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内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淅川县香严寺—南阳—河南寺院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来源:宝华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香严寺又名宪通寺、香严长寿寺,位于淅川县仓房乡西北的五公里群山环抱之中。据《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和《香严寺中兴碑》记载:"始建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敕赐长寿,因国师入墓时,异香百里,经月不散"而得名。该寺座北朝南,东炎龙山,西北为虎山,南为西山。寺周峰峦叠起,碧水缠绕,山清水秀,茂林修竹,古柏参天,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香严寺原有上下两座寺院。清雍正十三年碑载:"香严寺有二,一在白崖万山环抱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三十里,俗称上下寺。"下寺于1967年划入丹江水库淹没区。现存的上寺,殿堂房舍基本保持原貌。山门、韦驮殿、碍月轩、大雄宝殿、接客亭、法堂、藏经楼等由下而上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组成一套完整的五进院落,气势的雄伟,为一般寺院所难与伦比。寺院现存房舍144间,占地11544平方米,布局严谨,规模宏伟,十分壮观。
  一千二百多年来,香严寺屡建屡废,几经兴衰。明永乐年间(1403-1424)驸马都尉沐昕、工部侍郎郭进等人奏请修武当山宫时,重修香严寺殿宇。明成化二十三年(1486),应提督太岳尚衣监潘记奏请宪宗敕赐长生田万顷,题额"宪通"。明嘉靖(1522-1566)时重修。明末,农民起义峰火燃起,寺僧逃散。清雍正十三年(1735),南阳太守王维新"捐俸资而首倡"香严始有色。乾隆四十六年(1781)春,再次修整。甲辰年(1787)春重修,于壬子(1792)秋落成,前后几历寒暑,使古刹重开生面。今日香严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1981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3年省文化厅批准成立香严寺文物保管所。是年文物局拨款2万元,1985年又拨款3万元,对主要建筑物进行了维修保护。
  唐代慧忠国师在世期间为鼎盛时期,僧众达千余人。明朝从四川来一方丈当山时,全寺上下已减为500余人。清乾隆年间,颛愚谧任方丈时,僧众600余人;清末不绪年间,禅定和吉定任方丈时期,有僧200余人。民国元年贾云斋任方丈时,只有僧众130人,1943年至1948年方丈释福祥主寺时,僧人已不足100人。
  香严寺有著名的八大景观:"一柏担八榆"、"一柏一石一座庙"、"珍珠泉"、"豹头泉"、"双石洞"、"水濂洞"、"一步三眼井"、"孙膑看桃园"。河南省志》记载香严寺又名显通寺,香严长寿寺,位于淅川县城西南80公里仓房西北龙、虎二山之间,坐北向南,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创建于唐,尚存建筑物多为清代。该寺为五进院,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为石牌坊,韦驮殿,凝月轩、大雄宝殿、接客亭、法堂和藏经楼等。西侧有厢房、客房、僧院、蒲扇殿等,共有房屋140余间,建筑面4200平方米。石牌房、为四柱三间式,正面横额书“救赐显通禅寺”。韦驮殿,面阔5间,进深3间,硬山灰瓦顶,殿内绘壁画,为清代作品。凝月轩,面阔3间,进深3间,歇山灰瓦顶。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三间,回廊硬山式,殿内周壁布满壁画及小型佛龛,龛内藏玉石、铁和木质佛像,多已残。藏经楼,面阔7间,进深3间,前出廊,重檐硬山顶,有清代壁画。
  在中轴线两侧有掖门两座,厢房36间,皆硬山灰瓦顶,西侧还有一处院落,前后有厢房26间。最后为静修院,有硬山房10间。寺内有碑刻50余通,其中《淅川香严禅寺中兴碑记》记述香严寺历史沿革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丹江、淅水暴涨淹没下寺的情况。
  寺东北角有两座大理石塔和一座六角形七级石塔,为清代石塔中之精品。
