⑩老死是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这十二因缘包括了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的教法而证得辟支佛果①(paccekabuddha)的。这二乘的根性相同,仅仅稍有差别。他们的发心与人天乘不同,他们深感三界②生死太苦,所以不追求现生乐与后生乐。由于感悟世间一切无常、苦而发出离心,想息除三界的生死,以证涅槃为目的。修行的方法重于调治自心的烦恼。

  佛的出家弟子有:①[①辟支佛华译缘觉或独觉。因观飞花落叶或十二因缘而开悟证道,故名缘觉。又因无师友之教导,全靠自己之觉悟而成道,又名独觉。]人间比丘,生活不过分的刻苦,游化人间,过着和乐共住的大众集团生活。②[②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大,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修行者以跳出三界为目的。]阿兰若比丘,专修头陀苦行,好静而独住阿兰若,甚至不愿为大众说法,如迦叶那样绝对地厌恶女性。

  释尊教化的声闻弟子,受到时机的限制,不能大畅本怀,而头陀苦行的阿兰若比丘,辟支根性更与释尊的人间佛教,在精神上有大大的不同。释尊教化的声闻中,有少数能契合释尊正觉的真精神的,称为菩萨,如弥勒、善财等。释尊未成佛前,也被称为菩萨。

  3.菩萨乘:菩萨乘是乘着六度①[①六度是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檠安乐彼岸的法门: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的教法,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见到三界众生与自身一样受三界生死轮回的大苦,于是发大悲的菩提心(bodhi-citta),以自利利他的方法修行,以度生成佛为目的。

  菩萨(bodhisatta)华译觉有情,是勇于正觉的欲求者。菩萨的修行,如《本生谈》所说:或作王公、宰官、或作士农工商,或作学者、航海家等等,侧重利益有情的事业,他们不惜牺牲自己,充满慈悲智慧的精进,不是一般声闻弟子所能及。

  菩萨的出家,是急于为众而不是急于为己的,是福慧并重而不是偏于理智的,是重慧而不重定的,是不离世间利济事业而净心、不是厌世隐遁而求自了解脱的。佛世的阿难,为了多闻正法,侍奉佛陀,不愿急证阿罗汉。沓婆证阿罗汉后,为了广集福德而任职僧事。富楼那冒险去化导犷悍的边民,这些都近似菩萨的作风。这种重于为他的根性,在佛法的流行中,逐渐开展成为大乘,显示释尊正觉的真义。

  一般来说,一开始就发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叫直往大乘。先修声闻、缘觉二乘,再回心走向大乘的,叫回入大乘。

  佛法的重心是出(超胜)世间的(kokuttara),人天乘不是佛法的宗要。中国的儒道,西方的基督教,中东的伊斯兰教,世间的政治学术,多是符合人天法的;人天乘法显不出佛法的特殊。

  佛法的特质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三乘法。菩萨不但求自己成佛,也愿一切有情得度,是大智、大悲、大愿、大行的合一,是出世的,也是人世的,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统一。

  修学佛法,虽有种种方便法门,然而能否转凡人圣,关键在于有无真实智慧(般若智慧)。佛陀义译为觉者,就是能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觉悟万有诸法的实相,佛又称为世间解、正遍知,而佛所证得的究竟果德也称作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masambodhi)。可见佛无论从名号或从果德来看,都以觉慧为中心。

  不但佛如此,就是菩萨及二乘也不离觉慧。菩萨即菩提萨埵,义译为觉悟的有情。辟支佛义译为独觉或缘觉,声闻是闻佛声教而觉悟之义。

  佛、菩萨、独觉(缘觉)、声闻四圣,皆依智慧而成圣,都不离觉义,只是大觉小觉的差别而已。作为佛教特色的觉慧,是在悲智理性的统一中,所引发出来的如实智慧,不管自证与化他,都以智慧为先导,引发无量无边的方便善巧。

  二、佛法的信徒

  佛法的中道行,必须以归依受戒为根基。归依受戒之后才成为佛法的信徒——佛弟子(savaka),从此投身于佛法,直接间接地开始一种回邪向正、回迷向悟、革新向上的行程。

