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2.为什么要学[三主要道]
贺继墉: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2.为什么要学[三主要道]
2.为什么要学[三主要道]
帕绷喀大师的开场白是引述三界法王大宗喀巴的话,即“暇身胜过如意宝”等与全圆道体相配合,以此使我们大家真正改正听法动机,调柔身心相续。又简略地特别开示了断除[器之三过],依止六想等听闻法,并指出最初所说的[器垢]不仅在现在听闻时,就是在其他思、修等时都很重要等。
宗喀巴大师所说的“暇身胜过如意宝”前面已经解释过,就是说比如意宝还贵重的人身我们已经得到了,我们不能浪费,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就是断烦恼为众生成佛。我们的动机都应该是为报母恩,速速成佛,大家应该随时生起这样的动机。
[调柔身心相续]就是心不能粗,要心平气和、安安稳稳、非常调和。如果心气不调和,出气都不匀,还怎么修定?我们要修定,就需要心能够高度地宁静,宁静到几乎是呼吸都没有了。到了真正得定的时候,鼻子呼吸没有了,腹式呼吸还有,心必须静到这个水平才能得定。举个例子:我们在修以佛像为所缘的时候,假如自己不停地呼吸,佛像就会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大忽小。如果我们想主动调气就更不得了,气是振荡的,我们越想调伏它,它就跳得越凶。呼吸不平稳,佛像就怎么也观不起,所以要做到心静,几乎连呼吸没有了才行。修定修到真正得定的时候,就要求没有鼻子呼吸,只有腹式呼吸。
这里附带给大家说一下,在修法的时候心千万不能想气,只要一想气,所缘波动就将变大,就无法观想清楚,所以只有静心,把心尽量地放平静才行。修法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地心平气和,慢慢地、慢慢地观,虽然开始所缘还是会有所波动,但是练久了之后心自然就静下来了。修法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想气,因为意和气是相连的,意一想气,所缘就动了,因此绝不能自己主动去想把呼吸调好。就像书上所说的:呼吸要调匀。如果自己想着这样去做,呼吸反而会更不平稳,因为只要意一动,呼吸就要跟着动。大家今后修定观佛像的时候,一定要先将心静下来,然后再慢慢地想。开始不要猛力地想,要心不波动慢慢地想。佛像现起后就要设法使它不跑,其实不是佛像跑了,是我们的心里不显现,所以佛像在心里就现不起。我们所说的佛像现不起,并不是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一个佛像在面前,而是在心里现不起。要想佛像在心里现得起就需要心非常静,这样佛像才能稳定,不然就会忽高忽矮、忽大忽小、忽远忽近。
[器之三过]在《菩提道次第》里有解释,即:听法的人不要【器皿倒覆】就是在听法时我们要用心听法,不要上师在上面说,自己心里却没有听,心不接受;还有就是【器皿有裂缝】,也就是法虽听进去了,但很快就溜走了,上师说的法不记在心里,听过了就忘记了;再有就是【器皿有染污】,也就是听法动机不纯:“我今天来听是为了以后成为大法师,成为大居士,我将来可以受多少供养。”这些都是有染污的。将这三种过患去除就是调心,心才能静得下来。如果有这三种过患,心里就会想:“我要当大师,我要当大居士。”这样心就自然静不下来。一般凡俗的人首先要将心里的染污去掉,才能达到听法的要求。
听法还有六想;身上有烦恼作重病想;对我们说法的人认作医生,做医王想;上师讲的法是给我们治病的;医生将药方开了,我们必须要吃药;上师讲的这些方法很好,我们愿意他长久住世。听法时要有这六想,这些都是让我们调心的。不然我们在想这个法的时候,会有掉举来打岔,心就会离开法。
[菩提道次第]是三世诸佛所共履的康庄大道,是三界中唯一的明灯。而[三主要道]就像是它的心要或命根一样。
对于《菩提道次第》大家要有这样的认识:所有佛都曾走过这条路,所以称其为康庄大道。走其他的路就如同走小路、爬山坡,都不那么理想。
这里所说的[三界]就是:无色界,色界,欲界。说《菩提道次第》是[唯一的明灯],就是说有了它就可以把路照得清清楚楚我们就不会失足坠落悬崖下了。说《三主要道》是《菩提道次第》的[心要或命根],这就像《心经》是《般若波罗蜜经》的心要一样,能够把《心经》搞懂了,《般若八千颂》的心要内容也就能懂了,《心经》不能搞懂,《般若八千颂》也同样不能懂。
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不敢说是对的。有一种说法:法学过了就不要了,就像是渡船一样。这是有根据的,金刚经上就这样说的,前面说什么都有,后面又说什么都没有,如像是过渡船一样。”有些人是将这个‘过渡船’的说法学会了:“我坐船渡河,坐过去了船就不要了,同样,法学过了就不要了。”他们这是错误理解了金刚经。我们学修佛法是有为法,怎么能说以后就不需要继续修了呢?他们是否考虑过生、住、异、灭?我们现在的一切是离不开出生、成长、衰落、灭亡的。就算我们生了菩提心,还要修现世菩提心不失,未来菩提心不失,还要有这两种修法,怎么能不继续修呢?有为法就是有出生、成长、衰落、灭亡,如果你修了之后就不要了,那么不管你有多大的功德,不管过了多少亿万年,都要走到灭亡的道路上,所以宗喀巴大师的教义就是修了以后都不能丢。这里大家会产生疑问了:“佛法这么多,三士道有这么多修法,我们一天怎么修得完?怎么得了哟!”这就需要我们修定,得了定就能起快速修法的功能,因此我们需要修定。得定之后就无需详修,只要略修就起了作用。对于没有用过功的人来说,他听了略修,只知道略修的意义;如果修过并生起功能的人,虽然是略修,心里的含量就不同,是广修的功能。就如我前面曾所说的,所有佛法被皈依的颂子全部包括了,才二十八个字,没有修过的人只知道这二十八个字;修过的人就知道这二十八个字里面有很多内容;修过并生起功能的人知道这二十八个字里面的内涵就更加不同,所以修过了的法就扼要地修。
我们要想利他就必须成办佛位,为成办佛位就必须懂得修法,为修法就必须要听法,而所听之法又必须是一种无谬之道。
只有佛才有圆满的利他功能。为什么佛才有这样的功能呢?因为佛是有宿命通,有他心通的,他知道每一个有情的过去有过什么事情,知道这个人爱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说的法才能合这个人的喜欢,才能被这个人所接受。要度生就要知道每一个有情应该如何度,也只有佛才有这样的功能,我们现在则没有。我现在所讲的是上师给我讲授的,我转来供养给大家,是照着上师所讲的。对于每一个有情来说应该怎么说,我们现在没有功能,只有佛才有这个功能。佛有宿命通、有他心通,他知道这一个有情过去是如何的,现在此时的心情是如何的,他说的法才合得到这个有情的心理,这个有情才肯听。如果不能合这个有情的心情,你说得再好他也不听。我们之所以要成佛,就是要知道众生的根器,知道应该如何度他们,就是要求生起这样的功能。有了这样的功能,才能度众生。
[道]就是方法,不是道高不可攀,而是要方法无谬,要没有错误的方法。
所以,我想把在不了义化机感觉中,由妙音怙主大宗喀巴赐给杰摩陇为官的侄儿阿旺扎巴的[三主要道]本颂甚深引导简略地奉献给诸位,现在正逢其时!
