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修心养性>>正文内容

“留白”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7日
来源:凤凰网佛教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相对完整而言,“半”无疑是未完成的一种状态,是令人遗憾的一种缺失,然而,对于文学艺术、自然哲学、人生修养等方面来说,“半”又是一种高妙的技法,一种至高的境界,一种宽大的胸怀,一种过人的智慧。


  有一个庄园主,想让他三个儿子中最有智慧的一个来管理他的桃园,于是,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大袋子,让他们在偌大的桃园摘回又红又大的桃子。三个儿子领命而去。老大进得桃园,抬眼一瞧,看见满树的桃子个个饱满溜圆,又红又大,眼睛都看花了,于是乎,不加选择地摘了满满一袋桃子,就背回去了。老三一心想摘得个大色鲜的桃子,举目四望,寻寻觅觅,觉得这个不行,那个也不成,结果,一个也没有摘到,只好空手而归。老二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每个桃子的个体都有些许的差异:有的桃子个头较大,但色泽暗淡;有的桃子颜色红润,但个头较小。要选出个头和颜色都令人满意的桃子,的确不易。不过,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满园的桃子,相对而言,总有令人满意的。老二,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摘得了半袋桃子。


  聪明的读者,如果你是那个庄园主,你会选谁呢?相信,你和我一样,一定会选择老二。老二的那半袋桃子,不用看,一定是又红又大的。从那半袋桃子里,我们看到了老二思维的缜密和审时度势的机智。另外,从“半”袋桃子中我们还看到了老二留有余地的大智慧,他完全可以摘得满满一袋,可他不,袋满了,量虽足,却难保桃子又红又大的质,宁缺勿滥,反显珍贵;袋子装得满满的,人们的视觉空间被塞得严严实实的同时,立刻就会心生疑窦:这么多?这会是“又红又大”的吗?说不定还会有更大更好的呢!让袋子虚出一半,反而能让人确信无疑:这半袋桃子就是“又红又大”的。他“半”得多么聪明!“半”得多么有学问!


  我有一次买花的经历。一天,看到花农推着满满一车盛开的杜鹃,不胜欣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盆花开得最艳最美的杜鹃买了回去,心里还挺得意的。可时隔不久,杜鹃花便蕊残瓣枯,凋落殆尽了。本想多欣赏一下杜鹃的美艳,可短短几天工夫,它便零落成泥了,好不失意。事后,我拿此事去询问花匠,花匠说:“外行啊,外行!你一点也不懂‘泰极而否’的道理?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儿美艳盛放之时,就是残败零落之日。买花,你不如选只长出了花蕾的植株,那样,你不仅可以观赏到花儿开放的全过程,而且可以长时间地欣赏花儿的漂亮美艳了。”也许,这就是“花开半时偏妍”的道理吧。原来,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半”中隐美的生成哲学。


  大凡有爬山体验的人都知晓,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在一路爬行的过程中,我们一边贪婪地摄取眼前身边的美景,一边无限向往地希求看到更美的景致。一旦爬到了山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时,一丝失落感便隐隐而生:原来,也不过如此。半山腰的感觉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掺进了人们对美景无限向往的想象,虚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扩伸与延展。


  “半”,有时可以叫它“留白”的艺术。齐白石一幅名为“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水墨画,就是国画中“留白”的经典之作。我们知道,对自然界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进行描摹,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语言、声响、思维等入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然而,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看到几只小蝌蚪,我们似乎隐约可闻山泉上游、十里之外轰鸣山涧、响成一片的蛙声。“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也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画面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在丰富的意念中填补另一半,使“蛙声”这一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观众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作者与观众的共同创作水乳交融成无法言说的审美愉悦。多么高明的“一半”,多么艺术的“留白”!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