  在佛法的流行中,释尊是创觉者,弟子是后觉者,先觉觉后觉,觉觉不已地住持这觉世大法。释尊依法摄僧,组织觉者集团的僧伽(sangha),使佛弟子有如法的集团,不但是为了当时的出家众,也是为了佛法久住。而和乐僧团的创立是佛陀慧命所寄,僧在即佛在,僧在即法在,正法久住的责任,释尊郑重地托付在僧团中。在完善的僧团中,人人都比较容易健全如法地达到身心的净化而得到解脱。

  一切佛弟子中,分在家与出家二众:

  在家众中,男的称为优婆塞(近事男),女的称为优婆夷(近事女)。佛教的在家信众接近佛教,在思想和行动上,接受佛法的指导,依法实行,所以叫近事。

  出家众中,男众有沙弥(勤策),是青年而没有履行完全律制的,是预科。比丘(bhikkhu乞士)以佛为模范,学佛所学、行佛所行。女众有预修的沙弥女(勤策女),比丘尼(bhikkhuni乞女)以及为了特殊情形而制的、两年特训的式叉摩那尼(正学女)。

  综合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出家的比丘、沙弥、比丘尼、沙弥尼、式叉摩那尼共七众弟子,成为整个的佛教信众。

  从中道行,现觉正法而解脱来说,“理和同证”,大家一同修证这个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在家与出家是平等的。在家白衣若能理和同证,要比形式上的僧伽更值得赞叹。出家者若无现证的自觉,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三、归依三宝的意义

  佛(Buddha)是佛法的创觉者,是创立佛教的领导者。法(Dhamma)是行证的常道。僧(Sangha)是如实奉行佛法的大众。佛在人间,法与僧也在人间,佛法僧三宝本在人间,是我们的归依处。

  释尊开始教化时,即教人归依三宝。三归依(Ti-sarana)就是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Ti-ratana),依止三宝而得度脱之意。归依三宝就是立愿参加这觉济人类的宗教活动,不论一般的在家众或特殊的出家众,都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服从、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归依了三宝就从世间的一般宗教中,特别专宗佛法,否定一切神教,认为惟有佛法才能解脱自己,才能救济有情。

  归依佛与僧,是希圣希贤的憧憬,与归依上帝、梵天(buama)不同,也与归依神的使者不同。因为归依佛与僧,不是想由信得救,只是想从善知识(kalyana-mitta)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规律,也是切实能体现的境地,是佛弟子的究竟归宿。

  初学者归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是,如若到达真理——法的体悟(adhigama),做到佛与圣贤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①[①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有为法)都由众缘和合而生起,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性空是说众缘和合而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缘起即性空,性空而能缘起,就是中道义。中道就是般若无分别慧,也就是无所得智。],本无内外差别,是无所不在的。归依法就是倾向于当下的本来如此。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 体现者,学佛者能自觉自证,三宝即从自己身心中实现,自己又成为后学者的归依处了。

  佛弟子归依佛陀,并不是因为佛陀是神或神的儿子,归依佛陀如同归依老师或师傅,佛陀指示我们了解苦以及解脱苦的正道。信徒们礼敬佛陀是表示对佛陀的尊敬和感激,并不是要求佛陀的赐予。佛教徒诵经念经,只是赞美歌颂佛陀崇高尽善的素质、将佛陀当作自己的楷模和鼓励、以佛陀的教诲来发展自己的信心,并没有祈祷赐福的意义存在。在佛教中,没有给予恩典的神只,没有联系人与神的僧侣,没有像《吠陀》经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宗教祭祀仪式。

  归依佛,依循佛的教导,将可脱离一切烦恼痛苦。归依法,依循佛陀道、果、涅槃的教导,将使自己脱离恶道以及一切轮回之苦。归依僧,信赖这些修习佛法而证得或将证得道和果的圣众的引导,将使自己脱离四恶道和轮回的痛苦。佛弟子真正的归依三宝,了解什么是正知正见了解什么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必须透过八正道的实践,以戒定慧在身口意各方面,培养慈悲智慧,断除贪瞋痴一切痛苦烦恼,才能离苦得乐,获得真正的清净(visuddhi)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归依(sarana)。

