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妙境长老宣讲《大悲心陀罗尼经》(十一)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妙境长老宣讲《大悲心陀罗尼经》(十一)
116
正好也是这样子,厌魅还著于本人。
“恶生浊乱法灭时,淫欲火盛心迷倒,弃背妻婿外贪染,昼夜邪思无暂停;若能
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说是念大悲咒,还有这样的作用。恶生浊乱法灭时,
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正法,没有了;或者是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没有正法。很多的恶事
发生,很不清净,没有正常的秩序,所以叫做乱。其中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
地区的人,这个淫欲心就像火似的那么盛,他那个心,迷惑颠倒。弃背了妻,弃了他
的婿,本来有妻有婿,但还不知足。弃背,背他的妻、婿,在外边另外有所贪染。他
这欲火,这个淫欲心,昼夜,白天,夜间,这个欲心的邪思停不下来。若能称诵大悲
咒,淫欲火灭邪心除,欲心就没有了。可见这里边,就是欲心特别盛的人,他不知道
这是个错误,就随他的欲心去活动,这是一种。另外一种,虽知道是不对,但是自己
作不得主。这样的人,他有可能会相信佛法,念大悲咒来对治,来改造自己,如果不
知道不对,那就很困难了。所以这里面说,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我若广赞咒功力,一切称扬无尽期”。观世音菩萨说:“我要是广博地赞叹大悲
咒的功德力量,一切称扬没有穷尽的时候”。
尔时观世音菩萨告梵天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
作二十一结,系项。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
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
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
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
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尔时观世音菩萨告诉梵天言”,告诉梵天王说:“诵此咒五遍”,念大悲神咒念五
遍。然后“取五色线作索”,取五种颜色的线,作一条绳。就是念了五遍咒,作了五色
线的一条绳。“咒二十一遍”,然后再念二十一遍大悲咒,“结作二十一结”,就是念一
遍大悲咒,就作一个扣,念二十一遍大悲咒,就是作二十一个扣。系项,就是把它戴
在自己的脖子上,就是做这件事。做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呢?“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
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为很多修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
修行六波罗密还没有圆满,譬如持戒没有圆满,施波罗密没有圆满,忍波罗密、精进
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都是还没有圆满。为这个人,“速令满足故”,令你
很快地圆满了这样的功德,你作二十一个结,戴在脖子上,就能令你六波罗蜜得满足。
“未发菩提心”的人,“速令发心故”,如果他对于世间上的苦、空、无常这些事
情还有所留恋,不能够发出来修行圣道的志愿,你若这样念了二十一遍大悲咒,作了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17
二十一个扣系在脖子上,速令发心,你就会很快地发出来清净心,就是发出来菩提心
了。
“若声闻人未证果者”,声闻人就是发出离心的人,他没有得初果、二果、三果、
四果的人,“速令证故”,你若能够诵持大悲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
作二十一结,就能速令得证果。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
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有这种作用。这个意思,
说这个人,他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还没能建立起来。假设你能这样做,你也能成就大
乘佛法的信心。这个信心能发出来大乘佛法里面的种种功德,所以叫做根。这是此大
悲神咒,陀罗尼的威神力故,令他的大乘种子法芽增长。种子是一个譬喻,我们世间
上的植物,你种的麦,或者大豆、高梁,它都有种子。种子你种在地上,它就会发芽,
根、梗、枝、叶都长出来了。现在是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大乘就是种子。你念了大悲
咒,你作了二十一结,他这个种种功德的芽,就生长出来了。“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
其所须,皆得成办”,这里又加上这么一句,不但是大悲神咒的力量,也有观世音菩萨
的方便、大慈悲心的力量,使令这个人他有所须的,都能够成办,都能成就。
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
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
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
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
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
“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隐(的)闇处”,这个世界上,有的地方有光明,有的地方
没有光明,太阳照不到,又没有灯,这是幽隐的暗处。“三涂众生”,就是地狱、饿鬼、
畜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也能远离一切苦恼的。大悲神咒,不但是对人有所利
