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篇,用时6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思惟发展(1)

    不同?既然它是来自印度,而为何不保留印度本色?例如中观辩证思惟,唯识分析比量,在中国佛教里都不显得重要,甚至不接受其丝毫影响,虽然这两者经罗什、玄奘传来了中国,可是却未尝获得独立发展,即印度...思惟方法角度来解剖它思想特质,才能清晰呈露出中国佛教之所谓中国佛教根本意识。而此点,又必须要从中国佛教思惟发展上分析入手,始可见其功效。二、中国思想之特性但是,要了解中国佛教思想特质,观察...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4.html
  • 中国佛教思惟发展(2)

    开始,到达智者性具圆融,以及后来山家山外等性恶性善佛性思想止(注58),莫不是自辟蹊径,另造家风,转入中印结合思惟形态。假如我们认定印度佛教有其发展史实,则中国佛教未尝不可说是继承印度佛教...思惟因素及其意义,而此种形成,亦并非一单纯现象,其中有许许多多其他因素存在 (注87), 但要之,以思惟性格为最重,大以下仅就思惟方面说。181页中国佛教思惟发展,汉魏到隋唐,中经七百余年...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5.html
  • 现代台湾佛教学术研究

    〈禅与诗〉力印顺〈波罗提木叉经集成研究〉,张曼涛中国佛教思惟发展〉、〈大般涅盘经中涅盘思想〉、〈魏晋新学与佛教思想问题〉,林传芳〈新发现西藏佛教文献Hu Lan Deb Then...安法师所见仅十多位华人群中佛教学者,发展到1991年时,已有三十八位华裔学者撰写有关佛教论文了。在刊出一一八篇论文之中,是以研究中国汉传佛教份量最多,多达七十多篇,尤其在中国佛教史的研究...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0141197.html
  •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出版,1991。  60、张曼涛着,〈中国佛教思惟发展〉,《华冈佛学学报》, 第一期,1968。  61、张永隽着,〈二程先生“辟佛说”合议〉,《哲学论评》,第五期。  62、曾锦坤着,<从存有论与...、江灿腾着,《中国近代佛教思想诤辩与发展》,台北:南天出版,1998。  11、李世杰着,《印度哲学史讲义》,台北:新文丰出版,1987。  12、李世杰着,《中国佛教哲学概论》,台北:中华佛教文献...

    裴春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87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