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缅甸佛教>>正文内容

缅甸佛教一瞥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心源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眨眼已在缅甸生活两年了。时空变迁,人事纷纭,让人感想频频。我们一行八人于1996年农历4月24日中午北京时间十二点半从昆明乘飞机抵达缅甸首都仰光国立佛教大学。开始我们计划的五年留学生活。这是建国以来首批由缅方政府通过外交管道邀请中国僧人赴缅甸留学的先例,是中缅友谊的象征,更是中缅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作为留学僧中的一员,我倍感责任的神圣和肩负时代历史的责任。回顾两年来的生活,如同咀嚼米一枚橄榄,让人回味隽永。
  缅甸是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佛法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其文化的主流。北与中国的云南接壤,南临孟加拉国,西连印度,东面是泰国、老挝。总面积67658平方千米,差不多是英国的三倍。总人口5900万,百分之九十以上信仰佛教。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以及各种玉石矿藏为主,自然资源丰富。
  由于四十多年的殖民统治以及闭关锁国,致使这一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然而一脉相乘的原始佛教和自然环境却一直保存完好。这使我们惊喜的发现,佛陀年代的三依一钵,日中一食,树下宿,至今在缅甸还能找到;穿着庄严的黄袈裟沿途乞食,在家人对和尚是那么恭敬虔诚的供养,还有从城市到乡村无论哪个角落都林立着佛塔和禅堂。这一切,对于一个中国人的出家人来说有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法喜。
  我们就读的仰光国立佛教大学位于首都仰光南郊十多公里的KABAAYE。这一段原是丘陵,地势较高,后由缅甸的公三藏长老带头与办僧伽教育全民集资而建成了占地面积约一百万平方米规模庞大的佛教大学。大学拥有教学大楼、长老住宅楼、图书馆、会议室、食堂、僧寮、拜佛堂、戒堂、闵公三藏长老纪念馆等28座气势宏大的建筑群。现有六百五十多僧人,他们都是通过笔试和面试从全国各地录取的优胜都。能上首都佛教大学的僧人被认为是荣耀有学识有才能的。一般四年可以毕业,更高一点有七年、九年才能完成系统教育。他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巴利三藏以及英文对藏典的翻译,还有缅甸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兼涉一些文哲类的学课,在学习期间得接受禅修和弘法实践的训练。对一些主要经典像《摄阿毗达摩议论》、《戒律》一律要求背诵。诵戒时不像我们中国,法师拿一本《比丘戒》本或《梵纲经菩萨戒》本照本宣读,老缅是和尚望地下一蹲,双后合十大拇指靠在额上,眼睛一团,如暴风雨般的气势将所诵之戒一气呵成。这是老缅和尚刻苦研读经典的结果,难怪在家人对和尚恭敬崇拜。目前缅甸国内有六位长老能将巴利三藏从头至尾一字不漏源源背出。政府每年都要对僧人进行三藏经典的考核,以促进僧团整体素质的建设并以此晋升僧王以及政治地位和社会待遇。大学内对僧人的考试十分严格,台有僧人作弊被抓获的,校方将则其退学,晚上超过九点不返宿舍的退学,相互打架的退学,犯根本大戒的退学,无故不上殿不上课不诵戒的退学。应该说他们对僧人的要求和培养都是很严格的。
  校园内在阡陌交错的林荫小道两旁栽满了各类花草、果树。这里有个风俗,新以的和尚要在宿舍楼前种下什么,以表达某种愿望和祁盼。和我同房的老缅一有空就围着他种的一棵椰子树转来转去,不时的给它浇水、施肥、松土、剪枝,有时有三层楼上给它泼水,并向我们吹牛说他种的树颜色最好,长的最粗最壮,等长上来时我们就可以一道吃椰啦!