益,对三恶道的众生也有利益的。“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这是说修行人,
有很多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修行六波罗蜜,但是还没有登初住,他的程度还没能够升
到初住的阶级。你若能念大悲咒,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不但是初住、二
住、三住,乃至到十住地都能成就。住和地怎么讲呢?住,入理般若名为住。般若就
是圣人清净无分别的智慧,就是能见真理的智慧。你得到这个智慧了,你就能安住在
真理上不动,那叫作住。这就是入了圣位的时候,叫初住,这就不是凡夫了。
“地”是什么意思呢?住生功德名为地。你安住在真理以后,你又能够建立了很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18
多很多利益众生及利益自己的功德,这时候,就叫做地。见真理,叫做住,又能够生
出功德,叫做地。像大地能生长万物,你见到真理了,能生出来种种功德,那么叫做
地。住也有十种不同,地也有十种不同。这个地方我们不多说了。又令得到佛地故,
你常能受持大悲神咒,又能使令你得到佛的境界,就是一切功德圆满了。
“自然成就三十二相”,自然这句话就是很容易的意思,很容易的,不是很难你就
成就了佛的相貌: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另外有八十种随形,这个随有普遍的意
思。佛的周身普遍地都是特别庄严的,所以叫做好。
“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声闻人就是听闻佛的音声,听闻佛的法语,而
悟道的人。这个人若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一经过他的耳。“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
他能够修行,又能够书写这个陀罗尼去流传。“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就是以诚实的
心,真实的心。如法而住者,如法而住就是依四念处而住;依四念处而住,“四沙门果
不求自得”。四沙门果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求自得,就是你虽然不积极地去
希求,但是也会很容易成就。
“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内,有很多的山,有很多的
河,有石壁,还有四大海水,东西南北有四大海水。“能令涌沸”,你念大悲咒的时候,
能令四大海水滚起来,有这种力量。“须弥山及铁围山”,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高的
山,“能令摇动”,能令高山都摇动了。“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
你念大悲咒,能令一切众生发无上菩提心,有这种作用。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
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
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若诸天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
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沐身之水,沾着其身。一切恶业
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莲华化生。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
况受持读诵者。若诵持者,行于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
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衣者,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
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若是有很多的人,他有很紧急的希望:我现在就要满足。
有一种希望,譬如说我希望发财。“于三七日”,在三七二十一天里边,“净持斋戒”,
你持斋,或者持戒,叫清净,这是一个条件。“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一定满你所
愿。譬如说我有病,我希望这个病能好,你能三七二十一天,净持斋戒,并且诵持大
悲咒,就能满愿,病就好了。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19
“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从生死际,就是从无始以来,有
生死以来,这是无始的。至生死际,到了得涅槃,就是生死的边际。在这么长远之间,
所有造的恶业,并皆灭尽,这个恶业就只是堕落到三恶道的罪业。“三千大千世界内,
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佛菩萨,还有世间上的梵王,帝
释天王,还有四大天王,和一切的神仙、龙王,悉皆证知,他们都能为你作证明,叫
你明白这件事。
“若诸天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沐身之
水”,“沾着其身”,你里边沐浴,这个水沾着在另外一个的身上,那个人的“一切恶业
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土”,那个人三恶道的重罪,也就消灭了,消灭了
有什么好处呢?即得转生到他方清净的世界去,“莲华化生”,在莲华里边,孕育一个
身体成就了。“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众生生命的形成,有四种形式,就是胎生、卵生、
湿生、化生。现在说这个人转生到他方净土,是莲华化生,他不受胎生的身体,也不
受湿生、卵生的身体。胎生、湿生、卵生都不清净,都是很苦恼的;莲华化生是微妙
香洁,特别清净庄严的。
“何况受持读诵者”,前面说受诵读持大悲咒的人在江河大海里边沐浴的水,沾着
在别的人身上,那个人会得到这样的功德。何况你本人受持读诵大悲咒呢!那个功德
是更殊胜了。“若诵持者,行于道路”,诵持大悲咒的人在路上走,走的时候,“大风时
