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悲咒共修开示(第一篇和第二篇)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智空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悲咒共修开示(第一篇和第二篇)

  智空禅师着

  大悲咒共修开示(一)

  (修行的技巧)

  今天讲修这个法的用功方式,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持咒,然后禅修,接着开示。修行的技巧是: 相应。

  怎么叫“相应”呢? 因为大悲咒给你们的加持最大,最相应。或者说: 你们将来成就很容易。这个咒,就是观世音菩萨! 这个声音,就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是一切!

  所以,你们心里面想着咒,念着咒,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如果你不念,那你就啥也不是喽! 这就叫“相应”。

  不要以为观世音菩萨就是这个像,也不要以为观世音菩萨无形无相。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显现为慈悲的成就方式时,就是观世音菩萨。如果你把万事万物,站在智慧的角度来体验它,那么一切都是文殊师利菩萨。如果你站在“一切都圆融饱满,一切都是佛的特质”这个角度觉受时,这个时候你所相应的就是“佛”。

  那么你从“观世音菩萨法界相应”的这个特征“相应”的话,只要与“法界、空性”所幻化的那种慈悲驱动相应,一刹间你就可以证入空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就具足佛的证德。这就叫“开悟”。

  电脑上有人问:

  “我听了你的<达摩破相论>以后,心就乱了,不知道该怎么修?”这就是他平时执着于有相的修行的结果,所以我就告诉他修大悲咒的理由。还有个女居士,听了我讲的佛法“找回自己的修行方法”,觉得很相应,就发愿希望成为观世音菩萨的一只手和一只眼。这叫“因地发心”。我觉得这个女士很聪明,会希望自己拥有观世音菩萨的德能。愿意走上一条度众生的路,愿意把自己的心拓展为一颗殊胜的心,无我的心,这就叫作“敢承担”。

  从以上两个居士的例子,你们就可以明白:

  佛法的修证,就在“相应”。你与菩萨的这些特征相应了,你就成为菩萨。你依着佛的所有性格、心量、事业、特征一样一样的作,你很快就可以成佛。当然,不管是与佛或与菩萨相应,当你达到究竟“相应”时,肯定是很快就可以成佛了。

  所以我刚才说:

  这样的上供、上香、祈求,其实你不需要看到菩萨,一切佛、菩萨都已经在禅堂里了,因为万变不离其中。一切诸佛菩萨都具足空性,都在空性中,在法身中。你也有法身,你的法身与他们的法身一体,他们能跑出你的心吗?

  所以你心念着他,请着他,他能不在吗?

  其实他也不用“到”,你一念他,他就在这里了。你不念他,你就跟他隔绝了,没关系了。你至心的礼拜他,祈请他,实际上你已经礼拜了自心中的诸佛菩萨。你的自心跟佛菩萨的自心,是同一个心哪!

  就这么简单!

  大悲咒共修开示(二)

  (佛法修证三个要点与目的)

  我们这个道场今天启建“大悲咒禅修”,不要你们出太多的声音。要你们注意听着我的声音! 我怎么念,你就用心听,跟着我念。当我不念了,你就自己默念。

  听我念大悲咒时,要放轻松。不要使劲的用力,越紧念头越容易跑掉。就像捏鸡蛋一样,用力一捏就捏烂了。但是放松,也不是松到把鸡蛋都掉下去。所以我在念咒时,你们就注意听着。但不是“全身集中”,而是坦然安住在禅修的状态中,然后注意我念咒的每一个音。让我的咒音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进入你的身心里。

  你们听法时,要找到重点。现在先谈第一个问题: 佛法的修证,无非三个要点。

  第一个是空性正见的建立。空性的正见一定是要把因果的观念,进而升华为出离心,再升华为菩提心,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全方位的再建立和升华为空性的正见。这个“空”要包含大悲、大慈。这个“空”,是“一切都是,一切都不是”。

  第二个要点是“实践”,有了这个空性的正见以后,再用持咒的方式来实践。“实践”的意思,就是用咒来改变你的身心,增长你的定、慧。定、慧增长的过程,通通是靠着咒的力量来持续,把自己和咒融为一体。进而化除我执和烦恼。可别“咒是咒,你是你”。

  第三个要点是“参究”。参究的意思是心里面经常想着:“空到底是什么?”把心盯在那个“空”上。或者有的人参:“心是什么?”这通通是一样。参久了,你就会豁然贯通。生活中不管站也好,坐也好,一直在惦记着这件事情。这样子参下去,你就会开悟了。

  三藏十二部通通是在解释这件事。你不要以为你没有文化,没有学教理,没有读佛学院,就比不上别人。没事的! 你不要忘了:

  佛学院是透过学教理,而找到一条成佛之路。不是学一点文化。学文化没有用的!

