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修行的方法比修行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活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修行的方法比修行更重要

 

  修行的方法比修行更重要,这是历代传承祖师所共许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应当重视因果、多思维观察。因果不虚,每一个人痛苦或快乐的感受,都是由我们往昔所造之因所致。

  修法首先需要选择与自己具宿缘的具德上师,依根机选择相应法门。

  修持上师瑜伽如果仅停留于表面念诵词句之上,是不究竟的,它的真实要义是刹那不离内心的觉性。究竟的上师不是指以意念造作来观修外相上师融入自心,而是在认识心的本体的当下,远离戏论的明空不二境界。而口头空言的了知境界,没有任何实义。

  如果内心仍然执有分别与执著,就无法得到喇嘛仁波切慈悲、智慧的加持。而想要获证上师的智慧密意,上师瑜伽就是从初入佛门至彻证大圆满空性智慧的殊胜修法。什么时候能将自他分别的情感转为无缘大悲、转识为智、勇气转为愿力,修行即为圆满。

  次第修行者,初步对外相显现的上师生起无比信心后,才能依靠上师的加持力,逐步与上师密意融无别,证悟心的本体——密相上师。密相上师远离一切戏论,无有毫许改造之思维。

  身语意所造善业应回向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否则功德无法增上。回向时候说:“三世诸佛及上师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样,善根不仅能报父母之恩和上师之恩,还能生生世世为上师摄受,令自他皆能圆满。

  口头所说的菩提心不能算真的,而真正的菩提心是认识到三界六道众生的痛苦,并了解其因、了解只能依靠佛法、得到佛的果位才能真正解脱。

  在家居士如果没有条件按照祖师大德的传承,闭关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法义的话,应该要尽量多阅读祖师教言,如华智仁波切所著《普贤上师言教》、堪布昂琼仁波切所著《前行备忘录》等等。

  日常行持中要善加观察刹那刹那的心念流转。如果自心贪著世间八法,修法仍有拖延、懈怠,这就是细微的“业际颠倒“;仅仅表面求法或得法,但没有将法义纳入内心实修,那也不是真正的”得师摄受“;如果没有对三宝生起坚定的信心,即便口诵经文,也未必真正趋入佛法。

  世间哪怕烧茶这样的小事,也需炉、火、水、壶、茶等诸缘具足才能成办,更何况修持生生世世解脱的妙法呢?

  有人觉得亚青寺有一、两万人已经很多了,但是细致观察,哪怕一块石头下的蚂蚁窝中,蚂蚁的数量已经相当于一个城市的人口了。六道之中人道众生本已稀少,而对佛法产生信心并进入正道修法者,更是寥若晨星。

  尽管皈依了佛门,但如果只是表面上求点法或得点法,没有真正契入实修,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十圆满中,尤其是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因为如果三门造恶业,一切所作都只是为了今生目标,虽然被世人尊为成功人士,但实际上也属于业际颠倒的人。

  在进入密乘以后,如果诽谤上师和金刚道友,则失毁三昧耶戒,不仅自食恶果,还会殃及他众,自然也就断绝了成就的缘分。

  现在很多人学习佛法的发心不是为了解脱,而只是追求今生的安乐与利益。要知道,如果不具备出离现世、希求解脱的定解,以追求今生暂时安乐、远离怖畏之心而趣入佛门,这样的发心已经偏邪,即使行持善业,也不具备迅速解脱的利益。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