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吹诵持大悲咒这个人的身体,吹他的毛发,或者吹他的衣服。
“余风下过”,从你的身吹过以后,就吹到别的地方去了。
“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着衣者”,吹了你的身体,吹了你的衣服那个风,又
吹过到别的人身上去了。“一切重障恶业,并皆灭尽”,那个人的重障,很严重的业障、
罪业,并皆灭尽。“更不受三恶道”的“果报”了,“常生佛前”,“当知受持者,福德
果报不可思议”。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
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发出言音”,诵大悲咒的人,他的口中发出来的语言、音
声。“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听到的,“皆是清净法音”。你
说的言音是善,也是好,说恶,也都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都对这个人
发恭敬心,“尊重如佛”,尊敬他像尊重佛那样。
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0
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
尼救众生故。当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当知其人是禅
定藏,百千三昧皆现前故。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当知
其人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当知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
断绝故。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
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当知其人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当知其
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大
悲咒这个人,你应该知道这个人,他是佛身藏。怎么叫做佛身藏呢?九十九亿恒河沙
诸佛都爱惜这个人,这个叫佛身藏。这个藏有爱惜的意思。阿赖耶识,就翻作藏(ㄗ
ㄤˋ)识,藏识里边有个我爱执藏的意思。这个藏字,就是有个爱的意思,为佛所爱,
那叫做佛身藏。
“当知其人即是光明藏”,怎么叫做光明藏呢?“一切如来光明照故”,一切佛放
出来的光明,常来照这个人,为光明所照。“当知其人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诵持陀罗尼这个人,他有大慈悲心,他常能以大悲咒救护众生。“当知其人是妙法藏,
普摄一切诸陀罗尼门故”,你念大悲咒,你这个人就是妙法藏,因为大悲陀罗尼,能普
摄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都在里面了。有人说大悲咒是一切咒中的王。
“当知其人是褝定藏”,诵持大悲咒这个人是禅定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百
千三昧皆现前故”,念大悲咒能使令你成就百千三昧。十千是一万,百千就是十万。能
成就十万个三昧。这个大悲咒,欢喜静坐的人,应该念。“当知其人是虚空藏,常以空
慧观众生故”。为什么叫虚空藏呢?因为念大悲咒这个人,他常用空的智慧,观一切法
自性空的智慧,去观察一切众生,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
相,亦无非法相。
“当知其人是无畏藏”,没有恐怖。“龙天善神常护持故”,所以没有恐怖。“当知
其人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这个人的口里边,这个大悲咒的法音不断绝,
所以这就叫做妙语。“当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这个人是常住,怎么
叫做常住呢?三灾:水灾、火灾、风灾,刀兵灾、瘟病灾、饥馑灾,很多很多的恶事,
都不能破坏你,都不能障碍你,所以你是永久地安乐住,所以叫常住。
“当知其人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天魔、外道本来是障碍人修习善法
的,但是你若念大悲咒的时候,他不能障碍你,能解脱一切障碍。“当知其人是药王藏,
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你常念大悲咒,你就用大悲咒来治疗一切众生的病,所以你
是药王藏。“当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念大悲咒成功了,能游于十方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1
诸佛世界,得大自在,所以叫神通藏,这等于是说有了神足通了。“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这个人的功德,你想要赞叹他,是赞叹不完的。
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净处,清净结界。咒衣着。
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长命。若能如法结界,依法
受持,一切成就。其结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划地为界。或取净水,
咒二十一遍,散着四方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
或以想到处为界。或取净灰,咒二十一遍为界。或咒五色线二十一遍,围
绕四边为界。皆得。
前面的文是赞叹念大悲咒的人的功德,以下又说到念大悲咒的方法。“善男子,若
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在闲净处,清净结界”。佛先招呼善男子,善男子就指
受三皈五戒的人,叫善男子。受三皈五戒的女人,称为善女人。因为他皈依了三宝,
他能够受持五戒,能够不杀生,有慈悲心;有慈悲心,还不偷盗,不占别人的便宜;