  那样子读法,读一万年都没有用!要通过教理的学习,明白成佛这条路怎么走,然后要实修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佛学院读些什么,然后你们按照我的方法去作就行了。实修包括“定慧的增长”和“参究”。最后目的就是要找回自己的心。

  再谈第二个问题: 通过实修以后,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 自己的身心要怎么变化?

  你心中要有个概念,那就是:“我要变!”再换一个词,就是“改”! 怎么改? 不好的习气、平时不好的地方、不好的思惟方式、不好的性格、不好的说话方式…等等,通通改!

  不要说:“我以前都是这样!”你就算以前都是这样,还是要改。全部要改过来!

  只有改变你的心,你的身体才能改过来。你可能说:“师父,我平时喜欢金钱。”那就改过来,不要喜欢钱。“我平时不喜欢别人骂我!”那你现在就习惯接受我骂。“我平时喜欢热闹,一个人呆着就不喜欢了。”那你现在就开始练习喜欢“静”。

  古大德说:“修行无他,常与自己逆!”就是说: 修行没别的东西,就是偏要和自己作对。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想要气、脉、明点生起来吗?

  气、脉、明点好的话,你整个人就庄严起来。你想要气、脉、明点好,就得自己平衡、通达。什么叫“平衡”呢? 以前喜欢左,现在就喜欢右。“通达”是什么意思呢?

  世、出世间法的一切,你都要明白。你都要觉得“没什么了不起”,觉得“不喜欢”。你要觉得“没关系”,不障碍你了,那你就通达了。你通达了,那么你的脉就通了。不要觉得外面的事情通达了,跟你肉体没关系。因为肉体跟外面的事情是同一件事。外、内是一。要想把自己的身体转过来,你对世间的万事万物就要兼顾、饱满、圆融它。

  有的人说:“我的气脉不通!”我说:“你的心就不通嘛!”你的心有障碍,你就有挂碍。无挂碍,就无有恐怖。你说:“师父,我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这里痛,那里痛。”你的心不舒服,反应在身上当然就不舒服了。你的心多生多劫以来,就卡在那里了。你没办法把心松开,你的肉体怎么松呢?

  那个结在你的身体久久的凝固起来,慢慢就变成癌症了。“久久的凝固”,就是你的心作了某一件不通达的事。这个不通达的事,你一直没有忏悔,反而一直加强它。

  宇宙本来是畅通的,你把它摆了一个“竿子”,反应在你身上,就是一个“结”。结果在你身上这个小宇宙,本来应该通达的地方,它也跟着被阻塞了。这就是说:

  身体这个小宇宙跟外界这个大宇宙,其实是一体的。

  表面上看,你是心里对某个问题看不开,放不下。其实在你身体上,已经有个地方有个“结”,一个“肿瘤”了。然后你又不肯放下这个问题,所以你身体里面的气血走到这个“结”的地方就不通了。气血在这里不能通,这个地方就慢慢形成一个腐烂的点,形成毒素,不能排出去,然后就变成癌症。这就是业障。

  所以有的人说:“我这里痛,那里痛。”那是因为你的心不舒展。有人说:“我的心怎么不舒展?”因为“心”不容易找到,所以就没办法舒展。如果说拿一张纸,把它展开,那还容易懂些。“心”怎么舒展?

  放不下事情,就是心没办法舒展!

  所以要想身体一切都通达,你就得对法界的一切东西都不在乎!

  你越搞,越拿捏它,越在意它,心就越没办法舒展。要想通达,就得时时问自己:“我对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没办法舒展的?”

  所以佛法修证的第一步,就是要发起“出离心”。不在乎一切东西!

  现在想一想,修行真的是一件很奇妙、很容易的事情。我经常跟你们说:“挺好嘛!”“活着就行了!”我没担心什么。我没关心什么。我什么都不管它!

  有的人说:“师父,你都不管它,那待会儿吃饭,你还要不要吃?”我不管,并不是不要吃,我虽然吃饭,但是不在意它,有没有吃都没关系,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不管它。并不是“不管了”,就“没有了”。没有的话,是“顽空”,不是我们佛教所说的“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不管它”。

  所以有人跟我说:“某某人本来跟我挺好的,但是最近我们发生了一些事…”我说:“你跟我说这个是非干什么? 应该大事变小事,小事变无事。你现在计较这个作什么?

  每天惦记这个作什么?”

