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宋代诗僧云门宗大师重显考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宋代诗僧云门宗大师重显考略

  重显(980—1052),俗姓李,字隐之,号长松长老,宋初遂州(今四川遂宁市)人。家世豪富,世传儒业。幼精锐,读书知要,下笔敏速。然雅志丘壑,心存出世,父母不能夺。乃以少年离俗入道,初司经律,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22岁到成都普安院出家,以释仁铣为师,落发受具,横经讲席,究理穷玄,诘问锋驰,机辩无敌。咸知法器,遂出蜀南游。

  重显出蜀后,浮沉荆渚间,游学各地,至复州(今湖北天门)北塔,向云门宗法嗣智门光祚禅师参学。光祚系蜀人,为著名禅师,见重显聪明好学,十分喜爱他。一日问曰:“不起一念,云何有过?”光祚以佛子打之,重显豁然开悟,遂留五载,尽得其道。

  宋真宗天禧(1017—1021)初年,重显在池州(今安徽贵池)景德寺与池州知州曾会相逢。曾会与重显同为遂宁人,幼时同舍,相与厚善,及冠异途,他乡遇故知,分外高兴。后来,曾会问重显欲何往,重显曰:“将造钱塘、绝西兴、登台雁。”曾会曰:“灵隐天下胜处,珊禅师吾故人。”遂以书荐显,显至灵隐,滞留三年。后曾会奉使浙西,访显于灵隐,僧堂千余人,无识之者。逐一寻求始得见之。曾问向所附书,重显袖纳之,曰:“公意勤,然行脚人非督邮也。”曾会大笑,珊禅师由是奇之。后苏州洞庭山翠峰寺虚席,遂举荐重显任该寺住持。

  宋仁宗天圣(1023—1032)初年,曾会居士出任明州(今浙江宁波)知府,以书币迎重显至明州雪窦山(今浙江奉化县)资圣寺,任住持。一日,有僧问:“远离翠峰祖席,已临雪窦道场,未审是一是二?”答曰:“马无千里漫追风”。又问:“恁么则云散千千月?”答曰:“龙头蛇尾汉。”有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祥云五色”。又曰:“学人不会。”答曰:“头上漫漫。”又问:“达摩未来时如何?”答曰:“猿啼古木。”问:“事后如何?”答云:“鹤翔云霄。”又问:“如何是诸佛本源?”答曰:“千峰寒色。”

  重显住持雪窦山资圣寺达30年之久,大弘禅法,妙语遍丛林,宗风大振,天下龙蟠凤逸,衲子争集,号为“云门中兴”,故人们称之为“雪窦重显”。

  云门宗为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由五代时文偃创立,因住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故名,属南宗青原法系。以为万事万物,皆体现真如,皆有佛性。其说教方式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大意是说佛性普现万有,真理不可名说,应随机教化学人。其“宗风”是:“孤危耸峻,人难凑泊”。北宋重显,把云门宗风推上了顶峰,他著有《颂古百则》,首开“文字禅”的先河,跳出了“不立文字”的禅宗规范,为后世禅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在禅学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冯学成《四川禅宗史概述》(1992年6月成都出版社出版)云:“他(香林澄远)的弟子智门光祚和再传弟子雪窦重显是北宋时期中兴云门宗的关键人物。特别是雪窦重显禅师(980—1052)住持浙江雪窦寺达30年,把云门宗风推上了顶峰,时人称之为‘云门中兴’,在北宋一代显荣之极,其声势还超过了临济宗。”雪窦山当时被列为禅宗十山之一。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六月十日,雪窦重显大师游山时,四顾周览,谓侍者曰:“何日复来于此?”侍者哀求遗偈,重显曰:“平生唯患语之多矣。”沐浴罢,整衣侧卧,北首而化,年72岁。塔葬于雪窦山资圣寺之西坞,诏赐“明觉大师”。

  重显著述甚丰,主要有:

  《祖英集》二卷。收入诗歌300首,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正月,释文政编辑并付梓刊行。文政系重显弟子,重显有诗《送文政禅者》。文政在《祖英集序》中云:“师之形言也,且异乎阳春白雪,碧云清风者也。夫大圭不琢,贵乎天真;至言不文,尚于理实。乃世之衡鉴,岂智识而拟议哉?师自戾止翠峰、雪窦,或先德言句渊密,师因而颂之;或感兴怀别,贻赠之作固亦多矣。其有好道者,并录而囊之。一日总辑成二百二十首,乃写呈师……”。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祖英集》收入《四库全书》集部三、别集类二,四库馆臣提要云:“重显戒行清洁,彼教称为古德,故其诗多语涉禅宗,与道潜、惠洪诸人专事吟咏者,蹊径稍别。然胸怀脱洒,韵度自高,随意所知,皆天然拔俗。五言如:‘静空孤鹗远,高柳一蝉新’;‘草随春岸绿,风倚夜涛寒’;‘片石幽笼藓,残花冷衬云’;‘啼狖冲寒影,归鸿见断行’,皆绰有九僧遗意。七言绝句如《自贻》《送僧》《喜禅人回山》诸篇,亦皆风致清婉,琅然可诵,因非概作禅家酸馅语也。”后来,又收入了《四部丛刊续编》集部、北京大学编《全宋诗》卷147至卷148中。《四川通志》卷67、《续通志》卷162、《续通考》卷195有著录。

  《瀑布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子类著录,收入《四部丛刊续编》集部《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附。

  《佛果节击录》(重显拈古,克勤击节)二卷。收入《续藏经》,《四部丛刊续编》集部《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附。