不邪淫,很清净;不妄语,不随便说谎话,不论什么样的利害关系,都不说谎话;不
饮酒,他的内心很清明,不糊涂,不颠倒。那么可以称之为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
地方只说善男子,也就代表了善女人。
若复有人厌世间苦,前边念大悲咒的人,有那样的功德,但是另有一种人,他的
心情有一点不同。什么呢?他厌世开苦,就是对于世间上痛苦的事情,他厌烦,不愿
意有那样的苦。这是有智慧的人,对于世间上的苦厌烦。没有智慧的人,不感觉到世
间苦,就是苦恼里边,还不感觉苦。他不厌离世间苦,还做了一些事情,再去招感痛
苦的事情,那就不是厌世间苦。另外,有的人是厌世间苦,但是没有方法脱离苦恼。
这个善男子他不是,他厌世间苦,他能够念大悲咒,他有这个方法能远离苦恼。
他是厌世间苦,求长生乐。他希求在这个世间上长寿,寿命长,而没有苦恼,生
活得很安乐,他想要这样,不是说我来生生活快乐,不是说那个意思。是说现在就要
生活得很安乐,寿命又能长远。这个善男子是个佛教徒,他的愿望是这样,那怎么办
呢?有办法!在闲静处,就是选择一个闲静的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烦杂的事情,所以
叫做闲,是空旷的地方,人迹罕到的地方。净,这个很清净,没有污秽,或者说没有
毒蛇,没有恶兽,有水,也有树,是很清净的地方。
清净结界,在这个地方清净的结界。清净就是如法,划定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
修行。结界,因为在闲净的地方,也可能很广大的,你不能完全占有,你一定划出来
一个界限,这界限属于你用功修行的地方,是这个意思,叫结界。
在界内,“咒衣着”,你穿的衣时,你也念大悲咒,用大悲咒来咒,然后再穿这个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2
衣服。“若水若食”,你要喝的水,或者一切吃的饮食。“若香若药”,或者是你用的香,
这个香,可能你本身需要的香,或者放在衣服里边的香,或者你身体需要什么香,或
者是你用它供佛的香,或者是你吃的药。“皆咒一百八遍服”,不管是水也好,食也好,
衣服也好,香也好,药也好,每一样都念一百八遍大悲咒,然后再饮这个水,然后再
吃这个饮食,再用这个香,用这个药。
“必得长命”,那你一定会得到长寿,而还能够很安乐,这是说一个长寿的方法。
这个长寿如果是很苦恼的,那长寿也不足贵!长寿也还能很安乐,又能够栽培善根,
修学佛法,那么这个长寿是有意义的。
“若能如法结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以下就说结界的方法。若是你这个人,
你希望长生乐,任何人都可能有这个希望,但是你要能够如法结界。如佛所说的方法,
去划出来一个界,然后能够依法受持,能如法的受持大悲心陀罗尼咒。一切成就,你
一切的希望,合理的希望都能够满你所愿。
我们读《大品般若经》,或者是《华严经》、《法华经》,我们会感觉到佛菩萨这个
圣的慈悲,为我们宣扬真理的目的,是叫我们超凡入圣,大意就是这样。对于现世间,
我们生存在世间,现实上的一切问题,提到的少,不是说没有,提到的就是少。但是
一切的佛教徒,只要还没入于圣位,他还是有现实的问题。现实上有很多,在这个苦
恼的世间生存,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困难。那么这件事怎么办呢?我们现在读《大悲心
陀罗尼经》就明白,佛菩萨也照顾到这个问题,就是我给你大悲咒,结界,能够如法
受持,这些现实上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现在这一段文,就说到要结界,结界怎么结法呢?“其结界法者”,这个方法就是
“取刀咒二十一遍”,你拿来一把刀,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面用的刀都可以。念大悲咒
二十一遍咒这个刀。然后“划地为界”,用这个刀,你预先应该决定,我以那里为界,
然后用这个刀,划个方形的,或者是划个圆形的,划上去,这个界就是结好了,这样
做就行了。
“或取净水”,用清净的水,“咒二十一遍”,然后“散着四方为界”,把它洒在四
个方面,那么这个界也就结好了,就在这里念大悲咒。“或取白芥子”,拿白色的芥菜
子,“咒二十一遍,掷着四方为界”。
“或以想到处为界”,或者我不用刀,也不用水,我也不取白芥子,我就是心里面
想:我的南边,以什么为界;东边以什么为界,东南以什么为界;西南以什么地方为
界;西以什么为界,西北以什么为界;北方以什么为界,东北以什么为界,四面八方,
你心里这么想。念完了大悲咒二十一遍,然后你这么一想,这个也就是结界了。
“或取净灰”,取清净烧过了的灰,“咒二十一遍为界”。“或咒五”种颜“色”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3
“线二十一遍”,“围绕四边为界”用这个线围绕着四边,这也是可以。“皆得”,都可
以。
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何况诵持者。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广种善根。
若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当如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
久。所见众生,皆悉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是人功德,无量无边,
赞不可尽。
“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前面也说到怎么样念大悲咒,你能那样依法受持大
悲咒,自然克果,很容易地就满你所愿。“若闻此陀罗尼名字者,尚灭无量劫生死重罪,
何况诵持者”,这就是说大悲咒的作用。若是一个人,听闻持此大悲咒的名字,他能够
灭除无量劫的生死重罪。闻名字会有这样大的作用,何况你能诵持大悲咒呢!
“若得此神咒诵者,当知其人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你应该这个在过去生中,曾经
供养过无量无边的佛。在佛的那个地方,“广种善根”了,或者听闻佛法种善根,或者
供养佛种善根,各式各样,或者供养佛香、华、果,或者什么什么的,种善根的人。“若
能为诸众生拔其苦难,如法诵持者”,这底下说念大悲咒来救护众生。假设你念大悲咒,
你能够为其他一切众生,拔其苦难,能拔济他的苦难,他有什么苦恼,有什么困难,
你能够念这个咒来救护他。你为了拔济众生的苦难,“如法诵持”大悲咒的话,“当知
其人即是具大悲者”,当知这个人当真是有大悲心的人。
“成佛不久”,他将来不久就会成佛。可见大悲咒的不可思议!“我见众生,皆悉
