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圆融理解自利和利他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4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圆融理解自利和利他

 

 

    问:顶礼法师!阿底峡尊者说过:“自私自利之心断尽时,方可行饶益他众之事”,请问这和《二规教言论》中“智者虽亦贪自利,然其着重利他众,设若精进利他众,间接自利亦圆满”的观点是否矛盾?

    生西法师答:这个不矛盾,原因前面我们讲过。因为《二规教言论》主要是在讲人品,侧重点是讲人规。按照法王如意宝《胜利道歌》的次第,最下面是善良的人格,就相当于《二规教言论》的内容,然后是以出离心为基础的小乘道修法,再上面是菩萨道的修法,最上面是密乘大圆满的修法,这是四个层次,相当于一楼二楼三楼四楼一样。

    现在我们学习的《二规教言论》属于底楼,“自私自利之心断尽时,方可行饶益他众之事”是属于第三楼的事情,像这样二者之间,不属于一个层次,所以这里也不存在所谓的矛盾。因为在讲人品的时候,当然要按照人规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我们最好不要以上面的菩萨乘或者解脱道方面的思想来进行安立,否则没办法解释人规本身的意义。当然我们在解释的时候,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加一些菩萨道的思想精神,进行宣讲和学习。但是真正来讲的话,讲人规的时候,并不是着重地以菩提心的方式,站在利他的高度进行宣讲。所以二者之间不存在抵触的问题。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