这是帕邦喀大师说明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三主要道]与《道次第》中所说的[三士],除立名与科判略有差别外,实际上与《道次第》相仿,但因科判分法的不同,故另有一种引导传承。
根据科判分法的不同,传授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应按科判的不同分法,用不同的方法讲授。
[三主要道]就像是能支撑一切道之主心木,不管你是修显还是修密,决定需要有这三种道来摄持。凡为出离心所摄持的,就是解脱的因;凡为菩提心所摄持的,就是一切智的因;凡为正见所摄持的,就是轮回的对治法。
[一切智]就是佛。[主心木]是什么呢?凡是造佛像时中间必须要有一根主心木,没有它佛像就造不起,这是以此作为道理来说的,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就是中心思想和奋斗目标。
修显就不需要说了,就是修这三样。修密的时候还是需要这三样,不能舍去。修密时还是要简略地想着这三种道,还是需要天天将整个道次第缘念一下。
简单地说,我们学修佛法的人就是要生起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在世俗菩提心生起之后又证了空性,此时菩提心的性质就变了,所以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里面就包含出离心,我们在修显、修密的时候,这三样都是不能离开的。因为自己想出离,想脱苦,才想到一切母亲也需要出离、脱苦,这样才生得起菩提心。如果用世间心,无论怎么修我们还是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因为我们对世间还有执著,所以才要修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生起之后,我们就断了执著,就不随生死流转了。胜义菩提心才是菩提心的圆满,单是世俗菩提心,菩提心就没有圆满。行菩提心该怎么修?就是要修六度、四摄,这样菩提心才能圆满。归纳起来:我们学修佛法就是要生起胜义菩提心,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才够修密的资格,那时我们到上师面前求灌顶,所得的才是真实灌顶。大家现在所受的灌顶都是加持灌顶,只是将习气种了下来,等将来我们因缘成熟有条件修密的时候,有了这个种子,修密就快些。这已是很稀奇的了,因为贤劫千佛那么多,只有几尊佛传密法,我们能够得到密法的加持灌顶也是不容易的。
依昂旺朗吉堪布上师的教授,得了密法灌顶的人每天关于本尊的修法不能断,但主要的还是要修《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修不起的要修菩提心,菩提心真正圆满是要证了空性,才能生起胜义菩提心。整个《菩提道次第》就是一句话:生起胜义菩提心。这里面包括有自利、利他,才能圆满。如果单想到自己,是不能圆满的。大家要知道我们今天来学这个《三主要道》,是极为殊胜的,现在的社会,人人都很忙,哪有时间来学《菩提道次第》?不要说在家居士没有时间,他们出家人也都没有这个缘,不可能嘛,实在太忙了。我们今天来学《菩提道次第》的心要《三主要道》,不知道要有多大的福报才能办得到。我们大家要高兴,因为实在太稀有了!哪怕我们学了这一点点,我们的识田里就有了种子,将来是一定要成佛的。
否则的话,你便会造非福不善业堕于恶趣,造福业生于欲界天人中,造不动业生于色、无色界天中。如果没有三主要道的摄持,无论你假装修什么法——气脉明点、大印、大圆满、生圆次第等等,这一切除了是轮回的因外,一点也不会成为解脱或一切智的因。
[气脉明点]指得是密法,[大印]指的是《大手印》。
如果我们不想对治的方法,就很容易随着过去的烦恼习气造恶业而堕入三恶趣中,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予以重视。别人搞的那些除了流转生死轮回之外,生不起解脱生死、成佛的功能。
有人说:“修了大圆满胜慧就可以生起菩提心。”我感到很可笑,怎么说呢?这话还是了不起的人说的,但是因不顺嘛!修大圆满胜慧是叫我们断执著,对人我、法我都不执著;修菩提心是念母恩,修慈,修悲,这样才能生起菩提心,自己一定要成佛,两者因不同,怎么能感得同样的果呢?这就是因不顺,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些说法是现在流行的,并不是过去历史上的。这可怎么说呢?只能说他们的缘起就是让你们不要忙着修菩提心而去修大圆满胜慧,引起你们生欢喜心。但这是要引大家走到岔路上去,有个生不起的因。大家一定要仔细,不要以为是拣到便宜了:“我修了大圆满胜慧还将菩提心成就了。”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格西浦穹瓦曾请问京俄瓦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善巧五明,获得坚固三摩地,具足五神通、得八大悉地;另一种是觉窝的教授虽尚未如实在心相续中生起,但对此能获得定解,他人无法改变其意,不知您选哪一种?”
[三摩地]就是得定。[五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八大悉地]指的是各种神奇的功能。[五明]是指因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内明。
京俄瓦回答说:“阿阇黎,不要说[道次第]在相续中生起,就算是只知道一点点[道次第],我也宁可选这种。因为我以前曾无数次地善巧五明,能经劫入三摩地,具足五种神通,获得八大悉地,但却不能超越轮回;但是如果我能对觉窝所说的[菩提道次第]获得决定,那么我一定能够遮退轮回。”
[阿阇黎]指的是传显、密教授的上师。[经劫入三摩地]就是入定能经若干劫。
这句话说得是因为学那些对解脱、成佛没有好处,而学道次第的话,哪怕只学了一点点,也对解脱、成佛有好处,所以他宁肯学这个。你们大家看学道次第有多么重要!