为诵,令彼耳闻,与作菩提因”。这个人他有大悲心,所以他不管看见什么样的众生,
都是为他念大悲咒,令他的耳能听见大悲咒的声音,他一听见,就给他将来得成三乘
道果的善根了,栽培善根了。菩提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是果;你念大悲咒,他
能听见,就是菩提之因了。“是人功德无量无边”,念大悲咒这个人的功德太多了,“赞
不可尽”,赞叹他,是赞叹不完的。
若能精诚用心,身持斋戒。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亦自忏谢无量劫来
种种恶业。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其
利根有慧观方便者,十地果位,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
无不果遂者也。
前面是说要结界,念大悲咒的人,你要有这样的方法。这底下又说出来念大悲咒,
需要具足的一个条件。“若能”够“精诚用心”,假设你内心很诚恳地,没有其他杂乱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4
的夹杂,你心里面很诚恳,很真实的。“身持斋戒”,你的身口意还能受持斋戒。斋有
两个意思,一个是过午不食,过了中午以后,就不再饮食了。饮水、饮茶、吃水果可
以,其他的不可以,这叫做斋,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就是内心清净,叫做
斋。戒,或者受五戒,或者受八关斋戒,或者是受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戒,
或者受菩萨戒。
“为一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前面是身持斋戒,第二个说到忏悔。忏悔,是为一
切众生忏悔先业之罪。一切众生无始劫来,都是迷惑颠倒,造了很多的罪,代一切众
生忏悔过去的罪。忏悔的意思,实在是两个意思,就是承认自己以前做错了,第二个
意思是以后不再做了。这就是忏悔的意思。“亦自忏谢无量劫来种种恶业”,代一切众
生忏悔了,也忏悔自己无量劫来种种的罪业,也忏悔自己的罪业,念大悲咒的人应该
有这样的功德。
“口中馺馺诵此陀罗尼,声声不绝者”,底下说到念大悲咒的殊胜功德。念大悲咒
的人,他的口中,馺馺,就是念大悲咒的声音,形容易这个声音。诵此陀罗尼,诵这
个大悲咒。声声不绝者,声音一直连续。“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四沙门果就是初果
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这四个都是圣人,都是僧宝。此生
即证,不要等到来生,现生就能够成就。念大悲咒能够声声不绝,如法的受持,忏悔
业障,这一生就能够得四沙门果,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得四果。
“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这个利根怎么讲呢?根就是善根,你前生在佛法里边有
信心,你修学戒定慧,在你内心里面曾经这样薰习过,那个功德就叫做善根。根是什
么意思呢?根以能生为义,因为你前多少生中,栽培了这样的善法之后,在第二生遇
见因缘时,以前那个善法,会再发出善的作用,所以叫做根。所以根以能生为义,就
像植物有根,根就能生出来枝、叶、花、果。前生的善法,到今生的时候,又生出善
法了,所以就叫做根。根也表示有力量的意思,因为有力量,所以它能生。
利根是什么意思呢?利,就不是钝,不是迟钝。你栽培的善根很有力量,很灵敏
的,所以叫做利。底下解释利根的意思。“有慧观方便者”,慧观是什么意思呢?慧就
是般若波罗蜜。你的善根里边有般若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像太阳的光明似的,能够把
万物的形象显示出来。有智慧的光明,他能观察真理,所以叫做观。方便是什么意思
呢?就是行动,你有这样的智慧,你常能够静坐,或者是经行。在你内心里面,常能
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常能这样观,这叫做方便。这是得成圣道的一个前方便,就是你
的行动,所以叫做有慧观方便。
有慧观方便,那就表示你的善根很利。
若是说他也学习过般若波罗蜜,但是只学习而已,但是日常生活里边他不观察,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5
就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旧家风。原来的是对我有利,对他不利,我应
该占他的便宜,我怎么能够吃亏呢?就是用原来的旧思想去行动,这样子,这个人的
根性就是不利了。现在说利根,有慧观方便者,他不是,改变了他原来的家风,我不
要像以前那样虚妄分别,使令烦恼活动,我就用智慧去观察,无论什么境界出现,我
用般若的智慧去观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像智者大师说的一心三观。有这种慧观
方便者,这就是利根,改变自己的老习气,叫有慧观方便。
这样的人,“十地果位,克获不难”,这样的人他能念大悲咒,他还有慧观方便的
话,那是大菩萨了,他十地果位,初欢喜地乃至第十法云地,十地的果位他都能得到,
也不是难事。这是说大悲咒,不但能消除日常生活上一切的困难,还能得圣道。不过
这上面也说了,你一方面念大悲咒,一方面你还能有慧观方便,那么你能得无生法忍
了,不要说得法云地,我们得初欢喜地,我看这是很荣幸的了,真是太欢喜,太好了。
“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出世间的圣道,小乘的圣道,
大乘的圣道,都能成就,何况世间上小小的褔报,你想要发财,那不是很容易吗?所
有求愿,无不果遂者,都能成就。这个意思就是你想得世间的富贵,念大悲咒也是能
成就的。不过其中有一件事,当然这只是这样说,里边有一样事,我自己在分别,经
上似乎没有说这个话,是什么呢?说是我想发财,念大悲咒,我就想要发财,或是怎
么怎么的。这件事,我们看前后文,说这个大悲咒的力量,尤其是这一段文:何况世
间小小福报,那有不成就的!但是其中有一件事,是佛菩萨所顾虑,是佛菩萨担心的。
担心什么呢?就是我们凡夫,没得圣道的人。圣人和凡夫有什么不同呢?圣人的理智
非常强,就是在日常生活一切的事情,由智慧来决定。这件事应该怎么辨,用智慧来
决定,不是用烦恼来决定的。
初果圣人,初欢喜地的圣人,他虽然是圣人,但还有多少烦恼,但是烦恼不作主,
总是以智慧来作主的,这是圣人。我们凡夫和圣人不一样,凡夫也不是说完全都这样
子,但是大多数都是用感情来决定事情。用感情决定事情,就容易犯错误,所以要是
