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9布施波罗蜜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129布施波罗蜜

   布施波罗蜜—一           海涛  辑

  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财物惠施,获八功德。云何为八?

  一者、随时惠施,非为非时;二者、鲜洁惠施,非为秽浊;

  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四者、誓愿惠施,无憍恣心;

  五者、解脱惠施,不望其报;六者、惠施求灭,不求生天;

  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八者、然持此功德,惠施众生,不自为己。」

  2.若有众生欲先乐而后乐,当行布施,求此先乐而后乐。

  3.平等施者,福第一尊。

  4.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作是思惟:『诸有众生之类,菩萨最为上首,具足六度,了诸法本。』何以故?食已,诸根寂静,思惟禁戒,不兴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进,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错乱,具足辩才,法门终不越次。使此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罗蜜。」

  5.若欲布施之时,若多、若少,若好、若丑,欢喜惠施,勿起想着。手自布施,莫使他人。发愿求报,后求受福。

  6.尽当普惠施,终无悋悔心;必当遇良友,得济到彼岸。

  7.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我今日审知众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报。最后一抟之余,己不自食,惠施他人。尔时不起憎嫉之心,如毛发许。以此众生不知施之果报,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报,平等之报,心无有异。是故众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堕落,恒有悭嫉之心,缠裹心意。」    (以上讲义内容整理自《增壹阿含经》)

  8.有人说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阴。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布施若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则具五阴。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

  9.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

  布施波罗蜜—二           海涛  辑

  1.若人乐施,一切怨雠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2.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

  3.施果三种:有财胜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

  一、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

  二、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以是物施故得胜果。

  三、若有施主信心淳浓,(具足)施、戒、闻、慧,则得胜果。

  4.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学,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如人种谷,终不生苽。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

  5.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一、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饶财宝——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二、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

  三、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加如是报。

  四、时节施者,得何等果?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

  五、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布施波罗蜜—三           海涛  辑

  1.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

  2.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

  3.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

  4.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

  5.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

  6.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

  7.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

  一、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

  二、若有众生怖畏王者、师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已,能为救济,名无畏施。

  三、自于财宝破悭不悋,若好、若丑,若多、若少,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如是等物,称求者意,随所须与,是名财施。

  8.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如是四累,二法能坏:一、修无我;二、修无常。

  9.若欲乐施,当破五事:

  一者、瞋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

  四者、贪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

  10.菩萨施财,凡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非众生。于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悋惜,名一切施。菩萨布施由怜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时、施已不悔,名一切施。

  布施波罗蜜—四           海涛  辑

  1.乐施之人,获得五事:

  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

  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称;五者、庄严菩提。

  2.菩萨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为一切施也?

  一、菩萨摩诃萨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

  二、恒以净心施于受者,名一切施。

  三、少物能施,名一切施。

  四、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

  五、施不求报,名一切施。

  六、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

  七、怨亲等施,名一切施。

  3.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

  4.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锁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终不以施。

  5.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瞋、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

  6.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

  7.有智之人为四事故乐行惠施:

  一者、因施能破烦恼;二者、因施发种种愿;

  三者、因施得受安乐;四者、因施多饶财宝。

  8.无贪之心,名之为施。云何无贪?施即是业,物即是作;为业、为作,具足布施,名为无贪。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行惠施,破悭贪、嫉妒、瞋恚、愚痴。

  9.有智之人,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调伏自心;二者、坏怨瞋心。如来因是名无上尊。

  (以上讲义内容整理自《优婆塞戒经》)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