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中国化诠释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二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涵义的中国化诠释
「佛」是佛教觉悟圆满的理想人格、崇高象征、庄严代表,追求成佛是中国佛教徒的最高终极目标。什么是佛?佛的特性、本质、功能、形象如何?佛如何定性、定位?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首先遇到,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中国佛教学者历来比较注重对「佛」、「佛身」两个问题的解释、探究和阐发。由于儒道固有文化的影响等原因,中国佛教学者对这两个问题所作的论述也颇富中国特色。
中国佛教学者以「佛」的诠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汉魏晋时代,着重以儒、道有关观念与「佛」进行比附;南北朝隋唐时代,又回归于以佛教原典平实地表述佛的涵义;唐代中叶以来,禅宗日益以自我心性去沟通、缩小众生和佛的界限与距离,「即心即佛」、「见性成佛」几乎成为禅门的共识,主体本性清净实质上等同于佛的说法日渐定型。
与此相关,中国佛教学者也十分重视对于佛身尤其是法身的界说、阐明。初始他们对法身的解释感到困惑,后来佛教各派对于佛的法、报、应三身的解释也各有不同,其中天台宗人宣扬三身相即说,华严宗人提出二种十佛(十身)说,禅宗则偏重于从自性上去阐述佛的三身结构。
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对于「佛」的解释,最富中国特色的典型说法有以下诸项:
一、体道者是佛
牟子《理惑论》就「何以正言佛,佛为何谓乎」问题回答说:「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侧扬光,故号为佛也。」〔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3、4页。〕这段话不仅对佛作了界说,而且描绘了佛的形态和功能。意思是说,佛是道德的始祖,神明绪业的体现,也就是觉者。佛的形态恍惚不定,聚散、存亡、大小、方圆、老少、隐显,随意变化,且具有奇异的神通,刀火不能入,污祸不会沾,这显然是受当时的黄老神仙家思想的影响,也是按照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维逻辑来规定佛的特性,实际上这是把佛与神仙等同起来了。值得注意的是,「佛乃道德之元祖」一语中「道」的涵义,《理惑论》说:「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宛?延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注释:同上书,4页。〕「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这是说道是引导人入涅槃(无为),入涅槃就是得道。这个道无声无形,没有四方上下的约束,充斥整个宇宙,与佛的特性无二致,成佛也就与道合为一体。这个道的内涵与特征是「虚无恍惚」〔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4页。〕,「虚无」的道就是本体。佛就是体证道本体的觉者,神明。支谦所译的《大明度经》中也说:「夫体道为菩萨,是空虚也。斯道为菩萨,亦空虚也。」〔注释:《大明度经》卷1《行品第一》,《大正藏》第8卷,478页下。〕以虚无、虚空为道,这与道家所言的道颇相类,而与大乘中观学说虽可比附,但从整体来说,是与作为整个佛教教义的佛道之道相悖的。由此可见,所谓体道的佛、菩萨实质上是具有道家理论色彩的中国化的神明。
二、「周孔即佛,佛即周孔」
东晋时期奉佛的代表人物孙绰从儒佛比较的角度来解释「佛」,他在《喻道论》中说:「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耳。……佛者梵语,晋训觉也。觉之为义,悟物之谓。犹孟轲以圣人为先觉〔注释:《孟子?万章下》中以伊尹为先觉者。〕,其旨一也,应世轨物,盖亦随时。周孔救时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注释: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27页。〕孙绰认为,周公、孔子与释迦牟尼佛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是觉者、先觉者,只是教内外的名分不同,社会功能不同罢了。儒家是「救时弊」,重在社会的治理,佛教是「明其本」,偏于内心的教化。这是从治国安民的社会作用的角度,肯定儒佛的出发点和目的的一致性、共同性,从而推动了儒佛思想的合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孙绰将佛等同于周孔,也就模糊了佛教与儒家的区别,削弱了佛教超越世俗的神圣性。
