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骞�1鏈�13鏃� 鏄熸湡涓€銆€鍐滃巻12鏈�14鏃�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网文摘:深秋拜大悲忏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网文摘:深秋拜大悲忏

 

  翁海晴

  从深秋拜大悲忏说起

  一、法会:

  秋天,总让人有一份「不可说」的感情。它很特别。一场风、一场雨,都有一番颜色、情味的明显变化。从无比绚烂到最后的冷漠,秋揭示的正是佛在《无常经上》说的「外事庄彩咸归坏」的至理;「月到中秋分外明」,任外界事物怎么瞬息万化,那高悬于虚空、恒照千古的明月却是湛然不变,在云淡风轻的夜晚,月华如清水直洒大千世界,难怪要把月亮譬喻成不动的自性;寒山在诗中曾说:「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传说观世音菩萨的出家是在时值深秋的农历九月十九,在这样的季节,我又报名参加了一次大悲忏。

  法会那天清晨八点多,怀着朝圣的心情出发到讲堂;周日,整座城静悄悄地笼罩在晚秋肃穆的气象中,如此景色对心神的收摄似是一种加行。踏进讲堂,只见由水果、清水、鲜花及各种供物点装得金碧辉煌的佛殿上已排满了信徒,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欢悦、诚挚;是不是因为要向大慈大悲,循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求忏悔、求哀佑才会如此的欢欣?九点半,杨枝净水赞开启了大悲忏的序幕。法会包括供养、至诚顶礼诸佛菩萨与贤圣僧、发愿、诵大悲咒、忏悔及祈愿文,前后共两个半小时。整个拜忏过程,唱诵声如海涛般在殿堂回旋缭绕,谦卑的礼拜动作,如「成熟垂首的稻穗」在佛殿起落;梵呗与庄严的画面,让多少颗漂泊的心,顿时觉得有了依止;混乱的心,获得了清凉;法会于中午十二点半圆满。

  二、拜大悲忏的义意

  礼忏的义意

  外在的物品,须不断清洗,才不会累积污秽;人的内心,除了过去无量劫来所累积的罪业,加上这一生继续不断的起惑造业,其所积累的污垢就如经上所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此观想,内心实感惶恐怖畏。然而,通常我们只在意外在的污垢,往往轻忽了心内的污秽与无明;尤其是生存于现代社会,科技与资讯错综复杂发展,加上交通便捷迅速,把人带到一个目不暇给、眼花撩乱的生存空间;佛法在这样的时空下,就像百花齐放,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很多行者徘徊于大小密乘种种法门中,觉得每个法门都好;因为有太多可以选择,反而觉得四顾茫然;但,一个人不论修什么法,让心静止下来面对自己,恳切省察自己、忏悔业障,恐是迈向寻求解脱必要而且必须的阶段;参加由法师领带的拜忏,透过法师的慈心与愿力、参加者专注至诚恳切的忏悔,其所凝聚的力量,与佛菩萨同一频率,感应道交自然可期,福慧增长,对罪业的洗涤也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从古至今,很多高僧大德都藉礼忏来辅助修行;一来消除修行上的障碍,二来提升戒定慧的道力。

  大悲忏的意义

  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与娑婆众生缘深缘熟,从古至今,已有数不尽的广大灵感奇迹。如经上记载,观世音菩萨于无始劫前即已证得十方圆明的完全空性,故能展现出「与诸佛如来同一慈力,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大慈大悲力」。至于大悲咒,它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每一个咒音都代表菩萨正等正觉、无量光明的智慧。宋朝天台宗知礼法师根据大悲咒作了大悲忏法;这个忏法一般也称「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在中国佛教界通行最广,因为菩萨曾于世尊前如此发誓:「至心念诵大悲神咒,能灭除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接引,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二来是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净土三圣之一,修大悲忏就是修净土法门。

  如何受持大悲咒

  参加大悲忏法会,能使参加者因为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护持,内心而得清凉、安定,对消灾免难有一定的作用,若想累积恒久、真正的功德,则须靠平时的努力。本来功德二字,一落言诠、思维,即毫无功德可言。六祖大师对功德如此下定义: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即不轻」表对别人恒修平等,「常行普敬」表对众生普修礼敬,这种宽阔的心量,如高悬于天的皓月,令人无限向往,也令人觉得自己的渺小。根据大悲心大陀罗经记载,观世音菩萨曾告知大梵天王大悲咒有以下十种相貌:「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这十个心是修大悲咒的核心;它们是一也是十;是十也是一;十、一不二。以这十个心做为修学的方向,只能以「高山仰止」来形容。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因此产生了:何以有些人修大悲咒就能相应?而自己还是习气依旧?现住在纽约,在世界各地扶贫济困无数的企业大亨杨洪居士,就是一个能跟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的个例。杨先生是旭日集团的总裁,也是香港慈辉佛教基金会的创办人;他一生修持大悲咒,他的大悲水成功得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其中以癌症居多。他曾经如此分享他个人修大悲咒的心得: 日常生活要「孝敬父母,奉侍师长」; 「受人点滴之恩,当知涌泉相报」;此外还要以万分恳切、谦卑、恭敬的心来持咒、待人。杨居士的提示全然未用高深字眼,却极富哲理,是最平实切要的心地法门;将「彼心」比「自心」除了感到无尽的惭愧,也觉得无比的感动。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甚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毫无疑问的,杨洪居士是一位「善用其心」的菩萨道行者。

  三、结语

  经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也」。慈是予一切众生乐,悲是拔一切众生苦。修行就是学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我们的自性本来无比清净光明,只因无始劫来不断形成的习性与我执,把光明的心性变得昏昧不明,随之而起的执着、我见,也因习焉不察变得固若金汤。刚以九十五岁高龄往生,将所有财力心力奉献给佛教,有现代给孤独长者之称的沈家桢博士,曾从他个人的经验谈修行;他说:「修行要先从细心认识自己开始。先问问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透彻得认识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沈先生修持好、见识深、接触面广、高僧大德接触得多,谈修行竟然是回到根本问题: 从了解自己、修正自己开始。他的谈话让人更加深刻得体验何以历代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得劝勉修养品格的重要;看来要想修行,把自己的习性先摸清楚,恐是我们在家居士极需认真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秋去冬来,大悲忏法会已结束一段时间;虽然拜忏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可是拜忏时内心真挚的忏悔、谦下似也如秋梦秋云了无踪迹可寻了;一样秋天两样情;明末高僧憨山大师在清秋山居诗这么说:「门前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潇,独坐了无言说,四看妄念全消。」沉思谛观大德洒脱超然的境界,再对照自己,好不惭愧!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