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念法”法门: 十法行 (选自印顺法师《华雨集》)

    大乘“念法”法门: 十法行 (选自印顺法师《华雨集》)  方便道的六随念s!ad!-anusmr!taya法门,大乘经中分别论述的,有“摩诃般若经”,“大般涅盘经”,“虚空藏经”等,可说并不太多。然分别阐扬的,如“念佛”法门,就是“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的修行了。念smr!ti是忆念,明记不忘,是修习定慧所必不可缺的。其实,任何修行,即使是初学,也要忆念不忘,如忆念而称佛的,名为(持名)“念佛”。...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4168479.html
  • 追思导师——孤峰独拔之寂寞

    佛教史上唯一的光辉!以上,可以看出导师对于两位大师的崇敬与赞叹!导师晚年即再次重申:我与大师是有些不同的:一、大师太伟大了!“大师是峰峦万状,而我只能孤峰独拔”。(《华雨集第五册》p.101)   ...为大乘根本,所以说早于龙树、无著,导师的看法与之不同。)三方面与虚大师有不同的见解(参见《华雨集第四册》p.44 ~ p.46 及《华雨集第五册》p.102),另含摄了导师环顾教界几无知音的创见(例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0750732.html
  • 人间菩萨典范 慈悲智慧永存

    华雨集》、《永光集》等四十余种。  导师对缘起性空思想有独特的见解,并继承太虚大师的思想(非“鬼化”的人生佛教),且进一步对人间佛教思想(非“天神化”的)提供理论佐证:“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民87),页336。  5.《华雨集(五)》(台北市:正闻,民82),页7~8。  6.《华雨集(四)》(台北市:正闻,民82),页70。  《妙心法雨》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1268509.html
  •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读印顺导师《华雨集》(五)有感  释圣凯(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  佛法的缘份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虽然从未见过面,却结下深厚的法缘,我与印顺导师就是...过导师的《华雨集》第五册,这才觉得自己似乎对导师有一点认识。  《华雨集》第五册主要收集了一篇《游心法海六十年》及一些小文章、一些答别人提问的信,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位被称为“现今真正能为中国佛教的...

    释圣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2854739.html
  • 试诠‘印顺法师的三宝观’

    的支持,简要言之,契理就是智慧。如放生、经忏法会、助念等,都有它简本的理念在,行者盲目地只为“功德”,往往会弄巧反拙。这一方面,可以参考印公的《华雨集(四)》之‘中国佛教琐谈’,这里就不再描述了。最后...佛教思想史》,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七年九月二版。  6. 印顺法师《华雨集(二)》,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7. 印顺法师《华雨集(四)》,正闻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海全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356555.html
  • 伊吹敦译《中国禅宗史》后记

    往来各地布教,既修行又留下不少著作,在我们看来,几乎是奇迹。诚如印顺屡自言,有这样的因缘──佛缘──存在。  至于印顺的著作,数量极多,除《妙云集》与《华雨集》两种著作集外,还有独立的单行本。《妙云集》是早期发表的著作,收有二十四部作品,从内容看,可分三类。另《华雨集》(五卷)是近年出版的,是漏列于《妙云集》,以及最近著作的集成。  另一方面,独立的单行本,至今日(1996年)有十部被出版(除《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3968597.html
  • 《印顺《中国禅宗史》之考察

    导师曾自述其学思历程,说他自“出家以来,多少感觉到,现实佛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所以他“愿意多多理解教理,对佛教思想起一点澄清作用。”(《华雨集》第五册〈游心法海六十年〉,页7~8)综观导师...结论,不啻为导师早年所质疑的:“思想与行为,真可以毫无关联吗!”(《华雨集》第五册〈游心法海六十年〉,页11)作了最佳的注解。而这,又可以回归到他老人家所意解的:“现实佛教界的问题,根本是思想问题。”这...

    邱敏捷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2188628.html
  • 无尽的感恩 ──《妙心文集》自序

    行者”为典范。所讲所写的,始终不离《妙云集》、《华雨集》等导师著作的通俗诠释与引介,目的为接引初机,进入佛法之门。然因通俗诠释,唯恐误解或引喻失义,以致有损导师博大精深的卓见,所以二十几年来,只将讲过...

    释传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668427.html
  • 印顺导师访问记

    止观双运”。如果光是修观,或光是修定,那么没有定的观,便是“散心观”;而修定不修观,于佛法上也无多大用处。‘华雨集第五册’ ...

    宏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0576965.html
  • “人间佛教”与现代性问题——以印顺为例

    ”[《华雨集》第五册,“从复兴佛教谈研究佛学”。]研究的目的不单是知识,而是假知识以成圣性,期于宗教理想的完成。印顺反复强调“佛法,应重视其宗教性”即是此意。[《华雨集》第五册,“治学以佛法为方法”。]所以从类型上,我把他的研究看成是经学传统与现代性的交织。坚持经学的立场,是维持佛教与世法的不共法,或者说超越性和...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183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