现在有些人热衷于搞什么神水给人治病等等,应该专修的不好好修,搞什么旁门野道东西!如果连道次第这么好的东西都不要,化什么九龙水给人治病有什么用处?真的将九龙水化好了,你把人家医生的饭碗都抢跑了,以后你就该转业当大医生去了。
婆罗门子旃迦,喜金刚瑜伽师等的故事也能说明这点。至尊妙音对妙音怙主大宗喀巴说:“如果你不能依止观见到轮回过患与解脱利益的正念正知,背弃虚荣,不能系念于生死丑陋,解脱胜利,熟习所缘生起出离心觉受,不管你再怎么熟习善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绝不会成为解脱之因。所以真心求解脱的人起初应将其它一切所谓甚深教授放下,应作[分别修]以生出离心。
[正念正知]就是正确的思维和约束自己的心力。[虚荣]虚荣即为世间心。[解脱胜利]就是解脱的好处。[熟习]就是天天修习到熟极了的境地。
这里说的[禅定]就是得定,前面我说大家要好好修定,但是修定只是一种工具,是内外道的共道,不是求解脱的因。如果生得起菩提心就比得定还殊胜,哪怕生起出离心也都比得定殊胜,这才是主要的。当然,最重要的是生起菩提心,如将菩提心生起了,那才是最稳妥的,不管过若干生都必定能成佛。菩提心没有生起以前,如果连一个小有成就都没有做到,我们就只不过是一个初业有情,算不上是有修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业果弄清楚,一切所行都如法地取舍,那么我们就能永远断三恶道的因,永远得人天身,这是一个小有成就;如果我们能够得了定,就能离开欲界,凭着定我们就可以求无我智慧、得解脱,这也是一个小有成就。我们大家都要发愿今生取得成就,能够取得两样小有成就当然更好,起码要有一样小有成就。
大成就是什么?大成就者就是既生起了菩提心又证了空性,像清定上师、海公上师、大吉活佛他们就是大成就者。他们所做的事业我们现在做不到,因为没有他们的那种心力,只有凡俗的心力,所以他们所做的事我们只能随喜,但却办不到,因为我们不是大成就者。如果我们成了大成就者,当然也能做到。这很明显:清定上师是八五年到四川来的,十几年时间他将昭觉寺建得多么好!他每年度化好多人,你们可以去彭县看看那里的塔修得有多么好,看一下就知道清定上师的功德有多大,就会肃然起敬。这些我们都只能随喜,却办不到,因为没有他的那种心力,要修好了才有。但是大家可以放心,只要我们依《菩提道次第》来修,依《三主要道》来修,我们也会有那种心力的,他们所做的事,我们发愿也都能做得到。
什么叫[分别修]?分别修就是心里要去思维,结合自己将各种道理详详细细地去想、去思维,这就是分别修。比如今天听了法之后,大家就应认真检查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样才能起作用。假如听了之后只是说:“这个法很好,很殊胜!”那就一点作用也没有,只有心感动,不能起变心的作用。要结合自己做分别修,分别就是思维。听法之后我们要仔细思维:所听的那些道理是怎样的,这个因感什么果,那个因感什么果,哪些体相具备了就起什么作用,要将这些弄清楚。通过分别修将出离心生起,这是首要应做的事情。
大乘行者应花数座时间,依止作意自利过失与利他功德的正念正知,熟习所缘以生起觉受,不然的话修什么都不会成(大乘)道。因作意自利的关系,诸善根只会成为[下劣菩提]之因,就像不熟习依止出离心正念正知的所缘,一切善根便会随世间虚荣而转,只能成为轮回的因一样。
[熟习所缘以生起觉受]这就是说只有将天天所修的内容修到熟极了,才能生功能。所缘分形象所缘和义理所缘,不管哪种所缘都要修到熟极了,才能生功能。
[觉受]就是感觉和受用,是修法而生起快乐,是自己身心的感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起功能。
[因作意自利的关系,诸善根只会成为[下劣菩提]之因,]如果只知道利益自己的话,随便修什么都不能得到成佛的菩提。这里所说的[下劣菩提]还不是不好的,只是相对于上上菩提(即成佛的菩提)而言,充其量得个小有成就算是最好的了。如果搞错了的话,还要到三恶道去挂号,那就恼火了。
人家说你很了不起,你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好得很了;人家抬举你,你就会飘飘然;人家说你不对,你马上就会说:“我哪里不对?”心里就会生起瞋念,我们修行人要做到八风不动: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一切都不要动心,这是很难的。一定要有平等观,你说我好,我是这样子;你说我不好,我还是这样子,心里不要起执著。如果我们随世间虚荣而转,就只能成轮回因,只能随生死流转。我们的生活就是再好也都有苦,没有哪一个人是没有苦的。我体会任何人与人之间都是恩怨结合,好的时候比蜂蜜还甜的;起了矛盾的时候头都要打破,大都是这种情形,没有哪个一天到晚都是喜喜欢欢的。
所以先把密法等所谓甚深教诫放下,最初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的觉受是完全必要的,这些生起之后,一切善根便自然而然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因此,如果有人认为这些法不值一修,便是根本不懂修道扼要之辈。”
这段话告诉我们:先不要忙着修甚深的密法,要紧的是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有的人认为:“修这些法太低了,哪有修无上密好!哪有修明心见性好!”那是他不知道该修哪种法才是重要的。
上述之[分别修]就是[观察修],这个[三主要道]是一切佛经的心要精华,所有经论之义都可摄入[三士道次第]中,它又能摄入[三主要道]中。
我们之所以要修《三主要道》就是这些道理。因为这个《三主要道》太宝贵了,是我们成佛的根本,是必要的条件。假如将这些都放弃了,那我们修什么呢?如果我们先修其他的,都对解脱生死、成佛没多大帮助。我们得了人身是有条件成佛的,为什么不能成佛呢?就是因为我们不肯修、怕修、怕修不起功能,我们就是被这样的心理障碍着。
那么这是怎样摄入的呢?当知所有经论之义说的都不外乎是帮助诸化机获得佛位的方便,为获佛位就必须学习方便智慧二因,这二种因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菩提心与正见这二个,为了使这二个在相续中生起,就要把自己贪著轮回圆满的心整个地颠倒过来。这种希求自己解脱轮回的合格出离心生不起来,希望其它有情解脱轮回的大悲心就不会生起,所以没法不要这个出离心。为了成办佛的色身,就必须积集福德资粮,这主要归究于菩提心,成办法身智慧资粮中最重要的是正见。因此,一切道要都能摄入三主要道而修,这是妙音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
[化机]就是像我们这样没有得度的有情。[获得佛位的方便]就是不管佛说什么经,都是帮助我们成佛的方法。 [方便]就是这些道理是怎样的,我们该如何修。[智慧]就是对一切事物自性空的真理的认识: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有,都是条件聚合而有,而自能成其为有的自性是没有的,也就是其自性是空的。世俗菩提心和正见这两个合起来就是胜义菩提心。
[把自己贪著轮回圆满的心整个地颠倒过来]这就是说我们要将自己希求世间圆满的心调转过来。世间的要舍,贪著世间的心要舍,但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世间的一切。比如一个乞丐,只有一根打狗棍、一只碗,可还是舍不得丢,还是抓得紧紧的,这就是有执著;一个国王,富有一国乃至天下,什么都有,只要心里不执著,就没有轮回的因。关键在于心里是否执著,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还有执著就永远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帕邦喀大师叫我们将贪著世间圆满的心整个颠倒过来,就是要我们将执著的心变为不执著的心。
[这种希求自己解脱轮回的合格出离心生不起来,希望其它有情解脱轮回的大悲心就不会生起,]如果我们自己还不想脱苦,怎么会想助其他有情脱苦?这样当然不能生起菩提心,所以修出离心是很重要的。
[为了成办佛的色身,就必须积集福德资粮,这主要归究于菩提心,]以菩提心积集的福报最大,以世间心培福,无论怎样福报都是很局限、很少的。因为菩提心是为利益遍虚空一切有情,心量有这么大,所培的福就大。有一个教授上说过:“我们用遍所有的奇宝来供一切佛,这个功德大不大?当然很大。但是还不如发菩提心,用一根灯草沾起油来供佛的功德大。”这就是因为心量不同。前者是认为佛是殊胜的,自己用很多珍奇宝贝来供佛,就可以获得无量的功德,但这样做还是赶不上后者发心为了遍虚空一切有情离苦得乐,拿一根灯草沾了油来供佛的功德大。我们应该先生起出离心,出离心是求自己得解脱,菩提心是求得所有有情得解脱。有了菩提心,我们所培的福报就是一个无量数。
[成办法身智慧资粮中最重要的是正见。]最重要的正见就是断烦恼,只有烦恼断尽了才能证得到法身。
[因此,一切道要都能摄入三主要道而修,这是妙音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大家看看,帕绷喀大师对《三主要道》是这样的赞叹,那么我们该不该主修《三主要道》呢?
