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7 低头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30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星云法师: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7 低头

  有一个人问一位哲学家:「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吗?」哲学家回答:「所以,你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在天地间立足,便要懂得低头!」

  这段话实在深富人生哲理!古代的儒家,学子入学,先教你叩头拜师;佛教的信者,信佛要先礼拜。甚至朋友相交,也要点头敬礼。一个人如果不和人接触,随你长得有多高,随你如何昂昂乎不可一世;但是假如你要和人接触,你就必须要低头、谦卑。

  低头的人,象征着有礼貌;低头的人,表示懂得谦虚。低头的人生才能前进,才能无往不利;因为低头,才能和人接触。佛教的顶礼、礼拜,是和佛陀接心;晚辈在长者前面低头垂手,这就表示要长者的认可。

  低头是礼貌,但是佛教有时候也不是完全要人低头,有时候昂首瞻仰,也是在行礼;甚至绕佛、绕塔,也是表示依恋,表示恭敬。因此,佛教认为该低头的时候低头,该抬头的时候抬头,该围绕的时候围绕,甚至心意观想,都视为是三业的恭敬修行。恭敬就是沟通,沟通的管道只要能表达心意的,只要对方肯得接受,就是相互尊重。

  在佛教里,关于低头还有另外的解释,所谓「照顾脚下」,意指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要把路走好。

  照顾脚下,才有根本。人,为了安全,开车、走路,都要往地下看,而不会往天上看;一个人如果眼睛一直往上翻、朝上看,则必定会失败。

  低头,是成熟,是美德。你看,古树结实,都是垂下地来;稻穗成熟,也都是低头的样子。低头是谦卑,低头的人生会受人欢迎,中外的伟人,有的可能是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但如果是圣贤,必然是低头的,所以吾人宁可以低头,也不要昂首挺胸。

  低头的人才有人缘。人缘是从低头中来;被人重视,也是从低头中来。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能低头,必定能有奋发有为的一天。各位读者们,你们有体会过低头的美妙和好处吗?

  《人间福报》2001年7月24日

返回目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