  据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香严寺始建于唐,为一行与虎茵修真之所。唐代宗迎一行至京师(今西安),后圆寂,德宗遣使护梓,葬白崖山。白崖山,即香严山。

 


 

  淅川香严寺大事记
  开元二年(714)  一位俗名叫冉虎茵、法名叫释慧忠的和尚,云游到白崖山党子谷,结茅为庵,开辟道场,修真讲经四十余年。
  天宝十四年(755)  唐玄宗根据慧忠“戒行精专,佛法造诣高超,堪称一代大师”的奏请,下诏书将慧忠接至长安龙兴寺。后安   史之乱暴发,慧忠“遁归”南阳。
  上元二年(761)正月十六日  内给事孙朝进带着肃宗的手诏,到淅川白崖山将慧忠再次迎进长安,安置到千佛寺西禅院中居住。 肃宗崩逝后,代宗将慧忠迎至宫廷寺院--光宅寺,主持法席。
  宝应元年(762)十二月  代宗恩准在慧忠当年修真道场党子谷建“长寿寺”一所;赐《藏经》一套度僧;御赐新额“永镇山川”,且将该寺奉为国家设置。
  大历二年(767)  代宗赐香严寺长生田万顷,约数百平方里,并颁旨敕护。同年敕赐香严长寿寺度无名僧49人。
  大历十年(775)  慧忠国师在长安圆寂,代宗赐“大证禅师”,且“赙赠甚厚”,并遣十王为中使护榇,还白崖山清风岭建塔归葬。
  开成五年(840)  光王李忱(后来即位称宣宗)为免遭颖王李炎(后来的武宗)的杀害,潜至香严寺,由智闲禅师剃度为沙弥。
  会昌二年(842)  武宗派人围攻香严寺。
  会昌三年(843)  武宗第二次派人围攻香严寺。
  会昌六年(846)  武宗驾崩,朝廷大臣到香严寺迎李忱回京登位,称宣宗。
  大中元年(847)  宣宗下诏恢复全国佛寺;敕建香严寺望月亭(后世称为宣宗殿)。
  宋   代
  宣和元年(1119)  香严寺僧卑云愚叟创双石洞。
  宣和年间  本寺僧人如壁、如琳师兄二人在双石洞修禅。
  绍熙五年(1194)  金章宗完颜围攻璟湖北襄阳前,大军在顺阳驿站驻扎,命军校去香严寺附近砍伐古树造船,欲顺长江而下,攻打南宋京城临安(即杭州)。上寺林木被砍伐大半。
  元  代
  延祜元年(1314)香严寺铸大钟三口,大鼎三口。
  至元四年(1338)  香严寺住持千峰、性圆二禅师捐资,地方群众献物料,建石桥一座,以方便来往行人。
  至正二十五年(1365)  陈友谅、朱元璋起兵反元。由于战争持续不断,香严寺上下禅院为兵火所烧,仅剩荒基断础。当地豪强
  将长生田分占已有,山上林木被伐而无人问津。
  明  代
  永乐元年(1403)  仁山毅禅师为香严寺住持,带领僧众修复香严。先在下寺修建门堂屋宇,而后动工修建上寺,但工未及半而
  圆寂。其高弟普门贤继任住持。不久普门贤被圣上调进京城纂修僻典,太虚郎妙禅师主持法席。
  永乐八年(1410)  太虚郎妙禅师率僧众继续动工,在上、下寺先创栖众养老之室,再修僧寮斋厨之所,而后修围墙、劈道路。
  因物资不足,其它缓建。
  永乐十一年(1413)  明成祖恩准,在修建武当“太和山宫观”的同时,为太虚禅师修建香严寺。历时九年,寺院建成,所有
  建筑都比原来宽敞高大,坚固美观。寺内的匾额均由驸马都尉沐听题写。
  成化二十三年(1487)  明宪宗朱见深御赐香严寺“显通”之名,同时敕赐如意为香严寺住持。
  嘉靖十三年(1534)  寺僧筹资,对香严寺上、下禅院的殿宇楼阁进行了修复。
  万历元年(1573)  地方官府奉皇命对香严寺田土进行了丈量,共有耕地894顷80亩。
  万历七年(1579)  寺僧筹资,在上寺佛殿东侧建钟楼一座,并采石雕塑阎君十帝圣像。
  万历二十/\年(1600)  夏秋之交暴雨成灾,丹江和浙水同时 暴涨,将下寺山门、鼓楼、殿堂、屋宇吞没,四大天王、韦驮及十
  八罗汉佛像也随波而去。
  崇祯十七年(1644)十二月  李自成、张献忠率领义军途径浙 川李官桥,欲围攻襄阳。大军驻扎顺阳川,香严寺僧众闻风而逃,
  上寺禅院被义军烧为残垣断壁。义军走后,当地土豪强盗趁寺毁僧散之机,将长生田大半侵占。
  清  代
  顺治十四年(1657)  临济正宗第36代法嗣传人宕山远禅师被南阳郡守王维新聘为香严寺住持。宕山矢志修复香严寺,因资金拮据,王维新捐俸资助,并倡导地方相助,同时还追回被他人强占的30余顷耕地归回香严寺,免去寺院一切赋税差役,并下文护持。
  康熙三年(1664)  宕山远禅师率僧众在上寺建大雄宝殿三楹,并塑造释伽牟尼像一尊(高三丈三尺),韦驮神像一尊(一丈六尺),为木刻金饰;观音大士、伽叶、阿难及十八罗汉造像,全用泥塑金装。工未及半,宕山远圆寂。
  康熙二十年(1681)  寺僧筹资重修藏经楼。
  康熙五十一年(1712)  宝林禅师主持香严寺,经几年奋斗,名声大振。
  康熙六十年(1721)  颛愚谧继任香严寺住持。颛公以“香严再兴”为己任,奋力拼搏,重建香严寺,历经二十三年,使上、下
  两禅院的建筑与交通日臻合理化,规模装饰比明代更加宏大壮丽,实为中州一大名刹。