简单一句话:我们学修佛法就是要生起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生起了就决定成佛,菩提心还没有生起之前就还要慢慢修,胜义菩提心生起了就能够快速成佛了。
最初没有出离心就无法使心趋向佛法,没有菩提心佛法就不会成为大乘道,没有正见就无法断尽二障,所以这三者被称之为[三主要道]。
[二障]就是烦恼、所知二障。[没有菩提心佛法就不会成为大乘道]是说没有菩提心至多是小乘道,像阿罗汉。这段话完整地告诉我们是[三主要道]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厌离世间的心,没有厌弃世间的安乐,不认识什么对自己有毒害,我们的心就是在想世间的法,那怎么能出离呢?这就是萨迦五祖所说的:“你执著世间,不要说出离,你连佛教徒都不是。”我们学修佛法的人要舍此世的贪,但是大家要清楚,不是我们的生活所需不能要,而是要不起执著,千万不要走到偏路上去了。我们不要忙于求生活所需,而是要忙于求佛法。我们的心量转变了就是正报变,依报也要变。依报是依他而感报的,也就是外面的一切都是要转变的,平时求都求不到,一旦正报真正变了,依报就会涌起的来,就将受用不完。所以大家现在用不着忙着去求这些东西。
一旦[三主要道]中生起某种觉受,那么你的一切所作都能成为佛法,如果未由这三种摄持,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外乎是轮回之因,如《道次第广论》中所说:“由是因缘,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 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不要说我们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就是在《三主要道》中生起觉受(也就是感觉和受用),那么我们的任何所作都是佛法。这可不是在讲道理,而是我们真正在身上生起功能的时候,那种法乐(就是由修佛法而生起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受。
[三种摄持]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空见。如果我们不把出离心、菩提心、空见修起,那么可怕的就是我们无论怎样修都是世间心,世间心就会成为轮回因。
假如我们不用多种方法来观察生死过患,那么我们对于生死之间各种好的事物要破除贪爱就无法对治。假如能够看到生死过患,我们就知道这些再好,对于出离生死都是无益的。举个小例子:火锅再好吃,吃多了还不是要拉肚子?这就是不认识过患。正是因为不认识过患,你才会想:“今天吃火锅哩,快去!快去!”。
[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我们大家要如法地观、要正观察,不能想什么都没有,那样就生不起,那就是不如法的。
[二菩提心] 是什么呢?开始生起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证了空性之后就是胜义菩提心。
[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为什么说善行只有少数依福田?我们的所依福田是佛之三宝,我们敬重三宝还是一个解脱因,除此之外都是庸常善行(也就是很平庸、很经常的善行),都在摄持我们的生死流转。如果那样的话,生死轮就是我们自己在转:今天生天上,明天生地狱,后天又生人,好坏都不停的在享受。
出于同样的考虑,噶当派祖师也曾说过:“人人都有本尊可修,人人都有密咒可念,这都是因为没人有可思维的正法。”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有本尊修,都可以有密咒念,就是没有用来思维变心的正法,没有可修的。也就是说因为人们不会、不懂、没听说过可思维的正法,所以只知道修本尊、念密咒,还自鸣得意:“哦,我修的不同,我自证本尊了!”这对于佛教徒来说是很可怜的。
在西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德在修施食法时,有个大威德模样的有情来抢食,大德问他是何原因?原来此人在生的时候大威德法修得很好,还见了本尊,但是三恶道的因没有除干尽,饿鬼的因还有,所以他虽堕入饿鬼道,却现的是大威德的像。修密法的人千万不要修成大威德将来堕入饿鬼啊!这一点我们要防备。这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去修怎样止恶修善,这可是起码的条件。连业果都没有弄清楚,也就是我给大家说的没有做到小有成就。
因此,如果我们这些人要想修真正的佛法,那就必须使自己的一切所作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为了这一目的,就应在[三主要道]中生起觉受。这三者如同[菩提道次第]的心要或命根,正如至尊一切智宗喀巴所说;“我之所说是以《菩提道炬论》为根本教典,并以此三为道之根本而说的。”
这段话很重要,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善行还不能说都能成为解脱与成佛之因,还必须将此进行回向:将我身语意所作善业和三世善根以及行住坐卧四威仪均一起回向,为利遍虚空一切慈母有情,誓愿速速成佛。这样才能使自己所作的一切善行都成为解脱与成佛之因。
假如不这样回向,那么我们今天学佛法的善根,或是做了什么善行、善事,等到回家后由于孩子不听话自己一发脾气,善根就被烧得干干净净,这样的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我们发脾气时似乎还是很有理由的:“我不能不管教他啊!这个孩子太不争气了,怎么能不教育啊!”教育孩子是对的,可是如果自己的一切善行所为没有作回向,再加上一发脾气,善根就被瞋恨烧得干干净净。
还有我们在工作时常会说别人:“这个事情你做得也太不对了嘛!”如果说这些话的时候夹杂着瞋念心,自己今天的善根就
会被烧得干干净净。我们最容易遭遇这类的事情而损毁自己的善根,使自己所作的一切善行没有成为解脱与成佛之因。