  很久以前,别人如果说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一定会说:“唉呀,这个无所谓啦。”嘴巴虽然说“无所谓”,但是心里总是觉得不是味道。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你跟我说是非,对错,我深深的明白:“你现在是在起烦恼啦!”所以我不听是非。我连“听是非”的心都提不起来,心里只会觉得“笑死人了!”

  ------懂得我的意思吗?

  修道人的心自然会变成这样! 现在我终于知道: 古代的高僧大德,内心里都是充满祥和、淡然的心情,觉得活着就挺好了,美满、自在。

  这就是修行啊!

  你不要以为:“啊,我该怎么修,怎么修。唉呀,今天还有一部经没念!”我跟你们说过:“你安住在空性的正见中一分钟的功德,超过你诵几百部经的功德。”可是你就不听我的话。一直执着要念那部经,没完没了,你就是执着于“有”。我这个“无念”超越你的“有念”。

  什么叫“无”? “无”可不是“没有”!

  你这个“念”就是“有作为”,“在造作”。那就没办法不造作而回归本来面目,安住在空性中。八万四千法门中最快的修行方法,就是像我这一种:“天下没事! 天下太平!”

  孟子讲:“吾善养浩然之气。”你以为“浩然之气”是凶巴巴!或是雄纠纠,气昂昂? 不是!

  浩然之气是自然的运作,以“德”、以“包容”、以“含养”、以“对一切不执着、放下”,而自然养成的道气。这个远远胜过你们有形有相的修行!

  那你会说:“师父,你在骗我嘛!

  你还要我每天几个小时的打坐、持咒!教我自然的运作道气好了”。不行啊,你现在不行啊,你不会自然,任运。因为你不把握这几个小时的修行,你每天就在六道轮回中一直忙。所以我先用这几个小时,先用大悲咒把你的心静下来!

  如果你每天能够安住在大悲咒上,让自己心无挂碍,你的般若智慧会增长!那你的功德也会大得不得了,超过几百万劫的布施功德。因为六度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最后的目的是“般若”啊!

  般若能够包容前面这些修行啊!

  有般若什么用?有般若可以像我这样,能够安详、自在而任运修行。一切回归本来面目,一切全都消失,心里没有在意任何东西。这才可以自然的运作你要的所谓的“道气”!这就是修行!

  所以我跟你们讲: 我在禅堂,“大休息”一分钟,已经超过你们两个小时的打坐了。你虽然学不来我这个“大休息”,你总得明白“大休息”是什么样子吧?

  学虽学不来,装一装总不错吧! 跟我修行,就是要学一些巧妙、省略的方法。眼里看着一切事情,但是心里面不执着一切事情。懂吗?

  眼睛可以看到别人的好坏,别人的一些事情,别人在走来走去。但是你就跟没看到一样,心没跟着跑出去。外境可以随便它来来去去,心不跟着外境转!

  我举一个例子。有个妈妈的一个孩子在厂里作工,突然有一天人家告诉她:“工厂里面出事了!”她赶快问:“那个厂?

  那个厂?”人家说:“某某厂。”她就松了一口气:“我儿子不在那个厂里面! 没关系的!”如果是她儿子工作的那个厂,她一定会赶快问清楚: “我儿子是不是那个出事的人?

  ”

  我们要时时刻刻像那个妈妈听到“孩子不在出事的工厂”那样,觉得“没关系”。懂不懂? 遇到什么事情都觉得没关系!

  我们平常对每件事情的态度,却像那个妈妈听到“孩子在出事的工厂里面”一样,急得不得了,什么事情都跟着人家转! 别人说什么,内心就跟着跑!

  这个心好像习惯跟着外面的事情交涉了。

  所以有的人习惯跟这个人说说话,跟那个人说说话。没人理他,就很不舒服,因为他已经习惯了。

  所以我们现在先要把心安住下来,不让它跟外境有太多的接触。有的人要“闭关”,目的就是首先要割断自己和外界的连系。习惯于自己独处,习惯于没事,习惯于把心收回来。等你习惯以后再出来,外面的人不管怎么跟你说,跟你笑,你都觉得没有太大的意思。这个时候你的心就有力量了。这个叫作“定力”!

  你不要以为一坐几个小时,就是有定了。你要知道: 培养这些定力,是要作什么?

  如果你以为打坐几小时、装个样子,就是修行人,那就全部错了,你的定力是要拿来开智慧的!!!!是要支持你在接触外境时,心里面不受影响的!!!!你的定是作这个用途的!!!结果你是为了修行而修行,执着于打坐几小时,你啰不啰嗦?

  我们的心,就像西班牙斗牛场上的那个牛。红布一掀,它就冲过去。再一掀,它又冲过去。我当年出家也不会修行啊。我那时觉得:“是就是,非就非。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现在想一想,那时真是笨!

