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2篇,用时10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无常〔佛光教科书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

    星云法师编著

    |无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23914247.html
  •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1)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  第一课 佛教的道德标准   道德是维系国家纲纪令之不乱者,有保护社会人民生活安全的功用。中国古来制定的礼教,所谓“四维八德”、人伦“五常”,都是期望建立一个“忠恕仁义”、...位比丘。分别是: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见《佛光教科书.教史》第一课:僧团的建立。   □指随所犯罪过而制定之戒律。为“一时顿制”之对称。又称随缘制戒。即佛陀随弟子之每犯过误而设定制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451966.html
  •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1)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  第一课 一神、多神与无神的探讨   宗教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不可知,以及对未来的无知、惧怕。当自然界的变化破坏人们平静的生活时,追求一个高于此力量人格化的“神”,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个“神”依民族、习性、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与呈现;自然环境变化遽烈的地方,崇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丛山峻岭中,就崇拜动物、植物;一般民族对祖先则有纪念、祈福的感恩仪式。不论崇拜的对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551951.html
  •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1)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  第一课 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多年以来,佛光山僧团与佛光会教团相继提出利世济民的理论架构及思想体系,已具有实践的方法及具体的成果。此两大佛教团体犹如人之双臂、鸟之两翼,在...,以《佛教丛书》为基本的佛教教科书,阅读进修,自我充实。并应于道场或佛光会选择一种读书会参加,深入经藏。   佛光会员应于每日早晚读诵佛光祈愿文,感恩发愿,增强信仰的力量。   发扬人间佛教的精神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651954.html
  •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1)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  第一课 菩萨道的起点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者,都有资格称为菩萨。   第一课,先说菩萨道的起点——发菩提心的因缘。菩萨,不是生下来就是菩萨,所谓:“没有天生的弥勒、自然的释迦。”从菩萨的因位到成佛的果位,是多生累劫,自初发心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151960.html
  •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2)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列为耶稣教三大派别之一。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   天主教是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最初仅在犹太人中宣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551952.html
  •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3)

    佛陀时代,僧侣在接受供养之后为信徒说法做为祝祷,及历代祖师大德留下的各种忏仪、“发愿文”、“回向偈”,近代佛光教团奉行的“四句偈”等,除了赞颂三宝的功德,感恩众缘成就之外,更进一步的自我要求,自我净化...有佛,转凡为圣。   有鉴于祈祷对心灵净化的功能,一九九八年八月,星云开始撰述“佛光祈愿文”,从时间上,晨起到夜眠,对象则涵盖各个阶层,有为孕妇、新生儿、老人、生病者、父母师长、受虐儿童、受难妇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651953.html
  •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2)

      三、从父母恩看众生与个己的关系。   四、试述佛经中理财之道的特色。   第十三课 佛光教团的组织系统   佛陀最初创建僧团,即以六和敬的制度作为组织结构。何谓六和敬?   一、戒和同遵:是为...之精神,创丛林,立清规,以序列两职,设四十八单职事,令教团统一,僧众和合一处。祖师大德以清规统理大众,使禅林得以迅速发展,蔚为佛教宗派主流。   佛光山自一九六七年开山,教团之组织系统即恪遵佛制,根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751955.html
  •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3)

      第十七课 佛光学问题初探   壹、佛光山   一、佛光山的宗风是什么?   八宗兼弘,僧信共有;集体创作,尊重包容;   学行弘修,民主行事;六和教团,四众平等;   政教世法,和而不流;传统现代,相互融和;   国际交流,同体共生;人间佛教,佛光净土。   二、佛光山的宗旨是什么?   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   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   三、佛光山的开山年月日?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751956.html
  •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2)

    论典以《俱舍论》为代表作,此部论书体系严谨,论旨明彻,乃了解部派及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精华作品,自古以来即被视为重要的佛教教科书,甚至被誉为“聪明论”。大乘论书则以《摄大乘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无上正等正觉。   现代菩萨的性格,除上述以外,佛光会员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都是菩萨应当具足的性格。   [注释]   提婆乃迦那提婆之略称。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25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