[觉受]是什么?如果我们如法地修,身心上就要起感受,各人的身心感受是不同的,但是只要天天去修,修到熟极了就要生感受。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修定,还不说修到得定,只要将所缘修到能够现得起,自己就会所有感受。不信的话大家就修嘛,只要你们能修到将所缘现得起,要不了两三个月就会有感受。
我们的命根是什么?命根就好比是呼吸,呼吸断了生命就结束了。我们修《菩提道次第》的命根就是《三主要道》。
《菩提道次第》不是宗喀巴大师自己新造的,他是依据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来说的,是有依据的。他只是在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基础上特别明显地标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见。这就是新噶当派和旧噶当派的区别。
所以,我现在把建立在宗喀巴大师《三主要道》根本颂基础上的引导,简单地奉献给诸位。
今天就讲到这里,结束前我们进行回向:将我今天学佛法的善根,将我身语意所作善业和三世善根以及行住坐卧四威仪均一起回向,为利遍虚空一切慈母有情,誓愿速速成佛。
第三次讲法:
前面我们讲了改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大家回想一下,在改正动机方面我们说总摄一句话,就是发菩提心。但是单想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生不起的,还是要先发出离心,然后才能发得起菩提心。我们发心不能简单地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一句话,还是要从出离心开始串习,这样菩提心才生得起,不然发菩提心就是一个空的缘念。虽然总的来说发心就是要发菩提心,但是菩提心的生起还是需要一个全圆道次第:从人生难得开始,依次缘念死无常、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菩提心。以后大家发心的时候都要有一个概略的缘念,无论修什么法,在开始改正动机的时候都要缘念一个全圆道道次第,这就是格鲁派宗喀巴大师教法不共的地方。不管修什么法,在改正动机的时候总要从人生难得、死无常、下士道、中士道、然后到上士道,这样才合乎我们修法和听法的心情。有了这样的心情,我们就是以菩萨心来学的。假如不是这样的缘念,我们连菩萨的气息都沾不到。所以说以后大家每一次来这里学习,都要缘念一个简略的全圆道次第。
第二个是观察所修之法,也就是其他的一切修法都是局部的、片面的,只有《菩提道次第》才是全面的,所以说《菩提道次第》是我们求解脱、成佛的心要。没有这个,你就是修无上密、修明心见性、修定,都解决不了问题。帕绷喀大师说:“菩提道次第是一切修法之王。”我们将这个观念弄清楚了之后就要做到:是菩提道的法就努力地学修,不是菩提道的法就暂缓,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学修。如果我们先修习那些旁支,就会耽误自己的正修。帕绷喀大师之所以这么慈悲地讲,就是告诉我们:“发心要缘念一个全圆道次第,修法要选修法之王《菩提道次第》。”这才是我们今后学修佛法的方向,如果把这个方向弄错了,于此生来说,我们就会多浪费精力、多浪费时间;于后世来说,我们是浪费了自己多生的时间,而且不知要浪费多少生。我们走路总是要走一条端端正正的路,不能偏斜。如果偏斜了,就算遇到路好也是岔路,如果遇到不好的路,那就够自己受了。学修佛法也是这样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最最需要的、又是必须的法来修,这样才不耽误、浪费时间,因为我们今生所作的就是缩短未来生中的学修时间。如果搞错了一点走入歧途,那就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万年的时间,所以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就是要依照《菩提道次第》一点点地向前走,这就是开始修学佛法的动机。
今天又有些人是第一次来的,我要再重复一下:这个前言是翻译的人所写的,大家自己看,作为参考。这里面有很多是我不知道的事情他介绍出来了,我们很随喜。但是其中也有介绍错了的,因为他是听藏人的传说写出来的,这个作为大家参考。我们要学的就是专门学帕绷喀大师他老人家讲的。
前一次讲过的内容我们还是要回想一下,有些讲过的内容我觉得很重要,我们重复学习一下:
[那么这是怎样摄入的呢?当知所有经论之义说的都不外乎是帮助诸化机获得佛位的方便,为获佛位就必须学习方便智慧二因,这二种因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菩提心和正见这二个,为了使这二个在相续中生起,就要把自己耽著轮回圆满的心整个地颠倒过来。]这段话中的[摄入]指的是摄入三主要道. [诸化机]是指我们这些没有得度的有情。[方便]分就是我们的一切修法。[智慧]分就是讲一切修法的体性,这两样是我们成佛必要的东西,缺一样都不行。我们现在学习这种因,也就是学习这种方法,使我们自己能够趋入这个方法。
我们要把菩提心生起,要把正见生起。简单地说,只要我们把世俗菩提心和正见这两个修好了,这个时候就是胜义菩提心。我们学《菩提道次第》就是既要把菩提心生起、又要证得空性,这个时候菩提心才圆满,才是胜义菩提心。单有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这个很重要。大家要明确: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生要起胜义菩提心。一部《菩提道次第》,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要积集生起菩提心的资粮,积集证空性的资粮,然后要去实修,先生起世俗菩提心,再证得空性后就是胜义菩提心,我们整个学佛的目的就是为这个。要将菩提心真正圆满,就需要将愿、行两种菩提心都修圆满了才行。我上面所说的是愿菩提心,还有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六度四摄,要将六度四摄都修圆满了,我们的菩提心才算真正圆满了。整个《菩提道次第》就是包含这些内容。
