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汉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2日
来源:   作者:郭和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第三一0则】

  问: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答:以龙树为最善(龙树为佛记莂最善解佛语者)。龙树解佛语中,尤以解释般若为最合量。此中又以中观六论为要。六论中又以中观根本智论为最要。根本智论,印度各家,皆有解释。有依自续派见而释者,有依唯识派见而释者。此中乃依应成派见佛护所造根本智论释而造。而能将应证分,应破分,善为抉择者,为月称菩萨所著之入中论,及中论本释。故须依龙树、佛护、月称诸菩萨之论,以善达佛意。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此复应如龙树菩萨所抉择而善了知。”并引入中论说:“出离龙树论师道,更无寂灭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谛,失此不能得解脱。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谓离甚深空慧,则无三乘解脱方便,不能证得三乘涅槃。此论则说,若离龙树见,而仅执唯识见,或自续派见,则非寂灭正方便。何况外道,并皈依亦无者,何能证得寂灭。但唯识见以出离心摄持(为助伴)亦为解脱之方便,以菩提心摄持,亦为成佛之方便。经部、有部、自续派亦然。然仅此则非解脱成佛之正方便。如阶梯然,虽第一级为升堂之方便,然仅第一级即不能升堂矣。龙树之道,即应成派见。若舍此见,即堕二边,不能建立二谛,即不能解脱。意谓自续派以下各派,若在其尚未舍自宗见之前,即失二谛,犹无解脱机会。无论吾人有无宗见,若犹未与龙树应成派见相合者,即尚未得解脱方便(谓无方法可以解脱)。云何名言谛称方便,胜义谛称方便生?如于瓶事通达称为方便,依瓶而通达空性,称方便生。又如须先通达我空之事,方能通达我空。谓先通达依于蕴等唯分别安立假名为我,以此为方便,而通达自性成就之实我是空,是为方便生。亦即以通达缘起为方便,而通达性空为方便生。然此非谓须先于世俗谛生起决定,然后方能于胜义谛生起决定。以须能见显现与法性相违,方为通达世俗谛故。此所谓名言谛者,乃指空事,即瓶柱等。谓须以缘起因相,方能抉择空性故。故内道知苦,又知苦由集生。故菩提道次第说:

  [求解脱(苦及苦因)者,善巧二谛,最为切要!]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