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一行禅师:与生命相约 第三部分 4.没有无常怎么能长大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8日
来源:   作者:一行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一行禅师:与生命相约 第三部分  4.没有无常怎么能长大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是波浪而空是水,你可以通过这个比喻来理解这句经文。印度人说话的时候,使用一种使人害怕的语言,但是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以便真正地理解他们。在西方,当我们画一个圈的时候,我们认为它是零,空无一物。但是在印度,一个圈却意味着全体、整体。意思刚好是相反的。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像波浪是水、水是波浪一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为五蕴互相含摄。因为一存在,所以一切存在。

  在越南文学中,十二世纪李朝有一位禅师,写过两句诗:此有微尘有;此无宇宙无。他的意思是,有和无的概念都是我们的心创造出来的。他还曾说:“一毫端藏宇宙,一芥子现日月。”这些比喻向我们表明一包含一切,一切即是一。你知道,现代科学已经发现了这个真理,即:不仅物质和能量是一,而且物质和空间也是一。不仅物质和空间是一,而且物质、空间和心灵也是一,因为心就在它们当中。

  因为色即是空,故色的存在便成为可能。从色中我们可以看到受、想、行、识等所有其它的东西。空意味着空掉孤立的自我。但是,同时这件事物又充满着一切,充满着生命。空这个词应该不会吓着我们吧。它是一个很妙的词。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如果这张纸不空,阳光、伐木工人和森林又怎么能够进入到它的里面呢?它又怎么能够成为一张纸呢?为了空,杯子必须存在。为了空掉一个孤立的自我,色、受、想、行、识必须存在。

  空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因为空,一切事物的存在才成为可能。这是公元二世纪佛教哲学家龙树菩萨的宣言。空是一个相当乐观的概念。如果我不空,我就不可能存在。如果你不空,你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你存在,我才可能存在。这是空的真正含义。色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观音菩萨想让我们明白这一点。

  如果我们不空,我们就会成为一块物质。我们就不能呼吸,就不能思惟。空意味着活着,吸进来,呼出去。如果我们不空,我们就不可能活着。空是无常,是变化。我们不应该抱怨无常,因为没有无常,一切事物都将不可能存在。一位佛教徒从大不列颠来看望我,他曾抱怨生命是空和无常的(他成为佛教徒已经有五年了,已经对空和无常作了大量的思考)。他告诉我,一天,他十四岁的女儿对他说:“爸爸,请不要抱怨无常,没有无常我怎么能长大?”当然她是对的。

  当你有一粒谷子的时候,你把它信托给土壤,你希望它能长成一株高高的谷棵。如果没有无常,这粒谷子将永远是一粒谷子,而你也将永远吃不到一个谷穗。无常对一切事物的生命来说都是严酷的。我们不必抱怨无常,相反我们可以说:“无常万岁!”因为无常,一切事物的存在才成为可能。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解释。空也同样如此。空是很重要的,因为没有空,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存在。所以我们也应该说:“空万岁!”。空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因为空,生命成为可能。所有这五蕴都遵从着同样的规律。

返回目录

-----------------------------------------------------------------------------------------------------------------

更多一行禅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