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4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不诚实的果报?

    问:如果禅修者不诚实,不依照真实情况报告他的禅修经验,他将面对什么样的损失呢? 帕奥禅师答:既然他说谎话,他的戒行就已经不清净,因此他无法证得任何禅那、道与果,也不能在修行上有显着的进步。如果他明知而故意诈称证悟禅那、道与果,那就犯了很严重的戒。若这项恶业在临终时成熟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 身为佛教徒,我们应当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何在,我们的目标乃是要解脱生死轮回,这是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禅修者

    http://www.fjdh.cn/fjask/2009/09/08532990332.html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问: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帕奥禅师答:这只能靠你自己抉择,我们无法确定地说那种法门最适合你。注释中提到可以依照个人的性格(性行)来决定修行法门;但是这仍然相当困难,因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种性格:许多贪爱、许多瞋恨、许多妄想……,很难决定他们究竟属于那一种性格。最好是你亲自研究各种业处,自己选择修行法门。 我观察过许多禅修者,通常他们曾经在过去生...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禅修者法门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09233297197.html
  • 青年禅修者小华的生死之路

    http://www.fjdh.cn/Item/32528.aspx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问: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帕奥禅师答: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剎那,即临死速行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之前禅那下跌,那幺它无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达多的禅那。 另一种强而有力的业是观智。它能够在临死时防止不善速行心生起,能令到禅修者投生于善道。所以若想投生善道,你应努力于达到禅那,乃至具备观智。...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来世投生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09255197264.html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能否以感恩心来达到禅那?

    问:禅修者能否以感恩心来达到禅那? 帕奥禅师答:单是感恩并不能达到禅那;感恩心只是知道别人的恩惠而已。但在知道别人恩惠的同时,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慈心观,散播慈爱给对方,那幺他能够达到禅那。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感恩心禅那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09232697263.html
  • 禅修与心理治疗──即使最优秀的禅修者也有旧伤需要治疗

      禅修与心理治疗──即使最优秀的禅修者也有旧伤需要治疗   /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蔡心淑 译   在修道生涯里,我发现了注意到自己阴暗面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修行中,属于...attention)练习,因为他们负荷了太多未妥当处理的哀伤、害怕、创伤以及过去未完成的心事。我也曾经观察过最成功的一群禅修者──包括资深的禅宗和密宗徒众──他们都已到达深度的禅定并且对无常和无我有深观。...

    Jack Kornfield 著 林武瑞?蔡心淑 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2853170.html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是不是必须一生保持庄严及严肃的态度?

    问:禅修者是不是必须一生保持庄严及严肃的态度?经典上不是记载有时佛陀也会表现轻松与幽默的吗? 帕奥禅师答:虽然佛陀很严肃,但却温和与慈悲。佛陀从不开玩笑,而只是说实话。有一次,佛陀向诸比丘说了以下的本生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商人名叫卡巴塔。他有一只驴子,每天都帮他拉装满陶器的货车七由旬之远。有一次,卡巴塔跟他那只拉装满陶器的货车的驴子去到达卡斯拉。当他正忙着送货时,他让该驴子自由走动。当该...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老虎造业

    http://www.fjdh.cn/fjask/2009/11/09203293739.html
  • 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

    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   作者:蔡丽芬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 200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  【英文标题】Lived-Experience as Religius Experience:A Self-Narrative Inquiry f A ...

    蔡丽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5962520.html
  • 帕奥禅师答: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问 :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帕奥禅师答 :修行方法有两种:止禅与观禅。止禅属于善行种子,观禅则属于智慧种子。但是有时观禅也算是善行种子,例如:如果修行观禅的业在临命终时成熟,那么它将造成新的结生心。此时观禅可称为善行种子。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善行种子

    http://www.fjdh.cn/fjask/2009/11/09074793449.html
  • 帕奥禅师答:证得慈心禅的禅修者在出定之后,是否真的有慈爱心?

    问:证得慈心禅的禅修者在出定之后,是否真的有慈爱心? 帕奥禅师答:如果他保持慈爱心就会有近行定的慈爱。然而,如果他对任何目标不如理作意就会失去慈爱。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慈心观慈爱心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215429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