  外面人说这是一个花园式的佛教大学。确实,这里环境优雅,树木参差。三十多人住一幢宿舍感觉还是很宽敞的。用水、照明都比较充足。因为是热带气候,一年暑、雨、凉三季都用冷水洗澡。沐浴时不允许脱得光光的,下面得围着金刚裙,袈裟离体就算犯戒。可年轻人还是好玩的,有时我们洗着洗着就练起拳脚,几个老缅从前后左右用盆子向我头上灌水,有时澡都洗好了有些调皮的家伙故意往你身上抹一把香皂,弄得你苦笑不得。有意思的是他们不论吃什么玩意都给我留一份。平时我们一道聊天吹牛散步,当谈到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谁贵之时,战争开始,上座部佛教一向不承认大乘是佛说,依据他们的记载大乘的一部分教理确是佛陀所说,后面的教义是从各方面东拉西凑的,是传经的长老加上去的;说我们佛陀传的三衣不穿穿在家人的长衣长裤,袈裟亦是五颜六色;在巴利经典上找不到阿弥陀佛,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禅定的训练才能达到涅盘超越生死。反正大乘是不纯洁变了质的,言下之意小乘佛教是正宗的。如此云云,我大声呵责他们是胡说八道,说他们智慧小根机小人小建筑小法更小。大乘无量方便圆融的教理与解说方法如禅宗的顿悟密宗的三密相印即身成佛与他们的根机哪能相应!一句阿弥陀佛即戒即定即慧即是无量法界。我说小孩子走路得慢慢来有时得让大人牵着,他们保守思想我比喻成走路,我们的圆融解脱称之谓乘飞机,还有说他们是小车我们是火车……这下子可好,几个老缅一下子把我围起来七嘴八舌弄得我喘不过气来。要是闲暇时在走廊上碰着又会吵起来。
  这里的厕所是一个人一个隔间,带门的,里面有香皂、自来水龙头和水池。人一进去就关上门,大小便后用右手拿塑料瓢盛水用左手擦屁股冲洗,然后用香皂洗手,开始总觉得不自在,尤其是用手拿东西吃的时候。慢慢的习惯了才感觉卫生、干净、痛快。反而用卫生纸不习惯了。中国的和尚都笑我们退化了,还有吃饭时不自觉的跟老缅一样用手抓,如此一来,我的少林十三抓又增加了两招。
  缅甸在家人不可以和僧人同坐一道吃饭,一般是和尚吃完以后他们方可用餐。和尚对供养的荤素香臭是没有挑剔的,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缅甸除仰光国立佛教大学和曼德勒佛教大学不出去托钵化缘由政府统一安排外,其它一般僧人都得出去托钵乞食。我有幸在马哈西禅坐中心坐禅时出去托了三天钵,一般是早晨八点,僧人将袈裟裹好,钵带挂在顶上,两手分别轻按在钵的两旁,眼光放在钵前一米左右,等人到齐站好队大和尚一声喝斥一道念几句巴利经文便可以出发了。托钵时都得打赤脚,过柏油马路最难受,头一天我不注意把钵托到地上,引得老缅哧哧的笑我。他们一般得走几十里的路,出来供养的男女老幼什么人都有,主要是饭菜、香蕉、水果和一些日用品香皂毛巾之类的,要是初一、十五或节日供养的东西更丰盛点。看到一些刚学走路的小孩和年迈的老婆婆把供养的东西放在钵里然后俯身礼拜时,我的心好象一下子增长了无限的责任与求道度众生之心。托钵是深入生活的第一线,每天都在接触活生生的世间一切,这对行者身心大有裨益。当我平视威仪整肃的乞食队伍,再一瞥虔诚恭敬的布施者还有四边宁静的村野,空中的太阳是那么的明丽灿烂,我仿佛回到古老的佛陀年代,沐浴到一份闲云野鹤般的旷达心境。三天的托钵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它将影响到我以后入道的决择方式。
  在大学内几乎大部分老缅和尚都能曲指数出国内的歌星、影星及球星。每幢宿舍楼都有一台彩电,一般在闲暇之余和尚还是比较喜欢看电影的。他们中有的流行歌曲唱得蛮好听的,有的能跳各种民族的舞蹈——当然都是关上门玩的。我最感兴趣的是这里做和尚时三五成群盛装浓抹的少女翩翩起舞,这是为庆祝庆祝出家最隆重的仪式。一有空就缠着老缅教我。从起步到指法,一遍遍的示范与模拟使我掌握了每个动作的幅度与频率,领略到整个动作起伏的优美,这是对出家最圣洁的赞美。从而使我联想到能否把佛法融入舞蹈,让佛法的传播更多样化更加接近生活,我决心把它带到中国。老缅对中国的功夫片很感兴趣,《射鵰英雄传》里的郭靖成了他们的宠物,《三侠五义》中的展昭更让他们赞不绝口。《西游记》在缅甸国家电台已上演三次。还有济公观音等电视片在这儿都上了荧屏。因为我长得瘦他们一见我就叫我悟空、济公,然后哈哈大笑。有的老缅对我说中国的片子好,要是放我们的片子老缅准提醒我去看。他们对足球特别偏好,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比赛都要看,但只是看而已,政府不让和尚踢足球,上剧院驾驶车辆自行车什么的。他们看足球时总要吆喝。每次都在三楼上的佛堂内,和国外比赛要是缅甸的队员们射门的话拍掌捶脚吆喝的声音传到几里外,恐怕整个首都都仰光都在摇晃,更有的和尚握起拳冲向空中神情严肃达一两分钟之久,仿佛要为这进一个球立碑颂德。
