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杂宝藏经白话 差摩释子患目皈依三宝得眼净缘第七十五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杂宝藏经白话 差摩释子患目皈依三宝得眼净缘第七十五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在释氏园。那时车头城中有释家族人,名叫差摩。对于佛法僧产生清净的信心。皈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一心于佛、一心于法、一心于僧。对于佛没有怀疑、对于法没有怀疑、对于僧没有怀疑。对于苦谛没有怀疑、对于集谛没有怀疑、对于灭谛没有怀疑、对于道谛没有怀疑。已得以证悟真理获得道果,像须陀洹所知道看见的事,都得以知到见到。对于无上正等正觉,不过期限必定得到。差摩释子因为患眼病的缘故,有许多种颜色不能见到。差摩释子就念世尊:“南无给与(众生)眼目者、南无给与光明者、南无除去昏昧者、南无手执(光明)火炬者、南无薄伽梵[世尊]、南无善逝。”佛因清净天耳(远远)超过人耳,听到他的音声,对阿难说:“你现在去用(以下)经文,照料守护差摩释,为他作救护作守卫作牧,消除灾祸疾病。为四众弟子,作利作益作安乐住。”此时世尊为差摩释说净眼经咒

  多折他施利弥利弃利醯醯多

  以此净眼咒。使差摩释[或某某人名]眼得清净。眼膜得除。若是风翳。若是热翳。若是阴翳。若是等分翳。莫烧。莫煮。莫肿。莫痛。莫痒。莫流泪。戒实。苦行实。仙实。天实。药实。咒句实。因缘实。苦实。集实。灭实。道实。阿罗汉实。辟支佛实。菩萨实。像这样称差摩释的名字,其余人也像这样称名,便得到眼净。得到眼净后,使黑暗消除、使眼膜消除。或是风翳,或热翳,或是冷翳,或是等分翳,(就)不烧、不煮、不肿、不痛、不痒、不流泪。阿难这样的章句。(像)这样(过去的)六佛世尊,我现在是第七尊佛,也这样说,四天王也说这个咒,帝释也说。梵王和诸梵众也随着欢喜。阿难,我不看:

  (1.什么对象)天、或人、魔、梵天、沙门众、婆罗门众。如果是人或天,要念三次此章句;

  (2.什么眼病)翳、或暗、膜、肿、眼青、眼中泪出;

  (3.什么原因造成)是天作、或是(龙、夜叉、阿修罗、究槃荼、饿鬼、毗舍、毒、恶咒、蛊道、毗陀罗咒、恶星、诸宿)作。

  阿难立即到(差摩释的住处),为他三说此咒,眼恢复原来的清净,得以见到各种颜色。用此咒随着称人名字,比如差摩释,都可以除去暗,除去膜,(除去)风、热、冷及等分(翳)。不烧、不煮、不肿、不痛、不痒、不流泪。南无薄伽梵[世尊]。南无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用这个神咒章句。一切都得以吉祥成就。众梵天随喜散去。

  附原经文:

  差摩释子患目皈依三宝得眼净缘第七十五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氏园。尔时车头城中有释种。名曰差摩。净信于佛。净信于法。净信于僧。归依于佛。皈依于法。皈依于僧。一向于佛。一向于法。一向于僧。于佛无疑。于法无疑。于僧无疑。于苦谛无疑。于集谛无疑。于灭谛无疑。于道谛无疑。以得见谛。获得道果。如须陀洹所知见事。悉得知见。于三菩提。不过期限。必定得之。差摩释子以患眼故。有种种色。不得见之。差摩释子。即念世尊。南无与眼者。南无与明者。南无除暗者。南无执炬者。南无婆伽婆。南无善逝。佛以净天耳过于人耳。闻其音声。语阿难言。汝去今以章句。拥护差摩释。为作救作守作牧。灭除灾患。为四众作利作益作安乐住。尔时世尊。为差摩释说净眼修多罗

  多折他施利弥利弃利醯醯多

  以此净眼咒。使差摩释眼得清净。眼膜得除。若是风翳。若是热翳。若是阴翳。若是等分翳。莫烧。莫煮。莫肿。莫痛。莫痒。莫流泪。戒实。苦行实。仙实。天实。药实。咒句实。因缘实。苦实。集实。灭实。道实。阿罗汉实。辟支佛实。菩萨实。如是称差摩释名。余人亦如是称名。便得眼净。得眼净已。使暗除。使膜除。若是风翳。若热翳。若是冷翳。若等分翳。莫烧。莫煮。莫肿。莫痛。莫痒。莫流泪。阿难如是章句。如是六佛世尊。我今第七。亦作是说。四天王亦说是咒。帝释亦说。梵王并诸梵众。亦随欢喜。阿难。我不见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门众。若婆罗门众。若人。若天。三说是章句。若翳。若暗。若膜。若肿。若眼青。若眼中泪出。若是天作。若是龙作。若是夜叉作。若阿修罗作。若究槃荼作。或饿鬼作。或毗舍作。或毒所作。或恶咒作。或蛊道作。或毗陀罗咒作。或是恶星作。或诸宿作。

  阿难即到。为差摩释。三说是咒 眼净如本。得见诸色。以此咒随称人名字。如差摩释。皆得除暗除膜风热冷及等分。莫烧莫煮莫肿莫痛莫痒莫流泪。南无婆伽婆。南无多他阿伽陀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菩萨以此神咒章句。一切皆得吉成。诸梵随喜娑诃。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