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行愿品(九)

    闻慧居士,自从接受《行愿品》的文字整理,废寝忘食,在短短的半年左右,几易其稿,并根据我的想法,作了多次修改,这种为法的精神,真是令人感动;则慧同学帮忙输入电脑,为我在电脑上作全面的文字调整,...,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导归净土回入娑婆   《行愿品》是净土宗的重要经典之一。我们学习行愿的功德,最后要...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1303432566.html
  • 行愿品(一)

    第八、九愿  本经的殊胜  结归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大家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菩萨资格的考察   一般经典的开头,总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可是《行愿品》没有这个开头。为什么没有呢?前面过,这部经是《...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03284332302.html
  • 行愿品(二)

    哪里来的呢?菩萨说:“勤修福聚,不惜身命。”要想成佛,就要精进修福修慧。佛有两种功德达到圆满,就是福慧达到圆满。我们称佛为两足尊,也就是说,佛陀的福德和智慧达到了圆满。反过来,我们的智慧修得怎么样...业,无有疲厌。】   困扰人生的重要因素   这是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忏悔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因为无始以来由于无明和贪嗔痴的原因,使我们造下了种种的罪业,这些罪业招感的果报,造成我们...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09334632376.html
  • 行愿品(三)

    ”、“八圣道支”等。其具体的内容说起来,实在太多,要把它们一个个地清楚,半天也不完。总之,十大愿王的内容,也就是道谛的内容,我们倘能依《行愿品》修行,便能断烦恼,证真实,成就无上佛果。 ...,是真实、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四种真理。四谛,又称四圣谛。四圣谛是圣者所证得的真实道理。   一个学佛者从现有生命状态,一直到改变这种状态,乃至进入成佛的生命状态,这整个过程,在四谛里面都给我们...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7115732486.html
  • 行愿品(四)

    心经》,重视佛法哲理内涵上的体悟。然后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人生、观察生活,把佛法的智慧,贯穿到现实生活修行中去。这次要行愿品》,才进行了学习,每读一次,都为菩萨的同体大悲精神所感动。以后,我要经常...过程。   向佛菩萨学习   我们现在学佛法,比释迦牟尼修学时方便多了。因为佛陀把自己证悟成佛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和盘托出。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能否照他所说的话去实践、去修持、去证悟。《行愿品》的...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4182232561.html
  • 行愿品(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还有下面要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一遍礼尽无余。”如果大家工作学习忙,没有时间把整个《行愿品》...一切烦恼,得大自在。   7、临命终时,立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马上见到阿弥陀佛及各位大菩萨,蒙佛授记,最终成佛度化众生。   这里把修学《行愿品》十大愿王的殊胜果报,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2561832562.html
  • 行愿品(六)

    中没有讲到的。下面介绍偈颂的内容。   在偈颂之前,把行愿的十大愿王向大家先作一个简单的说明。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这两个大愿服务的。   “常随佛学”是上求,“恒顺众生”是下化。《行愿品》的思想精髓,就是“上求下化”。上求,是上求佛道;下化,是下化众生,这是《行愿品》的眼睛。...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9000132563.html
  • 行愿品(七)

    问题。那么我们要发愿“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不论走到什么处所,或住在什么地方,所有同我一样修十大行愿的人,大家都能聚集在一起。就像今天,在座的一起修学《行愿品》的人,在我们未来的生命中...和同修在未来修行过程中,大家都同修《行愿品》这一法门。在修学过程中相互切磋,彼此间相互提醒、互相促进,同证佛道!     修学佛法有个人独修和集体共修。个人独修比较困难,因为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了。...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6174132564.html
  • 行愿品(八)

    这是慈;悲,是给众生快乐,让众生欢喜。佛教的慈悲,与儒家所的仁,西方基督教博爱,颇为相似,因而容易引起混淆。佛教的慈悲针对一切的众生。《行愿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一切众生视为一体,没有...布施供养他们。所以,学佛的人,不仅仅是对师父、三宝好。《行愿品》的核心以众生为主。“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即是随顺供养诸佛,使众生欢喜者,则令如来欢喜”。若能承事众生,即是承事如来;尊重众生,就是尊重...

    济群法师

    |大愿|行愿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09100632565.html
  • 让佛法走进我们的生活

    的般若思想”。“心经的人生智慧”是1995年夏于澳洲墨尔本明月居士林佛学冬令营;“《金刚经》的现代意义”则是1994年秋于广州六榕寺;“《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发表于1998年秋台北两岸禅学研讨会。《学佛者的信念》一书原是1996年秋天在柏林寺“中元节报恩法会”上的讲经记录,原名《行愿品》。《行愿品》曾经制成七盒磁带,在教界流传。以上这三部书稿大多数是在讲经的思路上进行文字整理...

    湛 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4139626.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