你念了大悲咒,叫你发了财,你一发财的时候,你就会容易放逸。这样说,你念大悲
咒,观世音菩萨是满你所愿,你发财了,但是你因为发财而放逸,这又不是观世音菩
萨所欢喜的。所以这里面有这么一个问题。没有钱也很太平,生活很正常,你一有了
钱的时候,有可能自己本身会犯错误,也可能你周围的人因为你有钱,也出了很多很
多的问题。所以你若向观世音菩萨要求:我念大悲咒发财。我看观世音菩萨会有一点
顾虑的。所以何况世间小小的福报,那是更可以成就的了,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
没有不成就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6
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净洗。于千眼像前设坛场,以种种香华饮食祭之。
日日如是,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烧之。由
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亦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
“若欲使鬼者”,这底上又有一样事,这是一种事情。前面说是求出世间的圣道,
这不是难事,何况世间的小小福报。底下又说出特别的事情。若欲使鬼者,若是有人,
他想要以鬼神为使者,就是要鬼神为他办事,就是“使鬼”,使令鬼为他办事。“取野
髑髅净洗”,那么怎么办法呢?怎么使令鬼来为你办事呢?有个办法,就是在野外取没
有肉的头骨,就是髑髅头。净洗,把它洗干净,用净水把它洗干净。洗干净以后怎么
办呢?“于千眼像前设坛场”,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的前面设一个坛场。坛场,旧
的翻译,就是曼陀罗,翻作檀,也翻作道场。就是你在那个地方结界,然后在那里供
上佛菩萨像,供上花果,或者灯及种种的供养,然后在里边念诵,念大悲咒,或念《般
若经》,在那个地方礼拜。那么这个地方就叫坛场。
“以种种”的香,“种种”的“华”,或种种的“饮食”,来祭伺这个骷髑,来祭这
个鬼,就是这些东西给他吃。“日日如是”,你天天这样子,以香华饮食祭之,天天这
样子。“七日必来现身”,到第七天的时候,一定有鬼神现出身形来。“随人使令”,随
你这个人的招呼、命令,他就会听你的招呼。
我听见有一个法师,这位法师于一九六三年往生。他是杭州人,他认识一个法师。
这位法师在上海、杭州、苏州,江浙一带的地方,大家都说他有神通,怎么知道呢?
你若要去见他,他预先就能知道你会来,他就预先有准备,所以大家知道他有神通。
他怎么有神通,也不太明白,后来忽然间他又没有神通了。没有神通了,别人就问他,
说是以前我们来看你,并没有通知你,但是你就知道了,怎么怎么的给我们安排好了,
后来我们再来看你,怎么跟以前不同了呢?他就坦白出来,原来他就是用一个骷髑,
引一个鬼来。事前先告诉这个鬼,今天有什么什么事,明天有什么事,预先通知他,
所以他预先就有安排。别人不知道,喔,你这个人有神通。大家碰到天旱,不下雨,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你去问他,他会知道,就是鬼神知道有这件事情。
那么后来怎么没有了呢?这位法师是个水陆法师,打水陆的时候,内坛有个主法
的,还有正表及副表。这位法师在水陆法会里边,能作正表及副表。他去各地方常常
打水陆,你请他去,有一次打水陆的时候,这个鬼跟他告假,说是我要走了,我不能
为你使用了,就是这个鬼的寿命到了,鬼的果报要结束了,要到别的地方去。从那么
以后,他没有再去做这个事,所以再没有鬼来通知消息。因此以后有人再去看他,他
不能预先知道了。这是个事实。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大悲心陀罗尼经》就是用这个方
法。所以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念大悲咒能使令鬼神。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7
“若欲使四天王者”,四天王就是鬼王,世界上所有的鬼,都由四天王来率领。现
在我不使令鬼神,我要使令四天王,叫他听我招呼,为我做事。那么怎么办呢?“咒
檀香烧之”,你用檀香木,念大悲咒,烧了它,这个事情就可以成功了。
“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天王可以听你的招呼?因
为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特别地深,特别重的缘故,所以四天王也不敢不服从。“亦
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前面是说菩萨的大悲愿力深重,这底下是说大悲咒的威神力
是特别广大的,所以念了大悲咒,四天王也听你的招呼,有这种事。
我们凡夫,多数有好奇的心理,有这个心理,也就容易去做这件事。若没有方法,
那也无可奈何?喔,这个好奇的心理就会,喔,我也可以试一试,我看有一些人是这
样子。我刚才说的是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我们不说了。
佛告阿难:“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
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
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又若为于他国怨
敌,数来侵扰。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疫气流行,水旱不调,日月失度。
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种种香华,幢幡宝
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陀
罗尼神妙章句。外国怨敌,即自降伏。各还政治,不相扰恼。国土相通,
慈心相向。王子百官,皆行忠赤。妃后彩女,孝敬向王。诸龙鬼神,拥护
其国。雨泽顺时,果实丰饶,人民欢乐”。
这底下也是说念大悲咒的作用。“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阿难说:“若有国
土”,假设有的国家,“灾难起时”,有很多的灾难现出来。灾难,或者是水灾,或是火
灾,或者是地震,或者是风灾,或者是蝗虫等,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是土国王”,这