  四、殊胜的在家信众行

  不是说在家众不必推动佛法,在家众有父母夫妻儿女,忙于生计,不容许专门推动佛法的任务,因此才需要出家众。出家众因为没有家庭生计的烦累,所以在修持弘法方面要便利得多,这是出家众与在家众不同的地方。

  佛教不是单单到寺庙烧香拜佛,也不是单单说法坐禅,佛教是要领导世界,使世人一天一天向善,同受佛化,同证菩提的。在家人分布于农工商学各阶层,佛法正需在家居士的力量,把它带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出家人保持声闻佛教的传统,与社会往往保持相当距离、往往因自己专修,暂时与外界隔绝。然而大乘佛法的对象是众生,着重村落、乡镇、都市的各阶层各地方,全面深入社会,向大众弘法。在家居士与社会的关系密切,更容易达成此一任务,可见在家居士在佛教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在家居士学佛,应当着重在处世济世、资生乐生方面,千万不可向消极独善的、专门了死度亡的方面用功。出家众与在家众应分工合作,共同负起发扬佛教的责任。

  在家居士应当作大乘居士,学做菩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在家居士学佛,应修学五法,这五德如同人的五官端正一样①[①《杂阿含》卷33·929经]:

  ①信(saddha):对佛法僧三宝生起绝对的信仰。

  ②戒(sila):修行五戒或八关斋戒②[②八关斋戒即八戒,就是在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淫;④不妄语;⑤不饮酒之外,加上;⑥不涂脂粉香水、不穿华丽衣服、不观玩歌舞妓乐;⑦不睡卧高大床缛;⑧不非时食。八关斋戒不但不邪淫,更离夫妇间的正淫,效法少分的出家行,过着比较严肃的生活,以克制自己的情欲。]。戒行是一切人生道德的基础,学佛必先完备人格,成为一切人中君子。

  ③闻(suta):亲近善知识多闻佛法,得到佛法的正知正见,对佛法有深刻的了解,闻后受持体会甚深微妙义。由闻能知善,由闻能知恶,由闻离无义,由闻得涅檠(nibbana)。

  ④施(dana):牺牲自己,施惠于人。施舍谋公共福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助他人,不作家庭私产想,才有出离心而能得解脱。供施父母出于恭敬心,布施孤苦贫病出于悲悯心。

  ⑤慧(panna):离执着(viveka upadana)、了生死、度众生,都要有真实智慧,仅仅闻法,只是近于一般的知识,必须从闻(suta)而思(cinta)而修(bhavana)才能得真智慧、悟解真谛,才能达到佛法的深奥。

  如此以信心为本,以施、戒为立身社会的事行,以闻、慧为趋向解脱的理证,此五法圆满,才有菩萨风格。

  菩萨要下化众生,一定要学四摄法,才能熏陶、教化、救度对方。摄是摄受领导的意思,四摄法是:

  ①布施摄:在经济上、事业上、思想上帮人家的忙。施惠于人就与人有缘,有缘就容易教化,这是弘扬佛法、救济众生的必要方法。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②爱语摄:以和悦的言语共同讨论。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温柔的语言,同情的态度,慈和的面容,赞叹鼓励别人,使其认识自己的长处功德,都能使对方产生好感,引起对方走上良好的正途。为了使人进步,不但以善语劝善,必要时,也要用呵斥责备的语言,但态度必须诚恳真切。

  ③利行摄:修菩萨道的人,身口意各种行为都要有利他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达到度人的目的。只要施恩于人,处处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别人就会信赖你,接受你的化导。

  ④同事摄:修菩萨道的人,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接近,做他的朋友,和他共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度化对方。若能与对方共同担任事物,与对方同甘共苦,就不会有隔阂。观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化度众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菩萨化度众生,必须先行这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才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这四摄法是领导统御的根本方法。