  雍正十一年(1733)  府县奉上级明文,对香严寺山场、田土进行勘丈,丈量结果共有可种地43顷22亩。次年南阳府下文护持,违者严惩不怠。
  雍正十三年(1735)  清世宗加封慧忠为“真实大证禅师”,并下谕命南阳知府程秉礼虔备香纸、锦帛、果蔬等四十种,亲赴国师塔前祭奠。
  乾隆八年(1743)  香严寺僧筹资,对下寺大藏经阁进行了修复。
  乾隆十一年(1746)  为纪念颛愚谧禅师的功德,香严寺僧众特为其建造精美宏伟的法云塔一座。
  乾隆三十四年(1769)  香严寺僧筹资,对两禅院佛像进行重塑,彩绘一新。
  乾隆三十九年(1774)  香严寺住持乾修禅师,对上寺法堂、禅堂、祖堂及部分僧室进行了维修,用银380两。
  嘉庆二十年(1815)  香严寺住持道乘与退居方丈华禅偕僧众
  对雍正年间创建的“长生库”进行了修复。同时经僧众同意,从每年收入的课租中抽出十分之一,用于治理田土和修补殿堂,并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同治十年(1871)  重修下寺娘娘殿,并彩绘一新。
  光绪四年(1878)  因灾害,香严寺的租子收入不及往昔一半,云集而来的僧众和难民却多于往年十倍,僧众的日常生活无法
  保障。寺院被迫卖水田59亩,旱地十段,共得银2400两。还债后,余资为两寺生活之用。
  民国时期
  民国十七年(1928)    鉴于南阳多数寺庙被拆毁改建学堂的现实,香严寺方丈润斋串联镇平菩提寺方丈释玉普、南阳玄庙观道长张宗璇,同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后政府下令,此三处寺观得以保全。
  民国三十年(1941)六月  中共淅川县第十期党员骨干培训班在香严寺(上寺)秘密举办。浙川地下党负责人周尚杰、湖北均县县委负责人黄正夏分别为培训班授课,为中共淅川县地下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三十三年(1944)    香严寺方丈释润斋被淅川县伪民团团长任泰升(又名任小秃)以通“共”之名杀害。继任方丈释富 祥。
  民国三十四年(1945)  日军侵入淅川,烧杀掠抢,香严寺上下禅院许多建筑被日军破坏。
  民国三十六年(1947)  香严寺拟筹建“河南太虚佛学院”,计划招高级班学员20名,中级班学员40名,招生广告已发出,后
  因解放战争的持续而未能开办。
  民国三十八年(1949)八月  以香严寺和尚释慧宿为首,勾 结民国政府淅川县县长杨嘉会,在寺内密设电台,阴谋叛乱,被我
  公安部门破获,慧宿、能天等10人被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1年5月  在浙川县土地改革中,香严寺的80余名僧人大多数返乡还俗。
  同年  淅川县人民政府依法镇压了香严寺不法和尚释慧宿。方丈释富祥和僧人释恩波、释能富、释妙谛等释放后返回原籍。自此,香严寺佛事活动停止。
  1958年秋香严寺上下两禅院的大部分碑刻被拆走,用于水利建设。古钟被砸毁,钟、鼓楼被扒掉,大量的古树被砍伐,用作炼铁的材料。
  1959年秋至1965年  因兴建丹江口水库,处于淹没区的淅川县第二初级中学、仓房小学、宋湾高中分校及仓房高中,相继迁入香严寺(上寺)。韦驮殿与过厅之间新建—座三层教学楼。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全县掀起“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运动。香严寺内外的部分古塔、碑刻、佛像及古建筑惨遭破坏。大雄宝殿内的壁画被石灰浆涂盖(1983年县博物馆接管后,用水冲去石灰,壁画重现)。
  1969    1970年  丹江口水库蓄水,淅川县境内的李官桥、埠口两区居民动迁。为保证库区航运畅通,下寺的琉璃塔和汉白玉塔群被炸毁。所有古建筑被扒,古树被伐,用于仓房公社社直单位迁建工程。
  1983年4月  按国家文物保护政策,香严寺移交给淅川县博物馆。仓房公社中学从寺内搬走。
  1983年7月  淅川县博物馆针对香严寺藏经楼东山墙倾斜的问题,采用水泥石料砌柱相抵的措施,对其进行临时加固。
  1983年8月  浙川县博物馆对香严寺j匕角的过亭进行维修。
  1986年11月21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香严寺为河南省文物保护重点单位。1990年又对香严寺保护范围进行了界定。
  1986年12月25日  河南省文物局拨给香严寺、荆紫关的平.浪宫维修款4万元。
  1986年夏  南阳地区作协及南阳日报社在香严寺举行作家笔
  会。
  1987年5月  淅川县博物馆拆除香严寺院内过厅前的教学楼,所拆料物全部用于寺院维修工程。
