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五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五他圆满前三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前行讲记 第五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五他圆满前三

 

  ——《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合讲

  蒋阳龙朵加参尊者       传授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第五十三讲 2013年1月18日

  【原文】

  己一、如来出世:

  世间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便出现了。

  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结果得知在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他们不禁感叹说:“如今的此劫可谓是贤妙之劫。”于是便将此劫取名为贤劫。

  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直到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来到位于此娑婆世界南赡部洲中央的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随即转妙*轮,所以此劫是光明劫。这一劫过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暗劫和明劫就这样轮番交替出现。如果遇到了暗劫,就连三宝的名号也不复存在。

  尤其是密咒金刚乘的佛法,只是偶尔出现于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也有密法出现,再经过千万劫以后,到了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只有这三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而如今在此贤劫中人寿百岁之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现今正逢光明劫。

  己二、佛已说法:

  虽然佛陀已出世,但如果恰巧赶上佛没有说法示道而安住在入定境界中,尽管佛陀在世,也不会有佛教正法的光明,如此与佛未出世几乎无有差别。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亲口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讲法,后来梵天、帝释天祈求世尊转妙*轮。

  不仅仅是佛陀,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以直接利益众生。举个例子来说:印度的美德嘉那尊者为了救度转生到孤独地狱的母亲而千里迢迢前往西藏。途中,因为译师不幸去世,使得尊者孤身一人漂泊在康区。又由于语言不通,他只好以牧羊为生,以致于未能以正法广利有情,便已示现圆寂。后来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听到此事后,不禁感慨万分道:“呜呼!你们西藏人的福报实在太浅薄了!在我们印度东西两方的班智达中,无有一人能胜过美德嘉那大师。”说到这里,尊者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流泪满面。

  如今释迦牟尼佛依次三转*轮,应机示现不可思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所化众生。

  己三、佛法住世:

  虽然佛出世说法,但假设圣教住世期已圆满、正法已湮没,那么就与暗劫没有两样了。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到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之间称为圣教空世。在此期间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讲闻修行。就拿当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说,普贤密意的圣教期或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百年,唯持形象期为五百年,总共有五千年。现在已经到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尽管眼下正值时世、众生、寿命、见解及烦恼五浊炽盛的时候,但教法与证法还没有真正隐没,依然存在于世,这说明圣教正法圆满也已具足。

  ——《普贤上师言教》

  【正文讲解】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祈祷大恩根本上师赐予意心相融之加持!

  愿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即生证得四身五智之金刚持果位,为此结合《大圆满龙钦心滴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与《前行备忘录》而宣讲。

  此前行分三:首义、论义、结义。首义已宣完,今天所宣的是论义。论义乃大圆满龙钦心滴共与不共前行,由吾等殊胜上师无谬之口传所著之备忘录。此分为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正行之支分捷径往生法,今天所宣的是“第一、共同外前行”。共同外前行分为: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六个科判,今天所宣的是“第一、暇满难得引导”。

  暇满难得引导又分为二:闻法的方式和所宣之法之次第。闻法的方式之前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所宣之法之次第。暇满难得引导分四:第一、思维本性闲暇;第二、思维特法圆满;第三、思维难得之喻;第四、思维数目差别。思维本性闲暇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第二、思维特法圆满”。

  思维特法圆满分二: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首先所宣的是五种自圆满。五种自圆满已宣讲完毕,今天所宣的是五种他圆满。

  五种他圆满为:“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在此三句偈颂中开示了五种他圆满。

  如来出世即佛陀出世,称之为导师殊胜圆满;佛已宣法,为佛教正法圆满;现今佛教教法仍为圆满住世期间,此为时间圆满;自己已入佛门,此为自之缘分圆满;被善知识慈悲摄受,为殊胜悲心圆满。以上称之为五种他圆满,此五种他圆满为观待他缘具足。

  首先宣讲如来出世。

  己一、如来出世:

  世间的成住坏空四期称为一劫,其中圆满如来正等觉出世之劫称为明劫,佛陀没有现身于世的劫称为暗劫。

  如何称之为劫呢?此世间或万有成住坏空四期称之为一劫,即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期为一大劫。

  以成劫举例。

  外器世界的形成依靠虚空中的十字金刚杵风形成水,之后形成基,从下往上形成须弥山等,此称之为一中劫。

  内器世界的有情形成过程为从上往下。开始时,初禅天的众生妄念越来越粗大,最后形成欲界众生。从初禅天众生妄念越来越粗大到形成第一个地狱众生之间的过程,称之为成期,也称之为一中劫。

  从人寿十岁算起,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加到八万岁;然后再从八万岁每隔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此期间称之为一小劫。中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八十个小劫称为一个大劫,即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个中劫称之为一个大劫。

  一个大劫中有佛陀出世的时期,称之为光明劫或明劫;大劫中没有佛出世的时期,称之为暗劫。

  过去的现喜大劫中有三万三千佛出世,随后出现一百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随后此贤劫便出现了。

  在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大海洋,……

  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时形成、同时住世、同时坏灭,也同时经历空劫。

  ……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莲花。净居天的众天人以神通观察其原因,结果得知在此劫中将有一千尊佛出世,他们不禁感叹说:“如今的此劫可谓是贤妙之劫。”于是便将此劫取名为贤劫。

  从人寿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直到最后人寿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之间,有一千尊佛来到位于此娑婆世界南赡部洲中央的金刚座现前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随即转妙*轮,所以此劫是光明劫。这一劫过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暗劫和明劫就这样轮番交替出现。如果遇到了暗劫,就连三宝的名号也不复存在。

  尤其是密咒金刚乘的佛法,只是偶尔出现于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也有密法出现,再经过千万劫以后,到了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只有这三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其他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

  此段法义为何意呢?