  有些在家信众心情怯弱、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被生死别离、荒凉凄寂的阴影恼乱,我们可以教他修行三念:念佛、念法、念僧、观想三宝的功德,或加念戒、念自己持戒的功德,或加念施、念自己布施的功德,或加念天、念自己必会生天而得到安慰。这念佛、法、僧、戒、施、天的六念是他力的寄托安慰,对于怯弱有情确实有相对的作用,然而这是一般神教所共有的,若以为如此便能解脱成正觉,恐怕不是释尊的本意。

  在家居士应先顾虑经济生活的正常,以丰富的知识技能,从事正当的职业,不应以欺压、贪污、敲诈、剥削而非法取财。在家居士也应注意合理的社会伦理生活,佛就曾经为善生长者子说六方礼①[①《中阿含·善生经》。],详说父子、兄弟、夫妻、亲友、主仆、师徒之间彼此相互应尽的义务。

  《长阿含·转轮圣王修行经》描述佛化的转轮王的政治,差不多与中国的仁政王政相似,那是正法五戒十善的德化。轮王的统一,不是为了财货领土,而是为了推行德化的政治,使人类甚至鸟兽等众生得到和乐的善生。

  在《佛本生经》①[①见巴利文《本生经》第1集第260~399页,第2集第400页,第3集第274页及第320页,第5集第119页及378页。]里的“十王法”,可适用于今日的一切政府官员,例如国家元首、院长、部长、政界领袖、立法及行政官吏。十王法是:

  ①诚实正直;

  ②不尚暴力;

  ③性情温和,仁慈温厚;

  ④忍耐自制,宽容谅解;

  ⑤克己端严,节约朴实,不耽奢华;

  ⑥无瞋无恚,无怨无毒,不念旧恶;

  ⑦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严守居士的五戒;

  ⑧为了人民利益,牺牲放弃个人的安乐、名声乃至生命;

  ⑨豪爽、慷慨、慈悲,不贪执财产,为人民的福利用钱;

  ⑩与人民和谐相处,不与民争,不做违反人民意愿之事。

  一个当政者如果具备上述德行,则国富民康、国泰民安。印度历史中的阿输迦(阿育王)就是以上述的法条为立国之本。

  五、出家众的德行

  真实的出家众是为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解脱,并以自利利人、自化化他、利益众生、共成佛道为目标的。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需要伏除内心烦恼,使内心清净,自他和乐。

  释尊为深彻的悲慧所动,冲破旧社会而出家(pabbajja),适应当时的机宜,以宗教者的身份,阐扬根本彻底的教化。因此,真正的出家是自我私有的否定,是舍离我执的生活。

  出家众远离世俗家庭财物等世务,乞食为生,专心修行,与在家众不同。释尊的出家就是为了不忍有情的苦迫,他以法摄僧是为了正法久住。比丘从佛出家,开始僧团的组合,没有妻儿家业等纷扰,过着淡泊的生活,在佛陀时代确能弘法利生。在家众重财施,出家众重法施,释尊确是将弘法利生的任务托付给出家僧,释尊曾经命他的比丘弟子们分头到各处弘法教化,将佛法普及各地。

  在家众与出家众只有在生活方式、负担任务上有所不同,若依佛法的信解行证来说,实在难有在家众与出家众的分别。

  一个人若是为了盗贼、债务、生活、感情等等的逼迫而出家,或身虽出家而依然在经济上占有,或在男女爱着的心境中过活,就完全不能契合出家的真义。

  出家不是出离社会,出家是离开旧的社会进入新的社会而已。参加僧团是依戒律过着集团的生活,在(1)身和同住(身体和平共处);(2)口和无诤(言语不起争论);(3)意和同悦(心意共同欣悦)(4)戒和同修(戒律共同遵守);(5)见和同解(见解一致);(6)利和同均(利益均沾)的六和敬、民主自由平等的和合僧团中,度着少欲知足的淡泊生活,专心定慧并游行度化,趋向清净的解脱。

  六、佛法普为一切人的依怙

  佛法的教义,不仅只有出家众才可修持,任何在家的男女信众一样可以修持。八正道是所有佛弟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适合全人类。