三、佛是人精神
东晋时,南方佛教领袖慧远,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形尽神不灭观念的基础上,结合佛教的解脱成佛理论,认为「冥神绝境,故谓之涅槃」〔注释:《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83页。〕,把解脱境界归结为「神」处于冥然不可知,又不为外境所影响的超然状态。他曾在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率弟子123人建斋立誓,发愿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弟子刘遗民执笔的《发愿文》中就有「其有惊出绝伦,首登神界」〔注释:《释慧远传》,《高僧传》卷6,《大正藏》第50卷,359页上。〕的话。这里慧远把西方极乐世界称为「神界」,神界就是涅槃境界,也就是佛教所说经过修持所达到的死后往生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永恒主体「神」获得了解脱,人得到了永生。在慧远看来,所谓成佛,就是「神」最终的舍离情识的妄惑,摆脱形体的枷锁所达到的清净境界,「神」是永恒的真实存在,是成佛的主体,佛是神的升华,是最高的理想人格,是人格神。
慧远对「佛」的解释不同于早期佛教,早期佛教反对灵魂不灭说,主张无我说;也不同于牟子《理惑论》以体现本体的「道」为佛的说法,而是以「神」的超越为佛,强调的是永恒的主体精神、灵魂的存在和神圣。
四、「法即佛」和「理者是佛」
东晋宋间的著名佛教学者竺道生,运用中国传统的得意忘象的思维方式,把般若实相说和涅槃佛性学说结合起来,认为体认宇宙本体(实相)和显现众生本性(佛性)就是佛。竺道生对「佛」的解释既富中国民族特色,又是综合印度大乘佛教空有两宗思想的结果。
竺道生说:「以体法为佛,不可离法有佛也。若不离法,有佛是法也。然则佛亦法矣。」〔注释:《注维摩诘经》卷8,《大正藏》第38卷,398页中。〕这是说,体认法为佛,不是离开法另有佛,从这层意义上说,佛即是法。那么什么是法呢?「法者,无非法义也。无非法义者,即无相实也。」〔注释:《注维摩诘经》卷2,《大正藏》第38卷,343页上。〕「法者,理实之名也。」〔注释:《大般涅槃经集解》卷54,《大正藏》第37卷,549页上。〕所谓法就是「无非法」,宇宙间无一不是法,法囊括了宇宙的一切,由此,法也是无相状的。法就是「理实」,就是「理」,也就是真理。可见法是遍于一切的本体,是普遍的真理。所以竺道生又说:「体法为佛,法即佛矣。」〔注释:《大般涅槃经集解》卷54,《大正藏》第37卷,549页上。〕法是反映宇宙本体、真理的普遍概念,是成佛的原因、根据,佛离不开法;佛是体认本体、真理,即「体法」的结果。由此一方面说「佛是法」,一方面又说「法即佛」。竺道生还就「依法」的意义这样说:「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以向诸行终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注释:《注维摩诘经》卷4,《大正藏》第38卷,365页上。〕意思是说,在一念之间直下感知一切法,也就是「得佛之处」。
法是「理实」,由此竺道生又说:「佛以穷理为主」〔注释:《注维摩诘经》卷3,《大正藏》第38卷,353页下。〕,「佛为悟理之体」〔注释:同上书,360页上。〕,佛就是「穷理」、「悟理」的结果、体现。「理者是佛,乖则凡夫。」〔注释:《大般涅槃经集解》卷21,《大正藏》第37卷,464页上。〕成佛是体认本体实相的「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理就是佛,而违背理就是凡夫。
竺道生还强调宇宙本体的法、理也体现在众生的心性之中,众生的本性、佛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据。他说:「夫体法者,冥合自性,一切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为佛性也。」〔注释:《大般涅槃经集解》卷54,《大正藏》第37卷,549页上、中。〕意思是「体法」即「冥合自性」,而「法」就是佛性。由此又可以说,显现佛性也就是冥合自然。竺道生又说:「不偏见者,佛性体也。……不偏则无不真矣。」〔注释:同上书,544页下。〕「偏」,偏离,不正。「不偏」,不偏离正道,也就是无不真实。这是说,不偏,无不真,是佛性体,法与自然也是不偏,无不真的,在不偏、无不真这层意义上说,佛性、法和自然这三者是相同的。竺道生认为,众生若能显发佛性,冥合自然,直觉宇宙真相,也就成就为佛了。