  我们同一个教室的有日本、俄罗斯、老挝的僧人。有时我们把一句庆弄成七八种说法,下课一道聊天吹牛,主要用缅语和英语交流,年青人的思路最容易沟通。俄罗斯的一个僧人在其本国就是读缅语专业的,在莫斯科大学拿了本科学历。他的缅语和英语都非常厉害,考试自然是小事一桩。还有小日本的僧人学习诚可嘉勉,几乎是足不出户,他那种干简直是不要命。缅甸生活本来就苦,而他背书,刻苦用功的那种拼命法,高度认真的听课、拜佛、看书真让人感动钦佩。上课时双耳竖起,两眼直视,身体前倾,下巴上仰如老虎扑食一样。日本人的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榜样。难怪乎小日本的科技、经济高度发达。
  校方为我们开设了缅语、英语、原始巴利戒律、吉祥经、阿毗达磨、巴利语法等六门课程。每天有四五节课,下午五点上殿,每逢初一、十五放假诵戒。学习任务重,面对一大堆外文字母,真让人头昏脑涨。因为法师上课得参考许多资料,有的课程干脆是在黑板上抄一点学一点。考试的内容大部分是考你记忆的硬功夫。这里的老缅平时拿本书在走廊里或佛堂内来回的咕噜。他们一闭眼能背很多经典,认为佛陀经典都不熟如何能为别人演说,如何续佛慧命?僧人从当沙弥开始就接受刻苦的训练。长老要求他们一边背巴利经典一边背缅文解释。这样日积月累到二三十岁才能逐渐融会贯通。可想而知,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得花多大功夫能得契入巴利经典,单就精通一门外语都得花一定的功夫。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相信佛光的普照。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业。
  由于生活习惯、饮食、天气、情绪、学习压力等种种因素,有时夜里睡不着,从床上悄悄地爬起来,在走廊里度来度去,想到人生众苦充满,面对着这个业障身体,不时感冒,书看多了眼有痛,缅甸和尚差不多都吃冷饭——这胃又痛,不禁热泪盈眶。人的一生或荣贵愿达或劳累奔波或贫穷矢志,所有的一切只是幻得幻失,只有看破人生的深层底蕴,才能真正理解出家修行的尊贵和那经过千辛万苦而换来的一尘不染灵光独耀的一念。
  使我感兴趣的是二年求学间的假期分别在仰光市南郊的马哈西和幸福禅坐中心共坐了三十九天的禅,领略到上座部出家坐禅的独特风采。在缅甸每个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需要有入寺当沙弥过静修生活的经历。
  我们在禅坐中心每天都能看到有人来出家,尤其是泼水节新年来临之际人最多。你会看到这里蹲一堆,那儿围一圈,都是一家一家送孩子来出家的。父母们在两边拉着白布,和尚手拿着剃头刀动作如飞刷刷地削下头发。看到剔完头的小伙子光着脑袋和家人合影留念时不禁觉得几多风趣幽默。有一天军车拉一大车军人来出家,是由他们的长官送来的。平时那些耀武杨威的军人在长老面前乖乖的顶礼膜拜,象小学生一样听话,真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尊严和出家的神圣,还有那些呀呀学语的小家伙由父母抱着也凑热闹前来剃头当沙弥。那些弯腰驼背的老头子一剃度依然是个长老,问他们要出家多久,一般都是一个星期、半个月或更我一点时间。出家后,在寺院得接受佛法教育,和常住僧人一道起床去坐禅。法师们每天传授他们佛法知识、修行的行持威仪以及日常功课、祈祷祝愿等佛事。还通过看录相听录音来传播持戒坐禅的要领。应该说缅甸佛教在接纳众生的工作上做得很周到。他们的禅堂内用草绿色的地毯铺地,四周的灯光和乳白色的天棚都十分和谐,尤其是大佛龛中的佛像和四壁青山绿水种种热带植物鸟兽汇聚的立体图案加上亮丽的灯光映视,给人的感觉是佛陀就在这里。高雅的设计使人一进入禅堂便心矿神怡,难怪每天都有人来坐禅出家。幸福坐禅中心的长老精通英语,能用英语弘法,他弘扬的上座部佛法禅法,在国外很有知名度。并经常去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巡回演讲弘法。