  佛法给予人类思想的动力,突出了人性,指示人类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无上的知识智慧。出家的男女僧众和在家的男女信众只要真诚地奉行佛陀的教义——佛法,都能成功达到精神上的最高境界。在佛教文献中,有多处提到人们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成功修持佛法而证悟涅槃的例子。在家人不离世务,忙于生计,虽然不容易达到究竟的境界,但是只要精进,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居在城里过着清净生活的人,远比隐居山林心中充满污染杂念的人,来得高尚伟大。”①[①《中阿含经》。佛的教诫不仅是为了寺院中的僧众而设,也是为了在家庭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是为了一切的人而设,没有任何的分野。真正的出离,不是将此身离开尘世,不是离世绝俗、离开碌碌尘世住到寺院里或其它避静处所。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中,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说:“一个人住在林间修苦行,而心中仍然充满了染污不净的思想。另一个人却在都市里,不修苦行,可是他的心镜澄明,了无微瑕。两者之中,在都市中过清净生活的人,远胜住在林间的人,也比后者伟大。”

  在佛教典籍中,有无数的事例,证明过着普通正常家庭生活的人,都能够很成功地实行佛的教诫而证人涅槃。能与众人共处,实行佛教,为众服务,施以济度,自然更是勇敢而值得赞美。可是一个人如果终身独居,只顾到自己的快乐解脱而不关心他人的疾苦,就与佛的教诫不相符合了。因为佛教是建立在友爱、慈悲、为人服务的基础上的。]假如一个人的一生都脱离群众独居、只为自己的安乐和解脱着想而不顾他人,这是与佛陀的大悲心和服务人群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男与女,在信仰、德行、智慧上也毫无差别。在家的男女信众、出家的男女僧众,同样可以修道解脱,修道解脱与生理差别的男女形相毫无关系。“心入于正受,女形复何为”①[①《杂网含》卷45第1199经。],女众有大慧大力的,不在少数,然而释尊制戒摄僧,却不能不受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情形所限制,所以对女众的出家,释尊曾大费踌躇,更不得不为他们定下八敬法②[②《中阿含·瞿昙弥经》。八敬法又名八敬戒,都是规定比丘尼众恭敬比丘、尊重比丘的事:①百岁尼要礼初夏比丘足;②不骂比丘、不谤比丘;③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④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授戒);⑤比丘尼犯僧残罪(犯了重戒将堕未堕,如同人犯重罪,濒临于危仅留残命),应在二部僧中忏除;⑥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⑦不与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之故);⑧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恣(自由举罪)。],比丘尼众虽自成集团,却附属于男众比丘。释尊答应了阿难的请求,准许女众出家,起初即审慎考虑怎样才能使女众出家,又能适应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又不致障碍佛法的宏通。而且由于佛法多为比丘说,所以偏重呵责女色:“女人梵行垢,女则累世间。”③[③《杂阿含》卷36第1019经。]其实,若为女众说法,不就是“男人梵行垢,男则累世间”吗?若说佛教倾向重男轻女、甚至鄙弃女众、厌恶女众、以为女众不可敬,实在是歪曲了佛教。

  总之,佛法为全人类的佛法,不论贵贱、智慧、男女、老少都为佛法摄受,佛法普为一切人的依怙。

  佛法所要救济的,不但是人类,而且是一切有情,所以学佛者应当扩大心胸,以救护一切有情为事业。然而,佛在人间,佛法的修学者与被救护者,终究是以人类为主,如若忽略这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类为本的精神,却专心于鱼、蛇、鸟、龟、鳖的放生,对罹难的人类反而不闻不问,便是违反佛法的精神。

  七、佛化的道德在般若

  佛法不是为了说明世间而已,而是为了解放自己、净化世间。人类不是为了佛教,而佛教却是为了人类。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知行综贯的真理,必须从生活的经验中实现出来。说它是最高的哲学,不如说它是完善的、深化的、广化的道德。