  《雪窦颂古》八卷。又名《雪窦语录》、《雪窦和尚百则颂古》。日本秋月龙珉《禅海珍言》云:“《雪窦颂古》是云门大师雪窦重显以云门祖师的机缘语录为基础,用偈颂形式加以阐述云门宗思想的集则。”著录于《郡斋读书志》卷三下;《文献通考》卷227;《遂初堂书目》子部释家类作《雪窦语录》无卷数;《文渊阁书目》卷十七,《明书经籍志》拾补佛书作一册;《宋史·艺文志》子类,《国史经籍志》子类作《语录》八卷。今存《雪窦和尚百则颂古》一卷,收入《续藏经》;《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一卷,收入《四部丛刊续编》集部。《颂古集》有宋刊本、元刊本(元至正二年大明寺住持释海岛刊本),今已收入北京大学编《全宋诗》第149卷中。后来,克勤禅师在重显禅师《颂古百则》的基础上,加以点评、阐述而成《碧岩录》。《碧岩录》十卷。又名《碧岩集》、《重显颂古克勤评唱》。著录于《郡斋读书后志》卷二,《文献通考》卷227,《文渊阁书目》卷17,作一册或五册;《明书经籍志拾补》佛书作六册。收入《续藏经》、《大正藏》第48册中。《碧岩录》成书于宋宣和七年(1125),它是宋僧园悟克勤对雪窦重显《颂古百则》的讲评,即重显选著《颂古百则》,克勤评唱《颂古百则》。雪窦重显从禅师语录中选出公案(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百则,附以颂文(即颂古)。克勤在成都、夹山、湘西作了三次详细讲演,其门人将在夹山灵泉院所讲记录下来,整理成书,因夹山(今湖南澧县东)是唐代高僧善会开辟的道场,善会有“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故禅林遂称夹山为“碧岩”。该书遂以“碧岩”为书名。该书在录出《颂古百则》的每一则之前,先加“垂示”,以作提示;列出“本则”后,著语评论,介绍公案提出者的略历,并就其警句加以评唱,进行整体解说。自宋以来,禅门就把《碧岩录》列为“禅门第一书”,正如日本学者秋月龙珉在《禅海珍言》中说:“它客观而深刻地大写了中国的了不起的伟大的禅”。《碧岩录》的出现,直接诱发了日本的五山禅学的兴盛。日本禅学称它为三大奇书之一。在国内被誉为与《坛经》合璧的禅学圣经,至今仍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禅宗爱好者。

  《显禅师语录》,又名《长松长老显禅师语录》。宋僧法安辑,杨天惠有《长松长老显禅师语录序》,收入《宋代蜀文辑存》卷26,苏元老亦有序,收入《宋代蜀文辑存》卷35,著录于《蜀中广记》卷95,今佚。

  另外,清·厉鹗《宋事纪事》卷九十一收重显诗5首。

  雪窦重显不仅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对越南佛教史也有很深影响。他的弟子草堂禅师,于十一世纪中叶到越南弘扬佛教,被李朝国王李圣宗(1054—1072年在位)封为国师。草堂禅师在升龙(今越南河内)开国寺,传《雪窦百则》,正式创建草堂禅派,又称“雪窦明觉派”。李圣宗为他第一代弟子。草堂继承雪窦重显法统,传《雪窦百则》,倡导禅净一致教义,即实行禅宗的修禅和净土宗的念佛相结合。“雪窦明觉派”分为李圣宗、般若和吴舍三个支系。李圣宗支系是越南李朝皇帝圣宗所创建,只在朝廷内部流传,至三祖杜武,法系中断。般若支系是般若禅师所创建,经绍明、梵音、张三藏相传,至十三世纪初法系中断。吴舍支系是吴舍禅师所创建,经二祖空路、四祖杜常相传,历经五代,最后法系中断。该派得到李朝皇帝圣宗、英宗(1138—1175在位)和高宗(1176—1210在位)的信仰,他们分别是雪窦明觉派第一代、三代和五代弟子。1225年随着李朝的复灭趋于衰亡。

  唐代马祖道一、圭峰宗密,宋代雪窦重显是四川历史上最杰出的三大高僧,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和何兹全主编的《中国历代名僧》四川籍僧人中选有也只选有这三位蜀中高僧,可见这三人是禅宗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禅诗二百首》(1995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选录重显诗歌6首,洪丕谟《新编白语禅宗妙语》选录全国禅门高僧101人之禅语,重显共选7则:即《豁然开悟》《无量诸佛国土,一时现前》《要杀要活临时决定》《鹤唳青霄》《回僧堂烤火》《填满沟壑没人会》《何日再来这里》。当代日本禅宗研究家秋月龙珉先生在其所著《禅海珍言》(1991年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对重显极为推重,称赞重显为“宋代高僧”、“云门宗大师”,并说:“宋代高僧园悟克勤和尚(1063—1135)以云门宗大师雪窦重显所作的《雪窦颂古》为基础,在门生面前通过诗偈说唱的形式,提示真正的禅意。又名‘提唱’。园悟手下的门人把它们集录整理成书,就成了今天的《碧岩录》。”并在该书中选录重显禅语甚多,称之为“超凡脱俗的佛禅妙语,大彻大悟的东方智慧。”

  《宗教辞典》《中国历代名僧》《四库全书》《锦江禅灯》《续传灯录》《佛祖历代通载》《巴蜀禅灯录》《四川通史》《四川省志》《文献通考》《宋诗纪事》《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巴蜀文化大典》《遂宁县志》《中国佛学人名词典》《中国禅宗大全》《中国禅宗语录大观》等数十部典籍,载有重显大师事迹传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