五、天台宗的「六即佛」说
「六即佛」说的「六」是修行的六个不同阶位(行位),「六即」是说六个修行的阶位彼此相即,互为一体。「六即佛」就是分设为彼此相即的六个修行阶位的佛。智顗《摩诃止观》卷1下和知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1、2〔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7卷,200页上~205页上。〕,对此均有详细论述,具体说是:
(一)理即佛
智顗说:「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注释:《摩诃止观》卷1下,《大正藏》第46卷,10页中。〕文中说「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和「菩提心」,就是指众生本有佛性而言,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智中道,也就是佛的不可思议境界。而如来藏理和佛性是相即的,也就是说,这里讲的理,是就如来藏或佛性上讲的理,这个理就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的如来藏或佛性,也就是空、假、中三谛之理。这个理在本质上与诸如来无二无别,从这层意义上说,理即是佛,称「理即佛」。理即佛又作「理佛」,是从理上说一切众生即是佛。
(二)名字即佛
智顗说:「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注释:《摩诃止观》卷1下,《大正藏》第46卷,10页中。〕「名字」,即名言概念。「知识」,此指善知识,即善于教导佛法正道的人。这是说「理」很难了知,如果从善知识处,或经卷中,也就是从名言概念中去闻知,也能通达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从这种意义上说,名字即佛。这是就闻知上,从名字与佛法的相即关系方面而立的行位。
(三)观行即佛
「观行」即实际修行,天台宗人指五品观行,即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注释: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正行六度五种修行方法和过程。天台宗人认为,既已了知名字即佛,进一步就要听闻佛教经论所说而生起随喜之心,再配合以诵读,讲经说法,导利众生,进而还要辅修六度,最后转为以六度的实践为主,以上五项修持,如此层层转深递进,就能使智与理,即智慧与佛性相应,制伏烦恼。这样的修行阶位,称为观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
天台宗人说,经过五品观行后,不只是能制伏烦恼,而且要进一步断除烦恼,制伏无明,进而达到六根〔注释:六根,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意根)。〕清净。在这种阶位上,虽还没有真正证得理,但已与理相去不远,与理相彷佛,有如真证;这样的修持者,虽不是圣者,但犹如圣者,这是相似佛位,称相似即佛。
(五)分证即佛,也称分真即佛
「分证」是分断无明而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的意思。相似即佛只是制伏无明惑;分证即佛,是指不仅断灭了无明惑并证得了「三德」。天台宗认为无明惑有四十二品,断一品无明则证得一分中道。从初住位一直到等觉位,要断四十一品无明惑,并分证中道之位,是属于分证即佛阶位。
(六)究竟即佛
「究竟」,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是指断除第四十二品无明,显发究竟圆满的觉智,证得究竟解脱而入妙觉的佛位。
以上六佛虽因智情悟迷的深浅而有阶位的差别,但从体性上来看,六佛阶位又是不二不异,彼此相即的。如理即佛,也是名字即佛,乃至是究竟即佛,其它五种也是如此。天台宗人认为,六即佛以「六」表示阶位高下有序,可供修行者不生贡高我慢之心,以「即」表示六种阶位的体性完全相同,可令修行者不生自卑后屈之心,如此鼓舞修行者生发愿心、信心,依次修证,坚持不懈,即可终成正果。
六即佛说是天台宗的成佛理论,这种理论既把佛看作与众生不二的,又把成佛看成是个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六即佛说的理即佛,不仅把理与佛打通,而且把理、佛性与佛打通,进而再把众生与佛打通,这就从佛与理、佛性以及众生的关系方面丰富了佛的涵义。还值得注意的是,六即佛说把成佛分解为依次渐进的过程,并强调六种阶位的相即关系,这可以说,修持者从修持成佛起点至最后修持功德圆满前都含有佛的因素、成分,这些因素、成分又是相互渗透、交迭的,这就启示人们从动态上去把握佛的意义。