  佛教教义的宗旨在于指示什么是解脱之道,它不纯粹是一种理论或哲学。佛陀提倡的是他个人觉悟的经越,给予人们精神的突破、心智的开发,佛陀强调实践(asevitabba)和体验悟证(abhigama)。佛陀解释了如何从痛苦的人生中,得到解脱的内外之法,揭示了解脱的惟一途径,就像是渡人穿过生命之海的木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①[①《法句经》第183偈。]佛教是获得正觉智慧的途径,佛陀证悟世间的烦恼与痛苦,并不是纯粹来自知识或理性的过程,而是来自心智的发展和净化。佛陀告诉我们,世界就在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以心为主导,而心需要经过适当的训练与净化。

  恶行与贪瞋痴为伍。基于无明引起自私,在身口意生起贪瞋痴,因贪瞋痴而衍生种种损害和自我的错觉,佛教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varitta)无明(avijja)。

  身口意造作十种恶业(akusala kamma):身方面,杀(panatipata)、盗(adinnadana)、邪淫(kamesu-micchacara)。口方面,妄语(musavada)、两舌(pisunavaca)、恶口(pharusavaca)、绮语(samphappalapa)。意方面,贪(abhi-jjha)、瞋(vyapada)、痴(micchaditthi)。

  善行是基于道德和智慧在身口意的行为,不与贪瞋痴为伍,是解脱的关键。身口意造作十种善业(kusala kamma):布施(dana)、持戒(sila)、禅定(samadhi)、爱敬(a-pacayana)、利行(veyyavacca)、功德回向(pattidana)、随喜他人之善(anumodana)、闻法(dhammasavana)、讲法(dham-madesana),直率表达自己的观点(ditthijjukamma)。

  善行恶行都是基于身口意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都是自利利他,佛教是积极向上、实观、和平、庄严、善意、光明希望的形象。

  “若为一事如此思惟:此事于我无害,于他人无害,或于自他无害,此事即为生乐之善业,你一定要多事之”①[①《中部》第1品第6l经《罗睺罗所问经》。],这是佛教道德的准则。在衡量道德价值时,佛教徒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动物也不排除在外。“如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自己的独子,愿每一个人对一切众生培养无碍慈念。”②[②《经集》第1品。]“一切惧刀杖,一切惜生命,以己度他人,无害亦无杀③[③《法句经》第29偈。]。”作为一种道德教导,佛教超越了其它所有伦理观念,道德只不过是佛教的起点而非终究。

  善业是一个人解脱的关键,然而,一旦清净梵行(brahmacariya)的最终目的达到之后,一个人就超越了善恶之上,“善法(dhamma)你必须舍弃,更何况非善法(ad-hamma)。”①[①《中部》第1品第22经。]

  清净无染的阿罗汉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因为他超越了善恶。他是积极向上的,但他的行为是无我的,以此来帮助指导他人走自己走过的道路。

  佛法以人为中心,在现实世界中,持戒、修定、发慧,内向反省、自我体验,是实用的、理智的修行,它是在现实人生中,保持精进(atapi)、觉知(sati)、正知(samapajana)、正见、如法行事、慈悲平等对待一切众生,达到贪瞋痴痛苦烦恼(kilesa)的完全灭除。悉达多太子以自己的毅力、智慧和慈悲证得佛果,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依循佛法悟证到此一圆满的成佛境界。佛教不只是学术的知识发展,更是引导信徒达到菩提和究竟解脱的实际教义。佛陀不是透过学术理论来教导我们,而是透过亲身验证的事实为基础,从他的觉悟、他的理解和他证实的真理来教诲我们。佛教原始的教义,包括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不是一般世俗信仰的追求,不是仰仗外力的信仰。

  佛教信仰吸引了广大普通的老百姓,而佛法深邃的教导和心智文化也深深吸引了知识分子。佛陀的教导提升了社会文明,使人们生活在和平协调之中,只要学习和实践佛法,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将迎刃而解。“阿难,依法而住之人,生活正确。你应当依法而住,过正当生活,培修自己。”①[①《长部》第16经。]这种依法而住的教导,最重要的是清净身口意三业,依正道修行,以正当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准则,去恶行善。