除了《菩提道次第》别的法是否殊胜呢?当然殊胜,但是都有局限性,都不圆满。比方说我们人,有了右臂却缺了左臂,有右脚却缺了左脚,这都是不圆满。唯独修起胜义菩提心,才是真正圆满了。生起胜义菩提心之后,还要修习六度四摄,这样菩提心就圆满了。由此而知,我们要先生起厌离的心,然后要生起祈求解脱的心,这还只是第一步,才只有一半,还要等我们真正证了空性之后,出离心才圆满。因为证了空性之后,我们才真正达到出离的目的,能够断了生死,就是阿罗汉的身子才能入的寂灭的涅槃,如果没有空性就不行。所以说出离心的真正圆满,是要在证了空性之后才算圆满。同样,我们生起了菩提心还要证空性,这就是生起了胜义菩提心,同时还有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去行持六度四摄之心,这两样都圆满了,菩提心才算圆满了。这时我就要给大家道喜了:你们肯定要成佛了,不成佛是不可能的了。
什么是[耽著轮回圆满]呢?就是我们贪一切世间圆满的心。我们要将贪世间圆满的心变为‘大贪’,要‘贪’为利益遍虚空一切如母有情,我们一定要成佛。大家就是要具有这样的心念,不要贪世间的东西。
[这种希求自己解脱轮回的合格出离心生不起来,希望其它有情解脱轮回的大悲心就不会生起,所以没法不要这个出离心。为了成办佛的色身,必须积集福德资粮,这主要归究于菩提心,成办法身智慧资粮中最重要的是正见。]这段话中的[合格]即为合量。[色身]即为报身。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解脱,还说想解脱别人,这怎么办得到呢?这就是句空话。自己还感觉这个世间值得贪恋、还贪恋不够,怎么能说:“你们不要贪恋了,我一个人贪恋!”这是什么事情嘛!要自己先具有出离心,感到世间的痛苦不能忍、非脱离不可,才能联想到所有有情都是这样的痛苦,才会想救他们。佛法上简单地说就是:为自身解脱就是出离心,为遍虚空所有如母有情都能够得解脱就是菩提心,在修的时候各自的所缘不同,意义就是这样的。简单的一句话:出离心是为解脱自己,菩提心是为解脱一切有情。
在一切积福德资粮的方法里面,积得最大的、最快、最多的莫过于菩提心。因为在菩提心里面是具备了六度四摄的,尽是利人的。有了菩提心我们就不是只利益一个或少数有情,而是要利益无量的有情,遍虚空没有一个有情不是我们利益的对象,只是看缘是否成熟,诸有情能否接受而已,所以我们想利他的心量就大得很,想培福也就容易。做培福的事、做利生的事都需要智慧,因此我们做培福之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增长自己的智慧资粮。还有专门讲法相以及体性的教授,更容易使我们智慧圆满。
简单地说正见就是缘起有、自性空,这是很重要的。
[因此,一切道要都能摄入三主要道而修,] 无论什么道都不能脱离上面这个范畴,不能脱离这个范畴就说明一切道都可以归纳到三主要道中来,所以三主要道就把一切都包括了。佛的一切说法都被《菩提道次第》所摄,《菩提道次第》的精要就是《三主要道》,因此说《三主要道》是佛法精要中的最精要。
我们大家今天能共同学习,都是大家过去生中好好修学所积的善业感得我们聚到一起来共同学习佛法。在藏区有学这些法的,但在内地则很少,内地有很多讲经说法的,讲各种经、传各种法、灌各种顶的都有,但是讲《菩提道次第》的很少,讲《三主要道》的就简直没有。以前海公上师很慈悲,他讲过《菩提道次第》摄颂,但是真正全部讲《菩提道次第》的还没有,讲《三主要道》的更没有。我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对自己来说能够迅速得解脱、迅速成佛,同时在内地也树立一个法幢。人们如果都能朝这个方向去做的话,就都可以达到解脱,都可以达到为遍虚空一切如母有情、依宗喀圣教的教义而成佛,这真是殊胜而又殊胜的事情!所以说,大家能够来学习是很不容易、很不容易的;是很难得、很难得的;是稀有、简直稀有的!我们在这里学习就是带个头,以后大家好跟上来。
[这是妙音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菩提道次第》里面这些道理是妙音,也就是文殊菩萨,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什么叫大宝呢?宝就是摩尼宝,大宝就是最大的、最殊胜的摩尼宝。我们在如此尊贵的上师面前想要什么法、求什么教授都能得到满足。有求解脱的教授,也有求断三恶道的教授,还有求成佛的教授,随便我们大家去求。修法不像学法这样简单,在修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形,有好的情形也有坏的情形,都需要找上师、求教授才能够帮助我们,我们才能很省力、很顺利、很节省时间地把问题解决了。靠自己看经书往往会凭个人的理解,有时看不懂,有时会理解错了。
比方说现在的《菩提道次第》就已经说得很明显了,但是那里面还藏了多少教授,单看字面还是不懂里面的内涵。记录是无法一一记下上师的内心意义,要靠自己闻、思、修,三个阶段同时进行,最后才能理解这个教授的字里行间有些什么内涵。修的过程中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既要用世间法来看因果,还要用出世间法来看因果,心里才能明白。
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讲因果,没有无因而生的果,更没有这个因生出另一个因的果的事,那就叫不顺因。我听到这样的说法:“只要把大圆满胜慧修好了,菩提心就自然会有!”这种话是鼓励大家修大圆满胜慧的,其实是因不顺。大圆满胜慧的因是讲缘起有、自性空的教授;菩提心的因是讲念母恩、报母恩、生慈心、生悲心、自己发心非成佛来度一切有情不可的教授。二者所缘不同,不会这个所缘生那个果。假如这个所缘可以生那个果,那么种玉米就可以收获麦子,种枇杷树就可以长出桃子,这是不可能的,因不顺嘛!