六、禅宗的「如何是佛」说
如果说天台、华严等宗比较热衷于对佛身的阐述,那么禅宗则热心关注「如何是佛」的问题。打开禅宗的各种语录,师徒们关于「如何是佛」的问题比比皆是,具体说法数以百计,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茫然莫解。「如何是佛」的问题,包含什么是佛和怎样成佛两重意义,下面就第一重意义的若干说法,加以归纳概括,梳理成四种典型说法,并揭示其共同实质。
(一)心即佛
禅宗人对「如何是佛」的基本回答是心即佛。「心」,有的侧重指主体的现实心灵,有的则偏于指主体的清净心,即心的本性。「佛」,有的指佛性、佛心,有的指佛果。心与佛的关系,有的强调两者互不相离,有的则认定两者是相等的、无差别的。心即佛的典型说法有:
是心是佛。被奉为禅宗二祖的慧可在回答什么是佛的问题时,对弟子说:「是心是佛」〔注释:《景德传承灯录》卷3,《大正藏》第51卷,220页下。〕,认为众生的心就是佛。后来马祖的弟子大珠慧海也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注释:《景德传承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43页下~444页上。〕
即心即佛。史载:「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注释:《无门关》〔30〕,《大正藏》第48卷,296页下。〕又有大珠慧海解释「即心即佛,那个是佛」的记载:「有行者问:『即心即佛,那个是佛?』师(慧海)云:『汝疑那个不是佛?指出看。』僧无对。师云:『达即遍境是,不悟永乖疏。』」〔注释:《景德传灯录》卷6,《大正藏》第51卷,247页上。〕也是强调众生的自心即是佛。
心即是佛。黄檗希运说:「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唯此一心即是佛……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注释:《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48卷,379页下。〕希运认为心是佛与众生共同的主宰,心是众生,心也是佛。
以上三种说法的表述虽略有不同,其思想实质是一致的,都是肯定无论是众生心,还是佛心,其心的体性是与佛无异的,此心即是佛。
禅师们对于「此心即是佛」的「此心」,也有不同的表述,重要的有:
念佛心是佛。被奉为禅宗四祖的道信宣扬「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注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转引自《楞伽师资记》,《大正藏》第85卷,1286页下。〕,把念佛心与妄念相对立,认为排除妄念,专心念佛,即能心中见佛,从这一意义上说,念佛心也就是佛。
自心是佛。禅宗六祖慧能大力倡导自心是佛说。他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注释:《坛经》〔52〕。〕慧能讲的自心,也就是自心具有的自性,他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注释:《坛经》〔35〕。〕「自心是佛」是指自心悟、自性悟而言,处于迷妄状态的自心、自性,不是佛而是众生。
清净心是佛。黄檗希运提出了「本源清净心」的概念,以及「此心是本源清净佛」〔注释:《指月录》卷10,《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117页。〕的命题,强调此心是本源之心,是心本体,众生若能直下体悟此心,当即是佛。〔注释:详见《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48卷,380页中、下。〕希运弟子、临济宗创始人义玄进一步说,一念心上清净即是佛〔注释:详见《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497页中。〕,如此每一念心上都清净不染,「心心不异,名之活祖」〔注释:同上书,499页下。〕这是强调众生日常的清心,就是真正的祖师、真正的佛,从而最充分地肯定了人类的主体价值。
