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0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   【英文...不分的斋教为主流,而战后李炳南居士从大陆所挟带来台的印光净土信仰,在台湾的净土信仰史上,开启了崭新的一页,同时也对台湾佛教界产生相当重要之影响。印光大师的净土信仰能在台湾生根茁壮,追溯历史,最早即起源...

    罗元庸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04490700.html
  • 李炳南居士纪念文集

    十四两日,如丧考妣,络绎不绝跪在地上匍匐到李老师卧榻助念的神情,即可知弟子痛失良师的心情。  李炳南居士大事年表  净军敬编   名号:讳艳,字炳南,号雪卢、法号德明。别署雪僧、雪叟、雪野、海沤、一...年表,以数据不足,编者未敢自是;凡我雪门弟子,如发现疏漏之处,敬祈 惠正为祷!  李炳南居士推动的社会福利事业  于凌波   (八十三年元月中华慧炬佛学会主办,「佛教社会福利与现代社会」国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0540483.html
  • 助念之意义与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   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此刻影子会一一现行,带着本性往外走。此时完全是业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头。...

    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助念|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2/2143172274.html
  • 李炳南居士推动的社会福利事业

    李炳南居士,兹为介绍李炳南居士所推动的社会救济事业如下:  二、李炳南居士的生平  李炳南,名艳,字炳南,法名德明,晚年号雪庐老人,他出生于公元一八九○年(清光绪十六年),逝世于公元一九八六年(民国...佛门善信数千人参加盛典,盛况空前。由筹组莲社,到医院救济院落成,是雪卢老人推动救济事业的颠峰。  五、李炳南居士推动社会救济事业的回顾与检讨  以上所述各点——莲社、图书馆、育幼院、医院、救济院等,只是...

    于凌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3240211.html
  • 两个世界的味道(李炳南居士讲述)

    http://www.fjdh.cn/Item/92862.aspx
  • 李炳南答:念佛一法,可消罪业,可消病障,可以往生,为什么还要念咒呢?

    李炳南居士答:人的根器不同,各有所喜,所以佛为随顺众生,就教授了很多法门。六字洪名也是秘密,古德说,一个阿字就是八万四千陀罗尼之母,故念佛既是显,又是密啊!

    李炳南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6125094751.html
  • 李炳南答:念一尊佛对其他佛是否有失恭敬?

      李炳南居士答:阿弥陀佛圣号是无量佛的意思,又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古代的大德都说:‘念阿弥陀佛一尊佛的名号就是念所有世界无量诸佛的名号。’再说功课后面的回向常常要念诵‘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等句子,这样也很圆融。

    李炳南

    净土|阿弥陀佛|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9/01/20054619104.html
  • 李炳南答:带业往生后是否还要受报?

      李炳南居士答:善业和恶业都要有缘分才会开花结果,西方没有恶缘,只有善缘,因此只会促进自己道心增长,断尽一切疑惑,哪里还会受报呢?要受报应也是出世证果的报应,决不像世间众生因业力牵引在轮回中受尽痛苦,毫无自主的权力。

    李炳南

    净土|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11/13360419105.html
  • 李炳南答:坐禅时,全身震动,有师傅说,这是外道,应该控制。请开示。

    李炳南居士开示:你既然是修净,怎么又去修禅?修禅修净,左右不定,怎么行呢?修禅要有师承,即使有师承,脚踏两只船,不免落水。所谓不禅不净,二门都破。如果没有师承,闭目枯坐,恐怕就会落到黑山鬼窟,全身震动还是小毛病,一味盲修瞎练,更怕有大魔境出现。

    李炳南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235989574.html
  • 李炳南答:念佛时自己的孩子吵闹,该怎么办?

    李炳南居士答:   念佛本来就是为了断除无名,只因为念头不专一又起无明,好像阴暗的月亮又添上了一层黑云,千万使不得。做完功课后教训孩子,使他规矩一点,自然是好意,并非恶心,但应该恩威并施,奖惩结合,内心不可真正发怒。要反省自己,子女不守规矩,仍然是自己家教不严所致,是自己的业障,要发惭愧心,多责备自己。能够这样去观想,就是调伏的一个好办法。

    李炳南

    念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10/2135001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