  这里的坐禅和中国的跑香截然不同,在中国跑香可以摆大袖迈大步挺磊肚,身体脑袋都可以摇晃,在这里却是走香,走一步路得花一分多钟,比跳太空舞的步子还要慢十倍,它的要领是摄念法门中的安般守意,要求全神贯注所迈出的每一步,步子不宜太大太小,身体不得前倾后仰,从起脚抬足空行到落脚你的元神得倍加关注,心中了然分明。眼睛、脑袋、脖子身体四肢脚步都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不得乱动。眼睛只准视一米办的地方。脑袋不得乱转扭头,转的速度与弧度不宜太大,最好一动也不动。脖子是头的轴心更不能动。两手臂有三个地方可以放:1两臂交叉抱与胸前2双手结印轻靠于腹下3一手掐另一手的后背放于身后。这就是他们“跑香”的外在形态。一般是一个小时的走禅一个小时的坐禅。从开始准备坐禅到完成单盘双跏趺或散盘这一过程至少得花两至三分钟。在中国我往禅凳上一坐双脚敏捷的一提最多五秒钟就完成盘腿的任务。在禅坐中心一切行动都很慢,吃饭、拜佛、洗澡、上厕所都好像是在深入大定中进行。找一块寺方静静的坐下,首先调好身体让全身感到通畅舒适,然后是数息观息。这只是坐禅的准备工作,要真正想下功夫深入禅定,超越生死,他们将人分成六种根性即贪、嗔、痴、寻、信、智等六种根器的众生,然后提出四十种适合不同根性修习禅定的方法。可见环境和修行的理论为行者过清修生活创造了良好的外缘。在禅修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走禅时抓住了一蚊子。我正在用心走禅时,一只蚊子如飞机一般向我接来撞来,嗡嗡的经过耳畔袭击我后面的脑子,不知怎么回事我一控左手便用中指和拇指夹住了那个家伙,那个蚊子在我的指缝间就如同在天文台发射卫星火箭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而我两个手指的感觉恰似天和地。我在静静地感受这无穷的力量,甚至连自己都不想念,我想这蚊子拉一列火车的气力还绰绰有余。但我心理清楚明白它只是一只蚊子而已,出家人慈悲为怀还是让它回到自由的空间吧,这样一动念,小家伙哧的一下子就跑了。心中若有所司《华严经》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不二境界。
  我想大乘佛教一日三餐坐禅不跑香则会消化不良,而小乘佛教过午不食跑香则会消耗气力,一动一静恰是因地制宜各有本地风光。不过缅甸坐禅的慢字,啊有文章。
  慢,才能体现威仪长老和长者的风度;
  慢,使动作不浮视角雅观;
  慢,传承于那保守而古老的上座部长老;
  慢,让一切无声身心超于平静;
  慢,连几百人吃饭不闻碗钵声;
  这是一种静态的美,是缅甸佛教整体外在形态的独到之处。
  从开始来到现在我们参观了曼德勒、蒲甘、勃固大佛、宝皆、闵公村、布巴山、阶梯遥和仰光附件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仰光大金塔下供奉着佛陀的头发,它独特峭拔庄严肃穆的塔身和那直指太空的塔顶,加之全用黄金镶嵌粉涂的外表,还有四周金字塔波浪式的古建筑和四壁的雕梁书栋,人赤脚走在光亮洁净的大理石上,让人生起一种清净圣洁的遐想。大金塔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物之一,它是缅甸的国魂,在缅甸任何人进入佛塔都得脱鞋赤脚,以示恭敬之意。这里的人一有空就到佛塔内拜佛打坐,有的干脆啊席子和饭菜都带进佛塔以享受一下禅乐的风采。无论是漫步在城乡山野,还是从飞机上俯瞰,缅甸最显眼的是金色或白色的佛塔。淌洋在这块素有“佛塔之国”盛誉的佛教古国,它的山山水水和那朴实好客的人民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回忆。

  1998年3月于缅甸仰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