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爱国护教>>正文内容

禅心,佛心,爱国心——我爱我的祖国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宏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禅心,佛心,爱国心——我爱我的祖国

  释宏法(福建佛教学院女众部本科班)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真是难以平静。因为每当想起我的祖国,总会使我心潮起伏,激荡不已。

  祖国,人们将您比作母亲,这是最恰当不过的称呼。我,生在您的怀抱中,成长在您的天空下,您的往事让我感动、让我忧伤。您曾经泪湿衣襟,您曾经血洒大地。在伤痕累累,生命垂危之际,您依然挺胸迎接那雨雪风霜。母亲,您曾如此勇敢、坚强。

  如今,太阳驱走了风霜。儿女们也开始为您梳妆,露出了您昔日的模样。母亲,原来您如此美丽端庄。

  祖国有多美,我说不清楚。但我已将它印在心中。祖国的历史有多悠久,我写不清楚。但我知道,自汉朝始,中华民族就用它博大的胸怀迎接远道而来的佛教文明。今天,当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当5.12汶川地震的时候;当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时候;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往返于太空的时候;当海峡两岸佛教徒共同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时候……大地在我们脚下,世界听到了我们的声音:“中国加油!”

  听,晨钟初叩,悠扬的钟声在耳畔响起;看,一群群庄严的僧人从容的步入佛殿;一座座崭新的庙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炉香乍爇,木鱼声声。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涌起一份感恩的心。感恩祖国母亲,是您让我有缘目睹遍布名山大川的庙宇,让我有缘听闻到无上甚深微妙的佛法,让我有缘追随一辈辈高僧大德的足迹,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圆成了我出家的心愿。在清净祥和的寺院里,我们手捧法宝、目观经文,以法雨灌溉心灵,以智慧破除无明。沐浴在这慈祥的佛光下,感受着祖国母亲的发展与壮大,心中生起无限的感激。宗教始终与祖国荣辱与共,只有国强才能教兴。我们用虔诚的心祈祷伟大的祖国母亲,祝您永远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我热爱我的母亲,我要让这份爱不断拓展延续,让它带给未来以希望,让它带给众生以温暖。让我们观大地众生之相,听大地众生之声。用我们的心去感染众生的心。让我们全中华民族的心共同奏响和谐之音。

  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心里久久激荡着寂禅大师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我虽出家未忘世”。这正是我们新一代佛子修学的楷模。踏着祖师的足迹,今天,我愿报效我的祖国母亲。

  稽首华严真性海 种种光明遍照尊

  普贤万行所庄严 一切真如法界藏

  21世纪,有知识的僧青年,应该学习普贤菩萨的万行,拿出勇气,团结一致,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在那里实现“佛法不离世间法”,在那里磨练自己的意志,涤荡自己的灵魂;同时带给有情众生法喜与吉祥,健康与和平。这就是我们的肺腑之言。

  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应该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事?第一个引领我学佛的师父,上宽下敬恩师,几十年来,每周坚持放生。在一次次坚持不断的放生中,引领了一批又一批信众,包括香港、澳门佛教青年会的参与。有人问师父,每周上万元的放生款,为什么不拿来做其他的善事?师父说:“放生是救命,我们要多度一些人,多救一些命。这是出家人的本分。”正是师父这样的行持,培养了众多弟子与信众,关爱生命、救护众生的慈悲心。从师父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佛教对社会的作用。人心善良了,就没有纷争,世界即是净土。这也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人心基础。我们佛弟子应该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事?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本分事。

  近年来,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福建省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福建佛学院女众部在崇福寺成立了。佛学院的法师们,在上传下常老和尚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僧才。正是因此,才使我有缘来到崇福寺修学,接受法师们的教诲。僧才是传播佛法的慧灯。这一盏盏慧灯照亮了众生的心灵。心净则佛土净。我们要以上传下常老和尚以及追随老和尚开展佛学教育理念的法师们为榜样,努力精进修学佛法,时刻为绍隆佛种做好准备,为祖国的和谐播下一颗颗和平的种子。我们佛弟子应该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事?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本分事。

  我们深深的知道,国家的兴亡,有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作为佛弟子的我们,作为佛陀教育的承载者与继承者,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佛教。在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人们更需要精神境界的提升,有更多的人生困惑待人开解。是啊,佛法的慧灯能否在这个时代发挥其最有力的作用,与我们的自身紧密相关。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沐浴在祖国的发展和成就中;蒙受国家与人民养育之恩的我们,应该更加精进的研修经论,并做到心同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如此方可上报国恩。愿所有见到我们、听到我们、接触到我们的人,都能发起利他利国之心。并尽我们的一生,报答祖国人民。

  母亲,我们将毫不犹豫地托起那光照环宇的新太阳,让您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