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入群成就大乘事业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入群成就大乘事业

 

  ⊙『扶疏增长大乘事业,令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住快乐微妙真实。』《无量义经德行品第一》 时时问心,时时观照我们的心,心心观照,时时反省自问我们的心,是不是很恬寂而安呢?或者是懊热起伏不安?这要看我们是不是把心照顾好。

  《无量义经》就是佛陀心所保护的大乘经典,其实也是法华的精髓。佛陀无不都是期待众生,人人能够体会大乘教法,希望人人心灵这念的善念种子能够赶快成熟起来,甚至因缘成熟能够生根、增长,累累种子再播向大地所有众生的心地。这也是叫做『一生无量,无量从一生』。

  要好好把握因缘,因缘来时,有缘的众生,我们要赶快及时将法再传,将我们的心得再分享。这也就是智慧,也就是把握因缘。有了因缘,种子已经播了,我们应该还要再用心来增长。有缘的人,人人接触佛法,接触了佛法应该不只是独善其身,应该还要再增长大乘事业。

  佛陀所教法,我们若只是听,身体不去力行,就像有人向我们指路:『你现在往那边走去,有几棵大树,有多么开阔的园地,那里的风景很美。』我们只是听,只是羡慕,其实有多少大树?我们根本没有感觉到。有多大一片的园地呢?我们无法体会。你必定要在人家向我们指路之后,我们就要立刻去走,走到那块土地,你才能够如数家珍,好像我们自己拥有的宝物,这个境界的美,我们亲自看到了,会比前面向我们指路的人更了解,这叫做体会。

  真正体悟佛法,就要身体力行。你们若听了大乘佛法,就要投入『事』里面去动作。『事』就是在人事物中,我们要去动作,而动作叫做『业』,业就是造作的意思,所以叫做『大乘事业』。在我们的造作中,我们很快就能够成长,因为我们在那个境界直接体会,能够身体力行,那就是『疾成』。疾成就是很快,很快就能够体悟佛法,这样让我们的道心能够更快成就,发心立愿,所以这样能够『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更快速、更了解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一个人来说,能够很多人来听;一个人来证明,很多人能够相信;这个境界,一个人来指路,能够有很多人走入那个境界,这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完全都了解了、透彻了,让人人的心能够『常住快乐,微妙真实』。当然,佛法就是真实,真理叫做实相,实相就是真实,真实的道理都是很微妙的。

  我常常这样想,妙哉!妙哉!真微妙。光是想到人是如何生,如何生长,如何变老,光是这个人生的身体构造就非常的妙。妙在你不知觉而它生长了、老化了。其实它的法都存在,微妙真实。这个法长长久久、分分秒秒、每剎那间,这个法都是存在,都在轮转,这叫做『行蕴』。行蕴,就像我们在这里坐,清晨天色还是暗暗的,你不知觉,稍后大家走出去室外,哇!天亮了。到底天亮、天暗,还是在分秒剎那间不断地『行』,运转,你说妙不妙啊?妙啊!很妙。

  所以,时时我都觉得,真实法很微妙。但是,这是叫做世间法的真实。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理法。想一想,我们的心无形无影,但是我们能体悟很多事情,包含了一切都是在我们的心。但可惜的是我们的心,很快发心、很快消失掉,生、住、异、灭,这就是我们的凡夫心。圣人的心就是常住快乐,发一念心,永永远远这一念的心,觉悟的心永远存在,在人、事、物中都能够善解、包容、知足、感恩。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动作,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待我们,我们都是感恩。

  看看常不轻菩萨,哪怕人家骂他,『哎呀,感恩哦!』人家打他,『感恩!』人家追逐他,要打他、要骂他,他还是退一步,赶快跪下来向他顶礼,『感恩啊!我尊重你,因为你在为我消业,在教育我,因为你也是佛,将来你也会成佛。』是啊!石与石之间,这颗石头要很光滑,就要有另外的石头来磨。该不该感恩啊!我们能够明白石头砥砺的道理,我们还是抱着很平常、感恩的心,真正精进不退的心,面对着世间法,我们要有出世的精神。