[最初没有出离心就无法使心趋向佛法,]没有出离心,怎么能放弃、不追求世间的圆满呢?举个例子,现在的百万富翁还在追求成为千亿富翁,他的贪心是没有止境的。帕绷喀大师教诲我们时说得好:把我们贪恋世间圆满的心调转过来为众生成佛,这样恰恰就修好了。大家可以看看世间富翁们,就是再有钱他还在一天到晚的想着钱,拼命赚钱停不下来、也没有方法停下来,因为贪念的对境不同。假如我们将这样的贪心调转过来为众生解脱成佛自己非先成佛不可,这样的‘贪心’就对了,这就是我们修行人将烦恼转为道用。帕绷喀大师就特别说,你们世人最会修了,你们把成办世间法的心拿来修佛法就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菩提心佛法就不会成为大乘道,]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像阿罗汉他们就是小乘,是以求解脱为主。阿罗汉同样知道一切有情是母亲,也知道修慈修悲,只是缺乏一个增上心。他们见到任何一个有情也知道以慈悲之心去度他们,他们所缺乏是:“所有一切有情我要度完,为了报恩我非要成佛不可!”的增上心。
我们大家要鼓劲,只要我们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就是阿罗汉见了我们都要礼拜,因为有了菩提心就要成佛。就像国王幼小的太子丞相见了也要喊千岁,因为他未来是要接皇帝位的。如果我们生起了菩提心,在佛法上就称为佛子,就等于是佛的儿子,将来无论如何都是要成佛的。我们生起了菩提心是在种性上变了,并不是在功德上变了。我们在功能上和二乘(阿罗汉和辟支佛)还差得远,他们在天上,我们在地上。但是我们的种性变了,在成佛的时间上我们就快,他们就慢。他们要成佛还要倒转回来重新发心,也就是我们走过的道路他们还要再走一遍。因为他们从前只为了自己一个人,现在要负起度尽一切有情的责任,自己没有功能,只有成佛才具备圆满的能力。这就是小乘道和大乘道的区别,单求自己解脱的就是小乘,为利益一切有情愿成佛的是大乘。
大乘里面又分为显和密,只有在显法修好了之后才生得起密法的功能,显法是依密法才能速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显密双修的道理。如果显法都没有修好就忙着去专修密乘,那就和修外道没什么区别。因为专修密乘法自身又生不起功能,只能是种一点修密的习气,未来生中条件成熟了才可以修,在条件没有成熟以前,根本就不行。我们要专修密法一定要先生起胜义菩提心,一定要将行菩提心和愿菩提心都生起了,那么我们成佛就稳操胜卷,等于拿在手上了。我们现在要紧的就是要好好学显,在好好学显法里面要以学《菩提道次第》为主,《菩提道次第》里的心要就是帕绷喀大师给我们讲的这个《三主要道》。
我敢于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就是当年在康定听我的上师昂旺朗吉堪布仁波切讲了全部的《菩提道次第》,一共花了七年时间。同时,昂旺朗吉堪布上师还给我讲了《菩提道次第》摄颂、《三主要道》、《发心秘授》等教授,康南的火竹香根活佛也给我讲过《菩提道次第》摄颂,我是有这样的根源的才敢来给大家讲,不然我就会乱说。我有根源就不敢乱说,这是因果法,错了不得了。
[没有正见就无法断尽二障,]假如我们没有生起缘起有、自性空的清净正见,就无法断除常边和断边,也就无法断烦恼障和所知障。当然,在我们证得空性之后,就能一步步把烦恼障断了,所知障只能断一部分,只有在成佛前的一刹那才能断尽所知障。在这方面过去的大德曾产生了很多争论,唯识和中观在这方面就有一些争论。
[所以这三者被称之为[三主要道]。]《三主要道》是我们修道的核心,是修道中最主要的,就好比造佛像时中间的那根中心木,那是最主要的。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假如错了,就是彻底错。世间法错了只关系到这一生,佛法错了要关系到多少生!所以这很重要!我们一定要选稳稳当当、端端正正、又快又稳妥的方法,那就只有《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的核心就是《三主要道》。我们现在共同学习《三主要道》就等于在学习《菩提道次第》,只不过是扼要地学,这和我们学修《般若八千颂》与学修《心经》的关系是一样的道理。
[一旦[三主要道]中生起某些觉受,]这样的觉受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修才生得起,光讲道理是生不起的。我们认真修了之后自己身心就会起感觉,就会有受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法乐、法味。单听道理谁也生不起觉受,要天天想,天天如法地修,修到熟极了的程度,自然会产生功能。
[那么你的一切所作都能成为佛法,]只要出离心、菩提心、空见在自己心里生起觉受,哪怕是相似的,哪怕只是一点点作为,都是佛法。如果这三样在你心里一点气息都没有,随便你怎么修都是外道!
[如果未由这三种摄持,]我们在修任何法的时候都要有这三种心念来摄持,怎么摄持呢?比如在修法前我们想:“我是为了利益遍虚空一切如母有情而愿成佛,所以今天来修法。”这是以菩提心在摄持。以这样的心摄持之后我们再想:“今天修法一切都是缘起有、自性空,并不是其生来就有的。”这就是以空见的摄持。假如你是为出离、为解脱生死而修法,那就是以出离心摄持。前面讲以菩提心摄持,已摄含了出离心。这样的修法就是快速道,就是快稳道,是又快又稳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三种心念来摄持,比如我们想:“今天修法了,师父传过我们仪轨,我要上座去。” 嘴里很快地念仪轨,三种摄持一点也不沾,法能在你的心里起什么作用?这就等于是“小喇嘛念经,有口无心。”不起殊胜的作用。就等于小学生背书一样,只知道把书背熟了。书背熟了还是需要老师讲的,古代的教育就是这样:让你先背四书五经,背好了、等你长大了老师才给你讲内涵。
[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外乎是轮回之因,]这句话很重要。假如我们没有这三种心摄持,那么随便修什么法,就是修大圆满胜慧,都是种的轮回因。因为以世间心去修的法,就是世间心种的因,所感的果在哪里?当然在世间嘛!怎么会是解脱的果呢?!怎么会是出离的果呢?!
[如《道次第广论》中所说:“由是因缘,若未由多异门,观察修习生死过患,于生死盛事破除贪爱,获得对治。]假如我们不用多种方法来观察生死的过患就不知道厌离。没有对生死盛事生起厌离,没有破除贪爱世间的心,没有看到生死过患,尽看到世间好处,我们怎么会不贪爱呢?比如我们在市场上看到某个产品觉得很好,当时就会生贪爱心,有了贪爱心就要设法去买,如果要排队,哪怕花一小时排队也一定要买到手。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心调过来用于修佛法,那就决定能成就。将贪世间的心拿来变成修对佛法的“大贪”,这就叫转烦恼为道用。这样的‘大贪’‘贪’得到的是解脱生死,为众生成佛,起码挡住去我们三恶道的路了。
[又未如理以正观慧观无我义,]‘我’就是执实,就是心里有执著。没有用正确的智慧来观察什么事物都不是自身而有的,都是由许多条件缘起而有的。在应成派就更是说仅有安立名处的缘起还不够,还要我们给它取了名字事物才有。