  1987年11月  淅川县文化局拨转香严寺维修款2万元。
  1988年5月  淅川县博物馆维修香严寺各殿门窗隔扇及围墙。
  1988年夏  淅川县第一小学青年教师、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石敬雪,为香严寺大雄宝殿献木制楹联一幅,内容为:“暮鼓晨钟惊
  醒世上名利客,梵语经声唤回苦海迷路人”。
  1989年3月11日  河南省文物局拨给淅川香严寺维修费3万元。
  1991年5-7月  南阳日报社记者王皓、王大莹等在对丹江考察的同时,对香严寺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撰写(中州名刹属香
  严)等文章。
  1992年2月25日  淅川县香严寺文物管理所(以下简称文管所)成立(注:此前,由淅川县博物馆代管;先后在此负责的有柴成宝、马新常、张伟、石新芳、齐延广、李玉山等),隶属淅川县文化局,为二级单位;职员30人,事业单位企业性管理。
  是年  淅川县委、县政府发出“爱我淅川,兴我香严’’的捐资号召,县、乡镇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捐资活动。至1999年,县内外
  有关单位、团体及各界人士共捐资数十万元。寺内为捐款者立了碑。
  1993年  农历三月三,淅川县文管会、文化局在香严寺举办“中国香严寺圣会”,为香严寺的复兴揭开了新的一页。
  1993年7月  河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释能生(女),陪同来自北京、天津等地寺院住持10余人,到香严寺考察。
  1993年  国家文物局拨给淅川香严寺维修款15万元。
  1994年3月  淅川县水泥厂为香严寺维修捐款1万元。
  1994年4月  淅川县畜牧场为香严寺维修捐款I万元。
  1994年5月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宋照肃等省、市领导—行60余人,由淅川县委书记张俊成、代县长刘合太等陪同,前往香严寺考察。
  1994年9月  全国民间文学研讨会在香严寺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民间文学)主编贺嘉等30余人到会。
  1994年  香严寺文管所对香严寺斋堂进行了修复。维修后的斋堂作为香严宾馆,一次可接待游客80人。同时,架通了线路,安装了电灯、电话、广播、电视,引来了清泉水。
  1995年3月  浙川县丹浙信用社为香严寺维修捐款1万元。
  1995年7月  <中共浙川县历史)书稿评审会在香严寺召开。省、市党史界专家、学者对香严寺的自然环境赞叹不绝。
  1996年8月  韩国中央日报社写真部张忠钟次长一行4人,到香严寺考察慧忠国师及元末明初千峰禅师情况,寻找临济正宗之根。
  1996年秋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董浩、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焕成等有关人员前往香严寺考察。是年  河南省文物局为香严寺维修拨专款8万元。
  1996年12月16日  南阳市检察院检察长会议在淅川召开,期间与会人员观光考察了香严寺。
  1997年3月  淅川县人民检察院为维修香严寺斋堂捐款1万元。检察长李广成为之题词“保护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
  1997年  河南省文物局拨给香严寺维修款7万元。
  1998年4月21--23日  南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王应山,同省、市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阳市佛教协会会长、桐柏水濂住持释妙侠,市民宗委主任、市政协委员王新志,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科科长崔德瑞等到淅川,就香严寺的发展与管理进行了全面考察,并与淅川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进行了座谈和交流。
  1998年4月  淅川籍学者、新疆师大中文系教授兼作家夏冠洲,对香严寺进行考察、调访。在此基础上,用—年时间完成了一部34万字长篇小说<古刹潜龙)(又名<唐宣宗落发香严寺)),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向海内夕L发行。
