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身心智慧>>正文内容

季羡林:和谐不简单 孔子很伟大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文化频道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0月26日16时,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北京大学“清源论坛”专访,以一个“教育学者的新时代思考”为题回答了网友提问。

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

  摘要:

  ● 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看现在80岁不稀,90岁不稀,100岁也不稀了。

  ●很多人说孔子及儒家文化与时下时代发展趋势不相吻合,我看并非如此。

  ● 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

  ● 经历过清朝、民国、军阀统治、新中国等时期,作为“五朝元老”,当前政通人和、海晏河清的社会状况是空前的。

  访谈全文:

  季羡林:活100岁也不稀 劝年轻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记者]:首先感谢季老给予我们这个机会向您提出一些问题,聆听您的教诲。人民网强国论坛广大网友让我转达对季老的问候,祝季老健康长寿!人民网强国论坛的网友非常关心季老现在状况,您是否能向广大网友们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季羡林】:301医院是著名的医院,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几年了。301医院的各方面条件很好,有条不紊,医疗条件好,护士本领高,服务态度也好。我写过一篇文章《301赞》,准备发表一下。我快100岁了,中外历史上,一个人活100岁,并不多见。当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越活时间越长,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看现在80岁不稀,90岁不稀,100岁也不稀了。我自己经常在想如何为国家为社会再做贡献,要立新功,不吃老本,想做事,但年龄不饶人,走不动路了,没有人搀扶,两米的距离都很难了。我现在的一个任务就是劝年轻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季羡林: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记者]:2008年祭孔大典上个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市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59年,当今社会对孔子以及孔子创立的儒学似乎颇有微词,对孔子以及儒家文化有多种看法,对当今兴起的祭孔活动批评的声音也比较多,不知道季老对这些有什么样的看法?

  【季羡林】: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孔子的评价很低,群众文化运动就是这样,四平八稳开展不起来的,对孔子的批评过头也在所难免。很多人说孔子及儒家文化与时下时代发展趋势不相吻合,我看并非如此。作为中国人,无法脱离他所生存的文化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和”,中国人要发扬儒家文化,第一要发扬的就是孔子及其文化精髓,要尊重孔子,学习他的思想。

  季羡林:大学一年级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记者]:季老,虽然您在您的《病榻杂记》中自己辞掉了“国学大师”的称号,但您仍然是大家公认的国学大师。说起国学,像我们这样年纪的年轻人似乎感觉并不那么熟悉,有的网友认为国学已经荒废已久了,季老对于现在国学的发展,以及对青年一代入门国学有什么良言?

  【季羡林】:国学就是中国文化。现在成立了很多孔子学院,不仅学习中文,也学习儒家思想。国学和儒家文化不可分割,我赞成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弘扬国学。“和”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最重要的贡献。如果全世界能够接受这一部分,世界人民生活会更安顿一些。对于学习国学,我看大学生,不论工科、理科还是文科,大学一年级开始要把国学作为一门必修课,要开始就要学习国学。当然,英文也要提倡,我劝中国大学生要学好英文,重视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

  季羡林:“和谐”的概念不简单 “五朝元老”劝大家珍惜

  [记者]:季老您很快就是百岁老人,您的一生也见证了许多的历史,国内的,国外的,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中国的命运和未来,您是否有一些想说的?

  【季羡林】:解放前的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中挣扎,1949年我们终于获得了解放;改革开放后,我们正经历着第二次解放——精神解放,我们国家前途无量,尤其是现在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概念——“和谐”。“和谐”的概念不简单,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如果全世界都能够接受这个概念的一部分,世界人民生活就会更安宁。我出生在辛亥革命年代,经历过清朝、民国、军阀统治、新中国等时期,作为“五朝元老”,当前政通人和、海晏河清的社会状况是空前的。不解放,不改革开放,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要珍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