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西藏佛教>>正文内容

仪式中的西藏民间面具艺术(2)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30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虎生 陈映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二、面具的仪式属性

  面具具有天然的仪式属性,常被用于非日常状态的仪式。所谓的仪式属性,即具有这样的功能,能够成功完成两类不同文化情境之间的转变与切换,即角色之间的“跳进跳出”,戴上了就是别人,摘下了就是自己。这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既不需要繁复的化妆过程,也不需要忍受像纹面那样痛苦的事情。这也是面具令人着魔的艺术魅力所在。面具一般很少在日常状态下出现,大多频频出现在诸多仪式场合中,尤其是节日庆典和宗教活动中,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仪式属性使表演情境获得了最有效的仪式感。宗教性仪式作为一类仪式,常常源自于日常生活又试图与日常割裂,表现出神格的内容和仪式过程的神圣性,面具正合其意。

  当一个和自己无比熟悉的人随手戴上一个面具,会立刻感到一种压力和紧张,因为你会下意识地觉得刚才站在你面前的那个熟人立刻消失了,出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虽然你可以理性地告诉自己这个人就是刚才那个人,但是依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摆脱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强刺激和震憾力,可谓当即产生了一类“文化震惊”。这种“完全陌生化”,正是艺术审美中所需要的摆脱日常状态的内在力量,是产生神圣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宗教仪式中所需要的内在体验。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实际情况中,面具所带来的艺术体验和宗教体验要复杂得多。

  宗教的思想往往通过艺术形式来得到更好的表达,所以艺术体验往往和宗教体验交织在一起。在面具表演中,面具传递给观众们的是一类宗教情绪,“宗教情绪是具体的心理状态,由一个情感加上一个特殊对象组成的,所以它当然是与其他具体的情绪不同的心理作用。”[1] 这类宗教情绪会令观众们转而将注意力投向自身,产生信服感、虔诚感,以致认识到自己在超自然力面前的功过与不完备感,重新发现自我。

  面具的仪式属性还在于它在表演的情境中所具有强有力的控制场面的能力,即使是在表演神灵,也会给予观众最大化的“真实感”。比如,藏戏中著名的金刚神舞,当喇嘛们戴上魔鬼的面具时,观众们会立刻感受到直观的魔鬼形象带来的威慑力和恐惧感,很少有人会怀疑魔鬼的真实性,因为“神灵”就在他们的眼前舞动,并做出神格化的程式性动作。恐惧与害怕不是消极的心情与情感,而是积极创造了艺术世界中的真实美感。观众的沉默与寂静告诉了表演者表演的有效性和正当性,他们会更加增加表演的信心和表现能力,将想象中的超自然世界展现得更淋漓尽致。宗教现身说教的伦理功能,就在仪式表演中的互动里很好地完成,如果没有面具出现的金刚神舞既难以想象,也会因为表演者真实面孔的出现而削弱神存在的“真实性”,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讽刺效果。

  三、西藏的民间面具及其表演的两类仪式

  面具固然是一类物质性的艺术道具,可以单独抽出来做静态研究。但是,如果脱离了面具表演的具体情境和以及与面具发生联系的主体,面具的真正内涵就得不到很好的解释。一个具体的面具常能引发对一个微型社会的整体研究,像列维-斯特劳斯会花费近一本书的篇幅去勾勒出由北美印第安人部落的一个面具所引起的关于婚姻、庆典、神话、舞蹈的象征结构等。[2]

  西藏所有的面具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寺院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为了使读者能有一个简捷明了的了解,下面以表格的方式进行表示:

西藏

面具

寺院宗教面具

“羌姆”面具

本教“羌姆”面具

如“尸陀林主”面具等

宁玛派“羌姆”面具

如“玛哈噶拉”面具等

噶举派“羌姆”面具

如“怖畏金刚护法神”面具等

萨迦派“羌姆”面具

如“黑面怒相护法神”面具等

格鲁派“羌姆”面具

如“阎魔”面具等

悬挂面具

本尊面具

如“大威德金刚”、“马头金刚”面具等

护法神面具

如“狮面空行母”、“娘热介青”面具等

伴属神面具

如“青狮”、“豹头”面具等

民间

面具

民间祭祀面具

如后藏“吉达吉姆”、山南“格人羌姆”、林芝“波梗神侍”面具等

民间说唱歌舞面具

如“折嘎”、“牦牛舞领舞”、“卓(鼓)舞领舞”、“藏戏”面具等

  西藏面具分类简表

  寺院宗教面具以神格造型为主,民间面具则以人格造型为主。

  宗教面具一般是由西藏制度化了的寺庙组织制作和表演,整个过程有着严格的工艺规定和表演程式。宗教面具的表情内容是以藏传佛教严格的神灵体系为主,分本尊、护法神与附属神三类,如度母、莲花生、金刚、女妖、兽神、龙女、仙翁等等大量神格面具,占面具的主要部分。宗教面具有一个严格的“灌注智慧”的程序,面具的所有制作工序完成以后,要举行“开光”仪式,念经祈祷神佛将恩泽与智慧灌注到新的面具中。

  相比之下,西藏的民间面具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关注的比较少,也正因为此,西藏的民间面具是本文所要考察和关注的重点,这类面具的数量和品种都比较有限,但是涉及面广,更多地与民间生活结合在一起,主要运用在藏戏、说唱、歌舞、祭祀等形式的表演活动中,以人格型表演为主,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服务。[3] 民间面具的制作相对比较粗糙,工序也没有宗教面具那样严格与神圣化,所用材料取自日常生活,有时显得简陋质朴。

  西藏民间面具主要有五种:藏戏面具、牦牛舞面具、卓舞(鼓舞)面具、“折嘎”面具和“吉达吉姆”面具。这五类面具的表演都在特定的仪式情境中进行,根据仪式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藏戏面具、牦牛舞面具、卓舞面具、“折嘎”面具表演的节庆仪式与“吉达吉姆”面具表演的治疗仪式。民间面具表演较多地与民众的节庆仪式相结合,面具表演的节庆仪式主要指的是,在藏族的一些民间节日中(如藏历年、“过林卡”[4] 、“旺果节”[5]、雪顿节[6] )出现常规性和周期性的面具表演;面具表演的治疗仪式则发生在特定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频率低于前者,指的是人们在面临天灾(旱灾、水灾、雹灾、蝗灾等)人祸(疾病、死亡、意外损失等)时出现具有文化治疗功能的面具表演,在西藏民间面具中主要指的是“吉达吉姆”的面具表演仪式,也有的学者把这类仪式定义为“困扰仪式”。

  --------------------------------------------------------------------------------

  [1] (美)威廉·詹姆士(James)著,唐钺译:《宗教经验之种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5页。

  [2] (法)列维-斯特劳斯(Strauss)著,知寒等译:《神秘的面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3] 此处参考了张鹰编著的《西藏面具》,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4] “林卡”的“林”在藏语里是“绿洲”的意思,“卡”则是用土石围成墙专门保护之意。“林卡”是人们刻意栽种、培植、保护的林苑。每年藏历五月一日至十五日的半个月里,人们走出家门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游乐,称为“过林卡”。

  [5] 旺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

  [6] 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雪”在藏语中是酸奶的意思,“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节期有唱藏戏的传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