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谁破坏了大草原?谁来修复草原?(一)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记者 刘绍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大草原曾经是一片美丽富饶的草场,吸引着许多牧民前来这里放牧。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发现金矿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滥挖乱采金矿,给美丽的草原留下了片片疤痕。由于人们对草原资源长期的无序索取,加之这里干旱少雨、沙尘频发的气候,让昔日水草丰美的巴音杭盖大草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巴音杭盖大草原,过了川井苏木(乡),在距离中蒙边境105公里处的图古日格,记者看到这里的天虽然还是那样蓝,但草地上依然可以看到开采者在这里肆意开采矿石、就地冶炼后随意丢弃堆放的大批尾矿石,遍布草原的采矿洞穴让平整的草原变得坑坑洼洼。草原生态环境前景令人担忧。

记者追踪

尾矿渣随意堆放毁了茫茫大草原

核心阅读:“这里原来红柳长的很茂盛,所以叫红柳沟。但自从堆起尾矿坝后,耐干旱、抗盐碱的红柳全死了。”高永凤告诉记者,巴音杭盖大草原一年四季除夏季外,基本上天天飞沙走石,尾矿渣飞落到草原上,草很快就枯黄死掉。

记者对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草原生态遭到破坏的关注缘于一封举报信。

这封来自乌拉特中旗巴音杭盖苏木图古日格嘎查(村)村民的举报信称:自1994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208大队来到图古日格草原开矿以来,探矿者只要勘测出地下矿石含有金脉便给草原开膛破肚,打竖井进行开采。开采出来的矿石,含金高的进行氰化法选冶,含金量过低无法提炼的矿石则随意丢弃在草原上。由于208大队图古日格金矿的采矿点分布在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为把采出的矿石运送到选冶厂,他们开着满载矿石的汽车在草原上疯狂奔驰,只要是汽车经过的地方,都会在草原上辗出一条条土路,最终使得地上石砂裸露,寸草不生,成了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
 
举报信还称:图古日格金矿在采矿过程中,对废弃的矿井也不进行回填,经常有人畜掉入矿井中,对当地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查清事实真相,记者来到这里后,请当地牧民做向导,驱车对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的草原进行了实地调查。

根据调查,记者获知举报信中所称的图古日格金矿全称为“内蒙古乌中旗图古日格金矿”(以下简称图古日格金矿),在金矿选冶车间西边约百米左右是牧民刘二仁的家,在他家的北边,记者看到一道时断时续的铁丝网横亘在半山坡上拦成了尾矿坝,坝边竖着个白色木牌,上面写着“尾矿库”3个大字。

穿过铁丝网,记者看到一座高约10米左右近似山丘的尾矿渣坝,在它的东部是冶炼车间,矿渣顺着车间玻璃下一根直径约三四十厘米粗的管道直接排入尾矿坝里,经过风吹日晒,自然风干,尾矿渣已形成石块状的山丘。记者随手从地上拾起一块矿渣轻轻一捏,块状的矿渣立即被捏得粉碎。

据刘二仁介绍,这座尾矿坝是在近些年建的,占地约3亩左右,另外在距此不远的山沟里还有两个尾矿坝,而整个山沟都快被填平了。

看过这座尾矿坝后,记者继续驱车行驶在草原上,远远地看见一条灰白色的尾矿渣连绵不断地围着山角延伸。刘二仁告诉记者,这条尾矿坝有近10公里长。

在图古日格草原一处名为红柳沟草盘的地方,牧民高永凤指着家门前堆成土包状的尾矿渣说,这片尾矿渣占地至少有二三百平方米。这还算是少的,房后还有更大一片。

“这里原来红柳长的很茂盛,所以叫红柳沟。但自从堆起尾矿坝后,耐干旱、抗盐碱的红柳全死了。”高永凤告诉记者,巴音杭盖大草原一年四季中除夏季外,基本上天天都飞沙走石,风特别厉害。只要一刮风,细细的尾矿渣便无孔不入地钻进屋里,整个房里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尾矿渣飞落到草原上,草很快枯黄死掉,使草原上很难见到草,四处都是裸露的石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