  应如是思维:暗劫之时,佛未出世,佛法无法兴盛,此时无法具足导师圆满。现今佛已出世,而且佛也宣法,值遇导师圆满之时应该生起欢喜心,并且相续中生起这样的意乐:应以正法令此人身具有意义。

  此轮回明劫和暗劫轮番交替出现,有些时候出现暗劫,有些时候出现明劫,尤其在明劫之中偶尔才出现密咒金刚乘。

  打坐观修之时,应如是思维:现今不仅得到所依人身,而且值遇佛陀出世、佛已宣法,身处很难遇见的光明劫而非暗劫,尤其值遇光明劫之中金刚乘出世,因此应该生起欢喜心,以正法令此所依身具有意义。思维以后,相续中应生起这样的意乐。

  而如今在此贤劫中人寿百岁之时,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出世,所以现今正逢光明劫。

  此段法义应如是思维:现今身处于光明劫,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已出世,此时具足了导师圆满,应生起欢喜心;不仅如此,思维以后相续要生起这样的意乐:以后一定以正法令此所依身具有意义。

  己二、佛已说法:

  虽然佛陀已出世,但如果恰巧赶上佛没有说法示道而安住在入定境界中,尽管佛陀在世,也不会有佛教正法的光明,如此与佛未出世几乎无有差别。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后亲口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没有讲法,后来梵天、帝释天祈求世尊转妙*轮。

  虽然佛已出世,但佛陀出世以后,仍然有不宣法的时期。如释迦牟尼佛证悟后四十九天之内没有宣法,这样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吾等众生仍然无法明了因果取舍的道理。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的菩提树下现证菩提之时亲口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之后在林间安住七七四十九天而未讲法。最后梵天和帝释天以右旋海螺等祈请世尊转*轮。于是世尊三转*轮而宣法。

  不仅仅是佛陀,就算是诸位持教大德,如果没有展开正法的讲闻事业,也很难以直接利益众生。

  不仅仅是佛陀,现今诸位持教大德也在宣讲佛法。如果持教大德没有宣讲佛法,众生很难明白取舍因果的道理,佛法无法利益众生。

  应如是思维:现今并非这样。现今持教大德在宣讲佛法,而应生起欢喜心;不仅如此,在持教大德讲法之时,不应该被懈怠懒惰所缚,应该以佛法让此人身具有意义。

  举个例子来说:印度的美德嘉那尊者为了救度转生到孤独地狱的母亲而千里迢迢前往西藏。途中,因为译师不幸去世,使得尊者孤身一人漂泊在康区。又由于语言不通,他只好以牧羊为生,以致于未能以正法广利有情,便已示现圆寂。后来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听到此事后,不禁感慨万分道:“呜呼!你们西藏人的福报实在太浅薄了!在我们印度东西两方的班智达中,无有一人能胜过美德嘉那大师。”说到这里,尊者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流泪满面。

  佛陀三转*轮的法义通过译师和班智达翻译传到藏地并在藏地兴盛,比如现今拉萨等地教法仍然住世。但是如果持教大德出世而未宣讲佛法,佛法很难直接利益众生,藏地和汉地都有这样的公案。虽然此地众生得到了所依人身,但是他们并不明了取舍善恶的道理。

  藏地的下康区佛法兴盛,持教大德也在宣法。尤其是喇嘛仁波切大恩者宣讲了光明大圆满法。此时并不是持教大德没有宣讲佛法,而是自己有没有闻思修令此人身具有意义?这样如理思维以后,应该行于正法令此人身具有意义。

  比如在汉地,通过译师和印度的班智达翻译佛陀三转*轮的法义并传播到汉地以后,佛法在汉地仍然兴盛。虽然佛法兴盛,但是以讲闻事业度化众生的持教大德极其稀少。如果持教大德没有宣讲和开示佛法,众生很难通过自己学习佛法而利益自己。

  应如是思维:现今佛已出世、佛教和持教大德的讲闻事业兴盛,因此应生起欢喜心。不仅如此,值遇正法圆满之时,一定要以正法令此所依人身具有意义。相续生起这样的意乐之前都要如理思维。

  如今释迦牟尼佛依次三转*轮,应机示现不可思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所化众生。

  此段法义应如是思维:如今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了度化众生三转*轮,应机示现不可思议的身相,以九乘次第法成熟解脱度化众生。如今值遇正法圆满之时,应该以正法令此所依身具有意义。

  己三、佛法住世:

  虽然佛出世说法,但假设圣教住世期已圆满、正法已湮没,那么就与暗劫没有两样了。前一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到后一佛陀的圣教尚未出现之间称为圣教空世。在此期间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就不存在讲闻修行。就拿当今释迦牟尼佛的圣教来说,普贤密意的圣教期或果期为一千五百年,修期为一千五百年,教期为一千五百年,唯持形象期为五百年,总共有五千年。现在已经到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尽管眼下正值时世、众生、寿命、见解及烦恼五浊炽盛的时候,但教法与证法还没有真正隐没,依然存在于世,这说明圣教正法圆满也已具足。

  佛陀出世以后宣讲了佛法,教法住世仍有圆满时期。教法住世圆满之后的时期,即圣教空世,与暗劫一样。在前一个佛的教期和后一佛的教期出现之间会出现暗劫。

  现今并非这样。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期为五千年,现今到了三千五百年或四千年之际,教期仍未圆满。虽然目前为五浊恶世,但是教法和证法没有隐没,教法仍然住世,因此应生起欢喜心;同时应修持正法,令此人身具有意义。

  实修打坐观修此等法义之时,应具足前行、正行和结行,纳入相续如理思维,这样思维为观察修。观察修以后,不思念头好坏安住修。如是观察修和安住修应交替而修。

  今天的法就讲到此。

  回    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

  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