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印良法师: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名色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6日
来源:   作者:印良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印良法师: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名色

 

  “十二缘起”当我们共同分享到“无明、行、识”这三支时,中秋到来,假期开始,停了两天。今天我们继续在“十二缘起”中逡巡,今天我们说“名色”。

  【名色中名者,谓受想行识非色四蕴。色者若生无色,唯有色种而无实色,除此余位羯罗蓝等色,如应当知。】——把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

  “名色”就是前面的因位识经过爱、取的滋润以后,变成果位识而结生相续。在母胎结生的时候有两样东西:一个是色法,一个是心法。色法是可以看得见的,有触、有对的,而心法是看不见的,无形无色,只能用名字表达,所以称为“名色”。这里的名包含受、想、行和识,就是心和心所,如果是生到色界、欲界是有色蕴的,如果生在无色界,就没有色蕴。刚开始的“名色”,叫羯罗蓝位。在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当中,身根就是以一个总的“名色”来称呼,而在这个名色上,分别来讲就是六根或是叫六处。另一方面在我们生长的次第当中,先是名色这个羯罗蓝位,渐渐增长才会有六入,所以说“名色”缘六入或者叫六处了。

  关于“名色”这个词,有一个完整的释义。“名色”是指在有情众生在受孕入胎的一刹那时的蕴身。“色”是色身,“名”是指受、想、行及识蕴。

  人在入胎时,投生的心识其实已包含了十二支的前三支——“无明”、“行”与“识”。父母的精血是受生的器皿,心识是投生的主角。在投生后,心识便乘着这个名色肉身生存了。

  在“十二缘起图”中,可见数人乘船渡河。船象征色身,乘船者表示其它四蕴。

  我们的名色身,在初成胎时并没有太具体的模样,慢慢才会发展出四肢、经脉及各种感官功能。由于我们的肉身源自父精及母血,故在逐渐长大后我们会长得像父母的样子。这种论点及胚胎发展学在佛陀所说【入胎经】及藏医典籍中是有很详尽的描述的,而且这些二千五百多年前所揭示的内容,与现代西方医学的胚胎学及遗传基因学理论是有着“难以相信”的相辅相成。

  这样的“再释名色”支,是不是大家就更明白些了呢?

  说一句题外的话,佛学中常提及“自在”这个名词,“自在”是什么呢?

  “自在”有“自由”的意思。又不是众生理解的自由的概念。我们一说道“自由”,就想到不要去干活劳动、不用上班或没人管束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佛学的自由、更不是真正的“自在”,因为这些处境都仍有局限性——我们没有不死的自由、没有不病的自由、没有不再轮回的自由,如是种种。佛法中所提及的“自在”,是指真正的自由、自在、自主,亦即不再受生、受死、受病、受中阴、受轮回所困的境界。这亦即超出了生死轮回、业力及烦恼的束缚和枷锁的解脱自在境界。这才是真自由、真自在。这些内容前些文章中,我也曾提起过。当我们知道了“名色”这支所表述的内容以后,我们的“色身”也就有所驻了。获得大“自在”的路就清晰了许多。

  还是那句话,对初涉佛学的人来说,佛学的名词一定要弄清楚,弄清楚了,就好解释了,很快就明白了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意思了。

  说了这么多关于“名色”的释义,如果你还是不大明白的话,可以看下面这几句话。

  “名色”就是“名”与“色”的合称。

  “名”等同于精神。“色”就是我们的肉身,也就是我们的身体。

  谓“言名色者,以名宣说无色四阴,故说为名。色相形现可以现见当向‘名色’耳......”——这便是“名色”要告诉我们的文化。

  举例说明一下:

  由“贪嗔痴”缠缚心念,造作下了“身口意”三种恶行,身恶行、语恶行属于色,意恶行属于名。这三种恶行与“名色”的因缘,在身坏命终后,堕落到地狱道中去,地狱道中的六根生起。这些就是叫作“名色缘六处”。如同堕地狱中的“名色缘六处”的道理一样,堕在饿鬼道与畜生道的道理也是如此。

  对于那些人道中乐事,系念在心苦苦祈求者。由他这个祈求心,造作能感招到人道中的“身口意”善行。身善行、语善行属于色,意善行属于名。这三种善行与名色的因缘,在身坏命终后,就投生到了人道中,人道中的六根生起。这些就是叫作“名色缘六处”。

  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是我们了解“名色”的“钥匙”。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

  这句话和我们上一篇的“识”有很大关系,也说明“名色”不是独立存在,是互相依存的道理。

  因不能离开缘而独有,识和名色都不能独有,无自性空,捆绑在一起才有法产生,而且一法生成都是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因也没有独立的缘。这是中观对自性的阐述在唯识对自性的认识(常有)上加了个独有的概念,真的很不错,很方便理解。

  六根六识唤六尘

  五蕴四大三世轮

  过去现在未来色

  八正智乐立梵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