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汉传佛法>> 净土修行>>正文内容

印光法师答: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0日
来源:印光法师文钞   作者:印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印光法师答: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作恶获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恶,则福更大矣。譬如富家子弟,吃喝嫖赌,挥金如土,而不即冻馁者,以其金多也。倘日日如是,纵有百万之富,不几年即便家败人亡,扫地而尽矣。作善遇殃者,宿世之罪业深也。若不作善,则殃更大矣。譬如犯重罪人,未及行刑,复立小功。以功小故,未能全赦,改重为轻。倘能日日立功,以功多且大故,罪尽赦免,又复封侯拜相,世袭爵位,与国同休。

节录自:印光法师 与卫锦洲居士书

  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恶,惟观眼前吉凶。见作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当为。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足戒。不知善恶之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譬如三尺之冰,岂一朝之寒所能结。百川之泮,亦岂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犹豫而退悔。

节录自:印光法师 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更多印光法师佛教问答

--------------------------------------------------------------------------------------------------

扩展阅读:

印光大师专页

印光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印光法师影音视频专题

标签:因果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