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30戒杀得安隐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07-030戒杀得安隐
戒杀得安隐 海涛 辑
1.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能常安群生,不加诸楚毒,现世不逢害,后世常安隐。《法句经》
2.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姓,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黄山谷)
3.《大智度论》云:
一、若实是众生,知是众生,发心欲杀而夺其命,生身业,有作色,是名杀生罪。其余闭系、鞭打等,是助杀法。
二、复次,杀他得杀罪,非自杀身。
三、心知众生而杀,是名杀罪,不如夜中见人,谓为杌树而杀者,故杀生得杀罪,非不故也。
四、快心杀生得杀罪,非狂痴。
五、命根断,是杀罪,非作疮。身业是杀罪,非但口教敕。
六、口教是杀罪,非但心生恶。如是等,名杀罪相,不作是罪,名为戒。
七、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从今日不复杀生!若身不动,口不言而有信,而独心生自誓:我从今日不复杀生!是名不杀生戒。
4.戒杀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积极的戒杀,则是要更进一步做到培养慈悲的胸怀,护念众生,安养有情。
5.戒杀与杀生: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增恶,眼不见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途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