「汝自是佛」与「我即是佛」。当弟子向师父请教「如何是佛」问题时,有的禅师往往回答问者说,你本人就是佛。「师(福州大安)上堂云:『汝诸人决来就安求觅什么?若欲作佛,汝自是佛。』」〔注释:《景德传灯录》卷9,《大正藏》第51卷,267页下。〕又如「僧问:『如何是佛?』师(大龙山智洪)曰『即汝是』」〔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3,《大正藏》第51卷,394页上。〕又「裴一日托一尊佛于师(黄檗希运)前,跪曰:『请师安名。』师召曰:『裴休!』公应诺。师曰:『与汝安名竟。』公礼拜。」〔注释:《指月录》卷10,,《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乙第2册,115页。〕这是说,佛的名字就是裴休,你裴休就是佛。又如「庐山归宗寺法施禅师策真,曹州人也。姓魏氏,本名慧超,升净慧之堂,问:『如何是佛?』净慧曰:『汝是慧超』。师从此信入』」〔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5,《大正藏》第51卷,417页上。〕这里回答的意思是:你慧超就是佛。近代自称虎禅师的杨度也高唱「我即是佛」,称「一旦此心豁然,我即是佛。死去活来,大彻大悟」〔注释:《<我佛偈序>赠美国贝博士》,《杨度集》,657页。〕所谓「汝自是佛」与「我即是佛」,都是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思想基础上,强调心外无佛,由此,你我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
(二)无心是佛
禅宗继承印度唯心一系的思想,也吸取般若空宗一系的学说,强调禅悟解脱是「离一切相」的。史载:「问曰:『诸经说,佛常住;或即说,佛灭度。常即不灭,灭即非常,岂不相违?』答:『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何有出世入灭之实乎?见出没者,在乎机缘。』」〔注释:《景德传灯录》卷13,《大正藏》第51卷,307页中。〕这是圭峰禅师宗密对佛的生灭出没问题的回答,认为佛是离开一切相的,从本质上说,并无出世入灭。所谓出世入灭的相状是随机缘而定,并非佛身真正具有的。临济义玄也说:「古人云,如来举身相,为顺世间情。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声。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注释:《指月录》卷14,《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166页。〕意思是说,所谓佛身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为顺应众生的世俗之见而讲的,实际上并不存在,佛的真形是无相的。禅宗认为,佛是离一切相的,因此禅修者也应无求无着。黄檗希运说:「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惟学无求无着,无求则心不生,无着则心不染,不生不染即是佛。」〔注释:《景德传灯录》卷9,《大正藏》第51卷,271页下。〕无求无着,就是心不生不染,这也就是佛。「心不生」就是「无心」,无心就是佛。史载:「常州僧灵觉问曰:『发心出家本拟求佛,未审如何用心即得?』师(南阳慧忠)曰:『无心可用,即得成佛。』曰:『无心可用,阿谁成佛?』师曰:『无心自成,佛亦无心。』」〔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39页上。〕南阳慧忠认为「无心」成佛,佛也「无心」。进一步,他还认为「无即佛」。常州僧灵觉「问曰:『如何是一念相应?』师曰:『忆智俱忘,即是相应』。曰:『忆智俱忘,谁见诸佛?』师曰:『忘即无,无即佛。』曰:『无即言无,何得唤作佛?』师曰:『无亦空,佛亦空,故曰无即佛,佛即无』」〔注释:同上书,439页中。〕这是说忘却记忆智能就是无,无也是空。忘却忆智即是无,即是空,也即是佛,因为佛是空无一切相的。
「心即佛」与「无心是佛」两个命题,实际上是统一的,两者都是从不同角度讲心与佛的关系。「心即佛」是说众生都有佛心、佛性,肯定心与佛不相离,直至认定心等同于佛。「无心是佛」则是强调学道修禅者对于佛身形相不要执着和追求,这样的「无心」就是佛。可以说,「无心」是对主体「心」的活动内涵的进一步规定,「无心是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时而又说「非心非佛」〔注释:《古尊宿语录》卷1,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一样,两者并不矛盾。非心非佛是破除对心与佛的执着,以避免将心觅心,将佛觅佛而不得解脱,这是对即心即佛的特定意义的否定,也是对即心即佛的更深层意义的肯定。
(三)「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沩山灵佑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注释:《指月录》卷12,《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6套第2册,137页。〕「如如佛」,即法身佛,意思是说,真理不受一尘污染,无数修行法门中,不舍任何一种法门。若果直指人心,一切情想俱尽,心体就显露出真常状态。由此理与事圆融不二,也就是如如佛,或法身佛了。这是在自心觉悟的基础上,实现理事相即无碍的境界,这样的禅境也就是佛的境界。