  1998年8月5日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炎志等省、市领导,在县委书记万里光陪同下到香严寺考察,并就如何开发利用香严寺,带动淅川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意见。
  1998年8月  河南省宗教局一处副处长董书明等,就香严寺开放和由佛教部门管理一事,受省政府委托,对香严寺进行了全面考察。浙川县委副书记崔军、副县长胡景旭、统战部长杨仲林、民族宗教局局长马吉先,就有关情况做详细汇报。
  ’1998年秋就香严寺的开放问题,河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军到香严寺进行了考察。
  1998年9月15日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葛纪谦,到香严寺作佛教文化考察。
  1998年11月5日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主任许还平一行4人到香严寺进行考察。
  1998年12月30日  关于香严寺对外开放,恢复宗教活动一事,中共浙川县委、淅县人民政府向省、市呈送了申请。
  1999年3月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宋璇涛第七次到仓房乡清泉村塔院组扶贫时,到香严寺进行考察,并与这里的乡、村干部在
  一起讨论香严寺风景区旅游开发前景。
  1999年5月19--20日  河南省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提案委办公室主任马建干等4人,在市政协提案委主任王长海的陪同下,到香严寺对省政协委员关于开发淅川香严寺的提案进行实地考察。
  1999年7月21日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黄旭升到香严寺调研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1999年10月  人民日报社记者刘会勤等对香严寺做了考察。
  1999年10月25日  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高天正对香严寺进行考察并对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给予赞赏。
  1999年11月20日  淅川县人民政府与北京惠力特商贸公司联合开发旅游项目(香严寺、丹江库区)签字仪式在浙川县政府第四会议室举行。
  2000年3月2日  参加淅川丹江风景名胜区研讨会的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孟宪德等40多位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在市、县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香严寺和丹江库区。
  2000年3月  中共南阳市委副书记焦锦淼考察了香严寺。
  2000年3月23日  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群工部副主任钱志新,人民日报社驻河南记者站采编部主任戴鹏一行考察了香严寺、丹江口水库和香花辣椒城。
  2000年3月  光明日报社驻河南记者站站长刘先琴考察了香严寺。
  2000年4月  南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志广等一行4人前往淅川,对香严寺进行了考察。同月  画家邱文生(淅川籍人)到香严寺考察,并为之题词“金香严,兴淅川”。
  2000年5月1日  日本东营实业有限会社社长林能洁先生考察浙川香严寺,个人捐1000元人民币。
  2000年5月15日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国荣带领考察组先后对香严寺、丹江口水库和香花辣椒城进行了考察。
  2000年5月29日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服务淅川经济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共浙川县委、淅川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淅川县香严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崔军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薛献府、副县长胡景旭担任。主要成员单位有: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史志研究室、文化局、民族宗教局、广电局、财政局、旅游局、仓房镇等。领导小组-F/.~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史志研究室。