[又离修习二菩提心,]二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余诸善行,唯除少数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这就是说即使我们做了多少好事,只有少数依福田力,什么是依福田力?就是依上师三宝所作善行的力量,依在父母面前所作善行力量。其他善行的力量都是很平常的,都是世间心做的,所以只能是生死流转。因为我们所做的都是以世间心所为,用世间心种的因,所结的果只能在世间。如果我们在出离心摄持下种的因,果就不在世间了,那就是解脱的果。如果我们能够用菩提心摄持,为众生成佛种的因,哪怕做的是很简单的善事,比如看到一个人要跌跤了,我们赶紧把他扶住,这也是利人的善业。这么小的事情我们再马上回向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福报就种到大福田里去了,在我们没有成佛之前,这样的福报都会在不停的翻倍增长。业果如果这样翻倍增长,小善也会变成大善。成佛需要好多生的时间,到成佛时我们的善业翻了多少倍是难以计算出来的。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假设我们所做一件善事的业力为一,经过一个月天天翻倍增长之后,就变成三亿多的数字!如果我们天天做善事,一个月三十天翻倍增长之后就是五亿多的数字!如果我们种的是成佛的因,这样的善业不是用于世间享用,而是用于成佛,所以在没有成佛以前都是在翻倍增长的。如果所有的善业都在翻倍增长,那么我们的福报就将大得不得了。
在藏区我听到过上师这样的教授:“如果你用天下所有的宝贝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这样的功德不能说不大,但是不及发起菩提心的人拿一根灯草沾油点灯供佛的功德大!”这就是意乐不同。我们是为度尽一切有情而成佛,那么这样的功德就比以所有的七宝来供佛的功德大。我们想要成佛,想要快成佛,想要积得福报多,只有努力地发菩提心,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办法。
整个《菩提道次第》就是讲修菩提心,就是修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这四种菩提心,我们将这四种菩提心一起完成,就是学佛的主要目的。将这四种菩提心完成之后,我们想不成佛都不行了,那就非成佛不可了。那时候再难的苦行我们都会觉得没关系,再难修的佛法我们都会觉得很平常,在这三种心量摄持下什么佛法都修得成,而且无需三大阿僧胝劫,我们积的福报就快,成佛就很容易,快到至迟十六生成佛,最快即身成佛。即身成佛可以快到三个月成佛的,甚至一个半月成佛,但这是需要我们将福慧二资粮积累得合量了才行。也就是按这部书所说的‘合格’了,合格是世间通常的说法,在佛法上用‘合量’比较合适。
[出于同样的考虑,噶当派祖师也曾说过:“人人都有本尊可修,人人都有密咒可念,这都是因为没有人有可思维的正法。”]
西藏密法盛行,在我们内地,除了在海公上师、清定上师面前以外,其他地方都不能说有密法,即便以前有的也只有下三部的。密法分四部,无上密内地没有,所以说内地只有下三部。下三部密法从何而来?也是由尼泊尔、西藏、以及其他先有佛法的地方传到中国汉地来,再从中国汉地传到日本,现在称其为东密。以后中国汉地的密法衰落了,又到日本去把东密学回来。这就是过去大勇法师的胜行。后来汉地众高僧感到只有下三部密法不圆满,就想到西藏去求密法,于是就在汉地开办藏语学校,培训了很多懂得藏语的僧人,准备进藏去学密法。我们的恩师海公上师以及石经寺的永光法师,当时都是跟着大勇法师一同准备赴西藏的。当年进藏非常困难,不是畅行无阻,没有西藏方面的批准就不能进藏,所以第一批僧人在没得到进藏的批准之前就留在了康定。那时康定的跑马山上有个绛巴格西,大勇法师就跟着绛巴格西学《菩提道次第》,他一边听一边译,最后拿出来的译本叫《菩提道次第直讲》,这是原始的《菩提道次第》。此后法尊法师在讲《菩提道次第直讲》时又增译了后面的止观二章,也就是讲修定修观的内容,这就是现在流通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昂旺朗吉堪布上师在康定所讲的止观二章和法尊法师所译的有些出入:昂旺朗吉堪布上师讲得要广一些,他所讲的有修定修观内容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是三卷本;法尊法师所依据的只有两卷,现在流通的《菩提道次第略论》上的修定修观的内容只有两卷,所以你们现在拿《菩提道次第略论》的原文和昂旺朗吉堪布上师所讲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就对不起来,原因是原来的译本还是法尊法师所译的,但他后来又拿出来一个译本,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法尊法师第一次没能进藏学密法,就去甘孜依止扎嘎仁波切,以后才进的西藏,他的译本是不是扎嘎仁波切所传我就不知道了。
正是由于当时密法在西藏盛行,所以人们大都在修本尊,既然修本尊当然就要念密咒,因为没有可以进行好好思维的正法可修,所以大多是是单修密法。正是因为没有可思维的正法可修,修密的结果就得不到正果。在西藏有一个故事说某位修大威德法的人也会变成饿鬼:这个故事说一位修行者修大威德法得了定力,但他的内心没变,所以死后因业力变成饿鬼。在一次大德布施时此饿鬼也去了,大德见了他以为是大威德来了就感到很奇怪,再仔细一看却不是,就问他是为什么。此饿鬼说:“我只知道修本尊,却不知道修心,尽管大威德是修成了,却还是堕入饿鬼中了。”由此可见,我们最要紧的是修在心里能够生起的法,我的上师有这种教授:法能够在心里生起比修定更重要。因为修定是与外道相共的,外道不懂佛法但同样可以修定,专修定是不能变心的。单修定在现生有一个保健的作用,但是起不到去除烦恼,改变心念的作用。修佛法离不开修定,我们应将修定作为一个工具,却不是主要应修的东西。能够使法在心中生起比得定还重要,因为身心是相连的,心变身也要变。我们修学人应该知道修佛法的重要,同时也要知道应将修佛法的工具搞好,有了定力我们修佛法生起功能就快,这就等于走路不如坐车、坐船快,不如坐飞机快。
[因此,如果我们这些人要想修真正的佛法,那就必须使自己的一切所作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一切种智是佛的智,[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就是成为解脱生死的因、成佛的因。
[为了这一目的,就应在[三主要道]中生起觉受。这三者如同[菩提道次第]的心要或命根,]这就如同《心经》是《般若八千颂》的心要一样,修道不修《三主要道》,就等于人没有呼吸了,所以称其为命根。
[正如至尊一切智宗喀巴所说;“我之所说是以《菩提道炬论》为根本教典,并以此三为道之根本而说的。”][此三]是指出离心、菩提心、空见。法要有法源,你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不是佛所说的?是不是过去有修行者依此教授有证德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万一其中有污染没有经过大班智达、大智者清理干净,我们照着去修就会受到污染,所以法源既要清净,又要条件够圆满,这样我们所得的才是清净圆满的教授,在心里才能生起清净圆满的功德。
[所以,我现在把建立在宗喀巴大师《三主要道》根本颂基础上的引导,简单地奉献给诸位。][引导]就是指引我们怎样去修,不是单纯的讲说。这里我附带说一下:《菩提道次第广论》是重在广说,《菩提道次第略论》是重在实修,大家要明白两者的差异。引导是指导我们实修的,不是来给我们讲道理的。传法和引导是两回事,传法是一个事情,说引导又是一个事情,引导说得是该怎么实修。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简单地奉献给诸位]是帕绷喀大师客气,其实他是将其中的心要拿来给大家讲。
上面我将上次所讲的部分内容再讲了一下,下面继续接着上一次讲《三主要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