个地方的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假设他能够有慈悲心,就是他以正法,以善法,以
五戒、十善来管理他的国家。
“宽纵人物”,这也可以说尊重人权。就是宽一点,给人家一些自由,不要控制特
别地严,要宽大一点,使人可以自由出入,于开一点。“不冤枉众生”,不要冤枉众生,
若是他犯了法,不能听人说:“他有罪”,他就有罪。要有经过法庭审问一下,有没有
证人,不要冤枉众生。“赦诸有过”,要赦免这些有过失,特别轻微的事情,可以赦免。
“七日七夜,身心精进”,你能够有了这个条件: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
生,赦诸有过。你这个国王若有这个条件,然后能够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身精进,心
精进。什么叫做身精进、心精进呢?“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咒”,白天也念,夜间也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8
念。这样念大悲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你七日七夜念大悲咒,你国
土的一切灾难就除灭了。这又是一件事。
“五谷丰登,万姓安乐”。五谷,就是农田里面所种植的这些谷。丰登,都成熟,
不会有不成熟的,或者是被大风破坏了,或者是被大雨破坏了,或者是被蝗虫破坏了,
不会有这些事情。“万姓安乐”,这些老百姓生活安乐。
“又若为他国怨敌,数来侵扰”,又或者是又为他国,别的国家,是你的怨,是你
的敌。数来侵扰,一次又一次地来侵犯扰乱你。“百姓不安”。前面说万姓,这是代表
多数的。这些人的生活都不安乐。“大臣谋叛”,前面说外国来侵略,现在说是你内里
面的大臣,有阴谋,要造反,这又是一个问题。
“疫气流行”,这些毒气在流行。“水旱不调”,水,不下雨不行,但是下得太多了。
旱,就是不下雨,不下雨就很缺水,它不调和。“日月失度”,太阳和月亮,失掉了正
常的运行。“如是种种灾难起”的“时”候。“当造千眼大悲心像”,你要造大悲观世音
菩萨的像,“面向西方”。面向西方这个话,怎么讲呢?应该说观世音菩萨的像是面向
东方,供养的人是面向西方。若这样讲,就表示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国的人,阿弥
陀国在娑婆世界的西方。如果说是观世音菩萨面向西方,若那么样讲,这个文,你们
各位读一读,看是应该怎么讲。
“以种种香华,幢幡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这可以有两个解释,就是供
养人面向西方,也就是面向观世音菩萨,用种种的香,种种的华,还有幢,幢是圆的,
幡是扁的;或者是宝盖,或者是百味饮食,至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像。这样供养观世音
菩萨。
“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陀罗尼神妙章句”。这样地精进诵持大
悲咒的话,“外国”的“怨敌”,“即自降伏”,也就降伏了。“各还政治”,外国的怨敌
就回到他自己的地方,统治他的部下。“不相扰恼”,不会再来扰乱你了。“国土相通”,
彼国土,此国土,大家还能够正常的往来。
“慈心相向”,慈者,爱也,大家很欢喜地互相来往,没有恶心。“王子百官,皆
行忠赤”,都是对国王很忠心的,很诚实的。“妃后彩女,孝敬向王”,王的妃,及王的
后,王的彩女,她们对国王,都是很孝敬的。“诸龙鬼神,拥护其国”,诸龙,诸鬼神,
也能拥护他的国土。“雨泽顺时”,前面是水旱不调,现在水旱能调和。下雨能顺时,
需要雨的时候,它就能下雨,不需要雨的时候,它就能不下雨。“果实丰饶”,五谷的
果实丰饶,“人民”生活“欢乐”。
又若家内遇大恶病,百怪竞起。鬼神邪魔,耗乱其家。恶人横造口舌,以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29
相谋害。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常向千眼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念观
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如上恶事,悉皆消灭,永得安隐。
前面是说国王的问题,底下说老百姓本身的事情。“又若家内遇大恶病”,若是一
个人,他的家内遇见了大恶病,医生不能治。“百怪竞起”,很多奇怪的事情,一桩桩
都现出来,这一件事没有完,又出来一件。“鬼神邪魔”,或者是鬼,或者是神,或者
是邪魔。“耗乱其家”,耗就消耗,或者是破坏,扰乱他的家,使令他心里非常的不安。
“恶人横造口舌”,另外还有一种不讲道理的人,就是恶人。这个恶人横造口舌,没有
根据的,没有道理的就是说一些坏话,说你怎么怎么的,这些事情。
“以相谋害”,这样子来伤害人。“室家大小内外不和者”,譬如你家里面受到这些
问题,内里边,外边,大家都不和。(笔录者按:此处录音带缺录一小段)“常向千眼
大悲像前,设其坛场,至心念观世音菩萨。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你念大悲
咒不辛苦,说是你照本念,照本念辛苦,你念一遍,两遍,念多了就辛苦。诵此陀罗
尼,满其千遍,要满千遍,要诵一千遍。“如上”的“恶事”,“悉皆消灭”了。“永得
安隐”,那么你的家,就会安乐自在,没有这些苦恼的事情了。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云何受持”?佛告阿难:“如是神咒,有
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
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
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罗尼。如是受持”。
这底下的一段文,是说咒的名称,及应怎么样学习的意思。“阿难白佛言”,阿难
是佛的侍者,翻中国话翻作欢喜,阿难对佛说:“世尊,此咒名何”?“世尊”是说佛
的道德高尚,为世间上一切人所尊重、恭敬,所以称之为世尊。此咒名何?前面说到
大悲咒的神力不可思议,所以阿难问这个咒什么名字?“云何受持”?我们要怎么样
学习它?要怎么样认识它?按这个字句来说,受,是领纳在心,名为受;持,是不失
掉,摄持不失,叫做持。从这样解释,就是把这个大悲咒领纳在心里面,不失掉。这
是指大悲咒的文句这样说,但是它的名称,我们怎么样的受?怎么样持?它叫什么名
称,我们能够知道。从它的名称,来认识它的意义,我们便那样地受持。现在说它叫
什么名字呢?我们怎么样受持呢?