(四)其它种种回答的背后
对「如何是佛」的问题,禅师们除了上述正面的回答以外,还有种种意在言外的回答,这些回答意在触动问者的灵性,令人十分费解。然而仔细体会,也仍有思路可寻,有真意可求。下面我们加以简要的分类评述。
形象喻说。不少禅师在回答「如何是佛」的问题时,往往是以各种不同形象的事物来回答,如答「麻三斤」〔注释:洞山守初语,《碧岩录》〔12〕,《大正藏》第48卷,152页下。〕、「土块」〔注释:《严阳尊者》,《景德传灯录》卷11,《大正藏》第51卷,287页上。〕、「殿里底」〔注释:《赵州从谂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0,《大正藏》第51卷,277页下。〕、「白额大虫」〔注释:《*轮彦孜禅师》,《五灯会元》卷12,中册,77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干屎橛」〔注释:《无门关》〔21〕,《大正藏》第48卷,295页下。〕、「洞庭无盖」〔注释:《道吾悟真禅师》,《五灯会元》卷12,中册,733页。〕、「金沙照影」〔注释:《凉蜂洞渊禅师》,《五灯会元》卷12,中册,741页。〕等等。「麻三斤」、「殿里底」、「土块」,是指佛殿里麻缠泥塑的佛像,意思是殿里的佛像只有象征意义,学道者不要执着佛相,向外追求。「白额大虫」即老虎,「干屎橛」乃擦拭人粪的东西,是污秽的,意在表明执着佛的名字是毒害、污染自心清净本性的,应当打破向外对佛名字的执着,而转向对内追求自心的清净。至于「洞庭无盖」、「金沙照影」,是说佛法现成,大地万物无一不是佛的当体。
以问答问。有些禅师在回答「如何是佛」的问题时,还采取反问的方式,向问者提出各种问题,如「问:『如何是佛?』师(崇寿契稠)曰:『如何是佛?』」〔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5,《大正藏》第51卷,416页上。〕又如答:「汝是什么人?」〔注释:《清化志超禅师》,《五灯会元》卷10,中册,631页。〕「问谁?」〔注释:《百丈净悟禅师》,《五灯会元》卷16,下册,105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如何是上坐?」〔注释:《丹霞义安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4,《大正藏》第51卷,313页下。〕「更是阿谁?」〔注释:《灵峰志恩禅师》,《景德传灯录》卷24,《大正藏》第51卷,402页上。〕「自屈作么?」〔注释:《仙岩怀义禅师》,《五灯会元》卷16,下册,1087页。〕「更是什么!」〔注释:《兴阳道钦禅师》,《五灯会元》卷8,中册,510页。〕等等。这里,有的是答语即是问语,有的是避开所问而反问对方,这两种回答的目的,是启发问者从回答中认识到,佛不是离开自心而独立存在的,自心就是佛,自己就是佛,不必向外寻求。
此外还有在他形形色色的回答,如以不答作答,当人问「如何是佛」时,答曰:「老僧并不知。」〔注释:《齐耸禅师》,《五灯会元》卷11,中册,659页。〕有的则干脆予以否定,当人问「如何是佛」时,答曰:「错。」〔注释:《天王院和尚》,《景德传灯录》卷20,《大正藏》第51卷,368页中。〕还有当人问「如何是佛」时,答者「当面便唾」〔注释:《福严文演禅师》,《五灯会元》卷18,下册,1166页。〕也有答者动手便打问者,即以动作来回答。〔注释:《霍山景通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2,《大正藏》第51卷,293页下。〕这些回答和动作,也都在于启发问者明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成佛应当向内追求,佛就在学道者的心中。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见,禅宗是从心性上论佛的,认为众生的自心、本性就是佛,离开自心本性去论佛、求佛、成佛都是错误的;自心本性是空寂清净的,执着自心、本性,执着佛,也是不对的。心性论是禅宗成佛理论的基础,也是了解禅宗思想实质和禅修实践的切入点。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下一篇: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七章 中国佛教「佛」的涵义的转换与拓展 第三节 中国佛教对于佛身的创造性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