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宗教比较>>正文内容

当代中外佛教教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作者:净因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980年鉴真和尚像回国探亲,这一活动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全面恢复。三十年来,中国佛教顺利地走过了落实政策、修复寺院、改善寺院经济和加强寺院管理等四个阶段。199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及时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兴办佛教教育、提高四众素质等有关措施和方略,抓住了攸关佛教命运的关键并力图解决。在赵朴初会长再三强调培养人才为佛教头等大事的呼吁下,“教育兴教”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大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佛教教育决定佛教的命运。换而言之,今天有什么样的僧教育,明天就会有什么形态的佛教;今天的佛教教育办得好不好,决定了明天的佛教延续是否有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佛教教育决定着未来佛教的形态。基于以上认识,全国佛教界纷纷集中人力物力,先后办起了三十四所佛教院校,培育了数以千计的佛教人才,初步缓解了佛教界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为绍隆佛种、弘法利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诚然,现有佛教院校的办学经验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借鉴。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腾飞,国力日强,炎黄子孙正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这对佛教的延续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按照目前佛学院的现行教育体制,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三十年来,有识之士纷纷从佛教的教育思想、教制、教材、办学方法以及师资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佛教教育质量,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想法与建议,对当今佛教教育确实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办佛学院的宗旨仍然比较抽象,佛学院的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状并不令人乐观。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佛教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办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代僧教育到底要培养何种人才?判断僧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不少人在理解这些佛教教育实质性问题时显得抽象而空洞。在办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扬之间的关系?办僧教育时如何处理好信仰与学术研究、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佛教界对这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定论。僧教育如何才能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能借鉴现代社会教育成功的经验,使僧教育现代化?如何才能使僧教育为和谐社会服务?佛教界至今也是一筹莫展。所有这一切让具体办教育的人有点无所适从。

  本研究课题通过比较研究百年来中国佛教教育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展示佛教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期说明佛教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形式,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三大语系佛教教育差异的对比研究,展示不同地区佛教教育发展的独特性,以期探讨汉语系佛教教育如何借鉴巴利语系、藏语系佛教教育成功的经验,完善中国佛教教育体系;通过比较研究世界不同地区佛教教育的差异,以期了知不同地区佛教教育学以致用的特色,探讨现代僧教育应如何鼓励学僧在学好佛教基本教义的基础之上,积极运用所学的佛法解决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彰显佛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社会大学与佛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方面的对比研究,探讨佛教育应如何平衡“信仰”、“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四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佛教教育现代化的趋向。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时代的需求,探讨佛教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僧伽教育为主体,从不同层面探讨佛教教育如何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利益大众的僧才,发挥佛教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进入世界佛教论坛专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