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素食起步>> 素食利益>>正文内容

禽流感--大自然唤醒人类的警讯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09日
来源:素食与人生   作者:美国佛州新闻组报导(原文为英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飞禽类流行性感冒(亦称为禽流感)爆发大规模传染的可能性,是目前人类所面临最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经由屠宰或食用鸡、鸭等带流感病毒的禽只,也会使人类感染这种疾病。

 

何以肉食会导致禽流感广泛流行

流行性感冒与肉品工业的关系由来已久,因为人类流感最初即是发生在那些牲畜拥挤的豢养区以及屠宰业发达的城市。自1959年以来,至今已有24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都是从养猪及养鸡场首先引发的。1997年,一场爆发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危机,也因香港全力扑杀所有鸡只才勉强遏止。有鉴于这几次的疫情,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全球流感监测网」,以便追踪养猪及养鸡场中任何新型的流感病毒。

科学家表示现今的禽流感病毒,必须经过10次特定的基因突变,才会感染人类造成大流行,而基因突变最理想的温床便是养猪、养鸡及养鸭场,尤其是猪只特别容易感染来自禽鸟或人类的流感病毒。事实上,在过去几次的流感疫情中,猪只都扮演着病毒交叉感染的媒介,成为病毒基因突变的温床,这些突变后的病毒持续在人、猪之间交互传染。举例来说,2005年7月,一型由猪只身上感染的病毒,便在中国的四川省爆发疫情,造成数百人感染,并有四十人死亡。

科学家在追踪现有的禽流感病毒来源时,发现中国的珠江三角洲是关键地区,该地大量圈养猪只、鸡鸭及其它各类食用牲畜。其中一项统计显示,该地的市集贩卖高达134种不同种类的牲禽。这些动物的血液和粪便所携带的病毒,在市集上四处流散。原本活蹦乱跳的牲畜被关在狭窄拥挤的笼子内,既不提供饮食,又活生生地将这些动物剥皮宰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导致牠们的免疫系统更加脆弱,而各类患病牲畜杂处一室的情形,使得病毒有机会进行多次不同物种的感染,至今受到影响的牲畜约有75种之多。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项目的资深研究员罗立.盖瑞特(Laurie Garrett),以著作《来袭的瘟疫》(The Coming Plague)一书荣获普立兹奖,根据他的看法,只要人类继续处于「这一长串动物食物链的最顶端」,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突变,将会发展到「规模庞大且难以收拾」的地步。

历史上的大灾难

考古学家在研究动物的骨骸时,发现许多疾病的产生可以远溯至一万年前人类开始豢养动物之时。当时的家畜足部骨骼变形的情况,和现今遭到人类圈禁的牲畜相似,而那时豢养牲畜的人则死于诸如肺结核、天花及流行性感冒等动物疫疾。许多像是口蹄疫等牲畜专有的疾病,也在当时出现过,造成家畜大量死亡,由于当时的人类以肉食维生,因此导致人类营养不良、饥荒、抵抗力薄弱。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因肉食所造成的大灾难,已远超过任何战争或天灾所带来的破坏。

直到今天,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死于传染性疾病,而多数传染性疾病都源自动物的传染,而在已知的各种人类疾病当中,则有四分之三由动物引发(注)。相对的,美洲的印第安人在传统上有别于其它民族,他们从不圈养牲畜,因此在欧洲人来到美洲大陆之前,几乎从未发生过传染性疾病。但是随后由欧洲牲畜引发的一连串疾病,却迅速消灭了南、北美洲百分之九十的印第安人口。

大体来说,目前开发中国家十大死因中,多数都是与动物性感染相关的疾病,而其中高居死亡原因之首的就是艾滋病。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首先发现于买卖猴肉及黑猩猩肉的人身上,现今已造成六千五百万人感染和两千五百万人死亡。科学家研究发现猴子所携带的一种SIV病毒,在转变成HIV病毒前,必须在猎人及灵长类动物不同物种之间来回交替感染至少七次。这也说明了大量病毒的传播来自于狩猎。


循环无止的暴力行为

一般预防禽流感最常见的做法便是扑杀患病的鸡只,随着近几次疫情爆发,已有将近一亿五千万禽只遭到扑杀。根据联合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扑杀鸡只常用的方法是以棒棍或钢管击毙,或是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活埋。此外,有些案例是先将汽油倒入坑中,再将禽只活活烧死,然后加以掩埋;有的则使用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刺骨般的剧痛,任其缓缓死去。


死亡游戏

除了养鸡场外,禽流感的另一个传播途径是猎鸭。鸭子是野外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带原者。当猎人射杀鸭只后,经由与带原的鸭尸种种接触,病毒得以迅速传播。纵观历史,人类经常透过狩猎的方式,将动物身上的疫病传染给家畜或其它人。

今年,尽管因为禽流感的潜在威胁,猎杀鸟类在许多国家已遭禁止,然而猎人们却大多忽略这些禁令。诚如一位黎巴嫩掌管狩猎的官员所言:「猎人们可能不信任政府,所以不把禁令当真。他们并不了解,禽流感已使狩猎行为关系到全国公共健康,而不再只是一种社交或经济活动而已。」

此外,禽流感病毒也可藉由外来鸟类的交易而加以传播。例如:英国官方就曾查获带有禽流感病毒的鹦鹉,而感染病毒的斗鸡也从中国走私到其它地区。「濒临绝种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首席科学家戴维.摩根(David Morgan)表示:「只要有一个带原者成为漏网之鱼,即可造成疫情传播蔓延。」


光明的远景在望

正当卫生官员耗费全球数十亿美金,并牺牲上亿禽只的生命,全力遏止禽流感疫情扩散之际,我们不禁要问:除了大量扑杀病禽之外,难道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法吗?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素食。当人们在商店或超市购买肉类时,或许该先扪心自问:「值得为这一小块肉而甘冒全球疫情失控的危险吗?」

或许有人会认为「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则,但其实他们只需记得人类养狗的实例便可知道:人类只要与狗分享食物及一个遮风避雨的住处,就能将从前与人为敌的狗,转变成护卫、向导及「最好的朋友」。而与牛、猪、鸡这些性情温和的动物做朋友,岂不是比狗更容易!宰杀牠们作为食物不但是原始野蛮的行为,还会威胁到全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希望人类能尽快以这种更人道的方式来处理禽流感的问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