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03-048修身与养身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03-048修身与养身
修身与养身— 一 海涛 辑
一、治病良方:
白居易言:「病有十法可愈。」
1.静坐观空,觉四大原从假合。
2.烦恼现前,以死譬之。
3.常将不如我者,巧自宽解。
4.造物劳我以生,遇病稍闲,反生庆幸。
5.宿孽现逢,不可逃避,欢喜领受。
6.家室和睦,无交谪之言。
7.众生各有病根,常自观察克治。
8.风寒谨防,嗜欲淡薄。
9.饮食宁节毋多,起居务适毋强。
10.觅高朋亲友,讲开怀出世之谈。
二、养德之道:
1.以媚字奉亲;以淡字交友;
2.以茍字省费;以拙字免劳;
3.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
4.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
5.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
6.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礼;
7.以狠字立志;以傲字植骨;
8.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
9.以弱字御侮;以悔字改过;
10.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俗世。
◎此二十字皆人所深恶之者,今乃假鸩毒为参朮,变臭坏为金丹,直觉老大受用。君子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
修身与养身— 二 海涛 辑
三、修身之道:
1.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2.少杯不乱性,忍让免伤身。
3.贵从勤中得,富由俭里来。
4.温柔终益己,强蛮必招灾。
5.和善为君子,刁唆乃祸根。
6.暗中勿使箭,路窄让人先。
7.养性须修善,欺心枉吃斋。
8.恶人少来往,乡里要和谐。
9.安份身无辱,闲非口莫开。
10.劝人常遵守,祸去福临门。
四、养身之道
1.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4.闲户,然后知平日之滥交。
2.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5.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
3.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6.尽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
五、安乐之道
1.德业常看人胜于我者,则愧耻自增。
2.境界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寡。
3.人虽至愚,责己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但当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则必自安乐。
4.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止;肯规我者必肯助,我宜倾心听之。
5.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之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人辛酸;居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处旁观之地,要知局内之苦心。
修身与养身—三 海涛 辑
六、知足之道:
1.能知足者,天不能贫。
2.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3.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4.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5.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
6.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7.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
8.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七、幸福之道,幸福何处来?
1.幸福来自身心的健康。
2.幸福来自仁慈的心念,虔诚的态度。
3.幸福来自清净的信仰。
4.幸福来自内在的宁静以及对物质的知足。
5.幸福来自豁达的胸襟。
6.幸福来自无条件的关怀。
7.幸福来自不断的自我教育。
8.幸福来自高尚愿望的实现。
9.幸福来自周遭人士的和谐。
10.幸福来自彻悟宇宙与人生的真理。
八、五福临门之道:
1.无病痛便是福。
2.饮食有味便是禄。
3.死得其时便是寿。
4.生活无缺便是富。
5.精神快乐便是喜。
修身与养身—四 海涛 辑
九、慈爱之道:
但愿行善者尽心尽力——
1.尽你力量,帮助需要的人。尽你爱心,济助苦难的人。
2.尽你财富,舒解贫厄的人。尽你所学,教育求知的人。
3.尽你仁道,安抚失意的人。尽你耐心,规劝堕落的人。
4.尽你怜悯,抚慰凄楚的人。尽你专长,造就上进的人。
十、长寿之道
1.早睡早起,运动健身。
2.不沾烟酒,少量多餐。
3.清心寡欲,乐天知命。
4.不怨天尤人,少动怒生气。
5.食饱行百步,睡觉不蒙首。
6.少肉多菜。
7.少食多嚼。
8.少烦多眠。
9.少欲多施。
10.少车多步。
十一、致苦之道,《不知足诗》曰:
终日奔波只为饥,纔方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轿少马骑;
槽头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袿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梦一回。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