  2000年5月  南阳市政府副市长王建民、张和儒到香严寺考察。
  2000年6月15日  淅川县香严寺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成员会。会议由县委副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崔军主持,讨论并通过了县史志研究室提出的(香严寺文化研究工作方案)。
  2000年6月26日  为广泛征集香严寺历史文献、文物等,香严寺文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告近万张,并在县域内宣传张贴。
  2000年5—6月河南日报社编辑、记者尹红杰、党文民及南阳日报社副总编辑周熠、南阳晚报社副总编王平等先后到香严寺作考察、采访。
  2000年8月15日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新芳考察了香严寺,并为之题词。
  2000年8月  中共南阳市委副书记、南阳市市长王菊梅,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秘书长朱长清等,到香严寺进行考察。
  2000年8月至12月  淅川县史志研究室组织有关人员,对香严寺内外碑刻题记全方位普查,并对其进行了拓印、整理,请国家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建华楷书抄写。之后胶印出仿古线装书(香严寺碑志辑录),供研究之用。
  2000年8月至2001年7月  淅川县史志研究室主任明新胜、副主任金瑞玲、吴云贵等同志,冒严寒、顶酷暑六进香严寺。通过内访外调、抢救性挖掘等手段,获取文字资料60余万字,图片资料400余幅,录音资料十多盒,为下步的香严寺文化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年9月10日  以泽大道为团长的日本国泰寺临济宗僧人访问团一行十九人,到淅川香严寺寻根问祖,进行禅宗考察。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担当任永生,河南佛教协会秘书长徐干祥,副秘书长释印乐,省佛协副会长、南阳佛协会长释妙侠和市、县委统战部、民宗局的同志作陪。泽大道讲,“香严寺在日本影响很大,希望能把她保护得更好”。访问团还对香严寺禅院的修复和开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0年10月15日  <河南内参)2000年第29期,刊发了记者王恒涛、林嵬的文章<中州名刹香严寺急需救助)。
  2000年10月  河南电视台对仓房镇的香严寺风景区进行拍摄,并制做两集[<湖光山色话仓房)、<怡山怡水话丹江))光盘一盘。
  2001年3月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张锦同考察了香严寺。
  2001年5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主任蔡全发一行5人,对香严寺进行全面考察,并对香严寺文化研究工作在珍贵文献资料的抢救上,给予大力帮助。
  2001年9月  由淅川县史志研究室和河南省图书馆联合编写的<中州古刹香严寺)一书定稿。

  寺院名称:香严禅寺
  寺院地址: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 邮编:474450 
  联系电话:0377--6938530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淅川香严寺古壁画
  淅川香严寺古壁画,根据专家介绍,创作于明代,出自宫廷画家之手,是目前国内汉地寺院中保存不多的,它于闻名与世北京法海寺壁画如出一辙,历经500多年色泽鲜艳,保存完好,墙壁结实坚固是为罕见。不能不说是希有文物。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河南寺院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