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第十课 五乘说法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6日
来源:   作者:李炳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第十课 五乘说法

 

  凡夫有善道两种成就,圣人有界外三种成就,合起来看,共分五类,皆称证果;不过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别,所以统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谛证声闻果,观十二因缘证缘觉果,这比凡果得称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萨,必由这个阶段才能证得佛果,这是最究竟的“圣果”。
 
  为什么还说不究竟的法,这是为众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一、利根的听到圣果教义,固能开悟,钝根的就不了解,只好为说方便,免他再堕三途。二、有的听了能解,却没勇气承当,也只得先说方便,引他前进。三、圣果义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当,这等众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别开方便,那就把众生为善的路塞绝了。
 
  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稚园,天乘比小学,声闻乘比初中,缘觉乘比高中,菩萨乘比大学。这是够什么程度,方能入什么学校,佛法更是要观察根器而说,不然就不契机了。
 
----------------------------------------------------------------------------------------------------------------

更多李炳南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