  佛教行为的准则,不单单是禁止,而且是坚定要做好事,这是一种为全人类幸福安乐、善良愿望的生活方式,这些道德准则,目的在于促进团结和睦、促进人类正当的关系,使社会安定。

  学佛重在祛除私我,但不依方法,还是祛除不了,因为我们心中的私欲总是根深蒂固,修持悟入佛法,目的在于净化身心,由此圆满究竟的德性。要化除我、我所见,就要依戒(sila)、定(samadhi)、慧(panna)三学去修习。佛法的修习不但要制心一处,还要于一心中,勘破自我、定慧齐修,从染恶的根源——我见去锻炼,才能心地发光,显发完善的德行。真能做到私我净尽、般若现前,就能了脱生死,就能使一切行为随顺正法,就能真实的度脱有情。

  佛教所说的一般道德与其它相通,惟有从般若流出的无漏德行,才是佛法的不共道德。道德与真理的浑融表现,是佛化道德的特色。

  真正的学佛要信智并重、解行并重,不可专重信仰或专重教理。学佛的主题,不外戒定慧三学或开广六度,这都是实践去恶行善的德行。戒重在道行、重在止恶防非,然而不单单是止,若是应作而不作也是违犯的。外表的行为虽谨持不犯,仍不能将内心的乱念平息,散乱、失念、不正知都是令心地蒙昧不明,使我们走向罪行的动力,所以应当集中精神、专心一境,使内心进入安定纯净的境地,这就是定。定可以降伏部分烦恼,但要断除烦恼,非引无漏慧不可。般若无漏真慧是无我、无我所的二无我慧,是廓清我见、妄执的利器,有如炽烈的猛火,可以烧尽一切的烦恼。内心经过慧火的锻炼,毕竟清净,才能内心外身所行合法,才能净化增长慈悲之心,才能舍己为人,显发圆满的德性。

  学佛不是别的,只是从外表清净到内心清净,从内心净化而使外表的行为更完美、更圆满。学佛只是道德的实践。

  众生的生命是心色(精神心理的心和物质身体的色)和合而成、自他彼此互相依存、苦(dukkha)乐(sukha)相关的,所以损他是不合理的。自他既是相依相存,所以害他等于害己。反过来说,帮助他减少痛苦,也就等于减少自己的痛苦。这种利他而后能自利,损他等于损己的道德,一般人不一定能清楚了解,可是我们从无始以来,生生不已的活动,却不能不受这自他相依、苦乐相关的法则所影响。所以不离自他依存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经过教导,也会自觉自他之间的同一性、同体性,引发见人受苦而生悲悯之心,见人得利而生欢喜之心,而从无意间流露出道德意识的自觉。可惜有些人为情色、名誉、利养、权势等等物欲迷覆,所以道德意识的自觉不易显发,而专为己私,害他害己。

  道德的根源在慈悲,没有慈悲就是不道德或非道德。从道德的慈悲可以表现自他多方面的合理关系,如孝悌忠信等德目。然而这些仅与世间一般的道德相通,还不能表显佛法的慈悲,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一般世间的一切行为都从我见流出,做坏事固然由于我见的策励,即使做善事也还是不离我见。

  佛化的道德建立于般若——无我智,是破除私我的自私(pema),扫荡执见的特殊智慧。从这种智慧所摄持引导的德行,便与凡夫(anariya)的德行截然不同。建于般若智慧的佛化道德,不再专为自我、我的家庭、我的故乡、我的国家、我的……而着想,能从整个人类、一切众生的立场去看一切,佛法称此为缘法界众生而发心。

  菩萨为利益众生而发心,必须从无我智透出,如能体悟一切法无我(anatta),则真慈悲便能活跃于内心,而能当下断尽私情和爱欲。由于菩萨体悟世间是相依相关、法法平等不二(upekkha),才见众生乐如己乐,见众生苦如己苦,油然而生与乐拔苦的慈悲,而且无限地扩展。这与儒者的仁,基督教的爱相近,然而这种无我的慈悲却与儒耶大大的不同。通达无我法性而大发慈悲心,这是真情与般若圣智协调的统一心境,学佛的最高道德就是由此而发现出来的。