  当然,我们要很快乐。因为世间法本来就是粗重的烦恼,你面对着人,你爱,但是生老病死,生离死别,苦不苦啊?同样会苦;但是要透彻了解这是世间法,我们要有出世的精神。在这种人生本来事事物物、人我是非无不是苦,但是我们若了解这个大自然的法则,我们都了解,不受这个苦,不受得失来影响我们,若这样,则『常住快乐』,无有苦难的事情。这叫做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佛陀的『离言法华』要教育我们的。

  《无量义经》每一句话的里面包含得都很深,看起来好像都是世间法,其实已经包含着出世的精神。我们的道心,我们常住快乐,我们若能透彻了解,法常住在心里,就像日月的『常』与『恒』。

  ⊙日月常恒,灯灯相续,光光圆融。所以『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必因真谛恒古相续,佛所护念。

  看看自古以来,在天地之间日月是常存。白天是太阳出来的时候,晚上就是月亮出来的时候,日月还是同样这样在轮转,这样的法则是『常』,是『恒』,恒常都是这样轮转,这叫做『行』,『行蕴』。它不断这样地转,就是因为天地是这样在轮转,大地一切同样都有大自然的法则,不论是大地草木,或者是人事物,无不都是在理中,都是会理。

  所以我们应该要体会,用日月来表示我们的本觉,我们的觉悟、我们的悟性,人人本具,所以觉悟的人要『灯灯相续』。灯与灯相续,一支蜡烛,很多蜡烛引出去,不会影响这支蜡烛,这个空间会更明朗、更光亮,所以要『灯灯相续』。

  『光光圆融』,光与光互相圆融。这盏灯点燃了,另外一盏灯再点亮,在这个空间互相交融,你无法分别这个光,多少的光是这盏的,多少的光是那盏的,光是互相相融会合在一起,这叫做『光光圆融』。

  所以在佛的时代,他还是说大乘经。过去的小小方便,『阿含时』应机逗教,『般若时』谈智慧,完全分析人、事、物,到头来都是空的。『般若时』、『方等时』,虽然到头来都是空的,修行者何去何从?既然是空的,到底归纳在哪里呢?佛陀在这里(『法华时』)就要做个结论——真空,但是妙有;真空的道理是存在,但是存在中有它微妙的道理。这叫做大乘法,这种『空有会合说中道』的道理,叫做大乘经,名叫做『妙法莲华』。(注)

  《妙法莲华经》就是佛陀内心所保护的大乘法,所以这是现在的佛已经开始要畅演,从他内心,成佛之后就是为了要说这些法而已,要来开示,要让众生人人能够体会、能够了解。这是佛的本怀。过去的日月灯明佛也是同样,在因缘都成熟之后,『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就是教菩萨法。

  这就是因为这个『因』是真的道理,恒古相续。『恒』就是永恒,这种真谛,真实的道理,普天之下,自古以来,真实的道理。从古至今,过去的佛、现在的佛同样要相续。这种相续就是佛所护念,佛陀就是期待人人要有这种精神,要有这种的心念,念念相传,这是佛陀的心念。他的心念就是要来传,传续过去日月灯明佛教育的理念,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也是要传续给大地众生,人人都有同样的理念。这个理念,我们若用在现在的生活,现在我们就能够将理念、理想变成事实,这个事实是从理想来的。

  所以,道理与事物是一体。我们若没有那个道理,就没有这些事物;我们若没有这个心念、理想,就没有这个事业。所以志业精神就是来自于佛陀的本怀,延续下来到我们现在。

  总而言之,过去的佛、现在的佛,都是同样长久的时间。所以请大家要时时用心,心灵的境界,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时时保护我们这念心。

  【注】《五时说法》佛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度大菩萨,是为『华严时』。继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乃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再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