“佛告阿难:‘如是神咒有种种名’”,就是前面说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咒,是有很多
种很多种的名字。咒这个字,是我们中国的字,是个汉字。佛法还没传到中国,中国
就有咒。这个咒就是属于巫术的咒。这巫真是由来久矣!在孔夫子的《论语》也提到
这个巫。巫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都是有这个巫的事情。这个巫里边有很多咒,这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30
个咒它也有些灵验的事情。佛教里边也有类似咒的陀罗尼,传到中国来,翻译经的人
也就用中国这个字,用这个“咒”字。
“有种种”的“名称”,“一名广大圆满”,第一种名之为广大圆满。这是约大悲咒
的作用说,大悲咒的作用是非常广大的,也是非常圆满,无所缺失。这个意思,我们
前面也讲过。“一名无碍大悲”,无碍大悲,是按照大悲咒,是从大悲心说出来的,所
以这个咒也就名之为无碍大悲了。悲心就是同情人家的苦难,想要救护他,叫做悲。
这个悲是很广大的,为什么说无碍呢?就是没有障碍。我们一般人虽然没有成佛,不
是菩萨,也不是阿罗汉,我们不是圣人,我们也有这种悲心。见到苦难的境界,也自
然地会有同情心,但是有障碍。若是碰到自己不高兴的人,这个悲心就不生起,或者
有其他不如意的现象,悲心也不生起,就是有障碍。佛菩萨的大悲心是无障碍,冤亲
平等,所以叫无碍大悲。佛菩萨的悲心是无碍,从无碍的大悲心说出来的陀罗尼咒,
也名之为无碍大悲。这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形,咒是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一名救苦陀罗尼”,无碍大悲是从演说大悲咒的佛菩萨的心说的,这底下约心对
所救护的众生说。所救护的众生就是苦恼的人,这个大悲咒,它能救济种种的苦难,
所以名之为救苦。陀罗尼是印度话,中国话翻作总持,就是能够总持一切功德,能成
就了功德,而不失掉,叫做总持。这个咒,在称之为陀罗尼,称之为总持,这里边有
很多事情。单独说咒,就是它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力量经过长时期的受持,能发
出来它的作用。
“一名延寿陀罗尼”,这是约众生的希望,也是约陀罗尼的作用说的。它能够延长
人的寿命,使令人长寿。前面说广大圆满,也可以是总说的,底下,无碍大悲,救苦
陀罗尼,延寿陀罗尼是约别说的,就是各别不同的作用。常能够受持大悲咒的话,能
令人长寿。前面的文也说过,如果想长寿,应如何受持大悲咒而得满愿。
“一名灭恶趣陀罗尼”,灭恶趣陀罗尼,就是灭三恶道的罪业。佛菩萨为众生开示
这个咒,众生能够受持读诵,就能够息灭三恶道的罪业,能够息灭三恶道的果报。这
是约果报说的,能灭恶趣,所以叫做灭恶趣陀罗尼。“趣”字就是往的意思,就是去了,
到那个地方去了,叫做趣。恶是所趣,趣向于恶处,不是安乐的地方,是苦恼的地方,
是人所不欢喜的地方,这就叫做恶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这样苦恼的果报,是
众生恶趣的境界。念大悲咒,能息灭这些恶报,所以叫做灭恶趣陀罗尼。
“一名破恶业障陀罗尼”,恶趣是果报已经出现了,破恶业障,恶业障就是恶趣还
没有出现,但是这个人的烦恼太大了,造了严重的罪业,叫做恶业障。像杀、盗、淫
等这些严重的罪过,这个叫做恶业。业是行动的意思,就是由烦恼的推动,做一些伤
害人的事情,这叫做恶业。这种恶业,它会发出来一种作用,障碍你功德的成就,你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