  八、佛陀的沉默

  哲学是智慧的追求和追求的智慧,哲学的目的应当是发现最后的真理。佛教也主张追求真理,但不仅仅是思辨推理、理论结构及知识的获得和储存,它更强调教义和实践性,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洞察生活的内涵,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佛陀全部的教义,只是了解一切存在的痛苦现象以及修道解脱痛苦,这就是佛教的哲学。“清净是通过智慧,透过证悟而来的”①[①《相应部》第l卷第214页。],佛教是具体实践教义的,鼓励引导信徒达到无欲,成就菩提,最后获得解脱。

  我们可以称佛教为宗教、哲学或其它任何名称,但这些对追求真理及获得解脱的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佛教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净化人的语言、行动和思想的认真程序,它是戒定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净化,注重的是实际效果,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空谈或逻辑上的抽象思惟。“佛陀的道德和哲学的教导是让人们来学习实践(asevitabba)的,更是让人们以自己的内在智慧来亲证(ab-higama)的。所以佛法被比喻是渡人穿过生命大海的木筏”②[②《中部》第1品第22经。]。

  佛陀对于讨论形而上学或猜测性的问题,不感兴趣。一个叫鬘童子的弟子就曾以十条有名的形而上的问题问佛:“宇宙是永恒,不永恒?宇宙是有边、无边?身是一物,心是另一物,还是身心同一物……”,像这类不能导致厌离、无欲、觉悟、涅槃的问题,佛陀保持沉默,不予回答,因为它们与修行(bhavana)(修炼身心的梵行brahmacariya)根本无关,只是满足好奇而已。佛陀认为,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阻碍道德发展的无稽猜测上。

  “比丘们!我完全知道许多事物,但未向汝等宣说,我已向汝等说者,是少许事物。比丘们!我为何不说?彼等诸法确实无用,于清净生活并不重要,彼等诸法不能导致厌离、无欲、寂灭、安宁、如实智、觉悟、涅槃……比丘们!我所说为何?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我已说。比丘们,我为何说此真谛?此等确实有用,于清净生活重要,此等能导致厌离、寂灭、安宁、如实智(yatha-bhata-panna)、觉悟、涅槃。”①[①《相应部》第5卷第437页。]佛陀是一位很踏实的导师,充满了慈悲与智慧,他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智知识而答问,而是为了要帮助问话人走上正觉的道路。

  佛陀对付问题有四种方式:①直截了当地答复;②以分析的方法解答;③以反问来答复;④保持沉默,置之不答。

  一个人不会因学识而获得觉悟,佛陀的教义不是学识的产品。知识分子花太多时间去研究分析辩论,可是却花太少时间在修持(bhavana)。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玄学家可能拥有聪明才智、有很强的理解力、能清晰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然而,如果他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注意自己言行的结果而一心执着自我,终究也仅仅是一位般若智慧未开发的世智辩聪者而已。

  九、佛陀对世间知识的态度

  站在繁华街道的一角,细看匆忙经过的人们:有人脸色兴奋,有人气氛紧张,有人精神疲惫,有人神情落寞,有人心不安定……,这种繁忙和紧张主要来自于现代文明。外面世界如此繁忙,人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休息、无法得到内心的安宁平静。一般人都在寻求外在的快乐,但是快乐并不依赖于外部世界,并不依赖于现代文明。

  现代科学家以极大的精力和决心,努力于实验研究,发展出惊人的结果,却仍属于物质、外界的层面,不能摆脱人们内心的烦恼和悲苦。对内心世界的了悟,科学知识对我们的帮助可能不大,人生究竟的真理,不能在知识中发现,因此,世间韵知识无法解决人生的许多问题。世间的知识和科学如能配合佛教,世界将变成平静和乐、安稳幸福。了解内在的世界,必须发展内部的意根,佛陀说:“注意你的心”①[①《长部》第16经。],“智者自调御②[②《法句经》第80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