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86忍辱菩提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86忍辱菩提
忍辱菩提—一 海涛 辑
1.若人有大力,能忍无力者;此力为第一,于忍中最上。愚自谓有力,此力非为力;如法忍力者,此力不可沮。
2.彼愚无知见,谓我怀恐怖;我观第一义,忍默为最上。恶中之恶者,于瞋复生瞋;能于瞋不瞋,为战中最上。
3.夫人有二缘,为己亦为他;众人有诤讼,不报者为胜。夫人有二缘,为己亦为他;见无诤讼者,反谓为愚騃。
4.佛告比丘:「我于尔时修习忍辱,不行卒暴,常亦称赞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道者,当修忍默,勿怀忿诤。」《长阿含》
5.虽复瞋恚盛,不发于麁言,不求彼阙节,扬人之虚短,常当自防护,以义内省察。
6.愚者瞋恚盛,智以静默伏,不瞋亦不害,常与贤圣俱,恶罪起瞋恚,坚住如石山。
7.不怒胜瞋恚,不善以善伏,惠施伏悭贪,真言坏妄语。
8.不骂亦不虐,常住贤圣心;恶人住瞋恨,不动如石山。
9.起瞋恚能持,胜制狂马车;我说善御士,非彼摄绳者。
10.胜者更增怨,伏者卧不安;胜伏二俱舍,是得安隐眠。
11.若人无瞋恨,骂辱以加者,清净无结垢,彼恶还归己;犹如土坌彼,逆风还自污。
12.若不制愚痴,愚痴则伤人,犹如凶恶牛,舍走逐触人。
13.执杖而强制,怖畏则调伏,是故坚持杖,折伏彼愚夫。
14.人当莫瞋恚,见瞋莫瞋报,于恶莫生恶,当破坏憍慢。
15.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常行忍辱,亦复赞叹行忍者。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行忍辱,赞叹忍者,应当学!」
16.信戒为法轭,惭愧为长縻,正念善护持,以为善御者。舍三昧为辕,智能精进轮,无着忍辱铠,安隐如法行。直进不退还,示之无忧处,智士乘战车,摧伏无智怨。
17.以瞋报瞋者,是则为恶人;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以上讲义内容整理自《杂阿含经》
忍辱菩提—二 海涛 辑
1.善男子、善女人发大乘心,修习亲近,行忍辱法。如是修行忍辱法时,如心平等故,则得平等波罗蜜,亦得一切众生平等波罗蜜。
2.菩萨于此应以等心,通达一切诸法平等,应作是念:「我于众生不应瞋恨,不应爱念。」
3.憎爱二事俱是烦恼,我今于此不应生爱,应善通了诸法如实。所以者何?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如是烦恼深彻骨髓,谓于能生结使法中爱心染着。
4.所贪着事,若不随意,则生瞋恨。人皆自欲贪爱其身,有侵恼者则生瞋恨。
5.我等不为贪欲故学,不为瞋恚故学,不为愚痴故学。我当广学诸法真实,于诸法相如实观之,随所说中当如实行,但应依止业报因缘。
6.于诸随顺法中不生喜爱,违逆法中不生瞋恨,但应清净其心,无所忿恚,不令随爱、随瞋、随痴恶法得生于心。
7.瞋恚则是染爱果报,贪着则是愚痴果报。《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8.若诸菩萨修行大乘如恒沙劫,贪心相应而犯戒者,其罪尚轻;若一瞋心而犯于戒,其罪甚重。
9.因贪犯戒,摄受众生;因瞋犯戒,弃舍众生。
10.所有诸结能摄众生,菩萨于此不应生畏;所有诸结能舍众生,菩萨于此应生怖畏。
11.如佛所说,贪欲难舍为过微细,瞋恚易舍为过麁重,痴难舍离过复麁重。
12.于烦恼中若难舍离小犯之罪,是诸菩萨应当堪忍;若易舍离大犯之罪,如是烦恼,乃至梦中不应忍受。
13.大乘之人因贪犯戒,我说是人不名为犯;因瞋犯戒为大犯戒,名大过患,名大堕落,于佛法中是大留难。
14.若诸菩萨于毗尼中无善方便,贪相应犯便生怖畏,瞋相应犯不生怖畏;若诸菩萨于毗尼中有善方便,贪相应犯不生怖畏,瞋相应犯生大怖畏。《大宝积经.优波离会》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