  就是这个跳不过,放不下就出不来啊!

  所以我现在看一些修行很久的人,我只有两个字给他:“可怜!”第一个是可怜他没有反省能力,第二个是可怜他没有师父跟在身边,让师父老老实实的教训他。没人管束,就像从小没有父母亲的孩子,长大了就像个流氓。出家也是啊!

  出家就为了修行!但是他忘了!没反省自己的内心里面还有很多毒素啊! 无形的贪瞋痴情绪,会累积成有相的病啊! 业力就是这么来的! 它是必然的!

  不要以为:“为什么我得这个病? 为什么我得那个病? 别人为什么没得这些病?”看你自己的心! 你曾经造过的、说过的、想过的那些事!

  从身、语、意这三方面来看,就是教理上说的“惑、业、苦”。我们一切的业障,都是“惑、业、苦”三方面体现出来的。

  你的病就是你的业! 你的业就是你的心! 你的心有问题啊! 你的心有什么问题? 不通达,不圆满,不包容,不能自在! 也就是说: 你没有放下!

  一念放下,一念轻松! 一念放下,一念自在。

  你们刚才打坐时,我说“放下、放松!”,那只是诱导你的身体放松,你的心还没放下呢!

  如果你的心在我的透导下,也开始放松,也开始想:“万事万物都无所谓啦!”心里面“冷冰冰”的放下对这个世间的热情,那么你的习气就开始改了,这样你的心也会开始转变。

  我们常常在松一口气时,都会摸摸自己的心脏,觉得终于放松了。其实我们的心真的是在“心脏”这里。你的心念放下时,“心脉”也会真的打开,真的畅通无阻。

  你对这个世间如果真的“什么都不要了”,那就是真的放下了。心里要想:“在这个世间能得个什么呢?

  折腾了大半辈子,到最后只得个一身的病!干脆不要了!”现在给你一个多漂亮的、多美丽的、多有魅力的女人,或是你最喜欢的任何东西,你就把它通通观想在这里,自己左思右想,真的决定:“不要了”!!!!!!

  把这世间最诱惑你的东西,你都观想它是摆在你面前,然后你心里

  面真实的面对,如果你真的能够不要了,这就有一点儿意思了,有一点“放下”的感觉了。

  所以大德们常说:“看你境界前动心没有?”每天看你的心有没有在动?

  愚痴、发怒的心有没有呢?不管你教理讲得多好,就是要在境界上过得去,你才是有修行。所以我始终跟你们讲:“广钦老和尚很会修行,也很会度徒弟。就是因为他常在境界上考验他的徒弟。”我也是要在各种境界上考验你们。给你们造这个机会,看你们能不能过得来?

  你们如果过不来,那就证明你们还很在意这件事。那你练了半天的定力,一点儿用都没有!

  所以禅宗有“初关、重关、牢关”,还有一个“戏弄三关”。后面这个是开玩笑的“三关”,不是禅宗那个开悟的三关,是指习气方面的三关。这三关叫作“当面关、山海关、雁门关”。

  “当面关”就是在当面给你难堪。人家当面骂你,看你怎么样? 所以我前一阵子吃饭时,跟两位法师讲:“我以前不行啊!

  我是在内蒙古的,动不动会跟人家打架。现在呢,你来打我都没关系。”这就是当面关,我不会跟你们计较这些东西。所以你们来跟我说是非,我都是笑一笑:“吵那些多没意思。”

  “山海关”是什么意思? 爱海,恨山---憎恨心像山一样高,贪爱像大海一样深。所以说: 看你的爱、恨强不强?

  第三关是“雁门关”,形容像雁子飞过去一样,去而不返。意思是说:

  凡事只要过去,就让它过去,不再想了。再想这件事,肯定是没有意义。万事万物都是生灭流转的,你光想它:“以前怎么样,当年我怎么作…”,那就等于你心里面一直在造作以前的相,在心里面造一个“感觉”,像电影一样。那个影像已经过了,你就不要再思考了。但是说归说,没有几个人能作到。过去的事情,你还能找回来吗?

  你还在想这件事,证明你还放不下,这就叫“雁门关”。

  这三关就是在考验你修行的力量到底怎么样? 就是说,在各种烦恼境界下,你能够不随着境界转。这是很高的修行啊! 不是看你每天念了多少的咒!

  因为你打坐也好,持咒也好,通通是在转变你的心哪!怎么转? 由你宿世的贪瞋痴的心,转变为慈悲的、善良的、没执着的、没挂碍的心。

  你看修行简单不?好!就这样!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